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長大後才能相親相愛?

袖子公公


二胎家庭,我們總是幻想可以兄友弟恭、姐妹和諧。但如何培養孩子間的感情,讓他們真正是除了父母之外最親密的人?

1、從小培養孩子的分享精神。

二胎政策開放之後,很多爸媽反映大孩子不想要弟弟妹妹,甚至有些偏激的孩子還對弟弟妹妹施暴。

這些大都是因為大娃從出生開始就是家中珍寶,大家把所有的愛都放在他身上,讓他們養成了那種唯我獨尊的習慣。

而一旦有了小寶寶,便感覺他們的愛被分走了,父母長輩會對嗷嗷待哺的孩子更多關注,以至於大娃更加覺得委屈,脾氣暴躁的孩子更是對選擇欺負弟妹來找到平衡。

這些孩子,缺少了分享的精神,他們習慣了全家圍著我轉的日子,容忍不了冷落。

所以,培養孩子的分享精神尤為重要。

在只有一個寶貝時,我們可以培養孩子和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分享。

我們要告訴孩子,家裡夫妻關係是優於親子關係的,爸爸最愛的是媽媽,然後才是寶寶。

有了好吃的東西,我們要和孩子一起分享,而不能讓孩子獨自享用。

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有了新生命到來事不至於太驚慌失措,他已經學會了要分享,總會接受得自然一些。

當然,分享精神不代表要剝奪孩子對自己東西的支配權。

比如家裡來了小朋友,我們可以建議孩子分享玩具零食,但不能強迫孩子必須分享,也不能因為孩子不願意而給孩子下自私的定義。

他們有權利支配自己的東西,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和孩子講道理,這次給找朋友玩,下次去小朋友家,才可以玩別人的玩具之類的。

總之,手段要委婉柔和,拒絕暴力謾罵!

2、讓孩子之間有界限。

上一輩的人總喜歡說,你是哥哥/姐姐,要讓著弟弟妹妹,所以好的東西,要先給弟弟妹妹!

我不能贊同這一點!

家裡的玩具之類,應該是特定有擁有它的孩子,而如果有公共的,也應該大家有相同的機會擁有它,不論年齡大小。

有了好吃的東西,都應該所有孩子一起分享,公平對待。

如果小孩想要玩大孩的東西,必須徵得大孩的同意,否則,即使小孩用哭鬧政策,也不能妥協。

不然,我們不僅會讓大孩覺得委屈,也會讓小孩養成任性自私的壞習慣。

在孩子之間,我們是他們的評判員,一旦我們不公平,那受委屈的孩子就會不信任我們,次數多了,他們也會覺得我們不愛他了,離我們越來越遠。

而在這些不公平中,委屈的一方也會對另一方產生怨恨的心理,積怨久了,很可能釀成悲劇!

3、大孩要愛護小孩,小孩也要尊重大孩。

我們習慣教哥哥姐姐,你是姐姐/哥哥,一定要保護好弟弟妹妹,要愛護他們。

母親的兄弟姐妹關係很好,連幾個表姐妹關係也一直很好,很大原因就是小時候的互相照顧,母親照顧過好幾個表弟妹和弟妹,所以如今大家都挺尊重她,對她很好。

這種姐妹兄弟中間的感情,就是因為大孩子對小孩的呵護,對他們有了愛。

這沒有錯,但另一方面,我們不能忽視對小孩的教育。

哥哥姐姐愛你,疼你,但是你也要尊重愛護哥哥姐姐。

好吃的東西要和哥哥姐姐分享,想要哥哥姐姐的東西,必須徵得同意才可以拿……

只有孩子互相愛護、互相理解,才能更加和諧。

4、早一些培養大孩對小孩的期待。

我很喜歡龍應臺對待二胎的那些方法。

在二孩還在肚子裡時,她就和大孩介紹小孩,更是在小孩出生時,送了一個大孩喜歡的玩具,並告訴他那是小孩給他帶來的禮物。

小孩小,我們免不了更多的關注,也是這些不經意的瞬間,會讓大孩產生失落感。

而這個時候,和大孩的溝通就尤為重要了,即使他們只是孩子。

龍應臺告訴大孩,在大孩這麼大時,他也曾製造了許多混亂,而為了解決這些混亂,大人們也曾圍著團團轉。

所以,小孩現在經歷的這些,都是大孩曾經經歷過的,等小孩這麼大時,我們也會像對待大孩這樣對他們的。

總之,我們要學會轉移孩子的不滿心理,讓他們學會分享,彼此愛護,不論大小,都是爸爸媽媽的寶貝。





煙花笑雨


我有兩個孩子,大寶比小寶大八歲。我對他們的培養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哥哥(弟弟)是用來愛的。

在沒要小寶之前,我從沒有想過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要我來培養。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的家庭很注重親情:姨媽很愛我的母親,我很愛自己的弟弟。沒有刻意的培養。我比弟弟大五歲,我清楚的記得弟弟出生的那個下午。我從外面玩耍回來,看見滿屋子的人。從他們的談話中,我知道了:我有弟弟了。從那一刻起,我覺得我不是最小的了,我不能撒嬌了。母親下地幹活的時候,弟弟就歸我照顧,我把好吃的好喝的都給他。一直到長大,我得到的好東西全給他。現在,他成家了,一直記得我的好,只要我有什麼要他幫忙的,他從不拒絕。

小寶的出生是經過大寶的同意的,但就算如此,大寶也會吃醋。大寶要求絕對的公平。可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小寶剛出生需要我天天抱著,這就造成我不可能時時陪著大寶。而且老公一家,在親情方面非常淡薄。老公常說:他感覺不到哥哥對他的愛。為什麼會這樣?他們家的人感情內斂,不善交流。而大寶像極了他的父親。

所以,我開始了我刻意的培養。我告訴他:弟弟是用來愛的。我們要愛他,等他長大了,他也會愛我們。我讓他和我一起照顧弟弟。

等小寶長大一些,我也對小寶說:哥哥是用來愛的。我們時刻要想著他。帶小寶去超市,小寶伸手抓了一個棒棒糖,要買。我引導:買幾個?他又拿起一個,說:“買兩個,哥哥一個,我一個。”

我想:在我的引導下,兄弟倆長大會相親相愛的。


鳳凰舞


我家兩個孩子相差5歲,姐姐比弟弟大5歲,下面是我的想法,希望有所幫助。

一、打算懷二胎前務必要做好老大的思想工作。

現在很多爸媽在追二胎潮,但是生二胎前有沒有了解過老大的感受,有許多的家庭因為生了二胎後,老大有的脾氣暴躁,也有的變的沉默寡言。我家生二胎前經常給她講一些兄弟姐妹的故事,帶她去有二胎的家庭玩耍,時間久了,她就特別想要個弟弟妹妹跟她一起要。

二、懷孕期間,讓老大陪同一起產檢,有胎動後,讓他多多與肚子裡的弟弟妹妹一起互動。在產檢時刻及胎動時候,多多講一些老大小的時候及在肚子裡的樣子,因為他們都住過同一個世界上最貴的🏠。我們家每天晚上都是老大給肚子裡的寶寶講故事,唱歌。然後我在旁邊就會一直誇獎大寶。

三、出生後,讓大寶更多的參與二寶的成長,我們不能對兩個寶厚此薄彼,儘量做到公平。讓大寶帶二寶的過程中,多多談談大寶小時後有趣的事情,讓大寶覺得,即使生了弟弟妹妹,爸媽依然時最愛他的。

我建議做為媽媽還是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大寶身上,因為她出生時全家的愛都給了她,已經習慣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注視著她的,而二寶出生時,就是出生在一個有哥哥姐姐的家庭,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已經能夠感受到自己不是家庭的唯一。個人感覺在一個二胎的家庭中,大寶的角色很重要,如果大寶騰愛弟弟妹妹的話,就不用太擔心長大後他們的親情關係。





馬小馬和馬小豬


我也是2個孩子的爸爸,兩個孩子相差2歲半,二孩剛出生的前半年,大寶覺得我們對她的愛被二寶分走了,經常發小脾氣。剛開始我們也莫名其妙的,之前挺乖的孩子咋就這樣了呢?我和老婆觀察了好久才注意到是因為她覺得之前我們所有人都關注著她,現在應為弟弟的出生我們沒有以前那麼關心她了。後來我們每天堅持給大寶一個擁抱,做事情的時候儘量一碗水端平,不會因為說因為大寶大一些,就應該在一些事情上讓著弟弟。在二寶大一點,讓大寶參與到爸爸媽媽和二寶的互動中來,體會到有個弟弟也挺好。慢慢的就好了很多。姐姐7歲了,每天晚上讀書給弟弟,兩個要一起睡覺,不給還不開心,哈哈。現在雖然偶爾鬧鬧小矛盾,總體來說關係非常融洽了。


雲哥育兒經


我和姐姐從小別說打架就是吵架都沒有過,現在我們都中年了姐姐還是什麼都想著我,她孩子愛喝羊奶,就給我兒子也買,一系列吧……

記得小時候姐姐和我犯錯誤爸爸從來是一樣責罰,

我是覺得讓孩子們覺得爸爸媽媽對每個孩子都是同等的愛,同等的責罰,不要袒護小的。

再比如買好吃的必須是雙份一樣的,或者領一個出去買吃的玩的,一定要說分享給沒去的那個一半……總之讓孩子們覺得彼此是手足,最親的人就好了[害羞]


憶我們的童年


我家有三個孩子,老大和老二隻相差兩歲,老二剛出生那幾年老大很排斥,關於這個問題有一些心得

1有了老二以後老大一般心裡是有被忽視的感覺的。大人要有意的多給老大一些關注,爸爸媽媽也要抽出一些時間單獨只和老大在一起

2在照顧老二的時候的時候邀請老大加入,讓孩子感受到做哥哥姐姐的優越感,告訴老大他小時候也是這樣被照顧的,也是這樣慢慢長大的

3不要強調老大就得讓著老二,當老大有對老二有愛護的行為時,即使正強化,強調他是一個非常有愛的哥哥或者姐姐。當老二有做的好的事情的時候,也要強調那一定是因為他有一個好哥哥或者姐姐做榜樣。


涵宣言家庭心理顧問


成年人的戀愛不是牽手擁抱就可以了的,是一起扛住 一起互為支撐 一起組建家庭 ,所以需要相愛 需要默契 需要觀念一致,還需要堅定地站在對方身旁 。



情感信賴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題面看是關於二孩關係和孩子養育的問題,“如何培養兩個孩子的感情,長大後才可以相親相愛”,前半句:如何培養兩個孩子的感情,有強烈的主觀願望,兩個孩子的感情由第三個(媽媽或爸爸)培養的;後半句,長大後可以相親相愛,時間有要求:長大後;結果有限定:相親相愛。

其實這個問題是每個有兩個孩子的父母的美好願望;但它不該成為一個問題。兩個人的感情是靠兩個人的點滴相處日常陪伴積累的,只要我們做父母的可以少干預、少參與、少評判,他們就會是彼此的伴,有喜歡愛護、有比較競爭、有模仿學習,在這樣的真實關係中成長自己、建立關係。長大後的他們在某日會有自己的密友、有自己的愛人、有自己的孩子,卻依然不能否定,那個從小一起長大的人,是理解他最深的、陪伴他最久的、可以彼此相忘也可以時時惦記的手足。


每日半小時實驗


給孩子合作玩耍的機會,讓他們在合作中建立良好的情感鏈接,對雙方平等對待,不能過分對哪一個偏心,讓另一個產生“爭寵”“自卑”等情緒,孩子產生誤會時,要找出適當的方法對他們進行調解,大人雙方也要和孩子進行合理的合作和情感上的鏈接,注意我這裡說的是健康的情感鏈接,因為社會中大多數家庭對於和孩子的情感鏈接是不屬於健康的,至於具體的問題我相信大家都明白,這裡不多做解釋,所以也不要完全把重心放在對孩子進行培養,大人在孩子面前對於外人的交往,對孩子的教育,夫妻的相處方式等對孩子的影響都不容小覷,也要更多的注重家庭的氛圍,讓孩子處於一個健康良好又合理的環境氛圍,這樣才能讓孩子的心裡上健康。從而對於情感的成長與形成也會是健康的。這樣也不用擔心孩子雙方的情感問題。


蘇採舟L


少插手他們就是最好的做法。小孩子之間就是一會鬧騰一會好的,本來就沒有大矛盾,有時候你被他們氣的不行的時候,他們已經又在一起玩耍了,很本不記仇。很多時候,你一插手事情性質就變了,一碗水難端平,矛盾點就集中到你這了,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你,總有人會覺得你偏袒了另一個而心裡失衡,長期如此就會影像他們的感情。影響他們感情的不是那些打打鬧鬧的生活小事,而是父母的偏袒,不公平對待,他們不能對父母怎樣就把這種情緒轉嫁到對方身上,感情怎麼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