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乱象裁员


疫情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乱象裁员/关店不断,沪指跌近1% ...


1.疫情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乱象:裁员/关店不断,新基建带动下能否自救?

自去年7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出现首次下滑,至今已连续八个月持续下滑,加之疫情的双重影响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遭遇至暗时刻。

行业人士表示,按照以往一季度的淡季状况以及去年7月后的新能源补贴退坡,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销量下滑也是意料之中。然而在疫情影响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一路走低,目前众多车企正在承受资金链紧缺压力,部分国内自主品牌加速裁员和关店。

值得关注的是,在近期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加快复工复产工作。其中,5G、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项目正式纳入七大新基建范畴。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必须配套装备,也是此次政策红利的受益者之一。在此背景下,此次新基建能否为低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助力,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销量大幅下滑,加速裁员关店

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汽车行业处于从燃油向电气化转型的关键期,新能源汽车厂商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但是,截止2019年底,真正具备交付能力的厂商仅10家左右。

相对于特斯拉国产化的风潮正盛,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日子并不好过。据悉,汽车巨头奔驰宝马奥迪等从去年12月陆续裁员,国内车企也在补贴退坡、融资遇冷,竞争加剧等情况下陷入艰难生存时刻。

纵观多家大型车企的2月销量数据,可谓哀鸿遍野。其中,上汽集团下滑87%、本田下滑85%、马自达下滑79%、丰田下降70%等,在断崖式下跌的销量数据背后,一系列降薪、裁员、取消奖金等消息络绎不绝。

其中,比亚迪发布了2月份产销快报显示,2月共销量新车5501辆,而去年同期为26833辆,同比下降79.5%。其中,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2月销量2803辆,同比下降了80.6%。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特斯拉2月销量占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一,而与之对标的国产车企代表比亚迪却遭遇销售大幅下滑,在连续8个月的销量下滑压力下,比亚迪也延伸出一系列新车型设计项目减少、裁员、关店等连锁反应。

据比亚迪第三方设计厂商人士透露,“按照以往的节奏,比亚迪年末一般会有四五个新车型开发的项目出来,为下一年的市场竞争做铺垫。但截止去年春节,还没看到新项目出来,还爆出内部裁员的消息。”

此外,在一场突发且严峻的疫情后,比亚迪的境况更加不容乐观。“复工后,比亚迪出了两个新车型开发的项目,但竞标价低得吓人,在考虑疫情和行情的情况下,我们比平时报价低很多,但依然没中。今年可谓是个成本年了,比亚迪的成本也压的很厉害。”上述人士补充道。

新车型开发项目的减少,向下传导的连锁反应,给比亚迪直营店的销售情况造成重击。

向比亚迪直营店相关人士了解到,“目前比亚迪直营店正在陆续关店,全国80多家直营店估计要关掉百分之七十。”

不论裁员还是关店,也是众多新能源汽车行业资金承压的缩影。业内人士分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渠道升级,转到线上,降低门店的硬成本支出;二是风险转嫁,直接转给代理商,采用业务外包的形式。从长远看,创新整合肯定是大方向,势必会默默死一大批厂商,活下来的就算是适者生存,完成新一轮的进化。”

由此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淘汰趋势还将继续,真正具备交付实力的车企,才是新基建政策下的受益者。

新基站能否带动车企自救?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此次七大新基建项目之一,在新一轮政策助力下,充电桩建设正处于全方位提速中。有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充电桩设备市场空间为1165亿元,2025年充电桩设备市场空间为2378亿元。

据了解,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了《2019-2020年度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报》显示,截止2019年末,全国的充电站建设数量为121.9万元,其中公共桩51.6万个,私人桩70.3万个,车桩比严重不足。而新基建的目标是,2020年规划的车桩比达1:1,可见目前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

业内人士表示,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加油站”,与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发展也近乎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新基建的带动下,新能源汽车厂商或许可以迎来喘息之机。

此外,政策波动对新能源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据悉,2020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补贴退坡放缓,也让困境中的车企看到了一些希望。当前,一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商已陆续收到了相关补贴。

其中,北汽福田于2月26日收到北京市财政局转支付的2017年度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清算资金合计7.04亿元。东风汽车于3月2日收到湖北襄阳市财政局转支付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2亿元,系部分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清算资金。

此外,比亚迪继3月2日收到最新的一笔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资金合计13.42亿元。紧接着10日,西安市高新区财政局将向比亚迪拨付2018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9.84亿元。目前已拨付到账资金10亿元,还有9.84亿元待拨付。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已表示,目前车市还没有完全恢复,整个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而且中低端新能源车企业受到严峻的行业竞争压力。对新能源车补贴延期,我们认为对自主品牌发展有较好的稳定和缓冲作用。


疫情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乱象裁员/关店不断,沪指跌近1% ...


2.沪指跌近1% 半导体领域大起之后又逢大落

截至3月11日收盘,沪指报2968.52点,跌0.94%;深成指报11200.05点,跌1.78%;创指报2101.46点,跌2.20%。

A股三大股指上午小幅震荡,午后略有下跌,临近收盘创业板跌幅扩大逾2%。全天海南板块涨近5%,旅游、农业种植、福建自贸区、口罩、特高压、锂电池等板块轮动频繁,但少有长时间保持强势。临近收盘全市80余只个股涨停,题材把握难度较大,整体赚钱效应一般。

从盘面上看,海南、种植、航运居板块涨幅榜前列,券商、水泥、口罩板块居跌幅榜前列。

半导体领域表现低迷,下跌明显。集微网从封测、IDM、设备、设计、制造、材料、电子元件、分销等领域选取了105家半导体公司,总市值下跌了3.39%。

在105家半导体公司中,仅8家公司市值上涨,其中台基股份涨停。其余公司市值全部下跌,斯达半导、瑞芯微、南大光电、紫晶存储、乐鑫科技跌幅居前。

疫情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乱象裁员/关店不断,沪指跌近1% ...

主力资金净流入/出方面,半导体领域可谓大起大落,上一交易日主力净流入居前,今日主力净流出居首。据同花顺数据,在行业板块主力净流入/出方面,半导体及元件、证券、通信设备、光学光电子净流出资金居前。

疫情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乱象裁员/关店不断,沪指跌近1% ...

市场认为,近期新基建、科技股、金融股轮番推升指数,最近一周大幅杀跌的科技股有反弹趋势,5G概念掀起涨停潮。建议后市继续以券商板块为风向标,短线关注新基建板块,中线则把握好5G、特斯拉产业链。

全球动态

特朗普与参议员举行会晤,敦促推出减税及其他刺激措施。美国财长姆努钦也表示,为保经济将使用“一切工具”。

日本也在周二公布了第二套措施计划以消除新冠肺炎爆发带来的负面影响,涉及规模约40亿美元。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将在周四讨论援助企业的欧洲央行措施。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表示,欧盟将推出“应对新冠病毒投资基金”,将动用250亿欧元应对病毒带来的影响。

亚太地区,截至3月11日,恒生指数下跌0.63%,日经225下跌2.27%,韩国综合下跌2.78%。

美股市场,截至周二(3月10日),道琼斯指数收盘上涨1167.14点,上涨4.89%,报25018.16点;纳斯达克指数涨393.58点,上涨4.95%,报8344.25点;标普500指数涨135.67点,上涨4.94%,报2882.23点。

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98.34点,涨幅6.31%,报1656.50点。

从个股看,费城半导体成份股全线上涨,其中先科电子、芯科实验室、美国芯源涨幅均超过10%。

欧洲方面,截至周二(3月10日),欧洲三大股指继续下跌。英国富时100下跌0.09%,法国CAC40下跌1.51%,德国DAX下跌1.41%。

市场普遍认为股市将非常不稳定,目前还没有迎来真正反弹,仍处于下行趋势。


疫情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乱象裁员/关店不断,沪指跌近1% ...


3.雅克科技上修业绩预期 一季度净利润预增147%-191%

3月11日,雅克科技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公司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亿-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6.97%-190.55%。

疫情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乱象裁员/关店不断,沪指跌近1% ...

此前,雅克科技预计2020 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00万元-8500万元,同比增长69%-106%。

雅克科技表示,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持有权益份额的南京华泰瑞联并购基金一号(有限合伙)对基金权益持有人实施投资收益分配,公司作为基金权益持有人,从江苏华泰瑞联并购基金(有限合伙)获得的投资收益预计相较2019年同期有大幅增长,对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的金额范围约为3000万-4000万,该笔投资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收益。因此,公司在2020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9年第一季度同比出现大幅度的上升。

据了解,雅克科技通过南京华泰瑞联并购基金一号(有限合伙)间接持有江苏华泰瑞联并购基金(有限合伙)的权益,江苏华泰瑞联并购基金(有限合伙)截止目前持有公司4.98%的股份,南京华泰瑞联并购基金一号(有限合伙)和江苏华泰瑞联并购基金(有限合伙)与本公司、本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5%以上股东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或除关联关系以外的其它任何关系。


4.疫情持续影响供应链!瑞银下调iPhone第一季度出货量至4000万部

据外媒appleinsider报道,瑞银分析师Timothy Arcuri表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影响了苹果的供应链与生产,故下调了iPhone第一季度的出货量预期至4000万部。

疫情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乱象裁员/关店不断,沪指跌近1% ...

Arcuri进一步解释称,今年2月,iPhone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降61%,主要原因是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导致制造工厂关闭以及中国部分地区被全面封锁。此外,iPhone的普遍预估为4300万部,只比去年低了50万部,但数据显示,仅在中国就有近200万部受到影响。

对苹果来说,更令人担忧的似乎是在中国持续的供应链困境。Arcuri写道,如果目前的状况持续到6月份,苹果就有可能推迟在今年秋季推出5G iPhone的计划。

另外,在上周五的一份研究报告中,Arcuri表示,苹果在本季度生产了约3600万部iPhone。这低于瑞银预计的季度销量4,700万部。

基于5G iPhone有可能延迟推出和第一季度iPhone出货量下滑的预期,Arcuri也下调了苹果的目标价,由此前的355美元下调到335美元。

苹果并不是唯一受到影响的公司,根据中国信通院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 年 2 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 638.4万部,同比下降 56.0%;2020 年 1-2 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 2719.7 万部,同比下降 4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