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乃謙的《流水四韻》:用方言寫作重構記憶裡的鄉土

曹乃謙是位地道的晉北作家,任誰看到他作品的第一眼,都難免為字裡行間的"莜麵味"所觸動。

是的,方言寫作,在我看來其實就是一種最好的環境描寫,擁有任何詞句都難以比擬的穿越時間和空間的力量。

每個大同人甚或是像我這樣的,半個忻州人,只要還有一點鄉土經驗——誰的祖輩不是從黃土地裡走出來的?

誰家在村子裡沒有幾間窯洞?


曹乃謙的《流水四韻》:用方言寫作重構記憶裡的鄉土


在一本書看到"栓栓"看到"莜麵魚魚"看到"鬧不機明",就明白了,這是遇見老鄉了哇,有種天然的意外之喜,像面你對小時候便熟悉的人與物,總是願意交付信任的,哪怕那是你的全部身家。

而曹乃謙,就是這樣一個值得你信任的作家。


曹乃謙的《流水四韻》:用方言寫作重構記憶裡的鄉土

上次看他的書,是《到黑夜想你沒辦法》,全方言,我是一口氣看下來的——暢快!但是心中稍微有些空落落的,因為那本書的慾望——性和餓,寫到最後顯得僵化,陷入了一種模式,同樣的放大,卻讓人感到裡邊的貧乏,失去了初見的震撼。不禁讓人憂慮作家在這本書之後的創作道路,題材會不會單一化?現在,看到《流水四韻》,那麼我相信讀者們可以放心了。

上一本是酸辣湯,這一本啊是油糕——瓷密粘實,香氣裡略帶苦澀。


曹乃謙的《流水四韻》:用方言寫作重構記憶裡的鄉土


我看的時候,眼淚就止不住的滴答滴答落出來。幸好那時自習室沒什麼人,不然他們一定會以為我受了什麼天大的委屈,其實,是這本書寫的那些情與景真的觸動人心——平淡的人生那些層出不窮的煩惱,誤會,母親樸實,令人淚中帶笑的體貼和愛,甚或還有那個獨特大時代造成的難以釋懷的悲劇和心靈震撼——這些都是一支飽蘸感情和回憶的筆,盡其所能跨越時間傳達給我們的。

日光下並無新事,我們都可以在裡面,找到一個自己能產生共鳴的,影子。

這本書是孩子的回憶,初小,高小,初中,高中,一共四節,每節裡又都有九題,全書一共三十六個故事。各自成篇,又隱藏暗線。以孩子的眼光看,人生就是這樣,簡單明瞭,好像自己是在九月一日那天突然的成長起來的。

既然是孩子,無論如何,關係糾葛也沒什麼複雜,無非是同學老師,鄰居玩伴,親人長輩。哪怕聽到大人間的秘辛,他們也是壓低聲音絮絮地說,或者叫你捂上耳朵。可越是如此,才越會顯得這些事格外的駭人聽聞,難以置信,因為從未想過,所以以為並不會發生。就像孩子間的排擠,欺壓,孤立,在大人看來恐怕也會覺得吃驚,在天使的臉上,殘忍顯得更殘忍了。


曹乃謙的《流水四韻》:用方言寫作重構記憶裡的鄉土

幸好我們的作者,當初是個聰慧而大度的少年,現在動筆的時候也是個閱盡世事的老人,從他的眼睛望出去,我們總能是平和的回顧過往,記憶角落裡的瘡疤和笑褶,生動卻不刺痛。

是什麼使我們成為了現在這樣的人?涓滴細流,慢慢匯成溪水,在難以成眠的夜晚,經過你的心底。

擱鍋面揭開的時候,你隔著氤氳的熱氣偶然望見灶臺那端母親專注的臉,心裡也暖化了。可是有時候,她也蠻不講理,不問青紅皂白就動了手。明明自己一個字不識,對於你的學習又總是有長篇大論來教訓。

朋友卻總是那麼要好,大家一起去野泳,瞞著家長誰都不說,有了共同的秘密埋在心底,不自覺就要更親近一些,一塊兒談理想,聽音樂,時光飛快,可身邊又總有新面孔,再次相遇在巷口的時候,別有一種惻隱難言了。

還有年齡相近的表哥表妹,天生的親近,但各家又都有各家的情況,父輩的糾葛雖已遠去,卻明裡暗裡投下影子,長大了,那影子掙扎著就要活過來,攪的人心也遠了。

歸到頭來,還是最貪戀母親的懷抱,無論有多堅強,在脆弱動搖的一霎,在母親懷裡的感覺總莫名其妙的湧出腦海,像淚水湧出眼眶一樣不自覺。


曹乃謙的《流水四韻》:用方言寫作重構記憶裡的鄉土

時代終歸是遠去了,留下一些故紙,幾張褪色模糊的相片,連那個時代最年輕的親歷者,也是斑白頭髮的老人了。以我們的生活經驗,卻無法想象那時的氣氛,那時的故事,而生活的荒謬卻總是超人想象。曹乃謙的意旨絕不在此,但是故事總離不開背景,就像這樣一本書,總不能撇開筆一點也不談到大同的城牆。


曹乃謙的《流水四韻》:用方言寫作重構記憶裡的鄉土


流水潺潺,不在於什麼鬼斧神工天翻地覆的變化改造,是水流過去,一天兩天,千年萬年,細沙,白石,誰都難免留下痕跡,再回去?那是不可能了。

我想,或許這就是《流水四韻》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