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為減少員工流失,竟從年終獎上動起了歪心思,結果讓人吃驚!

文|孟老師

關注“宏成績效論”頭條號,一切的學習只是為了能夠更好的落地!

前言

最近看到這麼一個小故事,說的是某公司經常有銷售人員跳槽,順便就把手裡的客戶一起帶走了。為了避免客戶的流失,人力資源部想了很多辦法,但總是效果不佳。

後來,老闆想了個辦法,說起來其實很簡單!一般公司的財務年度是從1月1日到12月31日,12月31日結賬,銷售人員兌現年終獎,然後佈置明年的銷售計劃。而這個老闆卻把財務週期調整為每年的7月1日到第二年的6月30日,6月30日以後結算年終獎。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別的公司從1月1日開始,銷售人員如果跳槽過去,就很難與他們的財務年度相匹配。結果,還真是減輕了銷售人員的跳槽現象。

老闆為減少員工流失,竟從年終獎上動起了歪心思,結果讓人吃驚!

這個故事的真實性無從考證,但至少會給我們如下一些啟示:

解決員工跳槽的方式很多,“挽留”未必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一般來說,企業在面臨人才流失的時候,最常用的就是採用“挽留”的方式:擺事實,講道理,加薪等等;但是員工既然提出要走,這個時候再去做什麼挽留都會顯得蒼白無力,打定主意的員工是很難動搖的,基本上不會因為你的挽留而改變想法!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想借此來“要挾”一下公司,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這種還是極少數。

老闆為減少員工流失,竟從年終獎上動起了歪心思,結果讓人吃驚!

那麼,除了挽留,我們是不是就無計可施了呢?顯然不是,上面的小故事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其實,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是“挽留”的方式同樣可以達到降低員工流失的效果。比如調整薪酬結構,將一部分現金報酬轉化為遠期報酬,如帶有一定條件的商業性保險、ESOP、調整年終獎發放時間,等等。只要我們願意突破現有的思維模式,方法是非常多的!

企業要想實現快速穩定的發展,核心人才一定要穩固,流失率越少越好,這樣能夠極大的節約企業成本,提升企業的發展效益。

老闆為減少員工流失,竟從年終獎上動起了歪心思,結果讓人吃驚!

企業的流失成本你有仔細統計過嗎?

一般來說,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2個月的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還有相當於4個月工資的招聘費用,超過40%的失敗率。

員工離職後,從找新人到新人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150%,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

更為嚴重的是,一個員工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

老闆為減少員工流失,竟從年終獎上動起了歪心思,結果讓人吃驚!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隱性成本:

1. 是潛在的安全隱患:熟練工除了已經適應本崗位的工作環境,新員工哪怕經過短期培訓,也會有一個適應過程,新員工不熟悉,很容易出問題。

2. 是員工離職的消極情緒會感染他人產生負面的影響,在他離職後,又在社會上到處逢人便說公司的壞話,給招聘帶來影響。

3. 是技術人才離職帶來的巨大危害,如果是獨特技術,員工離職,公司損失會很慘重。

4. 是新員工低效率帶來的損失,流水線上有些作業看起來很簡單很輕鬆,老闆就經常這樣認為,卻不知那些看起來很簡單的活,新員工上去根本就幹不好,有些新員工半年後,產量和質量都不如熟練工。

5. 是營銷人員離職帶來的損失,公司培養一個營銷人員不僅要花費成本,而且和客戶也會建立感情,一旦離職,就會帶走他的優質客戶,對公司是極為不利的。

所以,老闆們要改變一個思維,不能等到員工決定離開才去挽留,而是要在根源上減少這一現象,員工都是希望能夠有一份安逸穩定且收益不錯的工作,如果企業再能給一定的未來憧憬,那員工還有必要走嗎?現在人才並沒有你想象那麼容易找到,招聘到了不一定能留下。未來,誰擁有核心人才,誰就能有競爭優勢。

老闆為減少員工流失,竟從年終獎上動起了歪心思,結果讓人吃驚!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就薪酬設計而言,如何才能讓員工心甘情願,死心塌地的為了企業去工作,同時還能夠不增加企業的成本?

我推薦:激勵KSF薪酬績效增值加薪模式:一種員工和企業共贏的薪酬分配模式

適用於管理層,一線崗位——企業管理者通過增加產值、價值的方式,實現為自己加薪。由於加薪但不增加企業成本,倍受中小企業推崇。即通過對員工創造的結果和價值進行量化,與員工所得的報酬進行深度掛鉤,強調以“結果”和“價值”換取報酬為導向的企業文化和薪酬全績效模式。

老闆為減少員工流失,竟從年終獎上動起了歪心思,結果讓人吃驚!

KSF模式的激勵性體:

  1. 員工有6-8個加薪渠道,薪資彈性大
  2. 只要員工自己乾的好,就能自己為自己加薪
  3. 員工與企業利益趨同,員工獲得高薪的同時,企業獲得高利潤
  4. 員工成為企業的經營者,不會輕易離開公司,和老闆一起共同經營公司
老闆為減少員工流失,竟從年終獎上動起了歪心思,結果讓人吃驚!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KSF的分錢與共贏模式

一、分誰的錢

1、市場的錢;2、浪費的錢;3、新價值點的錢;4、超值的錢;5、高效的錢。

二、憑什麼分錢

1、員工創造了更高價值;2、人效提高了,資源充分利用了;3、做出了超出原來的價值、產值;4、做出做更好更多的事情。

三、如何分錢才有意義

尋求平衡點,比過去做得更好

原則1:只要做得比過去好,超越 標準就可以分錢

原則2:企業願意為粘合度、匹配度高的指標付費

原則3:①平衡線思維:

員工收入增加、企業利潤增長

給員工一份加薪計劃,給企業一套改善企業的的方案;

②平行線思維:

平行向上、可持續良性增長

員工利益與企業利益高度粘合,實現目標一致趨同

老闆為減少員工流失,竟從年終獎上動起了歪心思,結果讓人吃驚!

設計案例:某企業生產經理的KSF薪酬績效設計表

老闆為減少員工流失,竟從年終獎上動起了歪心思,結果讓人吃驚!

這種情況下,我們採用KSF模式,將他的薪酬分為8個部分。並且這些都是與公司利益密切相關的,作為生產經理也有能力去改進的。

1、產量每增加x元,獎勵y元,每減少x元,少發y元;

2、輔料成本率每降u,獎勵v元,每升u,少發v元;

3、產品性能合格率,每上升m%,獎勵n,每下降m%,少發n元;

4、及時交貨率,每上升a%,獎勵b元,每少a%,少發b元;

5、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200元,每流失1人,少發100;對KSF

對KSF感興趣卻不理解的私信“績效”二字,即可免費獲得100分鐘的講解視頻

對於以上內容,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更多行業案例,薪酬績效請持續關注“宏成績效論”

一切的學習都是為了能夠更好的落地,顯現實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