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被哪個詞或哪句經典的格言誤導過?

心靈哲學的愛好者


大部分經典的格言警句,都是人們生活經驗的總結,說得很有道理,也是指導、引導人們不斷前進的不竭動力。但有些格言警句,雖然很勵志,但實際與之不一樣。

十幾年前,我考入一所中等師範學校。在學校裡,我聽得最多的幾句名言警句就是“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會的學生”。這幾句名言警句激勵著我們努力學習,力求使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識,畢業後當一名優秀而光榮的人民教師。

為了學好知識,苦練本領,我每天和同學們鑽圖書館,進閱覽室,努力學習,查閱各種資料,記筆記,寫心得,苦練普通話,苦練三筆字(毛筆、鋼筆、粉筆),考各種資格證,互相之間備課試講。

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年後,我以優異的成績從學校畢業,被分配到一所鄉村小學當老師。

我懷著滿腔的熱情,堅信著“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會的學生”這句至理名言走上了工作崗位,走上了講臺,當起了一名語文老師。

我堅信著只要自己肯下苦功夫,多些耐心,不厭其煩地講解,手把手地教,一定會把學生教好。我對自己充滿著自信,對學生也充滿著信心。剛上講臺沒幾天,我就和學生打成一片,成了名副其實的孩子王。課堂上我認真講解,孩子們也積極配合,課堂氣氛熱烈而和諧,大部分學生學得很好,作業經常滿分,我很高興。

但也發現有一名男生什麼都不會,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怎麼辦呢?只有耐心教了,我先教他寫自己的名字,教他橫撇豎捺如何寫,從一筆一劃教起,又將筆劃連成字,不管我如何努力,始終教不會。

於是,我又多次進行家訪,瞭解這個學生的情況。他媽媽說:“我這兒子反應有點慢,什麼也不知道,家裡養有幾隻鴨,他也數不清有幾隻,給老師添麻煩了”。

這個學生確實有點憨,怎麼也教不會。一個學期過去了,名字也不會寫,期末考試全是零分。

從此以後,我才知道“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會的學生”這句話不一定全對,不一定是真理,遇到智力有缺陷的學生,多優秀的老師也不能把他們教好。


寒葉930


首先你要相信一點,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情,只有相對而言,包括那些所謂經典格言(語錄、詞句等)

首先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有利也有弊。

我們要揚長避短,趨利避害而不致被誤導。比如“難得糊塗”,本意是大事清楚小事糊塗,而不是要你渾渾噩噩地一直糊塗下去,“難得糊塗”並不是為“糊塗”唱讚歌!

“天道酬勤”是對勤勞的獎賞,但絕不是對“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的譏諷,萬一車翻了,怪誰???

其次,經典有它時代的背景和侷限,存在時效性、適用性,沒有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過去曾讀過《厚黑學》一書,“成大事者無不臉皮厚、心腸黑也”是該書的主旨,這書放現在就不具有適用性了,作為成功者的指南更是大錯特錯!如被其誤導亦在情理之中了。

又比如“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想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辦得到、做得成嗎?“人定勝天”也是值得斟酌的。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我們不能全盤否定那些具有積極意義的警句、格言、諺語等等,它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長期以來人們對生活(生產)經驗的總結,具有指導意義和避免走彎路。

當然我們要“存其精華,去其糟粕”:“見人且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吃得苦中苦,方得人上人”,……“凡事不一而足”,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知識改變命運”,“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們要不斷地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多學習、多思考、多實踐,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理智而不至被誤導!

朋友,“知識越多越反動”已成為過去時,“學無止境”讓我們“活到老學到老”吧!





lqs鐵鷹


我被一首詩誤導過,鬧過笑話。在我們國家的文化發展史中,詩詞佔重要地位。詩起源於春秋,鼎盛於唐代,在唐代湧現出了大批聞名於世流芳千年的詩人,那些幾經沉澱幾經淬鍊後的馨香文字,依然氤氳著那些喜愛詩詞的人。喜愛詩詞,最好會欣賞,不然會被誤導,會出醜鬧笑話。

早年,我就曾經被唐代詩人朱慶餘的一首詩誤導過,那就是他的《閨意獻張水部》。


《閨意獻張水部》

朱慶餘


洞房昨夜停紅燭,


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


譯文:新婚臥室裡,昨夜花燭徹夜通明,等待拂曉時,去堂前拜見公婆。裝扮好後輕聲詢問夫君:我的眉畫得濃淡可合時興?


初次誦讀時,以為就是一首甜蜜的新婚閨情詩。全詩以洞房紅燭寫起,然後寫新娘子準備待天明後去拜見公婆。讀後會誤以為寫的就是一位新婚女子,在次日拂曉後準備去拜見公婆的忐忑心情。

現在年輕人可以談戀愛,不僅彼此瞭解,與對方家長也很熟悉,步入婚姻殿堂後,拜見公婆,未必緊張。而古代男女成婚不像現在,他們的婚姻一般來講都是秉承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則,在成婚以前,幾乎彼此不相識,更別提了解對方家長的習性。再說,在封建社會,講究三綱五常約束,如此這般,就不難理解新娘子的忐忑心情。也不難理解新娘子為了去拜見公婆,為了討得公婆歡心,才不得不羞怯地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這首詩如果不瞭解詩人創作時的年代背景的話,就以為這首詩是閨情詩。然而,當你真正瞭解後就知道這首詩不是什麼閨情詩,同時才能體會這首詩的妙處。

作者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人。《唐詩紀事》記載,在寶曆二年(826)中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朱慶餘不僅位高權重,還是一位高產詩人,全唐詩就收錄其詩177首。


這首《閨意獻張水部》其實是他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說到“通榜”,其實是隋、唐五代及宋朝初年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的一種制度。魯迅先生曾經講過唐代科舉制度的話:“唐以詩文取士,但也看社會上的名聲,所以,士子入京應試,預先干謁命公,呈現詩文,翼其稱譽。”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雖然當時朱慶餘的早已名聲在外,但是,應試進士時心裡還是很忐忑。而張籍當時曾任水部員外郎,與朱慶餘關係不錯,又是韓愈的大弟子,很有名望,與白居易深交甚好,世稱“張水部”,於是他就寫了這首詩給張籍,希望他能向主考官舉薦自己,事實證明,張籍的確也做到了,朱慶餘得到了一個滿意的結果,當然,主考官們看重的還是朱慶餘出眾才華。

當張籍看到朱慶餘這首詩後,被他的才華驚到,大讚朱慶餘的詩是:“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回了一首很有味道的詩《答朱慶餘》。


《答朱慶餘》

張籍


越女新妝出鏡心,


自知明豔更呻吟。


齊紈未是人間貴,


一曲菱歌敵萬金。

這兩首一問一答的詩連在一起,真是美妙絕倫,奧妙無比。朱慶餘的《閨意獻張水部》妙處,在於把自己膽怯的心情化用為新婚媳婦去拜見公婆時的忐忑不安,把自己的怯意喻為新娘子的羞怯,把不辯外露的試探化為新娘子的低聲問夫婿,其實就是朱慶餘試探地問張水部:我詩的水平是否能達到考上進士的水平呢?


張籍才華蓋世,不是徒有虛名,於是就回了朱慶餘這首詩《答朱慶餘》,算是對他才華的肯定與褒揚。他的妙處就是他順水推舟似的也把朱慶餘喻為了一個女子。因為,朱慶餘是唐代生活越州人,所以就詼諧的把他稱為越女,說他“自知明豔更呻吟。”

詩的水平更是高“ 一曲菱歌敵萬金。”可見在張籍心裡,朱慶餘的才華的確很高,所以他日後才極力推薦朱慶餘,朱慶餘也隨之名聲大振,聞名唐詩圈兒。

時常聽說什麼:文人相輕。其實也不盡然,就像朱慶餘和張籍二位唐代著名詩人,就不是這樣,而是文人相重,他們這一問一答的故事,也成為了流芳千年的美談。


碧雯Sunny


1.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難道女人都是受虐狂嗎?其實,女人只是不喜歡那些刻板、笨拙、沒有情趣的傢伙。相對而言,“壞”的男人有意思一點。但這個“壞”應該是有特殊含義的,就是那種舊式電影裡的女主角含羞轉身,拿手指戳了一下男主角的腦袋:“你這個人,真壞!” 真正的壞男人是很可怕的,聰明的女人很快就會嗅出氣味,及時逃脫。而那種假壞,俗稱“扮酷”的男人理應成為女人的“嘔像”。

2. 男人喜歡美麗笨女人 戴安娜王妃為了取悅王子,保持苗條的身段,在吃下東西以後就開始嘔吐,後來發展成為不可遏止的嘔吐症。對此,查爾斯並沒有心懷感激,相反,他厭惡地回憶:“我的蜜月充滿了嘔吐的氣息。”但是那個又老又醜的卡米拉,卻連譴責她破壞皇室婚姻的人都不得不說:“卡米拉不但聰明,還很風趣。”文學藝術,政治經濟,她都能侃侃而談,在私下裡,她是熱烈而放縱的情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她就不像小女生那樣羞怯問好,她說的是:“我曾外祖母是你曾祖父的情婦,你怎麼看?” 美麗是男人在女人身上很看重的東西,但是,愛情不是看海報,也不是一夜情。當美貌引起的吸引力淡去的時候,如果每天面對一個遲鈍、笨拙的情人,生活怎不無聊乏味?

3. 男人不該讓女人流淚 男人不是救世主,女人不是泥娃娃。在愛情中,包容、諒解是應該的;但是無限制的,絕對的要求也是不合理的。只有“平等”,人與人之間才能產生健康、深沉的愛情。 如果這句話解釋為“男人不能狠心地傷害女人”,那麼還應該同時補一句“女人也不能狠心地傷害男人”。而這樣,又等於什麼都沒說,還是歇了吧。

4. 不求天長地久,但求曾經擁有 第三者在剛成為第三者的時候經常這麼說,但是後來大多哭著喊著要“天長地久”。自欺欺人,有什麼意思。 另外一種情況是怕擔責任。我有一位朋友,她前男友最讓她受不了的就是總要明確“我們將來不一定結婚的”,朋友終於惱火了,連“曾經擁有”都不要了。她前男友受此刺激,突然覺得離不開她,居然求婚了。而她,是頭也不回了。




一個楊梅的西安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出自《論語·里仁》,我曾被這句話深深的誤導過,因為我只知道上半句“父母在,不遠遊。”當時,心裡也曾疑惑,孝順父母自然沒有問題,此乃人之天性,可一個人特別是年青人,究竟要不要離開父母奮鬥呢?

直到看見了這句話的全部面貌,才恍然大悟,孔聖人果然是萬世師表的孔聖人,答案早就告訴了我們,“遊必有方”四字更是大有深意。

1.遊,必有地方。如果要離開父母出去工作或是做事,一定要把去的地方告知父母,避免父母傷心。即能盡孝道,又能施展抱負。

2.遊,必有方法。離開父母出去闖蕩,是大多數人長大後都要經歷的事情。如何妥善的安排在家的父母,就需要方法了,父母身體是否健康?家庭開銷如何保證?以當前家庭的條件,自己適不適合外出闖蕩?為人子女,諸如此類的問題,必須要做到心中有數,免得遇到突發狀況,無從著手。

我們作為獨立的個體,在思考問題時總有從眾的傾向,這就導致我們常常看不到事物或思想的本質,在行為上誤入歧途,真是不應該。以後,再引用古人說過的話,我們,可要當心啊!


王小檀


有過。“好心有好報”。

說起來這話應該是對的,但是好心腸看要對誰。對那些善良的人來說,好心會有好報。可對那些心底裡本來就不善良的人來說,你施以好心,好心就未必會有好報。

所以我更贊成好心有好報,不贊成好心必有好報。

我們從小就學習“人之初、性本善”,老師、家長也一直教育教導我們做一個好人。所以我們的心裡有著一顆善良的幼苗,儘管有時候也有“風雨”吹打,但是從來不曾動搖過它的根系。

現在我依然相信,好心有好報,但是像某些人說的“好心必有好報”我不贊成。

比如,自己年輕的時候,就曾經幫助過一個人,外表看她很困難,其實並不困難。因為我經常買她的東西,她也幫我給送到家。她向我哭訴自己年齡大了,父母阻攔她戀愛結婚,想讓她一直幫著家裡,所以她特別想離開農村,離開家,求我幫幫她。

當時我被她的“哭訴”打動,所以千方百計、甚至我自己掏錢送禮幫助她找到一份挺不錯的工作,沒想到她工作幾年後,奮鬥精神沒有學會,竟然學會了拉幫結派陷害人。這件事情讓我特別寒心。

其實當初想想,她對家庭都缺乏愛心責任心,一心想著要“逃離”,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有善良之舉呢?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過分的善良、認為好心必有好報是非常幼稚的表現,因為在根本不瞭解其為人的情況下就“幫人”,就會有讓自己失望的後果。

過去老人常說:行善積德、好心必有好報,這要分對誰。這個世界,食草動物就不能可憐食肉動物。

人的善心一旦被當成“臭狗屎”,真的是非常無情的打擊,所以要看清楚以後,再施以善心。不是所有的好心都會得到好報的,儘管自己也不需要他人回報,但是不要被傷害到就好。

其實,這些話,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國家,你仔細想想,還是很有道理的。我們要把自己的“好心”留給那些真正心底善良的人,讓“善心的好報”像火炬一樣傳遞下去。

所以,生活中,我們要對一些流傳下來的“千古名句”、一些經典的格言要分析利用,不能全盤照搬、錯誤理解,學習、借鑑、吸收其精髓和精華,讓自己的心智日臻完善成熟起來。


親吻生活一愛欣


淹死都是會水的。我一直認為這句話是武斷的,應該辯證的去看待。

淹死都是會水的,某種程度上是因噎廢食的表現,很大程度上阻滯甚至扼殺了孩子們嚮往游泳,嚮往水體的天性和樂趣。

水,承載了我們人類的休養生息;描繪了我們家園的燦爛美麗;滋養了我們家庭的衣食溫飽。

而當下,我們卻仍舊用這樣一句話來搪塞孩子們對水的嚮往,對征服水的渴望,阻礙和水的交融。

小時候的我,是幸運的。學會游泳,學會與水為伴,體味了有水的樂趣和澎湃激流的童年少年。卻每每也在電視等媒體中知曉不會水的孩子結伴到水邊被無情奪去了生命。除了唏噓慨嘆,一切都已經太晚。

如果,他們能早些學會游泳;或許早就享受了水的恩澤;或許早已遊離了危險的地方;又或許他們愛上游泳,又或許登上了冠軍的獎臺。

可惜,沒有如果。失去的不可以重來。我們卻應該汲取教訓。不因懼怕水的看似無情和窒息冰冷,就徹底斷送了孩子們的生命和渴望。

希望,再也不會有類似溺亡的悲劇,也不再有因噎廢食的懼怕和慨嘆。



jennymichelleray


小學時,老師說:“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那時覺得資本主義制度已經處於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保夕之境。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民飢寒交迫,餓殍遍野,慘不忍睹。多少年過去了,紛紛傳聞的信息顛覆了我昔日的看法。資本主義國家(如日美丿發展的也不慢,美帝不僅沒奄奄一息,而且依舊稱霸全球,成了獨孤求敗!不少留美學生.甚至生活優裕的明星到美國也迷戀忘返,樂不思蜀。更有甚者,把國藉也改為外邦國藉。


手機用戶41498035914


無奸不商,無尖不商!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將鬥裝滿之外,還要再多舀上一些,讓鬥裡的米冒尖兒。因此無“尖”不商。後來隨著時代發展,逐漸演變成了“無奸不商”,意思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奸詐就不能作商人。



李正名VIP


誤導了我幾十年的一句話就是,艱苦奮鬥,不怕犧牲,去解放全人類。歷史和現實表明,誰也沒有能力讓全人類過上好生活,人類要過上好生活,只能靠自己,靠別人是行不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