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大苹果产区的苹果都有什么特色?

苹果原产欧洲中部、东南部,中亚细亚乃至中国新疆。苹果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已有2000余年,出来原土的品种之外,中国也引进了很多的新品种,并不断的研发出其他新品种,如烟富品种系列,新红星等,中国有着适宜苹果树生长发育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优质土壤和气候条件,是苹果的适宜生产地。现在中国的苹果生产已形成了四大主要苹果产区:

我国四大苹果产区的苹果都有什么特色?

一、渤海湾苹果产区

渤海湾产区包括胶东半岛、山东产区、辽宁产区、河北产区和北京、天津两市,是中国苹果栽培最早、产量和面积最大、生产水平最高的产区。以山东产区最为著名,出口条件优越,交通运输方便;吸引外资较多,企业发展较快,产业化优势明显;科研、推广技术力量雄厚,果农技术水平较高。

(山东烟台苹果)

烟台苹果是中国最有名的苹果产区之一。产地以烟台辖区内的栖霞、招远、海阳、牟平、福山等市(区)为主。烟台苹果素以风味香甜、酥脆多汁享誉海内外,历来为国内外市场所欢。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且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

二、西北黄土高原产区

西北黄土高原产区包括陕西渭北地区、山西晋南和晋中、河南三门峡地区和甘肃的陇东地区。该地区维度较低,大部分属于黄土高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11.8-16.6℃),黄土层深厚,可达80-200米,夏无酷暑、冬无酷寒,雨量适中,是苹果优质产区。陕西洛川、白水和甘肃静宁等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外销苹果的重要基地。(陕西洛川苹果)

陕西苹果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而陕北山地苹果的迅速崛起,更使陕西苹果独秀于林。山地苹果品质突出,苹果色泽艳丽、含糖量高、风味浓郁、耐贮藏。山地苹果只有中国独有,目前,全国还没有形成像陕西这么大的种植规模。陕北山地是生产有机苹果的绝佳之地。

洛川县的苹果为佳,被国家外贸部、农业部、商业部、全国供销社列为苹果外销基地县,号称“中国苹果之乡”。该县所产苹果,于1974年在全国237个参评样品中质压群芳,四项理化指标和总分均超过美国王牌水果蛇果,荣获全国第一。曾被第11届亚运会指定为专用水果,1999年澳门回归时又被定为庆典礼宾专用苹果,2008北京奥运会专用水果,而蜚声海内外。现在延安苹果及其果汁、果干等制品已成为远销全国各地的名特产品和来延旅游观光人士馈赠礼品必购之物。

三、 黄河故道和秦岭北麓产区

黄河故道产区包括豫东、鲁西南、苏北和皖北,地势低平,年平均气温13-15℃,年降雨量700毫升左右,日照时数2300-2500小时,土壤为冲积沙土,土壤有机质少,偏碱,pH7-8,宜采用海棠做苹果嫁接砧木。黄河故道产区属于苹果生产的次适宜区。(河南灵宝苹果)

灵宝市地处位于河南省豫西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紫外线强,雨量适中,海拔高,属于黄土高原丘陵地带,是适宜苹果生长地带之一。因为境内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宜苹果生长,果味在酸度和甜度也较高,甘甜可口,色泽鲜艳,味道纯正,已出口至俄罗斯、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四、西南冷凉高地产区

西南冷凉高地产区维度低包括四川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的川西地区,云南东北部的昭通、宜威地区,贵州西北部的威宁、毕节地区,西藏昌都以南和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带,海拔高,垂直分布差异明显,年平均温度在10-13.5℃之间,年降水量为800-1000毫升,多生产早熟苹果。西南冷凉高地苹果生产规模小、产业基础差,无法满足苹果生产优势区域的要求。(云南昭通苹果)

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在全国苹果区划意见中,把昭通定为全国苹果生长适宜区。与北方苹果产区相比,昭通苹果具有较北方产区早熟一个月的特点,在北方苹果尚未成熟时,昭通苹果即成熟上市,销售时间较北方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竞争优势。独特的区域优势,也让昭通苹果有着广阔的市场占有率,昭通市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这些省市由于气候因素,基本不产苹果。所产苹果可北上四川、重庆,东进贵州、湖南、湖北,南下广东、广西。除此之外,南下东南亚也仅三天即可实现由田间到餐桌。近年来,昭通苹果又重新走出国门,销往香港、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更为昭通苹果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