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中國類似,日本也有自己的“居委會”,日本居委會都管什麼呢?

“我在京都出生、長大,30多歲成家後開始加入町內會,對我來說這是自然而然的,因為父母也是這樣。町內會就像一個社區大家庭,維繫著京都傳統的社區和鄰里關係。”77歲的高岡先生是京都市某地區自治聯合會的會長,該自治聯合會下轄18個町內會,是京都市最活躍的町內會聯合之一。

自治聯合會和町內會是日本基層治理和社區管理的一種重要形式,基本相當於我國的街道居委會,在社區建設、提供公共服務、反映基層意見、促進居民自助互助和地方振興的做法上,對我國基層治理不無啟示,同時其面臨的課題或也為我國基礎治理所共有。

日本居委會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

根據日本總務省資料,在明治時代以前,日本各地就有以村落為單位的自治組織,進入明治時代以後,自治會和町內會成為法定的、將“國家統制”上傳下達的組織。戰後,自治會和町內會成為“依據居民的自由意志結成的團體”,沒有法定規約,但是有明確的會則。據NHK2015年的調查統計,日本全國有約30萬個町內會。其運行主體是居民組織、社會組織和志願者,沒有市場化機構參與。運行機制是以社會組織、居民組織、志願者為主,政府基層組織為輔。

據京都市政府文化市民局的三原先生介紹,截至2018年,京都市大約有6500個町內會,67.7%的居民加入町內會,高於相鄰的大城市大阪。町內會按照小學學區結成自治聯合會,以自治聯合會為單位,進行議事和決策。

跟中國類似,日本也有自己的“居委會”,日本居委會都管什麼呢?


據京都市發行的《地域活動手冊》以及三原介紹,自治聯合會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主要是:市政府協助制定會則,一般包括自治聯合會的宗旨、主要事業內容、轄區、入會方式、幹部選出方式、會議召集方式、會費徵集情況等。徵集意見方式主要是通過幹部訪問和召開會議。一般要求至少一年召開一次全員參加的總會,由幹部製作開會通知,在會議召開前最遲5天送達全體成員處,缺席者提交委任狀或者表決書。 會議內容是討論和表決前年度的事業報告,決算和下年度的事業計劃,預算,幹部選舉等。決策方式是以幹部為中心向總會提出關於上述問題的議案,由幹部進行說明,接受質詢和意見。得到多數贊成的意見則根據其靈活修改議案。表決時計入委任狀或者表決書。會議結束後,由書記員將會議記錄製成議事錄,經由主要幹部簽字蓋章,與議案資料一同保管。總會的結果通過宣傳資料、告事板等向所有居民進行通知。 這也是自治聯合會和町內會的主要信息公開方式。決策具體執行則主要是由幹部會和組長會(町內劃片確定組長)來承擔。

據高岡先生介紹,以該自治聯合會為例,該聯合會成立於1974年,已經有45年曆史,下轄18個町內會。各町內會根據町的大小,最多的有160戶人家加入,最少是四五十戶,平均加入率大概是百分之六十多。

該自治聯合會每年舉行兩次例行總會,還根據需要舉行臨時總會,有1/3以上會員要求的情況下,會長要迅速召集臨時總會。根據《自治聯合會規約》,其從事的主要活動有:為地區發展進行綜合調研;與各政府和公共機關進行對接;對聯合會所屬的各種團體的事業,如文化活動等進行補助和扶植,與各團體進行聯繫;通過宣傳致力於增加會員。其活動經費由各町的會員費、分擔金、捐款等構成。入會的每戶居民每月出400日元至500日元的町內會會員費,此外一年繳納850日元的自治聯合會分擔金。超出會費和分擔金的必要經費需要經過臨時總會表決。此外,幹部會每月都會就町內舉行的活動進行預先商議,開會地點在自治會館,一般設於本學區的小學內。

提供公共服務與組織各種活動

高岡先生是一家老牌榻榻米店的老闆,從該自治聯合成立就加入,2003年就任會長,是第六代會長。聯合會下設有社會福祉協議會、市政府協力委員、體育振興會、自主防災會等團體。其中自主防災會幹部最多,有一名會長、三名副會長、兩名會計、六名總務、兩名會計監察,兩名顧問。在一張發放給所有居民的防災聯絡表上,都有他們的住址和電話。高岡在自主防災會中擔任副會長,他說,加強治安防控和防災減災,促進居民互幫互助,建立安心安全的地域社區,是自治聯合會的主要宗旨之一。記者也體會到這一點,此次採訪原定的時間正是超強颱風抵達當地之日,高岡和他的幹部成員們在此前兩天要求推遲採訪,因為他們要做防災準備,當天還要協助市政府傳達防災疏散信息。

跟中國類似,日本也有自己的“居委會”,日本居委會都管什麼呢?


高岡也是該自治聯合會的市政協力委員,負責向地區居民分發市政府製作的宣傳資料,並聽取市民的意見和願望向區政府傳達,難怪他說一年有360天在區政府了。據三原介紹,京都市共有8200名市政協力委員,由市長任命,每次任期一年,是非常勤特別公務員。傳達居民的什麼意見?“比如他所在地區內古橋多,遇上地震就比較脆弱,因此居民們希望政府更加積極地進行道路開發和修繕,還有加強小學的維修等等。”高岡說。

除了加強治安防控和防災減災,自治聯合會和町內會在社區生活、組織文化活動、幫扶困難群體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組織文化活動,讓本地區的人們在活動中互相熟悉起來,大家就自然能夠互幫互助。”高岡說。此外,各町內會還會定期去看望町內的獨居老人。

據“京都右京區自自治會町內會事例集”,該區的自治聯合會和町內會每年的主要文化活動都有大體日程,各會參照制定計劃和舉行:每年4月,即日本的新財年開始月份,舉行幹部會和總會,徵收町內會會費;5月組織集體清掃;6、7月舉行夏季活動,如花火會、兒童野外活動等;8月舉行特定健康體檢和京都地方特色的“地藏盆”活動;9月舉行敬老活動和運動會;10月舉行月神社祭祀;11月進行防災訓練;12月進行年末巡邏活動……該自治聯合會的活動基本與上述日程一致,與高岡一起來接受記者採訪的四位該聯合會的女性幹部都表示,她們覺得最能加強町內居民感情和團結力的就是這些活動。

面臨的課題與對策

這四位女性幹部分別來自不同的町內會。最年輕的47歲,最年長的77歲。77歲的右城女士住在袴田町,擔任該町內會的會計已經9年,隨著年紀增長,她比較擔心她的工作後繼無人。“少子老齡化也給町內會帶來了衝擊,成員老齡化,社區人口減少,町內會加入率也下降。現在町內會和自治聯合會的幹部很多是來自以前的PTA會(以學校為單位、由家長和教職員組成的社會團體),因為自治聯合會是按小學學區劃分的地區,在護送孩子上放學,協助地區運動會等方面、PTA會與町內會職能相似。如今我們也會通過學校和PTA會來邀請更多家庭加入町內會和出任幹部。京都市每年向市內的小學三年級學生髮放有關社區建設的漫畫小手冊,讓他們和母親一起閱讀。”

跟中國類似,日本也有自己的“居委會”,日本居委會都管什麼呢?


福井女士在西町東部町內會擔任會計,該町比較小,不過也有79戶居民加入町內會。她跟高岡會長一樣,從父母輩開始就住在這裡,並且是町內會幹部。她的女兒成家後搬離了該町,不過還在該地區,也加入了另一個町的町內會。“該地區居民運動會時,是以町內會為單位參加,所以我跟女兒是競爭對手呢!”福井女士抿嘴微笑著,帶著京都女人特有的優雅。說起對本町面臨的課題,她提起空屋利用問題。協助區政府、市政府瞭解空屋及屋主情況,促進空屋出租,增加社區居民,也是提高地區活力的一環。“社區建設首先是人的建設啊。”福井女士說。

山本女士是該自治聯合會中最年輕的幹部,擔任總務,負責該聯合會的所有宣傳和通知資料的製作。山本夫婦與兩個已經大學畢業工作的孩子,以及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是日本如今難得一見的大家庭。藤原女士也在她居住的町擔任總務,丈夫則在自治聯合會下屬的負責舉辦傳統文化活動的組織擔任幹部。藤原夫妻倆退休前都是公司職員,山本女士因育兒而從公司辭職前也是公司職員。高岡會長笑說,這幾位都是在町內會實現了“再就職”。

跟中國類似,日本也有自己的“居委會”,日本居委會都管什麼呢?


高岡會長本人認為自治聯合會和町內會面臨的最大課題還是如何增加會員。每當有新居民搬入該地區,高岡和各町內會長一般會上門拜訪。“以前都是搬入的居民登門拜訪我們,但這種傳統已經漸漸淡薄了,就像搬家後給新鄰里送象徵喬遷的蕎麥麵一樣。”高岡遞給記者一個彩色封面的厚厚的信封,上面寫著“ 自治聯合會地域社區活性化”,這是他們登門拜訪新居民時的“伴手禮”。裡面有該地區的各種生活指南資料,包括各種公交線路圖、時刻表,醫院、商業設施、警察局、消防局、圖書館、體育館等的地點和聯繫方式以及社區新聞等等。這些資料的製作得到京都市和右京區的資金補助和幫助指導,是市政府“自治會加入促進啟發支援項目”的一環。此外,市政府和區政府也發行各種“地區活動手冊”,包括漫畫版本,進行加入自治會和町內會的“啟發、促進”。該自治聯合會從今年4月開始還製作了“會員證”,除了增強認同感,憑此證還可以在商店街的店鋪獲得優惠折扣。充滿幽默感的高岡會長說,還希望政府對加入町內會的家庭發放“祝賀金”。不過馬上又正色道,“還是要讓居民覺得加入了真好,讓為町內會做事的人有滿足感,建立居民關係更和諧親密、更好溝通的社區,自治會和町內會才會長久地繁榮。”

三原說,京都有居民自己出錢出力建學,建公共設施的傳統,因此町內會參與和活躍程度都比較高。政府從資金和指導兩方面協助這種基層自治,同時也積極促進居民對“自己的社區自己來建設”原則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