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最慘的皇子,兩次立為太子都被廢,最後淪為爭奪皇位犧牲品

皇家雖然有著顯赫的地位以及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但是皇家之中發生的很多的事情是很多老百姓都不能承受的,就比如這奪位之事。其實在歷朝歷代都有奪位的事情發生,尤其是在距離現在比較近的大清朝,就發生過一次異常激烈的奪位時間,這個事件就是康熙皇帝在位之時的“奪嫡”事件。而且在此次風波之後,之後的歷代皇帝都開始了實行了秘密立儲,由此看見這次事件對於清朝皇家的影響。

大清朝最慘的皇子,兩次立為太子都被廢,最後淪為爭奪皇位犧牲品

康熙皇帝一生之中有三十多個孩子,但是因為一些原因,最後僅剩下二十個,而康熙皇帝的第二個兒子,對於他有著很特殊的意義。在二皇子胤礽出生之前,康熙皇帝還有一個嫡出的兒子,但是夭折了。所以實際上,胤礽是康熙皇帝的第一個嫡出的兒子。這讓康熙皇帝對他關愛有加。胤礽小時候也是非常爭氣,從小就聰慧好學,而且文武兼備。從小就飽讀詩書,而且對於自己民族的騎射非常擅長,這讓康熙皇帝非常的喜歡他。

大清朝最慘的皇子,兩次立為太子都被廢,最後淪為爭奪皇位犧牲品

康熙皇帝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將他冊封成了太子,這其中除了有胤礽本人身份的原因之外,還因為康熙皇帝和他的生母感情深厚。但是不幸的是,他的生母在生下他之後就因難產去世了,康熙皇帝非常的悲痛,於是他將這種悲痛化作了深沉的愛意,施加在了胤礽身上。在處理完皇后的喪事之後,他將胤礽留在自己身邊,親自撫養。要說康熙皇帝多寵愛這個孩子,那麼沒有人可以說清楚,但是通過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來,那就是太子在生天花的時候,康熙皇帝放棄了理政,全心全意的陪在太子身邊,直到太子康復,足以可見康熙對於這個孩子的重視。

大清朝最慘的皇子,兩次立為太子都被廢,最後淪為爭奪皇位犧牲品

但是,這個太子最後還是被廢除了,而且還被廢了兩次。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胤礽本人的性格問題,當然,這與其他皇子的設計陷害不無關係。因為康熙皇帝的過於關照,胤礽開始恃寵而驕,性格變得蠻橫無理,經常由著自己的性子做事。在與其他皇子一起跟隨康熙皇帝巡遊塞外的時候,發生了幾件事情讓康熙皇帝對於自己一向比較喜歡的兒子生出了嫌惡。首先就是以大阿哥為首的其他幾位皇子,向康熙皇帝報告了太子的諸多不好的表現,說太子行事乖張,而且行為不正,甚至是剋扣貢品。這其中雖然有很多的事情是無中生有,但是此時的康熙皇帝已經對胤礽產生了懷疑,所以對於諸位皇子的告發深信不疑。

大清朝最慘的皇子,兩次立為太子都被廢,最後淪為爭奪皇位犧牲品

其實早在發生此事的十年之前,康熙皇帝就已經對於自己的這個兒子就已經有了意見。但是在康熙皇帝外出征戰的時候,生了比較重的病症,然後他命令太子和另外一位皇子去迎接他。但是被他從小就寵著的太子,在見到他之後,沒有一絲擔憂的養子,這讓康熙皇帝非常痛心,認為這個兒子絕對不會忠愛父親,於是就讓他回京了。

大清朝最慘的皇子,兩次立為太子都被廢,最後淪為爭奪皇位犧牲品

在眾位皇子告發太子之後,康熙皇帝新賬老賬一起算,狠狠的責備了太子一頓,這一發不可收拾,沒想到太子竟然和皇帝頂起嘴來。而且在回京的途中,康熙皇帝還發現了自己的兒子在晚上靠近自己的行宮窺視,這讓康熙皇帝又氣又怕,回到宮中就廢了太子。

大清朝最慘的皇子,兩次立為太子都被廢,最後淪為爭奪皇位犧牲品

太子被廢之後,康熙皇帝就宣佈了令立太子,這正中了其他皇子的下懷。皇子之間並不是互相結合,又相互傾軋,這一些都讓康熙皇帝心力交瘁,非常的苦惱。而且大阿哥和八阿哥對於皇位的爭奪非常激烈,尤其是八阿哥,不僅在爭奪太子之位上非常的勤奮,而且還在朝廷之中拉幫結派,發展自己的勢力,康熙皇帝知道這一切之後,直接降罪於這兩人。這個時候的皇子和皇帝之間,矛盾非常的多,為了緩和這種局勢,康熙皇帝沒有辦法,只好復立了胤礽。

大清朝最慘的皇子,兩次立為太子都被廢,最後淪為爭奪皇位犧牲品

但是復立之後的太子不僅僅沒有一絲喜色,反而行為舉止十分異常,這讓康熙皇帝痛心不已,以為自己的愛子被鬼附身。但是實際上,太子只是想著讓自己的父皇儘早退位,但是之後還是被康熙皇帝發現了。而此時的皇帝已經被太子傷透了心,決心不再顧念父子之情,直接將他廢除,而且還將他關押了起來。在次之後很多大臣上書皇帝立太子,但是此時的皇帝已經沒有心思處理這件事情,再後來,四皇子被康熙皇帝選為繼承人,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雍正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