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連縣四項措施助力貧困勞動力就業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貧困勞動力就業工作,筠連縣始終將“穩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來抓,著力解決貧困群眾就業難題,搭建貧困勞動力復工就業供需橋樑,千方百計促進貧困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

一是助力就近就業。制定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農民工就業創業實施方案,按照“一業一策”、“一企一策”思路,分類制定農業種植、畜禽養殖等復工復產方案,引導受疫情影響暫未外出的農民工參與春茶採摘、生豬肉牛餵養等,對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的企業、專合社等給予就業獎補。目前,組織本地農民工在工業園區企業就業236人,其中貧困戶34人。

二是精準定點輸出。全覆蓋摸清貧困勞動力勞動技能和意願,精準對接宜賓臨港經開區勞動力需求,針對性組織本地貧困勞動力定向外出務工就業;依託駐外筠連商會平臺,全面收集重點務工城市企業復工情況,通過免費大巴專車、專列運送、來筠接運等方式輸送到浙江、廣東等地務工。目前,定向推薦和組織到宜賓臨港高新區企業務工600人,組織貧困勞動力到浙江省務工1197人。

三是託底安置保障。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作用,按照貧困村設置10個以上、非貧困村設置6個以上非全日制公益性崗位標準,開發1257個公益性崗位,吸納安置貧困勞動力;加強基層防疫消毒、秩序維護等工作,開發臨時公益性崗位520個,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進行補貼,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安置不能返崗的人員就業150餘人;提高農村非全日制公益性崗位補貼標準,每人每月增加100元。

四是及時維護權益。將“線下”維權轉向“線上”維權,開通維權“綠色通道”,通過微信公眾號、政府網站公佈舉報投訴電話,落實專人及時妥善處理相關訴求;採用微信視頻、在線視頻、電子送達等方式實行“屏對屏”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確保受理 “不打烊”、調解“通雲端”、和解“網上走”。目前,妥善處理勞動爭議案件14件,維護60餘名貧困勞動力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