《误杀》里为什么要提到这几部影片,起到了什么作用?

前段时间跟朋友聊天,谈到北大女生包丽自杀的事件。

我想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们的女儿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们会怎么做?

相信没有人愿意回答这样的问题,也不会有人愿意去做这个假设。

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你说不忍做的,也总会有人去做,真正的强制要敢于直面现实,而这部电影《误杀》可谓强者。

该电影改编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讲述了父亲为了维护女儿,用电影里学来的反侦察手法和警察斗智斗勇的故事。


《误杀》里为什么要提到这几部影片,起到了什么作用?


该片于2019年12月13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李维杰与妻子阿玉来泰打拼17年,膝下育有两个女儿,年届四十的他靠开设网络公司为生,为人也颇得小镇居民的好感,而这一切美好却被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打破。这个充斥走私,贩毒活动的边陲小镇,各种权力交织碾压公平正义。李维杰的大女儿被督察长的儿子强暴,因反抗误杀对方。李维杰曾亲眼目睹督察长滥用私刑,深知法律无用,为了维护女儿,捍卫家人,李维杰埋尸掩盖一切证据,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缝隙中,与警方在身心层面,展开了殊死一搏的较量。


《误杀》里为什么要提到这几部影片,起到了什么作用?


“当你看过1000部以上的电影,这世界上压根没有什么离奇的事情!”

看电影具有如此大的功效,甚至能够帮助故事主角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对于电影爱好者来说,实在是非常鼓励人的一种设定。

目前正在电影院里热播的高能剧情片《误杀》,就是这样的设定。非常好玩,也非常好看。

《误杀》里提到了多部影片,且对剧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就为大家解读一下片中提到的几部重要的影片,并分析一下这些影片对剧情及人物的影响。


《误杀》里为什么要提到这几部影片,起到了什么作用?


1.《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讲述的故事,是一位华尔街银行家,被蒙冤送到了肖申克监狱,这是一个类似地狱一样的地方。但是主人公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希望,而且坚定地追逐自由,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逐步完成了飞越,达成了不可能完成的越狱奇迹。

影片在开头的部分,肖央主演的李维杰与他的店员,及饭馆老板之间,多次探讨了《肖申克的救赎》,并提到了其中的台词。包括对自由的渴望,越狱的设定等。这些对话,都烘托出了李维杰对自由的追求与渴望,述说了他拥有一颗自由的灵魂。这一点,对整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如此,片中多个场景里,都出现了《肖申克的救赎》一片的海报,多次烘托了李维杰是类似一个《肖》片主角的人物。

《肖申克的救赎》出现在了影片的开头部分,之后对情节起到重要作用的地方还有两处。一处是李维杰开始策划整个蒙太奇式的事故掩盖方案时,另一处则是陈冲饰演的拉韫在调查李维杰近期究竟看了什么电影时。


《误杀》里为什么要提到这几部影片,起到了什么作用?


2.《蒙太奇》。这是一部韩国影片,讲述的是一位绑架案受害者妈妈为了把15年前的真凶绳之以法,亲自模仿当年凶手的作案手法,并把当年凶手的电话录音剪接到这次模拟作案中,制造了一次和15年前一样的蒙太奇。

《蒙太奇》对于《误杀》中的故事设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肖申克的救赎》奠定的是人物性格的基调,那么《蒙太奇》则奠定了《误杀》整个故事的走向。《误杀》的主角李维杰正是充分借鉴了《蒙太奇》里的故事设定,进而才完成了自己对事实真相的操控,达成了保护自己妻子与女儿的作用。影片中,不仅多次出现《蒙太奇》的电影画面,而且在多次对话中都有提到《蒙太奇》,李维杰也多次提到了“完美犯罪”也出自《蒙太奇》。

甚至,《误杀》整部影片,都充分采用了“蒙太奇”式的拍摄手法,给人留下了强烈的镜头冲击力。《蒙太奇》对于《误杀》的影响,怎么说都不为过。

除了上述两部奠定基调性质的影片之外,还有一些影片被多次提起,或者重点提起,也对故事及人物起到了重要作用。


《误杀》里为什么要提到这几部影片,起到了什么作用?


3.《控方证人》。这是一部老电影,导演是比利·怀德,编剧则是阿加莎,两位大师的联手,将这部1957年的影片打造成了不可多得的经典。故事讲述的是不世出的大律师,接手了一个棘手的案件,到了接近真相,经历的一波三折的故事。

(《误杀》中出现的《控方证人》镜头)

《控方证人》是为了达到真相,而《误杀》则是为了远离真相。一个往左,一个往右,都极尽烧脑。李维杰从《控方证人》中得到了充分的灵感,然后进行逆向推理,如何让真相远离事实,制造出了一个扑朔迷离的真假故事。,而且,他还成功蒙住了所有人。最后,只是出于自己内心的不安,或者说出于国内审查的需要,才不得不去自首。


《误杀》里为什么要提到这几部影片,起到了什么作用?


4.《狩猎》。这是目前丹麦在世界电影史上排名第一电影,豆瓣评分高达9.1。它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的谎言,结果所有人都信了,最终的结果是害惨了一位老实人。这部影片的至关重要之处,在于所有人都对谎言笃定不已。只是因为所有人都自发地接受了孩子不会说谎这一压根就靠不住的事实。

《误杀》里也是如此,李维杰充分利用了自己是一个好人的设定,然后让所有接触过他的人都愿意相信他的话,而不疑有诈,也不会怀疑其中时间错位的事。

说到这里,必须说一下《误杀》的英文片名,叫“Sheep Without a Shepherd”,直译的意思是“没有牧羊人的绵羊”,意译过来的意思是“乌合之众”。对于“乌合之众”,我们已经比较了解了,就是大众处于某种情绪之中,是很容易被操控的。李维杰就巧妙地操控了大众情绪,让片中的大众陷入了“乌合之众”的泥潭之中。


《误杀》里为什么要提到这几部影片,起到了什么作用?


5.《七宗罪》。这是一部经典犯罪片,讲述的是凯文·史派西一个巧妙的设置,按照圣经的形式,去完成他的完美犯罪。这部影片,在《误杀》中拉韫核对李维杰近期看过的电影时,被下属警员读出来过。

《误杀》中的李维杰毫无疑问借鉴了《七宗罪》里凯文·史派西的一些手法,尤其是如何激怒与他有对立情绪的警察,并利用这种冲突来进一步完成他的目标。

以上几部电影,在片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几部影片,也有被提到,但作用相对来说小了一些。像《白夜行》,在李维杰的观影片单中,有被提到。还有《天才枪手》,原本就是一部韩国片,在《误杀》里李维杰一家去电影院里看电影,大屏幕上放出的正是《天才枪手》,同样是一部天才犯罪的影片。

该片将《误杀瞒天记》精华都保留了下来,但并没有完全照抄照搬,而是在很多地方都加入了新的情节,以便能够给观众新鲜的感觉。故事精彩刺激,节奏明快紧凑,表演富有感染力,迷影元素遍布全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