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同行》,为何黄子韬,易烊千玺谁也成不了英雄?

近日由黄子韬、易烊千玺主演的《热血同行》上线,作为一部以清末民初为历史背景的历史剧,能在豆瓣上获得7.6的评分,确实非常高。这是黄子韬目前评分最高的电视剧,同时这也是易烊千玺继《长安十二时辰》之后,第二高评分的电视剧,整部剧目前看两位主演都在线上。


《热血同行》,为何黄子韬,易烊千玺谁也成不了英雄?


一个需要英雄拯救的年代

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一道伤疤,在这段动乱岁月中,每个人都想成为英雄,但是没有一个英雄能够拯救中国,没有拿破仑、没有俾斯麦,同治中兴的老臣们一个个离去,曾国藩黯然离开,李鸿章也逐渐老去,北洋的袁世凯也没有把中国从泥潭当中拉出来,而且自己也深陷其中。

这是一个多么需要英雄出来拯救的年代,哪怕黄飞鸿,霍元甲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人们依然争相传诵,希望能够给这个黑暗的时代增添一抹亮色。


《热血同行》,为何黄子韬,易烊千玺谁也成不了英雄?


黄子韬饰演的额尔吉·崇利明,是满清正白旗贝勒爷,清朝在入关前,将自己的部队划分为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又增设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统称为八旗。

正黄和镶黄两个单位归皇帝直接统帅,其他6个归属不同的亲王,1651年,摄政王多尔衮倒台之后,原本属于他的正白旗也收归皇家,也就是说正白和正黄以及镶黄,成为上三旗,是清廷地位最高的。所以剧中的崇利明能够留学日本,周游欧洲,无论财富还是权势,都是清朝当中非常显赫的。


《热血同行》,为何黄子韬,易烊千玺谁也成不了英雄?


“艳势番”的原型

崇利明还属于一个秘密组织-艳势番,这是一个保护皇帝的秘密的组织,那么历史上有没有这么一个保护皇帝的群体呢?有,但不是依靠卓越的武功保护皇帝,而是像锦衣卫一样,替皇帝管理国家,来保护皇帝的江山。

对于这些满族人来说,头等大事不是打打杀杀,而是如何处理民族矛盾,治理好打下来的江山。但是由于这些满人不懂汉语,也不了解汉人的习俗,与汉人接触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摩擦,于是包衣就上场了。


《热血同行》,为何黄子韬,易烊千玺谁也成不了英雄?


包衣,这个词来源于满语,如果翻译成汉语的话,是家奴的意识,但是又和汉人的家奴非同一个概念,这个家奴等同于家人,甚至是比兄弟还要亲的亲人。这些包衣大多数是因为战败而被俘。

包衣制度是一日为奴,便终身为奴,即使后代也是。包衣和宦官不同,包衣有很强的从属关系,而宦官是可以更换主人的,而且宦官一般多出入于宫廷。由于明朝的时候,利用东厂与西厂建立了一整套太监监权的制度,形成了很恶劣的影响,因此发展到清朝,严禁太监干政,但是以前太监所干的活总需要人来干。


《热血同行》,为何黄子韬,易烊千玺谁也成不了英雄?


不能用太监,当然也不能用外戚,历史上有无数次的失败案例,吕后,王莽都是沉痛的教训,所以只能用包衣。在清朝初期,尤其是康熙、雍正朝,大量的包衣得到重用。

比如,曹锡远之子曹振彦任浙江盐法道,孙子曹玺任江宁织造,后升任工部尚书,曾孙曹寅,因母亲是康熙帝的乳母,更是受到皇帝的宠信,出任江宁织造,兼两淮盐政。


《热血同行》,为何黄子韬,易烊千玺谁也成不了英雄?


就像《热血同行》剧中所描述的那样,艳势番逐渐走向衰落,而满清的包衣也同样走向衰落。由于满清的统治逐渐走向制度化,所以包衣的作用也越来越小。


《热血同行》,为何黄子韬,易烊千玺谁也成不了英雄?


为何崇利明和阿易会走向对立面

当然近代史我们都知道,清廷逐渐走向覆灭,崇利明也挽救不了。从目前的剧情铺垫来看,崇利明和阿易会走向两个不同的救国路线。崇利明会倾向于,君主立宪,而阿易会走向武装革命的道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1912年,清朝皇帝颁发了一份诏书,宣布退位。崇利明和阿易此时可能会走向对立面,最后他们俩谁也没有能够拯救中国。


《热血同行》,为何黄子韬,易烊千玺谁也成不了英雄?


晚清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都尝试了各种办法,但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无论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还是孙中山领导的以“三民主义”,这些救国方案都失败了,

近百年来,中国的根本问题是近代化问题,近代化程度决定一个国家的富强程度。十九世纪中期,中国的国门被外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失去了优越地位,而且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这种情况下,中华民族面临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中国能不能近代化。


《热血同行》,为何黄子韬,易烊千玺谁也成不了英雄?


近代化主要是科学化和机械化,还包括民族主义。近代化的早晚快慢以及实行的程度是决定近代国家命脉的重要因素。我们从日本、俄国和土耳其的例子,可以看出,近代化是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近代化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富强程度。一个国家要实行近代化,前提条件是国家要统一,政权要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