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柳傳志再出山,楊元慶不會聯想

古稀柳傳志再出山,楊元慶不會聯想

文|陳蘭 封成

柳傳志振臂一呼,整個商界抖三抖。馬雲、任正非、劉強東、李彥宏等都出來替他說話。

關於聯想在5G標準的投票一事,自然有狹隘的民族主義在其中,但更多的是人們對聯想情緒的一次集中爆發。過去幾年,聯想集團的業務可以說潰不成軍。試想如果投票給外企的是華為,肯定不會像這次一樣受到如此多的炮轟。

就在上週,聯想集團股票被恆生指數剔除的公告,給聯想原本就慘淡不堪的股價造成了進一步的打擊。

英特爾創始人之一的安迪.格魯夫曾說過:“要想預見今後十年會發生什麼,就要回顧過去十年中發生的事情。”如今距離上一個狗年已經有十二年之久,那一年聯想剛被恆生指數剔除,2013年才得以重新納入。

轉眼又到了狗年,聯想又一次陷入了囹圄之地,再度被從恆生指數中剔除。更為糟糕的情況是,聯想已經變成股民口中“最垃圾的科技股”。同時,據財新報道,彭博排名前十的分析師大多建議投資者賣出聯想股票。

據彭博社統計,聯想股價從2009年至今都在走下坡路,在上週一跌至最低線,全球科技股共有171支,聯想是其中走勢最差的。在過去的10年裡那些公司在被剔出恆生指數之前股價跌幅的平均值為48%,而聯想卻已經下跌了56%,市值活生生砍掉58億美元。

古稀柳傳志再出山,楊元慶不會聯想

而金融諮詢公司IHS Markit此前計算,有13.8%的聯想股份被做空者借出,聯想已然成為了市場上賣空者們的一致目標,同時也成為了港股中被做空最多的一支股票。

種種數據表明,我們曾經的驕傲—聯想正在遭遇史上最嚴峻的拋售危機,顯現出了被時代拋棄的模樣。

有人在自欺欺人

面對外界的眾說紛紜與股份的不利動態,聯想集團CEO楊元慶這幾年其實過得很分裂,一方面知道聯想創新乏力,自己幾乎沒有什麼辦法,另一方面又必須假裝很鎮定,讓人以為聯想業績正在好轉。

“除PC業務繼續保持行業領先盈利能力外,聯想移動業務在北美也實現了40%的高速增長,而在拉丁美洲方面,銷量同比增速達到市場平均增速的8倍,在拉美市場中最大4個國家中位居亞軍。”這是楊元慶在上月為期10天的誓師大會中說出的豪言壯語,全挑好的方面說,似乎已經成了他的習慣。

古稀柳傳志再出山,楊元慶不會聯想

時間往前推兩個月,2月10日兩年一期的聯想晚會“我耀未來”在國家體育館如期舉行。在這場大家歡聚一堂的年會上,聯想發佈了2017/2018財年第三季度的業績報告。報告顯示,聯想集團的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收入佔整體收入的72%,兩大業務的收入同比上升8%,約人民幣586.84億,數據中心業務的收入同比增加17%至12.25億美元。

楊元慶在年會上公開演講的時候表示聯想有這樣的成績是值得被肯定的,業績則都得利於他本人在前兩年提出的“三波戰略”:吃著碗裡的(個人電腦),看著鍋裡的(移動設備),種著田裡的(數據中心)。在後面的電話會議中,他將虧損緣由全都歸結於由於美國稅改帶來的意外虧損。

之後,關於年報業績的傳播也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幾乎所有對外宣傳的稿件都將“稅前利潤1.5億美金”作為亮點,而在這之前很少看到有將“稅前利潤”用來宣傳的案例,這卻引起部分股民的反感,甚至有人撰文直言“這是在玩文字遊戲”。但是實際上,聯想集團在這一季度不但虧損了,額度更是高達2.75億美元。

古稀柳傳志再出山,楊元慶不會聯想

古稀柳傳志再出山,楊元慶不會聯想

不得不說,即使今年公佈的財年報告中能把三個業務板塊的成績做得再賞心悅目,也掩蓋不了聯想遇到的瓶頸。據全球知名數據公司Gartner,聯想的主戰場個人PC在去年第四季度全球的出貨量為1574萬(市場佔比22%),相較於第一次蟬聯市場第一的2013年出貨量1527萬,五年的漲幅還不及5%。

古稀柳傳志再出山,楊元慶不會聯想

圖片描述:Gartner發佈的2017Q4全球PC出貨量數據,聯想被惠普超越

另外,截至去年年底的9個月時間,聯想集團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虧損14.07億元,對比上一財年同期是盈利的,金額為4.28億美元。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年會上聯想創始人柳傳志的態度與CEO楊元慶的表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位年過古稀的老人在年會上直言對於聯想未來深深地擔憂,“到了今天,母庸置疑,聯想集團面臨著嚴峻的、尖銳的挑戰。”

黃昏巨頭的天花板

聯想以個人電腦“發家致富”,這個領域是它的長板,同時過度依賴也成為今日的隱患。楊元慶則將個人電腦領域看作整個集團的營養劑,只要營養充足,聯想就能生存。

不可否認的是,聯想曾經確實在全球的PC市場佔據著龍頭的位置。最早的時候聯想漢卡的推出給公司帶來了近40萬的利潤,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國家取消批文並大幅度降低進口電腦的關稅,生病住院的柳傳志立即成立了以楊元慶為首的個人PC事業部,成功保住了市場份額,沒有被康柏以及IBM這樣的國際大頭蠶食。

古稀柳傳志再出山,楊元慶不會聯想

“蛇吞象”併購IBM PC事業部是一大轉折點,這一併購的成功讓聯想正式走入國際市場,一躍擠入世界PC前三甲。到了2013年,聯想成為全球第一大電腦銷售商,當時的紐約百老匯的百思買的二樓PC區域最顯眼的除了蘋果展區就是聯想專區了,之後連續15季度聯想一直穩居全球PC第一的寶座。

然而隨著科技創新與時代發展,惠普對市場的強勢爭奪讓聯想在PC這條主戰場的日子並不好過。根據IDC公佈的數據顯示,整個2017年惠普的全年出貨量以22.7%的市場份額(出貨量5880萬臺)排名第一,而聯想則以21.1%(出貨量5485.7萬臺)的成績退居第二,第三是戴爾,市場佔有率為16.1%(出貨量4182.1萬)。

古稀柳傳志再出山,楊元慶不會聯想

圖片描述:IDC發佈的2017全年全球PC出貨量數據,聯想被惠普超越

然而,對於PC市場而言,最為可怕的並不是市場的激烈競爭。當在一個不斷看多的市場,越是激烈競爭便能越能激發出市場本來的活力,整個行業欣欣向榮。但是很明顯,PC並不屬於這樣一個產業。各種數據都在告訴我們,全球PC出貨量都是在減少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IDC表示去年個人PC市場縮減0.2%至2.595億臺,Gartner稱全球出貨量較2016年下降2.8%至2.625。

古稀柳傳志再出山,楊元慶不會聯想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很難判斷楊元慶在誓師大會上表達出“再回PC第一”的願景能否實現,卻依然可以得出對聯想未來悲觀的結論

登不上移動互聯網的船

對於老人而言,時間就是手中握著的沙,越是用力流逝得越快。對於聯想而言,除了時間握不住之外,更加握不住的是新時代新機會的船票。

從2001年宣佈加入中國移動電話市場以來,“風雨飄搖”成了聯想手機業務的最佳形容詞。其後六年的努力並沒有給這項業務帶來明顯增益,2007年的時候聯想在手機市場的份額為3%,剩下的份額被四大巨頭三星、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和諾基亞瓜分,後來由於當時的CEO阿梅里奧反對,聯想以1億美元的價格將手機業務賣給了弘毅投資等,一年後,阿梅里奧離開聯想,楊元慶又以2億美元將移動手機業務買了回來,可見聯想對移動手機的執著。

次年,聯想發佈了樂phone手機,移動產業迎來了春天。從3%的市場份額到2013年的15%,聯想在國內市場進入前三,超過蘋果成為僅次於三星的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好景不長,第二年便遇到了運營商補貼減少的情況,局面再一次反轉。為了拓展海外市場也為了緩解補貼減少帶來的壓力,聯想以29億美元的價格從谷歌手中接過了摩托羅拉的移動業務,期待抓住手機市場的救生圈。

古稀柳傳志再出山,楊元慶不會聯想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摩托羅拉是一手好牌,但是最終卻被聯想打爛了。收購摩托結果不僅沒給聯想帶來質的突變,反而出現了加速衰退的跡象。根據IDC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5年,聯想中國區手機的出貨率都在逐年減少,排名也從第二降到第三再跌出前五,全球的出貨量在2016年第三季度也同比下跌26%,海外的摩托羅拉並不能成為聯想手機業務後期勃發的籌碼。

摩托羅拉現在成了一個什麼樣的品牌呢?我一個朋友是摩托粉,幾個月前有一款售價3000左右的摩托手機發布後,他買了兩臺,其中一臺是幫朋友買的,但是後來他朋友又不要了,他只好在鹹魚上幫朋友轉讓這臺全新未拆封的手機,但是發現降價近1000元也無人問津,最後只好拿給家人用。

份額的不斷減少,新生的ZUK也沒能夠像小米一樣崛起。關停ZUK後,去年聯想也僅在年底悄悄地沒有任何宣傳的發佈了一款百元機(999元)品牌K320t,並且只在官網和京東等少量平臺銷售。聯想集團對手機業務的執念之深不是新鮮事,今年又宣佈要帶著火熱“區塊鏈”技術迴歸,“區塊鏈手機”成了整個市場的笑料。多年前的聯想不會想到,柳傳志不會想到,楊元慶更不會想到,居然也會有聯想成為笑料的尷尬一天。

古稀柳傳志再出山,楊元慶不會聯想

如今市場上各個手機品牌的格局與特色都已經有了清晰的輪廓:iPhone自然不必說;VIVO依靠hifi有了一定的知名度;OPPO走的是快速充電和拍照清晰路線;小米與華為的強項是性價比高等等。聯想一直以來手機都沒有一個清楚的定位,這是發展的一大短處,沒有方向你就不知道該往哪裡走才是正確的。

再看微博上小米以及OV等的粉絲數量已經是聯想的10倍不止,在某方面粉絲數量間接體現了品牌受關注的程度,聯想可以說幾乎沒被關注。

除了手機之外,數據中心業務成了聯想新機遇的期望。且不說放眼望去幾大巨頭佔據了這個市場90%以上的份額,就問問你在人人都在喊“上雲就上阿里雲”的時代,有幾個人知道聯想也有云?

ThinkPad之後再無“聯想”

如果說非要選擇一個產品來作為聯想的“名片”,那必然是ThinkPad。從第一臺ThinkPad誕生至今已有26年,時代在不停的變化,不變的是小紅點。

古稀柳傳志再出山,楊元慶不會聯想

ThinkPad是業界首款筆記本電腦,它的出現標誌著科技的進步,也帶來了筆記本發展的浪潮。那些見證了整個PC時代的人喜歡ThinkPad其中有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情懷。那時候還沒有淘寶,沒有京東,沒有各種品牌電腦的線上店,想要ThinkPad的人只能一個個跑去中關村,ThinkPad代表的不僅是使用工具,還是記憶。

曾有一個段子是這麼說的:“華爾街的很多金融家,出來喝咖啡時,舉著蘋果MacBook,而回到辦公室則使用ThinkPad。”而ThinkPad的發燒友們很喜歡說一句話:“拿出它就知道是用來幹活的,不是用來Show的。”直到現在,大多數商業人士都喜歡用這款電腦。就像秦朔曾在文章中說的一樣,好的產品實惠說話的,它通過用戶體驗來證明價值。ThinkPad的價值從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到。

“穩”是ThinkPad的最大特點,也成為眾多商業人士以及公司購置的重要原因。散熱性、良好的鍵盤感、多種無限連接通道也成為發燒友追捧的點。

在1992年的時候就能實現無線網絡下順暢訪問照片、文檔,而它的所有核心技術也隨著科技趨勢在進行改革,比如電池在電腦上的應用、電腦微型化、彩色屏幕以及觸屏的產生。

ThinkPad問世的第二年,陪伴宇航員遨遊了天空,是唯一一款被國際空間站認可的計算機,這是對其性能的強烈認可。在2000年的“千年蟲”危機時候,ThinkPad用戶也並沒有收到亂碼的影響;2008年奧運火炬隨中國登山隊登上珠穆朗瑪峰,全程播報的是ThinkPad;1999年北極科考過程中“雪龍號”遇見一個大氣旋,ThinkPad在這樣顛簸和傾斜的情況下運行依然沒有任何問題。

古稀柳傳志再出山,楊元慶不會聯想

如果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聯想能造出像

ThinkPad這樣一個穩如狗的產品,面對卡機不斷的安卓機,我們相信它的市場潛力,也就現在不會面臨被做空的局面,也不會成為最差的科技股。然而,並沒有。

如果在智能時代,聯想能創造出一款極具代表性的產品,我們依然相信它不會被時代拋棄。只是,如果最終體現在財報中用於研發的費用越來越少,那就很尷尬了。

曾經因為輿論說聯想研發投入少,遠不及華為,楊元慶還公開吐槽說這是“胡說八道”。不過,對於楊元慶這個人,聯想出來的人普遍對他的評價並不高。

這兩天,當外界都在刷屏柳傳志要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的時候,我看到幾位曾服務於聯想的人或者曾供職於聯想的高管在微信朋友圈對下面這句話很是贊同:

“當踩這個品牌,已經成為政治正確的時候,才真的是對品牌最危急的時刻。連柳總都出來了,其實作為任上的品牌管理者,是要反省的,連累柳總七十多歲都卸任了還要為這事兒動了怒氣,這不是任上的品牌管理者的失職麼?”

任上的管理者,不就是楊元慶麼?也不知道這釋放了一種怎樣的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