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以致用|中醫學子木槿:我的抗疫記


學以致用|中醫學子木槿:我的抗疫記


大年初三我媽出去買菜,我提醒她買消毒水。她出去了半天,回來說商店裡的消毒用品都賣光了。某寶上最早初十左右發貨,那這些天怎麼辦呢?我想起艾和香有祛瘟辟邪的作用。於是從這天起,以往只能縮在衛生間的排風扇下艾灸的家人被請到了正堂,由著艾煙自在悠閒的瀰漫到家裡每一個角落。萬人空巷之時,線上熱鬧非凡。一眾平時神龍見首不見尾,只聞其名難聞其聲的明醫走到了前臺,實地或遠程義診,並以病案詳細解讀新冠的病機病因。

中醫是實戰中打出來的硬核功夫,而悲天憫人是良醫必有的內在精神土壤。大咖們第一時間的現身說法,給我這個剛入門小白吃了定心丸,破除了無知籠罩下的恐懼,更獲得了一場乾貨滿滿生動豐盛的實操大課。“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這一內經金句一時間成為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中醫梗”。若體內正氣不足,內在伏匿的邪氣就有機會與天地間運動周流的六淫裡應外合,興風作浪

學以致用|中醫學子木槿:我的抗疫記

新冠患者普遍有明顯的溼邪,夾寒或夾熱,危重者呈現溼邪所化積液包裹著的“白肺”,最後因呼吸困難而死。那麼,如果能及早辨清並去除內邪,不提供疾病發作的內在因素,豈不是根本又有效的預防措施,即所謂“治未病”?

帶著這個思路,我開始對至親實操,四診合參,把握陰陽,糾邪糾偏。其實,自從一年前入學百草箱,我就一直在家人身上應用所學,只是這次瘟疫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為人子女者不知醫,謂不孝”,而“子欲養而親不待” - 若因自己的無知,導致父母家人遭受本可避免的傷病或對此束手無策,將是多麼的遺憾!去年底,我95歲的爺爺因為我用艾灸治好了他麻木無知覺的右手小指而變成了我的忠實擁躉,非常配合我的四診。他舌體偏紅,兩側光剝,中間舌苔厚膩微黃,稍走動肺部即有喘聲,少痰,口苦,便秘,脈有力。基於此,我想給他滋補肺陰潤燥,降胃氣膽火,去中焦溼熱。可我還沒有學藥,想打仗卻還不會用兵,怎麼辦?只好找成藥。

我找到了一款成分與上述調治目標基本契合的膏方,先買了一瓶讓爺爺試用。外加祛溼茶,讓他每日泡飲。令人欣慰的是,三天後我再去探訪老人家時,他口苦便秘的症狀已消失,舌苔變薄白了一些,看來調製的大方向基本正確。繼續服用,兩星期後的大年三十團聚,家人注意到爺爺坐時呼吸安靜,基本無聲,起來走路時的喘息聲也減小了很多,人也因身體變得更舒服而心情舒暢。

學以致用|中醫學子木槿:我的抗疫記

以上的調養開始於疫情爆發之前,目前仍在繼續。回頭看看真是深感慶幸,現在就多了幾分從容。

此外,對爺爺的調養讓我對“燥邪”有了第一手的認知。第一次把脈時,老人家抱怨“感覺身上沒有力氣”。我困惑了,這脈明明有力,不像氣虛啊。還想著是不是給爺爺搞點補氣的藥。在後來的調治過程中,老人家沒有再提過無力的事情,我也就沒多想。

直到最近,一位中醫大家(顧植山)指出,”‘伏燥’和‘木癧’之氣是貫穿(新冠)始終的病機之本,乏力正是伏燥的重要指徵“,“伏燥則病伏太陰,太陰是肺和脾”。而在標本中氣理論中,有”從中者…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的論述。以前看這段《內經》的文字,百思不得其解;而爺爺的經歷為我作出了生動的闡釋。自去年入冬,父母就在我的建議下每天喝雪梨銀耳桃膠湯,平補滋陰,尤其對改善我父親內火重的體質,頗有效果。看到新冠案例中,患者多有中焦被溼濁阻滯,中氣不足的問題,而我母親氣虛,尤以脾虛明顯。因此我在湯中又加入了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這四君子,益氣健脾。瘟疫造成的社會活動停滯,居民居家隔離,倒是為有心清修者戒絕了一切俗務紛擾,創造了一個適合在家專修的機會,可謂塵世中的迷你閉關。心靜則神愈清。

每日寅時起來打坐,回光靜心內守,不久即感到後背昇陽發熱,聽到氣機在腹內轉動的響聲。夜裡精神的大白咪與我和母親對坐,不解又安靜耐心的“獨立守神”著。一個時辰過去,隔壁房間傳出父親下坐開門的聲音,咪咪一躍而起奪門而出,討他每日例行的貓餅乾去了。我們也都隨之起身,開始做動功。

學以致用|中醫學子木槿:我的抗疫記

可以說,這段時間的居家隔離,我最大的收穫是體驗並初步形成了包含靜功和動功的規律作息,而這是涵養精氣神三味人身大藥的必要條件。

畢竟,“食其時,百骸理”,在清淨無為中採補天藥,才是健康的根本之道;而有形的藥物,固然有效,但終是權宜之計。彙報了這麼多,主要就是證明一點,那就是中醫小白的無知者無畏和敢講。我相信三年後我再看此文,定會啞然失笑深感無語並焚稿滅跡。懇請老師師兄們指正文中諸多謬誤,讓我在這次無謂的寫作中有所收穫。

END

推薦你看

▽▽▽


學以致用|中醫學子木槿:我的抗疫記

加入中醫學習

學一種受益終生的生活方式

做自己的醫生

(2020第十期招生中)

點擊瞭解報名

▽▽▽

百草箱 國醫三年班 十班

學制三年,系統性地學習中醫理論,以四大經典為基礎,學習期間還將安排與課程相結合的健康養生營、草藥遊學、藥房體驗、臨床跟診實習等實踐內容。

所學內容迴歸經典,迴歸傳統中醫,理解並實踐中醫的系統觀與整體觀,為將來有臨床學習需求及深入學習中醫文化的學人打下堅實基礎。


學以致用|中醫學子木槿:我的抗疫記


學以致用|中醫學子木槿:我的抗疫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