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筹备、体育场所复工……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亮点逐个数!

今天下午,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市疾控中心举行第49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院长高炳宏介绍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威主持新闻发布会。来看文字实录↓


上海书展筹备、体育场所复工……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亮点逐个数!

徐威:首先通报一则消息,大家非常关心上海防控境外输入疫情风险工作的举措。根据国外疫情发展态势,上海已经在研究方案,扩大重点国家范围,一旦确定,马上公布。


郑锦:一、病例情况。2020年3月12日0—12时,上海市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8例;新增治愈出院1例(曾为危重症患者,经多学科专家团队积极救治后治愈);无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3月12日12时,上海市已累计发现确诊病例344例。确诊病例中,男性180例,女性164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7月龄;145例有湖北居住或旅行史,34例有湖北以外地区居住或旅行史,159例有相关病例接触史,4例有伊朗居住史,2例有意大利居住史;外地来沪人员111例,境外输入人员6例,本市常住人口227例。


确诊病例中,现有20例在院治疗,其中12例病情平稳,8例病情危重;321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尚有32例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其中16例是通过联防联控机制发现的境外输入型疑似病例。


二、医疗救治情况。继续做好本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医疗救治。市卫健委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第五工作指导组赴多家市级医院,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医疗救治、日常医疗服务和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等工作。


市医疗质控事务中心组织全市50多个专业质控中心启动在线培训,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日常医疗服务。


三、防控措施。上海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继续会同口岸交通组协调做好浦东、虹桥机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入境人员健康管理。


上海铁路局优化调整本市铁路车站疫情防控措施,督促相关单位进一步落实防控工作。


上海书展筹备、体育场所复工……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亮点逐个数!

徐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本市新闻出版行业,尤其是实体书店,面临生存发展的挑战。在严格落实防控举措前提下,上海新闻出版行业及时调整运营方式,积极探索特别模式,有序开展经营活动。


一是策划出版抗疫选题,免费向社会发放抗疫读物。本市出版单位密集推出一批抗疫读物并向社会免费发布。截至目前,出版单位共推出疫情防控相关选题共推出疫情防控相关选题图书59种,已正式出版9种出版物,品种数和出版时间均在全国前列。《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电子版在上海发布、书香上海等平台发布后,点击下载量全网累计突破159.80万,社会反响良好;纸质版首印80万册,免费赠送给本市市民和武汉方舱医院入住患者。而且这本书已经授权出版波斯语版、意大利语版和英语版。


二是印刷发行企业确保重点任务,实体书店恢复营业。复工之初,市印刷、发行行业协会向全行业发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倡议,开展调研、了解企业现实困难和切实需求。2月9日前,上海27家印刷企业已投身抗疫保障服务。目前复工企业数达2147家,整体复工率近80%。


上海新华书店系统作为发行主渠道,针对春季学期教材发行工作,调配图书采配力量,至2月18日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任务,教材全部配送到校并开通课本配套音频下载服务。上海书城长宁店2月12日率先恢复营业;2月27日,上海书城恢复正常营业;3月初,上海新华传媒旗下各区新华书店、上海书城共42家复工开业。


其他实体书店也积极开展经营活动,现代书店、钟书阁、大众书局、言几又、西西弗、空港文化等一批实体书店一直坚守一线,上图公司、朵云书院、外文书店、博库书城、衡山和集、大隐书局、建投书局等知名书店也均已开店营业。


三是创新阅读模式,精心打造“上海书展”网聚活动。面对严峻形势,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组织协调本市新闻、出版、发行和网络文化平台、新媒体等业界精锐资源,精心打造“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2020特别网聚活动,集中推出一大批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线上阅读活动和文化服务。活动以“上海书展”品牌为引领,通过网络打破人与人之间的物理阻隔,为市民读者提供精神食粮;更为疫情中的图书发行行业雪中送炭,探索和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今天是活动上线的第20天,“阅读的力量”在内容形式的丰富性、参与度和影响力上均超出预期。出版、发行和网络等机构前三天就统筹推出200余场线上阅读活动,百余名作家、学者、文化名人、文艺工作者汇聚“云端”,吸引了数千万人次观看参与。


每晚8点直播活动的“中央舞台”从最初的4家平台拓展到目前的11家,包括澎湃新闻、看看新闻、东方网、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浦东融媒体中心、腾讯视频、哔哩哔哩、喜马拉雅、趣头条、一条、樊登读书。


数据显示,健康主题成为网友读者最关注的内容,张文宏医生首场直播网上观看超过227万人次,“中医力量”超过189万人次。教育和亲子主题得到年轻家长们的热捧。艺术、文学、生活主题分享人生体验、引领线上阅读风潮。其中,上海图书馆与活动平台联动,联合当地图书馆,不仅将每晚的直播内容送进武汉方舱医院,而且和“阅读马拉松”机构一道,联合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图书馆和长三角地区图书馆,开展“阅马线上快闪赛”,吸引超过1.5万名读者同时报名参与阅读活动。书店直播和“云游出版社”节目,不仅有阅读空间的颜值展示还为图书销售“带货”,吸引了大批网友围观。


每天,“上海发布”领头发布阅读推荐信息,出版社、实体书店、平台方围绕主题推送图书信息、在线听读内容和专题在线读书活动,各类媒体多形式多渠道聚力推广,广大网民读者积极在线参与互动,线上阅读圈层已初步形成,活动切实勾连、放大了内容、渠道、平台、宣传等各方优质资源,盘活存量、激发增量,不断涌现新创意、新玩法。活动为我们了解读者消费习惯、一线市场需求提供了最直观的决策参考,也为进一步塑造线上线下“上海书展”品牌、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常态化提供了新思路。


——热点问答——

第17届上海书展计划于8月12日-18日举办

Q

央广:每年8月的上海书展是上海市民非常关心的一个文化活动,市民很关心疫情会不会影响今年的书展?能正常举办么?目前筹备情况如何?能否介绍一下?


A

徐炯:谢谢您关心上海书展。今年的上海书展将是第17届,每年上海书展都在8月中旬举办,所以按照计划,第17届上海书展将于今年的8月12日-18日举办。

从目前全国疫情形势向好的趋势来看,我们希望上海书展能够正常举办,

目前我们也按照正常举办的一个目标在安排各项筹备工作。我们正在做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招商和招展工作。初步计划在3月底之前做好前期准备,4月份启动招展工作。6-7月份完成参展合同的签订。招展中我们力争尽可能多的集聚新书和好书,特别是能在上海首发的新书,同时要尽可能多的汇聚全国各地的优质阅读活动资源,这是我们正在积极做的一件事情。

二是我们正在积极努力推动上海书展活动的线上线下联动。刚才讲到“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2020特别网聚活动,可以说正在为上海书展的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打基础、积累经验。今年书展期间,线上活动将大大增加。同时我们希望以更好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做好策划编辑、丰富镜头语言等,而不是简单的把线下活动搬到线上。


三是推动上海书展销售的线上线下联动。

每年上海书展,因主会场面积有限,书山书海加上人山人海,读者对现场观展的舒适度都不太满意。近两年书展显现出新的动向,大家也在思考,是否要在现场呈现展示那么多图书?好多读者到现场挑选好图书后,实际上是在网上购买的。同时,根据目前公共卫生的相关要求、读者观展体验舒适度和安全性的需求,我们也将会对参展单位提出相应要求,希望他们少带书,尽量多带重点书就可以了。减少书的占地面积,尽量给读者多留一些活动空间,让大家体验更好。

此外,希望今年的上海书展吸引更多的传统书业以外的企业,如互联网企业来参展。刚才讲到这次网聚活动的“中央舞台”,如B站、喜马拉雅、趣头条,都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他们跟书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但是从传统的定义上看,不属于传统出版企业。给传统书业注入互联网基因,需要更多、更积极的跨界合作。今年书展希望引入更多这样的合作伙伴,促成传统出版发行企业跟所谓外行企业之间更多的合作和互动。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

今年书展现场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细致、更严格。每年书展都非常强调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也有各种精细的预案。在今年的特殊情况下,我们会更加认真、更加严格地做好工作,能够保证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588家体育场所已复工开放

Q

新华社:现在体育场馆陆续开放了,市民关心是不是可以放心去健身房撸铁了?像室内游泳池、瑜伽馆这类的室内场所,疫情防控措施到位吗?

A

赵光圣: 面对疫情,广大市民朋友对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更加重视。现在,体育场馆逐步有序开放,市民也可以走出家门,强身健体。根据全市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工作的部署要求,3月6日,市体育局发布了

《本市体育场所复工工作指引》,为公共体育场馆和经营性体育场所陆续复工提供可操作性指导。


昨天,为进一步推动上海体育场所有序复工,市体育局又发布了8条补充通知,具体文件大家可以在上海体育官网上查阅。工作指引明确,室外体育场所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开放。室内体育场所实行分区域、分项目有序开放。暂时不宜开放的是室内游泳池、在密闭场所或利用地下空间开设的通风条件较差的体育场所,如密闭的单车房、瑜伽馆等。


另外,各类线下人员聚集的体育赛事、团体操课、体育培训等活动也暂缓举行。准备向社会开放的体育场所可以通过“一网通办”网上平台登记和向所在地区体育部门备案,两个工作日完成备案确认后,予以复工。


为了让市民更安全、放心地健身,工作指引对各类体育场所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准备工作方面,要备有充足的防控物资,进行防疫安全评估,认真组织全员培训,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加强消毒管理等。


在客流管控方面,各类室内体育场所可活动区域每100平方米的人员密度应控制在50人以下,应通过电话、微信、APP、小程序等预约方式合理控制客流量等。


在现场管理方面,严格实施人员进出管理、指导顾客加强防范、对直接接触的设备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及时劝导疏散密集人群等。


此外,我们也对不同项目提出要求,比如,拳击、跆拳道、散打、击剑等项目仅限于单人练习;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隔网运动每片场地仅限单打,不得多人共用场地;标准篮球场每片半场3人以下使用,11人制标准足球场每片半场6人以下使用,并且仅限练习;市民健身苑点每个器材只能单人操作等。各级体育部门、体育场所所属街镇,以及相关部门都将对体育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截至今天中午12点,本市登记在册的,包括经营性体育场所和公共体育场馆在内的2792家体育场所单位中,1090家单位提交了复工备案,588家已复工开放。借此机会,我也再次提醒各体育场所,必须切实承担防疫主体责任。同时提醒前往进行锻炼的市民朋友,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服从体育场所的统一管理,避免聚集性活动;特殊时期,既要科学健身,更要安全防护。


Q

文汇报:疫情期间,部分实体书店、文化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出现了场租负担太重,流动资金不足等情况,请问本市对实体书店发展有什么具体的扶持政策?


A

徐炯:

谢谢大家对上海实体书店的关心。最近对实体书店在疫情当中的困境,网上有很多信息,大家都很关注。近几年,实体书店发展经过努力,有所回暖,但是回暖基础还不稳固。


实体书店是一个微利行业,这次疫情袭来受到的冲击很重。一方面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一方面又面临着租金成本和用工成本双重压力,不少实体书店现金流发生问题。


实体书店正在积极采取自救措施,同时政府管理部门也在积极想办法帮助实体书店渡过难关。


首先,保持和加大原有的本市扶持实体书店发展政策和专项资金,一如既往继续推出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引导目录》、专项资金等有关规定。


其次,近期市委宣传部出台了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除共性政策外,还有专门针对实体书店、出版印刷发行企业的政策举措。比如,对在疫情期间坚持生产,保障重点图书、中小学教材出版、印刷、发行的相关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对实施转型发展、满足新业态要求的出版、印刷、发行重大项目,给予重点倾斜;联合相关银行机构,设立印刷出版条线金融信贷抗疫专项贷款,对用于恢复生产经营、维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流动资金进行贷款支持等。


目前还针对实体书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进行调研梳理并开展协调工作,推出一对一个性化扶持措施,如鼓励、推动相关场地方,对疫情期间实体书店所发生的场租费用给予减免;对开展网上拓展项目的实体书店给予重点扶持等。目前,我们正加紧推动政策落地。


疫情之下,是危局也是机遇,特殊时期也激发了一些实体书店的发展斗志,不少实体书店尝试网络平台开店推介,另辟蹊径,别开生面。

钟书阁2月4日开启了首场直播,连播多场,最多的一场万人观看评论。志达书店的“云游出版社”系列活动,整合出版社、实体书店、网络渠道等资源,实现线上的阅读传播,探索图书营销新玩法。

我们讲融合发展讲了好多年,这两年做了不少探索和尝试,但是总体看速度还不够快,力度还不够大。这次疫情之下,大家都感觉到,前两年对融合发展比较积极的企业,应付现在的局面就有比较好的基础和条件。我最近在走访出版社、实体书店,他们都对下一步拓展线上营销空间表现出非常积极的姿态。所以今年实体书店扶持的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转型发展、融合发展,将是重中之重。


——健康科普——

上海书展筹备、体育场所复工……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亮点逐个数!

高炳宏(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院长):随着本市体育场馆的逐步开放,如何科学锻炼,增强体质,提升抵抗力对做好疫情防控意义重大。现简要介绍不同环境锻炼的注意事项,供参考:


一、青少年和老年人群仍以居家为主,锻炼时需要注意什么?


1、青少年人群久坐学习,居家运动12招帮您提心肺,增力量,改善柔韧。采用连续跳绳、走楼梯、半蹲跳、原地小步跑改善心肺耐力;采用侧向弓步走、俯卧撑、单腿踮脚、毛巾拔河等提升力量,采用坐姿分腿拉伸、站姿并腿拉伸、手臂拉伸、跪姿半转身改善柔韧性。量与强度要适中(心率在120-160次/分钟),微微出汗,运动后要注意保暖和休息;上、下午各进行20-25分钟;可在阳台多晒太阳,增加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促进骨骼生长。


2、老年人群以改善呼吸、稳定和柔韧性的练习为主。采用腹式呼吸锻炼、八段锦、太极拳、中速原地走等提高呼吸能力;采用轮流举臂、靠墙下蹲、扶墙提踵、左右交替踢腿等加强关节稳定性训练,维持肌肉力量;针对肩、颈、腰、背这些关键部位的肌肉进行拉伸和转体类的练习改善柔韧性。


稳定训练每组10-15次/组,2-3组;拉伸每组20-30秒,2-4组。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患者减小运动强度;动作小幅度、慢速度;呼吸均匀,避免憋气;饭后1小时再运动;注意锻炼后休息。此外,居家环境相对狭小,锻炼者要注意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身体放松,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二、成年人群已返工在岗,锻炼时需要注意什么?


合理利用办公与居家场所、健身房和室外空间锻炼,让科学健身18法帮您控体重,增体能、舒关节。


采用原地小步跑、原地高抬腿跑、连续跳绳、开合跳、弓步走、跑楼梯等方式进行有氧练习,控制体重;采用俯卧撑、坐姿伸腿、平板支撑、单腿拾物、徒手深蹲、仰卧单车等方式练习力量增强体能;采用四向点头、4字拉伸、颈肩拉伸、侧向拉伸、站姿拉伸、足底滚压等缓解肌肉与关节不适。有氧与力量练习每个动作15-40次/组,2-4组;拉伸每组30-60秒,2-3组。逐渐增加强度,出现明显疼痛应停止;心血管疾病、骨折、感染、外伤等患者不宜训练。


室外锻炼与健身房撸铁时,久居室内突然室外运动,兴奋度提升,要控制好量和强度,避免伤害事故和过度疲劳;时刻提醒疫情还未结束,口罩一定戴好。


三、戴口罩进行锻炼需要注意什么?


戴了口罩后挡住了口鼻,氧气摄入量减少,容易产生憋气、胸闷的情况;同时,戴了口罩以后戴眼镜容易遮挡了部分视线,也会影响运动时技术动作完成。建议在戴口罩运动时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动作结构比较简单的锻炼方式;

不宜进行长时间、中高强度持续运动,包括建议不要太多的进行对抗性的训练。现在篮球场开放了,大家戴着口罩打篮球容易发生摔伤。


上述锻炼手段和方法我们配了详细的文字、图片和动态图,会在不同的平台上发送,可以供大家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