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呼喚“文化供給”多元化

一方面是老年大學“火爆”,一方面是文化養老資源不足,如何 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正成為時代之問,需要全 社會一起來解答

我國正以驚人的速度“變老”。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末,我國60週歲及以上人口2.49億 人,佔總人口的17.9%,其中65週歲 及以上人口1.67億人,佔總人口的 11.9%。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老年教 育規劃,到2020年,各地以各種形式 經常性參與教育活動的老年人佔老年 人口總數的比例應達到20%以上。

可據中國老年大學協會統計,目 前國內現有7.6萬餘所老年學校,包括 遠程教育在內的老齡學員共有1300萬 餘 人 , 佔 6 0 歲 及 以 上 老 年 人 口 的 5%。而在陝西,這個數據僅為4%左 右。

一方面是老年人旺盛的文化養老 需求,一方面是捉襟見肘的教學資 源,文化養老和老年教育如何完善?

“一座難求”,為什麼?

報名排長隊、熬夜搶名額、提早“預約”、現場“搖號”……老年大 學“一座難求”,早已不是新聞。有 學校乾脆用抽籤的方式來緩解報名壓 力 , 還 有 的 甚 至 開 設 了 “ 入 學 考 試”,擇優“錄取”。

本該屬於老年人自己的文化養老權益,為何“擠破頭”才能享受。究其原因,最根本的還在於供需矛盾。 據瞭解,在我省縣級老年大學中,有人員編制的學校只有1/2,列 入財政預算的不到50%,即使省市老 年大學,在編人員的數量也無法滿足 學員的規模需要。

高建芳自1998年進入陝西老年大 學任教,至今已21年。在這期間,她 先後經歷了學校的數次擴招,以及 22所分校的設立,但迅速增加的學員 人數總是不能讓所有人如願進入心儀 的課堂。

最直觀的原因是,教學場地實在有限。

目前,陝西老年大學在西安市內 共有三個校區,在校學員1萬人次, 可教室僅有16間。這16間教室每天都 滿負荷使用:上午兩節課,下午兩節 課,朝8晚6。

“小馬拉大車”的情形不獨出現 在陝西老年大學。渭南市老年大學從 2005年的400名學員,發展到如今的 6132名,人數翻了十幾倍,辦學經費 卻沒跟上。

“學校每年剛性支出缺口70萬元,為此不得不撤掉一些辦學成本較 高的專業。像秦腔班原來有7個,現 在只剩了1個,就是因為缺場地和伴 奏樂隊,費用太大”令渭南市老年大學校長惠水泉惋惜的是,“並非老師 和學員不夠專業。我們以基層村幹部 一心為民,脫貧攻堅、廉潔自律為主 題 創 作 的 秦 腔 新 編 劇 目 《 絕 不 馬 虎》,在全市比賽中打敗專業劇團, 榮獲一等獎,成了當場比賽最大的黑 馬。”

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是,很多老 年學員愛“留級”,“只讀書不畢 業”。記者發現,幾乎所有的學員都 報了2門以上課程,不少學員報了五 六門課,一週5天“泡”在學校,上 了10餘年還不願畢業的大有人在。

進來的不願輕易離開,老學員不 畢業,新學員難入學。許多老年大學 均以老學員為主,新學員佔比不足五 分之一。陝西老年大學累計畢業學員 33萬人次,其中“留級生”有一大 半。

此外,由於有財政補貼、場地提 供、相關部門監管,公立老年大學不 僅名師授課且學費低廉,成為事實上 的公益行為。

作為全國示範老年大學,渭南市 老年大學的收費標準也頗具示範性: 一門課每學期100元,32個課時,算 下來單節課3.2元,授課教師還是當地 各專業領域的“大拿”。比起一小時 動輒百元的興趣班,無疑有極高的“性價比”。

养老呼唤“文化供给”多元化

質量高、收費低,讓學員趨之若鶩,省、市級老年大學常年處於超負 荷運轉狀態。而硬幣的另一面是,隨 著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層次的不斷提 升,更多人不願就近選擇學科設置相 對單一、學員總量較少的縣和街道一 級老年大學,學員無法下沉。

屢屢在幼兒園、中小學報名時上 演的“擇校熱”,如今主角卻是家庭 的另一頭——老人。

陝西老年大學是老年群體追逐的 “名校”,一些老年人寧願多轉幾趟 地鐵、公交趕來上學。雖然一些區、 街道也有老年大學和老年活動中心, 但條件不足,部分老人只能舍近求 遠。年逾花甲的老人專程趕火車到市 裡的老年大學去上課,並非個例。

“冰火兩重天”,如何解?

老年教育前景光明,可由於優質資源有限,城市老年大學發展目前卻陷入兩極分化的窘境——公辦校“擠 破頭”,一座難求;民辦校“吃不 飽”,勉強維持。

為了讓更多有文化需求的老人享 受到有限的教育資源,省市老年大學 近幾年都陸續實行了學年制,每個專 業按層次分不同的年級,一個人在一 個專業學習到規定的年限就要畢業。 根據專業不同,學制2至6年不等。

“規範化管理,才能讓更多老人

有機會入校學習。”陝西老年大學副校長白向華認為,規範學制,可以有 效預防“留級生”,化解“一座難 求”問題。陝西老年大學立了新規 矩:從2020年起,一名學員每學年報 名的課程不能超過3門。

當然,“留級生”們也有新的活 動平臺—— 校內社團和志願者服務 隊。渭南市老年大學成立常青藝術團 等35個團隊和8支志願者服務隊,定 期組織採風、講座、志願服務等活 動。“這樣既能為新同學騰挪空間, 也給老學員一個活動學習的出口。” 副校長楊秦鋒說。

對內規範的同時,對外共享,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

陝西老年大學的一些授課視頻上 了網,供老人免費下載、點播。西安 老年大學則把課堂搬到了公園、社區 等公共空間,在大明宮、興慶公園等 老年群體較活躍的地方設立校外輔導 站,每週都有固定的授課時間,供學員免費學習。

與陝西老年大學等公辦校備受熱 捧、軟硬件升級有政府扶持相比,民 營老年大學則舉步維艱,慘淡許多。

民營老年大學沒有來自政府的財 政扶持,全靠學費支撐。然而,由於 節儉的傳統,或為防不時之需,或為 兒孫考慮,大多數中國老人不願在自 身教育上投入太多。這導致民營老年 大學在公立機構面前,既無價格優 勢,又缺優質資源,自然少有人問 津。房租、水電、人工等,都可能成 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西安音樂學院金花藝術培訓學校 成立於2014年,由西安音樂學院和金 花集團合作辦學。2017年,又設立了 陝西老年大學西安音樂學院金花分校。

养老呼唤“文化供给”多元化

在這裡,有視唱練耳、聲樂、葫蘆絲、二胡、攝影、舞蹈、形體模特等 20餘門課程,收費從300—600元/學期 不等。除了日常授課外,學校還打造了 一個小型音樂廳,用作彙報演出。

之所以有“底氣”自收自支、自 負盈虧,是因為背靠西安音樂學院這 棵“大樹”,有強大的師資力量保 證。

分校教學總監王平,是西安音樂 學院原副院長,他稱這是“借船出 海”——與美術學院、音樂學院等高 校合作,藉助其專業的師資“武裝”自己,提升盈利水平。

老年大學公辦校和民辦校發展“冰火兩重天”,除了提高老年大學 的自身服務能力,破解之道更在於政 府履行引導、監管職能,民營資本挖 掘潛在商機、豐富模式和營銷策略, 形成解困的合力。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國家 發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納入終身 教育體系,鼓勵社會辦好各類老年學 校”。但是,一些法規還停留在鼓 勵、號召等層面,政府還需要在門檻准入、稅費減免、教育監管等落地問 題上出實招,為民營老年大學提供切 實支持。

王平的觀點是,對辦得好的民辦 老年大學可以“見苗澆水”,推廣成 熟典型:“示範一些比較好的辦學模 式、比較新的辦學機制,使老年大學 向規範化、專業化、優質化方向發展 得更快一些。”

政府主導,多方發力

不足90平方米的一間彩鋼房,是榆林市榆陽區航宇街道辦龍洋社區學 校唯一的一間教室。

旗袍走秀提高班、太極班、手工 課堂、圓夢作業輔導班、家政服務培 訓班、快樂學游泳……這間彩鋼房, 容納了13個班524名學員。這是間多 功能教室:擺上桌椅,上書法、聲樂 課;挪開桌椅,則成了一間標準的舞 蹈教室,把杆、鏡子、空調等一應俱 全。還有全套直播設備,可以在快手 上直播老年課堂。

作為上一級老年大學的分校,社 區老年學校也有著自己的難題。龍洋 社區總人口數不足1萬,60週歲以上 的老人就有近千人,文化養老需求旺 盛。但直至2015年才始建可供老年人 學習的社區學校,最初只有4個班, 由“90後”大學生村官李婷任校長。

剛出校門不久的姑娘成了一校之 長,可手裡除了好不容易協調到的這 間彩鋼房,一窮二白。“社區沒有專 門的老年教育經費,而社區的綜合服 務功能又決定了它的老年學校不能收 取任何費用。”李婷雙手一攤,坦承 一開始是“有想法沒辦法”。

辦學場地及設施嚴重稀缺,資金 不足,老師不夠。如何打破這個困 局?李婷決定從吸納社會資源方面著 手。

學校與揚帆游泳俱樂部合辦老年 游泳班,俱樂部無償提供泳池和教練 服務,社區老人只要出具正規醫院體 檢報告都可免費報名。考慮到游泳運 動 強 度 , 加 了 一 條 年 齡 限 制 : 40—60週歲。

“全面二胎”政策放開後,家政 行業迎來了井噴,月嫂、保姆身價水 漲船高。龍洋社區流動人口占七成以 上,有些跟隨子女進城的老人身體還 硬朗,想謀個事,卻苦於沒技術。

龍洋社區學校的老年家政班一開 班就火了。學校從醫院、專業護理機 構請來專家授課,由家政公司免費提 供月嫂、育嬰師、養老護理員等專業 技能培訓。學習期滿通過考核後頒發 上崗證,並幫助推薦工作。

學校老師不夠用,李婷一面從市 老年大學請“外援”,一面在學校內 部挖掘培養。手工課的老師,就是李 婷從學員中“挖”出來的。“先是有 學員帶了一兩個人教做剪紙、編織、 盤扣、飾品等手工活,因為做得精 巧,學的人越來越多,我便索性動員 那名學員開班授課。”

龍洋社區學校的脫困探索,正是 文化養老工作的新方向—— 政府主 導,多方發力。

2016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 老 年 教 育 發 展 規 劃 (2016—2020)》,對加快發展老年教 育、擴大老年教育供給、創新老年教 育體制機制、提升老年教育現代化水 平做出部署,其中明確提出要推動老 年大學面向社會辦學,鼓勵社會力量 參與老年教育,促進老年教育與相關 產業聯動。

“隨著老年人口不斷增多,文化 養老已經變成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 單靠政府去單打獨鬥顯然無法從根本 上解決文化養老資源不足問題。”榆 林市老年大學校長惠振蘇希望形成更 完備的老年教育體系:分層次、分類 別。搞好縣、社區辦學,解決普及 性、基礎性老年教育問題,讓更多人 能就近入學;省市老年大學則側重老 人“深造”需求,發展各自“優勢學 科”。此外,應充分調動民辦機構和 公益組織等社會力量,用市場化的方 式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扶持其探索健 康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