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什麼一定要發動二戰?默默發展實力不好嗎?

我的問題很多


一戰二戰其實本身是同一場戰爭,說二戰時一戰的延續,這個一點都不錯,有了一戰,而且一戰的結果就無法避免二戰的發生。一戰和二戰的關係其實就是足球比賽裡的上下半場那麼簡單,一戰,本身就沒結束。

一戰結束的時候,德國人興高采烈的去法國準備接受停戰協議,結果被老謀深算的英法變成了投降書,非常憋屈的簽了一個《凡爾賽和約》,這凡爾賽和約,名字上就不是投降書,但是本質上全是按照德國戰敗來的。這個停戰協議,本身就是雙方不想繼續打了,互相一商量不打了。但是投降則完全不同,是一個給另一個打敗了才叫投降。德國人屬於是被人玩了,沒玩過英法這兩個老油條,他能不憋氣麼?

再加上凡爾賽和約裡面,對德國的制裁是非常嚴苛的,又是割地又是賠款,你說德國人損失該有多大。德國的經濟崩潰,百姓失業,生活可以說是不咋地,再來個經濟大危機,德國雪上加霜。也就是說,德國上上下下對這個凡爾賽和約都是不滿的,認為自己失業,經濟潦倒都是英法害的,心裡都憋著一股子火,想要報仇。

(國會大廈前的反條約示威)

另外,德國是一個軍事地主領導的國家,這些軍事地主非常注重榮譽。一戰中,他們兩線作戰,東線他們打敗了俄國人,打贏了一線,結果莫名其妙的投降了,心裡憋了一股子火。而且,希特勒本身也是一戰老兵,戈林也是,德國高層都是從一戰的戰場下來的,他們本身也是極度不滿的。

那就簡單了,老百姓不滿,統治階層不滿,都憋著一股子勁想要找英法報仇。

當時的情況差不多就是下面這樣:

希特勒:英國人法國人太欺負我們了

老百姓:太欺負人了

希特勒:我們受到的損失太大了

老百姓:WTF

希特勒:我們要不要報仇?

老百姓:報仇!報仇!報仇!

對於希特勒發動戰爭,民意就是如此,就是要找當初欺負自己的人去算賬,欺負自己的就是英法這些國家,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老百姓都是支持的,他能非常快速的擴軍,就源於民眾的支持。

說一戰二戰是同一場戰爭,其主要選手都沒換,英法美俄還都是同一陣營的,德國人要報仇,不就是找他們報仇麼?

而且,從英法的角度來講,他們對於二戰的爆發都是很有預見的,非常想將德國人直接拍死,但是很遺憾,有個經濟大危機,不允許他們去打仗。法國人的做法很簡單,直接修了個馬奇諾防線,防止德國人入侵,外交上,對待德國的態度也是一忍再忍,他們竭盡全力避免戰爭。而這種避免戰爭的目的就是:等我準備好了,我來拍死你。那麼,對於德國來說,他能等著英法準備好了過來打自己麼?他就使勁擴充實力,去試探英法,他進攻波蘭的時候,英法實在是忍不了了,開戰吧。

任何戰爭,他都是有矛盾在裡面才能夠爆發的,而德國與英法之間的矛盾非常深了,已經不可調和了,就差一個火星就能引爆了。戰爭根本就避免不了,打起來,是一個必然的局面。


軍武文齋


德國為什麼發動二戰?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當時全球資本主義國家正遭遇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選擇了羅斯福新政走出危機,德國和日本這些法西斯國家則選擇了對外擴張戰爭解除危機。二戰前德國經濟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法西斯上臺後通過一系列擴充軍備,使經濟逐漸好轉,但是大量的軍備和大量的軍隊無法長期維持,必須走向對外擴張,以掠奪資源和消耗工業品。

二、一戰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對德國壓榨太厲害,一戰德國戰敗,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本國領土也有一部分被其他國家戰領,國內民粹主義上升,選擇了法西斯上臺。

三、蘇聯英法等國都想德國進攻對方。按照凡爾賽條約,德國是不能擁有重型武器和大規模軍隊的,但當時英法美等國和蘇聯已經開始對抗和鬥爭,都想利用德國作為進攻對方的利器,英法因為建設了馬其諾防線而覺得高枕無憂,德國肯定打蘇聯,蘇聯則認為德國被英法打得那麼慘,肯定會攻打英法,所以雙方都對德國大肆擴充軍備充耳不聞。

四、德國當時和意大利、日本等國結成了聯盟,美國又保持中立,覺得國際環境對它發動戰爭有利,確實前期美國不參戰,德國在歐洲戰場幾乎橫掃天下。

綜合以上原因,德國法西斯發動了二戰,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嶺南通途


有人曾說過,二戰是一戰的延續,事實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老牌列強之間的矛盾不僅沒有解決,反而更加激化了。眾所周知,德國作為一戰的戰敗國,在一戰後簽訂了《凡爾賽和約》,這一紙和約將德國的實力限制的死死的,不僅僅是德國軍隊直接廢了,還規定德國必須償還大量的戰爭賠款,最終法國直接將德國魯爾工業區據為己有,進一步激化了矛盾,當時就連列寧都表示:“這是對德國進行敲骨瀝髓的盤剝。”

《凡爾賽和約》不僅限制了德國軍隊的人數和裝備,還強行將萊茵河地區劃立為非軍事區域,只要法國人願意,德國永遠敞開大門歡迎侵略者,這一系列的限制使得德國復仇心裡嚴重,當時的三國元帥費迪南德·福旭就認為,德國的不滿情緒將會是下一場戰爭的導火索,當時還有預言稱,這其實並不是和平,而是二十年的休戰期。悲催的是預言果然應驗,凡爾賽條約簽訂整整20年後,二戰爆發了。

德國人之所以打二戰的另一個原因就在於,當時的德國對一戰戰敗並不甘心。雖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因為國內經濟崩潰,局勢動盪,資源枯竭而急於投降。但是少壯派軍官顯然不這麼認為,他們只看到了戰場上的情況。事實上,德軍與協約國也算是互有勝負,日德蘭大海戰中德國海軍表現不俗,德軍在東線也打贏了,接著,由於沙皇俄國不復存在,東線的德軍也能轉移到西線作戰了,當時的局勢下,德軍確實沒有喪失主動權,所以當時的少壯派軍人就覺得政客出賣了他們,他們本來能夠打贏戰爭,而當時的希特勒就曾在一戰戰場上負傷,所以他對一戰戰敗仍然耿耿於懷。

希特勒上臺後,推行了一系列經濟政策,讓德國的經濟情況有所好轉,失業率下降,但是一戰後,德國經濟崩潰,當時快速刺激經濟的唯一手段就是挑起戰爭,這是最激進的手段,當然也是最極端的手段。而且當時軸心國們都有一個類似之處,那就是經濟發展完全跟不上軍事發展,當時的德國,意大利和日本,擁有世界級的海軍,空軍等(別小看意大利,二戰前的意大利空軍甚至比英法還要強),而軍隊是沒有生產力的,想要將軍事實力轉化為經濟利益,也只有侵略一條路可走了。

所以,德國發動二戰幾乎是必然的,如果當時德國不發動二戰,那他們將一直生活在《凡爾賽和約》的陰影之下,德國與西方老牌列強的差距也將越來越大。不過我這並不是給納粹洗白,納粹和希特勒本人在二戰中犯下了無數的戰爭暴行,這是怎麼也推脫不了的,不過德國之所以發動侵略戰爭,與各國在一戰後對德國的盤剝有著很密切的關係,而德國在二戰剛開始對波蘭,捷克等國的侵略中,各大國一味的綏靖政策,則徹底激化了這頭猛獸,使得德國在歐洲攪了個天翻地覆。


尊重客觀事實,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兵器世界,歡迎關注


兵器世界


第1次世界大戰之後,作為戰敗國,德國保加利亞,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被迫簽下了《凡爾賽條約》,這之後德國丟失了13%的土地,包括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一半的鋼鐵產業,還有大約1/6的煤炭產業,並且條約也限制了他的軍事能力,防止德國再次發動戰爭。



這個條約其實對德國的軍事能力還是限制的比較厲害,不準發展空軍,不準擁有坦克重型火炮等等。也不準生產重機槍,不能擁有潛艇。陸軍的規模限制在了10萬人,所以說在第1次大戰戰敗之後,德國的損失還是十分慘重。

第1次世界大戰的慘敗德國損失了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所有殖民地,還有10%的人口,1/8的國土,另外還得承擔1320億的戰爭賠款,而且他海軍的艦艇數量限制在了36艘,不能擁有主力的戰艦潛艇,軍校,空軍,都不能建立,軍用飛機,坦克還有重型火炮都不能擁有,那麼德國為什麼還要發動戰爭呢?

其實我覺得這個跟我們平時生活中的一個例子有關係,比如自己家的孩子和別的孩子發生矛盾,自己家的孩子錯了,但是你別的家庭的家長,你不能打我的孩子,而且如果一大群人說我的孩子不對,我偏偏要說我的孩子是對的,這個可能就是有一點逆反心理的感覺。



作為一個戰敗國,他肯定心裡感到非常的憋屈,再加上損失了那麼多人口土地,甚至在西線還規定了不能設防,德國人心裡面肯定是覺得很恥辱的,所以他一定會等待時機捲土重來,所以德國的前期是大力的發展經濟,還暗中的研究坦克,這一切的一切就是為了後面,再次以一個強硬的姿態站在世人面前。

在第1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俄國,法國,英國等等,為了拉攏意大利作戰,承諾最後一起瓜分德國,結果打贏了之後,英國一個國家就得了140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法國也得了差不多130萬平方公里的地方,意大利只分到了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還是比較貧窮落後的地方,所以意大利心目中也是心生不滿的。

第1次世界大戰,雖然在經濟和軍事上對德國產生了很重大的影響,他的實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但是他的軍工企業還有重工業都保存完好,戰爭賠款主要是落在了老百姓的頭上,所以第1次世界大戰之後,老百姓的生活是十分艱難的,他的軍隊上的一些官員,也都完整的保留起來了,所以這些人就在積極的謀劃,東山再起。



1923年法國和比利時出兵佔領了德國的魯爾區,但是這一行為遭到了美國和英國的反對,美國和英國出資支持德國的工礦企業工人進行罷工,所以法國佔領魯爾是失敗的,沒有工人願意為他挖礦,而且巨大的經費開支也要落在自己頭上。

這件事情之後,美國和英國利用這件事情,開始出錢扶持德國經濟,德國利用這些投資支付了戰爭賠款,還還清了貸款,然後開始大力發展工業技術和設備,僅僅到了19 29年,德國的經濟已經趕超了英國和法國,此後德國又利用楊格計劃,削減了戰爭賠款,延長了賠款的期限。

德國綜合國力的迅速增長讓其他周圍鄰國感到不安,所以英國,法國,比利時,意大利德國等國家,共同舉行了一個會議,鞏固歐洲的和平,規定了,比利時,法國還有德國之間,保證不破壞彼此的邊境現狀,但是這個規定沒有保證,波蘭還有捷克你德國的邊境,而且這個規定進一步提高了德國的地位,並且隨後德國還加入國聯任常任理事國。



德國這時候經濟實力已經是數1數2,法國和英國已經稍顯不如,當他經濟達到一定實力的時候,部隊上的軍官們,野心家們又準備捲土重來,所以他們開始秘密研發武器擴建軍隊,組建空軍,還有秘密的一些軍火庫等等。

意大利墨索里尼的成功,刺激了希特勒,他也想效仿,結果行動失敗被抓進監獄,正是在監獄中的9個月,他寫下了一本書叫做《我的奮鬥》,這本書就透露出了他想稱霸世界的決心,首先他想佔領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然後要佔領法國,英國和俄國,想要建立一個由日耳曼人統治的新世界。

希特勒上臺總理之後的一切措施其實都是為他的野心鋪路,比如進口一些軍隊上用到的物資,鋼鐵,軍火燃料和化學品,而等他進一步把國家權力握在手中,成為最高元首的時候,他恢復了義務兵制度,組建了國防軍,國防預算增加了100多倍,空軍也將是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空軍,在武器生產方面,總量比英國和美國兩個國家加起來還多。



所以綜合來看,德國之所以發動戰爭,一方面是為了捲土重來,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實現希特勒自己的野心,建立一個優等民族日耳曼人統治的世界,看那樣子貌似想當地球球長,而希特勒的這種野心,和戰敗之後的某些軍國主義軍官們的思想相符,再加上希特勒本身自己擁有最大的黨派,很容易就發展出一批忠於自己的信徒,為他的南征北戰衝鋒陷陣,以此來滿足希特勒自己的野心。


唐僧他不懂愛


德國位於歐洲西部,在歐洲是一個很重要的國家,他在歐洲大陸來說領土面積還是比較大的,但要是和世界上俄、美、中這樣的大國相比就顯得渺小了。他的國土面積還沒有我國的新疆面積大,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特別是二戰開始後,德國把歐洲各強國暴烈的按在地板上摩擦,他們幾乎喪失了還手的能力。


德國剛剛在一戰中失敗,都還沒有走出戰敗的陰影,他就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難道韜光養晦,默默發展恢復實力不是更好嗎?其實德國發動二戰也是有苦衷的。

一戰後,德國的遭遇為發動二戰提供了契機

在一戰中,德國作為戰敗國,被迫簽訂了《凡爾賽合約》,在這個合約中,戰勝國給德國強加了很多屈辱性的苛刻條件,除了強迫德國獨自承擔一戰起因的責任,還要求德國賠付戰爭賠款,並割讓德國領土。

根據條約規定,德國必須要割讓13.5%的領土,損失12.5%的人口。德國海外全部的殖民地全部丟失,損失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

在軍事上,禁止德國再實行義務兵役制,取消德國總參謀部的設置。陸軍被限制在10萬人以內,不得組建空軍,海軍不能擁有潛艇,更不能生產和儲存化學武器,就連重機槍在合約中也規定德國不能生產。


一戰後,德國經濟崩潰

一戰失敗後,德國需要向協約國賠付高額戰爭款。根據協約國賠償委員會的決定,德國共需賠償協約國總計2260億馬克(約合113億英鎊)且全部以黃金來支付,1921年賠償金額確定減為49.9億英鎊,即1320億馬克。

《凡爾賽合約》簽訂後,因為合約中的條款過於苛刻,需要賠付這麼大一比賠款,首先讓德國的經濟很快就奔潰了。原本以為戰爭結束後,德國人會過上好日子,但突如其來的通貨膨脹讓德國人民被壓得喘不過氣來。這個時候,德國人就需要大力發展經濟了。


美、英、法相互制約

最想要德國從此一蹶不振的就屬法國了,高盧雞想通過壓垮德國後重掌霸權。這樣的情況是歐美其他國家絕對不允許的,正所謂在相互制衡之下,才會有一定的和平,如果這個平衡狀態被打破,那麼戰爭就會繼續來臨。首先對德國伸出援助之手的是英國,沒多久美國也開始幫助德國恢復經濟。

英美兩國幫助德國恢復經濟是有私心的,說白了就是圈地養羊,等把羊養肥了就好剪羊毛。當時德國可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如果德國真的垮了,美國只能跟鬼去要債了。


德國這隻羊養肥後就不聽話了

當時英美幫助德國恢復經濟時,萬萬沒想到的是德國這個戰敗國在恢復經濟上,竟然比英法等國恢復的還要快。德國的經濟恢復了正常發展,歐美這個時候就覺得是該收羊毛了。更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希特勒在這個時候上臺了,他認為德國不該給歐美白打工,於是就煽動人民起來反抗。

飽受摧殘和侮辱的德國民眾也害怕剛剛有起色的經濟被歐美等國掠奪,因此在民眾當中有了強烈的民族復仇慾望。為了德國“驕傲的日耳曼民族”的尊嚴,希特勒對國民灌輸納粹思想,整個德國都在做好戰爭的準備。


英、美、法三國縱容德國的行為,最後自食其果

二戰爆發前,德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希特勒上臺後就公然違反《凡爾賽合約》,他先是從新佔領了萊茵蘭非軍事區,然後強迫奧地利與德國合併,直到二戰爆發前幾個月德國還吞併了捷克的部分地區,德國正在以蠶食的方式吞併中東歐一些國家,以此來試探英、美、法三國對他的態度,但這三個國家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個時候的歐美國家也是有私心的,他們想讓法西斯的禍水引向蘇聯,好坐收漁翁之利。一旦惡魔從潘多拉之盒中放出,事情已經是無法控制住了。德國人不單單是對蘇聯進攻,同時也對歐洲其他國家大開殺戒,甚至還打到了非洲。歐美等國為縱容德國吃下了苦果。


歐美國家擼羊毛的計劃,是非常錯誤的,如果真心實意的幫助德國發展經濟,而不是想著長肥了好割羊毛,那麼等德國經濟完全走入高速發展的軌道,興許希特勒也調動不了德國民眾的反抗心理。


觀景說史


因為英法不允許他默默發展!當時的德國極度缺乏糧食、能源(石油天然氣)以及工業原料,德國的海外運輸通道則全部被英法兩國給封鎖住了(德國的海運必須經過英吉利海峽,這是英法兩國的水道),德國要不擊敗這兩個國家根本就不可能繼續發展下去。

其次,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欠款太多,幾乎抽乾了德國的經濟發展能力,希特勒下令廢除了德國對外的賠償,這直接得罪了英法兩國,英法兩國雖然沒有直接翻臉,但是卻也在積極備戰當中。敵有槍炮在手,你又如何能夠安枕?這使得德國不得不武裝起來。

第三,老是把發動二戰的罪名扣在德國身上實際上僅僅只是成王敗寇背黑鍋而已,真正挑起二戰的實際上是波蘭。當時的英法封鎖了德國的海上運輸通道,德國只能走陸路從蘇聯進口這些基礎物資(糧食跟能源),但是蘇德兩國的貿易卻必須經過波蘭,結果波蘭在英法的授意之下準備切斷蘇聯對徳運輸線(對蘇德貿易商品加徵百分百關稅),這才導致了德國的反擊並爆發波徳戰爭,這是二戰的導火索。


優己


德國發動二戰的原因其實和一戰並不無關係,德國一戰戰敗之後,簽署了《凡爾賽合約》,合約中戰勝國給德國強加了許多羞辱性的苛刻條件,強迫德國獨自承擔一戰起因的責任,除了要求戰爭賠款之外,還割據德國領土,戰勝國之一的法國想要的,就是一勞永逸的削弱德國,讓德國老老實實待著,好讓自己重掌世界霸權。事實上,一戰剛結束那會兒,他們的確讓德國好一陣都緩不過氣來。

《凡爾賽合約》簽訂之後,首先發生的便是,德國經濟崩潰了,戰爭結束之後,德國人民原以為可以過上太平日子了,可突如其來的通貨膨脹使得人民完全喘不過氣來。

法國想要壓垮德國重掌世界霸權,歐美其它大國絕對不會允許,所謂的和平一定是有相互制衡,實力平衡的狀態下才會有的產物,如果這種平衡被打破,戰亂一定又會繼續,於是首先英國在這種情況下開始對德國進行幫助。

緊接著,美國也幫助德國恢復經濟,為什麼?因為德國一戰結束之後,美國是最大的債權國,如果德國真的垮了,美國就沒地兒要債了。

再說回上邊提到的,一戰結束之後,德國作為戰敗國簽訂的《凡爾賽合約》,這才是德國發動二戰的真正導火索。合約中一昧的只考慮到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卻完全沒考慮過戰敗國的利益,加之各種苛刻的不平等條約,近乎掠奪的本質,令得德國可以說是飽受侮辱,在逐漸恢復國力之後,德國的民眾對此也產生了強烈的民族復仇慾望。

一戰之後,德國恢復的速度號算是比較快,隨著經濟的復甦,加上希特勒對民眾情緒的煽動,二戰爆發也在所難免。


關河南望


現在說起俄羅斯,我們會想起戰鬥民族。可是70多年前說起戰鬥民族,人們第一反應不是想到俄羅斯,而是想到德國。二戰以前的德國絕對是歐洲最善戰的民族,德國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二十年後恢復實力的德國再一次發動了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再一次戰敗,德國幾十年的恢復與發展化為烏有。有人不禁要問了,為什麼德國不默默發展實力,悶聲發大財,非要與世界為敵呢?

一戰的性質和二戰不同,二戰是反法西斯戰爭,一戰則是帝國主義戰爭。一戰交戰雙方除了幾個國家之外,都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德國也好,英國、法國、美國也罷,他們雙方都是狗咬狗,他們都沒有正義可言。不同的是,德國戰敗了,而英國、法國和美國戰勝了。協約國打敗德國之後,召開了懲辦德國等戰敗國的巴黎和會。巴黎和會上,協約國簽訂了對德國的《凡爾賽和約》。和約規定:1、德國歸還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石勒蘇益格歸丹麥,把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和西里西亞劃給波蘭,德國損失大約13.5%的領土和12.5%的人口。2、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瓜分或者委任統治。3、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德奧不得合併。3、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佔領15年,東岸50千米以內德軍不得設防;德國不準擁有空軍,陸軍人數不得超過十萬,不準擁有重武器;其他方面的限制。4、德國需要支付大量戰爭賠償,協約國初步給出的數字是2260億金馬克,鉅額賠款成為卡在德國人民身上的枷鎖。德國人知道和約內容以後,舉國感到憤怒和屈辱,魏瑪政府總理謝德曼拒絕簽字而辭職,並宣稱:“誰要是簽署這樣的條約,他的手就會爛掉!”德國人更是視《凡爾賽和約》為洪水猛獸,認為這個條約是協約國強加在德國人身上的沉重枷鎖,是德國人從未有過的恥辱。《凡爾賽和約》簽訂以後,德國國內瀰漫著濃厚的復仇情緒。德國人復仇的種子已經買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這顆種子已經在德國人心底發展壯大。希特勒和納粹黨能夠上臺執政,在一定程度上便是利用了德國人心中的復仇情緒。當然希特勒與納粹黨也是復仇的一份子。當德國經濟、政治、軍事實力恢復並發展壯大的時候,他們復仇的野心自然也就由此萌發。德國要讓當年剝削他的英法國家知道,他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他當年的恥辱一定會讓英法等國加倍奉還。

實力決定野心,實力決定想法。德國發動二戰最大的膽氣是德國實力的恢復。一戰以後,德國痛定思痛大力發展經濟,德國經濟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德國的經濟實力在短時間內又超越了英法等國。做為戰勝國的英國和法國,反而在戰後陷入經濟發展遲鈍怪圈。德國經濟恢復又讓德國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希特勒上臺以後,德國開始砸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束縛。希特勒大力充實德國的軍備,擴充德國的陸軍和海軍,重建德國空軍。短時間內德國的軍事力量已經遠遠超過了英國和法國,甚至已經超過了蘇聯。德國的軍事、經濟實力壯大以後,希特勒的野心也隨著德國的經濟實力而不斷膨脹。德國吞併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以後,德國的實力進一步增強。有充足實力做為支撐的希特勒鋌而走險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德國經濟發展勢頭正盛的時候,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德國經濟發展主要依靠美元的支撐。美國爆發經濟危機之後,德國失去美元的支撐以後,經濟迅速陷入崩潰的地步。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之後,德國失業人口達到了600萬,貨幣貶值嚴重,工業生產總值下降三分之一。德國在經濟危機中的損失僅次於美國。但是德國的經濟實力比不上美國,相對來說德國的損失更大。希特勒借助經濟危機上臺以後,立即著手治理經濟危機,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希特勒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平復了經濟危機,但是希特勒也把德國經濟綁上了戰車。二戰爆發之前,德國的國內經濟危機也沒有完全平復,希特勒和德國希望通過對外戰爭轉嫁國內經濟危機。當時不止德國一個國家通過,日本為了轉移經濟危機發動了侵略中國的戰爭。

當時的國際環境也有利於德國發動世界大戰。當時歐洲和美國都有自己問題。英國和法國雖然是一戰戰勝國,但是這兩個也深受一戰之苦。一戰毀了英法整整一代年輕人,英法兩國國內瀰漫著嚴重的反戰思想,尤其是法國。英國和法國剛剛走出一戰的泥潭,又陷入世界經濟危機的深坑。面對德國的崛起和步步緊逼,英法兩國不希望自己再一次捲入戰爭,他們希望通過滿足德國的胃口,換取自己認為的何平。英法的這一行為我們稱之為綏靖政策。英法一方面推行綏靖政策,另一方面又想把德國這股禍水引向蘇聯。蘇聯當時是一個被孤立的國家,蘇聯倒想和英法聯合制德,但是英法根本不搭理。蘇聯為了自保轉而和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德國保證了東線的安全,也可以放心在西線行動。美國當時在治療經濟危機的傷痛,而且美國遠離權力爭奪的中心,美國當時只想“中立”。當時有利的國家環境逐漸養大、養肥了德國,羽翼豐滿的德國發動了新的世界大戰。

德國之所以發動發動新的世界大戰和德國當時的軍國主義傳統以及希特勒個人都有一定關係。德意志民族是二戰前一個非常善戰的民族,德國的崛起與強大都伴隨著對外戰爭。正是由於德意志民族善戰,希特勒才能輕易點燃他們心中的戰火。德意志民族除了善戰之外,還有較強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德意志人嚴格要求自己,也服從長官。希特勒利用了這一點把德國人迅速武裝起來。希特勒本人就是一個狂熱的民族主義者,也是一個狂熱的戰爭分子。當他有足夠的實力,又有軍隊支持的時候,希特勒悍然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依稀說史


同樣的問題放在日本也是一樣的。實力強大、掌控資源的英美蘇雖然內憂外患,彼此猜忌,但不是傻子,不會真的坐視德日擴軍備戰。

具體而言,德國需要烏克蘭的小麥和巴庫的油田。幸運的是盟國與蘇聯敵對,蘇聯肅反作死,英國人一門心思想避免戰爭和折騰間接戰略,法國一戰損失太重(4000萬人口戰死軍人170萬,與二戰蘇聯相當,但法國出生率超低,且交戰區在法國經濟最繁榮的地區)、軟弱無力。此時不打更待何時?

日本進駐法屬印度支那(中南半島)北部,美國反應強烈,拉上英國和荷屬印尼,對日本實施經濟制裁,日美由此展開談判。日本人想保留在中國打下的全部利益,美國人表示除了滿洲國其他的別胡思亂想。後來美國破譯了日本的密碼,發現了日本人在做戰爭準備。羅斯福怒了,直接對日本人下最後通牒,要求日本立刻無條件撤離中國。比較扯的是,日本人以為是全中國,美國人說的是不包括滿洲國。與很多國人想的不一樣,日本人知道自己打不過美國,也並不是想造成美國人大量傷亡迫使其停戰。日本人是想搭德國人的快車。當時德國人擊敗蘇聯是板上釘釘。撐上兩年,德國擊敗蘇聯、英國,美國獨自面對軸心國,停火的可能性很高。


ZYJ66091344


呵呵🤔,發現有直接生搬硬套歷史資料的,居然還有廢話連篇、答非所問的,強烈鄙視👎。

通俗點解釋德國為什麼必須發動二戰,根本原因就是要堵經濟上的大窟窿,不然國家就崩潰了😱😱。

德國在1939年入侵波蘭前,表面上看是繁花似錦,其實他麼都是假象😤😤,希特勒這個瘋子領導的納粹黨,為了得到民眾支持,一邊給予國民發放了數倍於財政收入的福利,另一邊瘋狂發展軍備,總之就是買買買,沒錢咋辦?向英國佬和美國佬借高利貸,利息都還不上了咋辦,侵略波蘭、法國,打家劫舍來錢最快💰,殺人放火金腰帶啊!

關於這一點,朝聖山學派的學者們早就有定論,但由於歐美上層不可告人的目的,這個根本原因一直被掩蓋。直到四十多年後,一些'資料才被半遮半掩逐步公開,但也被刻意壓制。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家馮.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負:社會主義的謬誤》。如果能理解這本書的理論,就知道我說的對不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