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也能做镜子,没错!“对镜贴花黄”说的就是它

在中国著名的北朝民歌木兰辞里,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表明,早在很久以前,中国就出现镜子了。不过,那时的镜子和现在的差别很大。

青铜也能做镜子,没错!“对镜贴花黄”说的就是它

青铜镜

最初,人们偶然发现水面可以投射出人影,便慢慢用水面当镜子来整理仪容。后来,青铜出现了。人们用青铜当器皿,当各种工具。有一天,有个人突然想到,可不可以用青铜做一面镜子呢?于是,青铜镜诞生了。青铜的外表是粗糙的,人们把它磨得光光的,青铜平滑的表面就能够反射光线、呈现人影了。木兰辞里,花木兰用的镜子就是青铜镜。不过,青铜有个缺点,如果在空气里放久了,它就会氧化,表面变得灰蒙蒙的,很难照出人影。所以,当时有一种工匠,专门走街串巷给人磨青铜镜为生。

和现在的玻璃镜子相比,青铜镜自然逊色很多。我们站在玻璃镜子前面,里面的人像清晰可见;可是青铜镜只能照出一个模糊的轮廓,看不清细节。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现在的玻璃镜子和青铜镜的不同之处:玻璃镜子浑身上下都银光闪闪,在它的背面,还被镀上了一层特殊物质,这到底是什么呢?

青铜也能做镜子,没错!“对镜贴花黄”说的就是它

镀银的玻璃镜子

最开始人们制造玻璃镜子时,会在玻璃上紧紧贴上一层锡箔,然后倒上水银。这是因为,锡可以被水银溶解成一种黏稠的银白色液体——锡汞齐。锡汞齐会牢牢粘在镜子上,成为一面镜子。

不过,这种镜子存在很多缺点。首先,它的制作工序太麻烦,需要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其次,水银是有毒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第三,镜子的表面不算太亮,影响使用体验和美观性。

后来,人们慢慢摸索,发现在镜子背面镀上一层薄薄的银层更合适。这层银是利用一个特殊的化学反应——银镜反应镀上去的。银镜反应是以葡萄糖溶液做还原剂,硝酸银里的银会被糖里的醛基还原成金属银,附着在玻璃表面上。

做镜子时,还必须选择表面平滑的玻璃。如果所选的玻璃表面高低不平,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脸上也会变得歪歪扭扭,看起来非常搞笑。现在流行的哈哈镜,就是利用凹面或者凸面的玻璃制成的。

青铜也能做镜子,没错!“对镜贴花黄”说的就是它

有趣的哈哈镜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现在使用的玻璃镜子,基本全部是镀银。镀水银的镜子,几乎找不到了。也许在古老的博物馆里,我们还能一睹它的容貌。近些年,又有一种铝镜被研发出来。它是利用真空镀膜的方法,在玻璃背面镀上一层薄薄的金属铝。也许在不远的将来,铝镜将取代镀银的玻璃镜子,方便人们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