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了“綠碼”還進不了小區?

亮了“綠碼”還進不了小區?

“隨申碼”是什麼?也許半個月前進入街頭商場、餐廳被要求出示時,還會有不少人這麼問。但隨著復工復產復市不斷深入,這些日子,“綠碼通行”已成為多數上海市民的新習慣。

不過,也有例外。有一天進小區時隨口問了句:“只有‘隨申碼’行不行?”門衛小哥用額溫槍輕觸了一下我的手腕,反問:“‘隨申碼’是什麼?”

依託政府部門的多方數據,“隨申碼”用“數據跑腿”代替了反覆證明,既提高了通行效率,也增強了結果可信度。前不久,上海市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在通知中明確,“隨申碼”可作為進入居住小區、園區、醫院、銀行等地的通行憑證,無需另行開具相關證明材料。然而,一些小區目前仍在採用“測體溫+出入證”的通行模式,給看了新聞想要試試亮碼進門的市民帶來了一定困擾。

為什麼還沒用上“隨申碼”?基層有各自的難處:老人、小孩沒有智能手機,外籍居民不會用,初次驗證需要摘口罩人臉識別,手機“亮碼”不如掏掏口袋“亮證”來得快……而且的確要承認,上線還不足一個月的“隨申碼”,還不是那麼盡善盡美。從最初的系統卡頓,到後來的信息不準確、申訴處理慢,再到當下的應用範圍有限,都是市民們親身體驗後所反映的現實問題,都有改進提升的空間。

亮了“绿码”还进不了小区?

但我們也能發現,上述這些問題正不斷被解決:越來越多的人在用,系統卻變得不卡了,一些人原本“莫名躺槍”領到的黃碼也變綠了。後臺工作人員在加班加點,服務系統也在迭代優化,“隨申碼”的用戶體驗正越來越好。既然如此,一些曾對其“高冷”處之的單位,是不是也可以考慮主動再跨前一步,試著解決一下那些看似“無解”的問題?

擔心群眾不會用,就提前做好使用方法的宣傳提示;有老人、小孩不具備使用條件,完全也可以繼續使用“老辦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打響以來,已經有不勝枚舉的事例告訴我們,“無解”的問題其實遠不如我們想象的那麼多。只要肯動腦筋、願想辦法,就沒有啃不動的骨頭。

何況,在日常生產生活秩序正加快恢復的當下,“隨申碼”本就是減輕群眾、企業和基層工作者負擔,減少反覆繁瑣查驗的有力工具,不要因為懶得看“說明書”、不願“動手安裝”,就將諸如此類的新鮮事物視為“麻煩”。在符合進步趨勢的革新面前,起步的“麻煩”,會帶來讓便利度、體驗度成倍提升,可謂“一勞永逸”。

當然,另一種“極端”同樣也需要警惕——其他地區已有這樣的案例:有治癒出院的群眾手握多份健康證明,卻因數據更新不及時而生成的紅色健康碼被拒之門外。“一刀切”地依賴數據,卻忽視了數據應用背後高效服務人民群眾的“初心”,結果可能就是南轅北轍。

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要有正確的方向,也要有充足適宜的應用場景。“綠碼通行”的場景越豐富,過程更順暢,對治理的賦能作用就更強。推而廣之,各類新技術、新模式的設計推出,都是為了精細化治理、高效率服務,讓已經為了共同防控疫情犧牲了諸多生活便利的人民群眾,儘可能在已經復工復產的當下,能夠少一些波折、多一些方便。不管是制定政策的決策部門,還是落實執行的基層一線,都不妨多花些心思,把便民利民的好事做好,讓新技術為治理充分賦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