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树 具有怎样的营养生长特性?对丰产有多大的影响?

黄洁仪


枇杷树在我国很多省份都有分布,比如甘肃、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区。

枇杷树属于蔷薇科苹果亚科枇杷属, 乔木常绿小乔木, 可长高达12米, 小枝粗壮, 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

叶革质, 披针形、页面褶皱, 叶下面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 基部楔形, 先端渐尖, 叶缘有疏锯齿。

花期10-12月, 顶生圆锥花序, 翌年5-6月成熟, 梨果球形或长圆形, 橙黄或橙红色。

关于枇杷树丰产,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分栽苗木。在每年的10月下旬11月中旬, 小枇杷苗长到10-15厘米高时, 小苗拥挤在一起会造成光照不足。须要进行第一次分栽苗, 株距20-30厘米。

枇杷成熟后,树体营养水平相对较低,采果后必须及时施足肥料,要求有机肥和复合肥施用,施肥量应占全年的50%左右。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经验,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随大流的都是山炮


枇杷除供鲜食外,还可以制成罐头,果膏果露,果酒。其叶可制成枇杷叶露,枇杷叶膏,是止咳良药,枇杷在山地,平原均可种植,以土质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性喜温暖潮湿,年平均气温在15度以上,都可以保证正常生长结果。

枇杷主要以种子育苗移栽。选取健壮枇杷树上的成熟种子播种。每亩可撒播二百五十公斤左右,条播的可酌情减少。播后盖浅土,再盖地

膜铺盖保湿,出苗后,应拿掉覆盖地膜,然后搭棚防晒,当年秋或次年春季移栽一次,行株距1✘0.25米,次年秋或第三年春嫁接。习惯上多采用枝接法,成活率达90%以上,幼苗嫁接成活后使用浠澊人粪尿,一年施六至七次。苗木发芽前可行栽植,栽植时接口露出地面,行株距为5✘4米,每亩约三十至四十株,果园的西北沿最好营造防风林。

施肥一年可施三至五次,即十一月下旬培养花穗施一次,二月下旬疏果后,促长春梢和果实肥大施一次,四,五月间采果后,为恢复树势,助夏梢生长施一次,肥料以豆饼及粪尿为主。丰产经验证明,采果前后的一次施肥至关重要,应占全年施肥量的二分之一,要氮磷钾配合施用,土层澊的山地枇杷园以1:1:1为宜,土层厚的平原地枇杷园以2:1.2:1.5为宜。大株成年枇杷树,每株施人粪尿一至二担,加饼肥一至1.5公斤,树势差或“大年”,应增加用量。

枇杷有分层抽枝的习性,小苗定栽后可不修剪,在顶芽抽生成中心干的延长枝,顶芽下有数个侧枝后,再从中选留向三个方向,均衡斜生的三个侧枝,座为第一层主枝。以后每年抽生的侧枝,按每层间距六十至七十厘米的要求,培养以上各层,随着树龄的增大,可截取领导干的上部,每年截一层,逐年降低树冠高度,最后留下二至三层。修剪除冬季和七,八月花芽分化期不宜进行外,其余时间均可进行。主要是疏去密生枝,删剪孬枝,去除或截去已结果母枝和徒长枝。

枇杷一般在九,十月抽穗,花穗抽尽时,即可对花穗疏折,疏果则在幼果生长至花生米大时进行。大果每穗留到五个,中果留六到七个,并套上袋扎实,防止虫害。以上是我多年,总结的一点经验,希望对你有一点帮助。



平凡的农夫


枇杷树的营养生长特性为:嫁接苗定植后,2~-5年开始结果,7~15年进入盛果期,40年后产量下降,寿命可达70~100年。枇杷枝叶四季常绿,秋萌冬花,枇杷根系周年活动,即使冬季也无相对休眠,只是有时因为环境条件所限,使其生理活动暂时减弱。早春枇杷新根生长约比春梢萌发早半个月。枇杷根系一年有3~4个生长高峰期,与新梢生长交替进行。枇杷根系需氧量大,再生能力弱,其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及发育状态与土壤性质有密切关系。

以通透性良好者为佳。枇杷根系密集层的垂直分布深度大部分都集中在560厘米之间,分布深度随土层深度和地下水位高低变化。随树龄的增长,根系逐渐向外延伸。在15~20年以内,水平伸展范围常超过树冠的范围。枇杷春梢于早春萌动抽生,因此时气温较低,生长相对缓慢。当年萌发的春梢,大部分成为夏梢的基枝,不抽生夏梢的多变为春梢结果母枝。夏梢通常在采果前后抽生,幼年树扩大树冠主要靠夏梢。

夏梢常是主要的结果母枝,而浙北、江苏、安徽产区,夏梢抽生较迟,一般当年很少能成为结果母枝。秋梢一般在8月抽生,幼年树抽生数量大,为扩大树冠的主要枝梢之一。成年树的秋梢往往成为结果枝。冬梢一般11月上旬开始抽生。在秋冬温暖的华南,幼树上萌发冬梢较多,且能成枝,而成年树则较少。在苏、浙、皖、赣地区,因气温逐渐下降,成枝的很少。开花结果特性,枇杷花芽为混合芽,由新梢的顶芽分化而成。

形成花芽的这些枝条就是结果母枝,结果枝自结果母枝顶端混合芽抽生。春梢顶芽枝及从它顶端抽出的夏梢顶芽枝比较粗、短,称为短结果母枝,着生的叶片多且大,抽出的结果枝花芽充实,花穗大,花量多,结的果实也大,品质好,成熟早。但在冬季较冷的地区要注意预防幼果受冻。自顶芽下部附近侧芽抽生的结果母枝比较细长,称为长结果母枝,开花较晚,花果的质量较差,但不易受到冻害。花芽分化从开始到开花是连续进行的。

不像落叶果树有相对的休眠期。花芽分化时期分为生理分化期和形态分化期。大多数产区的花芽生理分化期从5月份开始,6~8月开始形态分化。树体内的营养状况是直接影响花芽分化的重要因素。枇杷开花期多在9月至次年2月,主要在10月下句至次年1月中旬。由于花期长,习惯上根据开花的早迟分为头花、二花和三花,具体划分时期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江浙地区10~11月开的为头花,11-12月开的为二花,1~2月开的为三花。

对丰产的影响:头花结的果实大,品质好,但受冻害的可能性较大,受到冻害时,对丰产的影响比较大。在冬季无冻害的地区应多留头花。二花果在大小、品质上不如头花的,但受冻害的机会较头花少。三花果受冻害的概率最小,但果实生育期短,果实小,品质差,成熟期迟,在生产上应予以控制,避免影响到丰产。果实的生长发育可分为4个时期,即幼果滞长期,幼果细胞迅速分裂期,细胞迅速膨大期及果实成熟期。各地气候不同,果实生长发育时期有差异。


俊凯三农鸟瞰图


枇杷树,原产亚热带,要求较高的温度,年平均气温12℃以上就可正常生长,但在苏北地区栽培基地里经过在培训化的枇杷树可忍耐-10-30℃的气温,无特殊严寒天气的地区都可栽种。

枇杷树的花期在冬末春初,过低的温度会影响其开花结果。-6℃即对开花不利,-3℃会冻坏幼果。10℃以以上花粉开始发芽,20℃以上花粉萌发最合适。但当地温或气温高于30℃以上时,枝叶和根生长滞缓而不良。果实在采摘前7-15天若遇35℃高温容易被日灼伤害,甚至失去食用价值。枇杷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广,一般土壤多能开花结果,但以含砂和石粒较多的疏松土壤栽培生长较好。

江苏以北地区冬季温度较低,除非栽植经过驯化的品种,否则不宜栽种枇杷。

一,枇杷树的定植:

枇杷的定植时间以春,秋两季为最佳。避免在土壤过湿、高温少雨和寒冷季节栽种,以3-4月和9-10月定植为最佳时期。

枇杷枝条稀疏,生长量大,叶大枝粗,应根据不同的气候、地理、土质决定栽植密度。适宜的密度有利于早结丰产。华南地区冬季温暖,枇杷生长周期长,长势快,树冠大,密度不能过大。长江流域或更北地区,由于冬季气温低,枇杷生长速度较慢,密度可相对大一些。另外,山地、坡地等土层浅的地区枇杷生长势弱,密度可稍大;相反平地活土层深厚的地方栽种密度就要降低。还有,整形方式的不同,密度也会有所变化。

二,施肥:

枇杷树是长绿果树,叶繁花茂,四季生长,需肥比落叶果树多,尤其是钾肥的用量高过氮肥和磷肥,必须结合枝梢和根系的生长以及果实发育确定合适的施肥时间。肥料种类和数量。枇杷的枝梢一年有4次抽梢高峰,即春梢(2-4月)、夏梢(5-6月)、秋梢(8-9月)、冬梢(11-12月),以春夏秋3次梢为主,春梢和夏梢为当年主要结果的母枝。故培养优良的夏梢和春梢是丰产的关键。

枇杷的地下根系的活动和地上部分的枝梢生长有明显的交替现象,一般根系的生长比枝梢的生长早2周,一年中有3-4次生长高峰。即从1月底-3月初为第一次高峰,此次生长量最大;5月中旬-6月中旬为第二次;8月中旬-9月为第三次;10月-11月底为第四次。结合上述特点,枇杷树幼苗,,(1-3年)每年要施4-5次肥;成年树苗每年施3次肥即可。

枇杷树幼苗的施肥:

采用薄肥勤施的原则,年施肥4-5次,以氮、磷肥为主,促进枝梢的营养生长,迅速扩大树冠。1,头一年定植后萌芽2-3厘米时施第一次肥,每株施尿素5-10克,磷酸一铵5克(或过磷酸钙10克),粪肥水(粪水比例1:10)3-5公斤,每15-20天一次,以促进春梢和夏梢的生长;到7月份停肥、控水以促进花芽分化;9-10月再追肥一次。,

2,来年(栽种的第二年)于2月,3月、5月、9月、11月各追肥一次,每次每株追施尿素50克,粪肥水(粪水比例1:10)5-10公斤,2月和11月各施过磷酸钙100克,3月追施硫酸钾50克。

3,进入第三年枇杷树已有一定的产量,年施肥4次即可。分别是3月上旬、5月下旬、9月下旬、11月下旬各施肥一次:钾肥3月上旬施入,磷肥11月下旬施入,5月下旬施氮肥。

成年树施肥要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成年树进入丰产期,结果数量大,枇杷果实富含钾,每年要消耗大量钾元素,所以必须增施钾肥。

成年枇杷树每年追肥3次即可:

1,春梢肥(占全年30%左右),2月上中旬施入,施肥能促发春梢和增大果实。春梢肥以速效肥为主,每667㎡施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硫酸钾30公斤、人畜粪水1500-2000公斤;2,夏梢肥:于5月中旬-6月上旬采果后施入(晚熟的品种在采果前施入),作用是促发夏梢,培养好大量优质的夏梢是确保枇杷树丰产的主要措施。此次施肥量较大,占全年施肥总量的50%,以速效氮肥结合有机肥和磷肥施用。一般每667㎡施尿素6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有机肥4000-5000公斤,

3,秋肥(花前肥):多在9月-10月上旬,占全年施肥总量的20%,主要是促进开花良好,提高坐果率,增加抗寒越冬的能力,以腐熟的迟效有机肥为主。 可每667㎡施尿素10公斤,猪粪水1500公斤。

枇杷忌水渍,雨季积水易烂根。在排水不畅的地方要深挖排水沟以利排水。7-8月正是花芽分化期,保持适当干旱有利于花芽形成。果实成熟期雨水过多易导致果实着色不良或裂果,必须注意排水。3-4月正值幼果发育时期,若天气干燥要及时浇水,9-10月的夏秋干燥对花穗的正常生长不利,也要及时灌水抗旱。

修剪:枇杷树的分枝具有明显的规律。顶芽生长势强,腋芽生长势弱。萌芽时,顶芽和附近的几个腋芽萌发成为枝梢,下部的腋芽却成了隐芽,顶芽抽生的枝条成为中心枝向上生长,腋芽抽生的枝条变成侧枝向四周延伸。因此枇杷树的树冠表现出了明显的层次性。成年树可在春季、夏季2次进行修剪,春剪剪掉老弱枝(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同心枝等,并对部分老枝剪短更新,以增加春梢的萌发数量;夏季修剪在采果后进行,除了剪掉老弱细长枝,病虫枝。重叠交叉枝等,还要短截已经结过果的枝条以促发春梢;过高的植株要进行打顶摘心,使株型回缩。南方夏季日光强烈,气温高,修剪时可适当多保留枝条,使树冠适当遮阴,防止果实被灼伤。

座果量的调节:

促花措施:枇杷早结丰产除了在幼苗期就加强水肥外,第二年就应采取合理的促花措施。促花措施一般在夏梢停止生长后的7月进行。常用办法是:

1,7月上旬和8月上旬各喷洒一次15%的的多效唑500倍液;

2,在夏梢停止生长后将枝条拉平、扭梢、环剥等;

3,7-8月注意排水,使土壤保持适度干旱,保花保果:

保花保果:方法有:(1)头年11月上旬(花期前)、12月下旬(花期中)、次年1月中旬各喷1次0.1%绿芬威1号;(2)花谢期用0.1%的赤霉素叶面喷施,花开2/3时用0.25%磷酸二氢钾加上0.2%的尿素和0.1%的硼砂叶面喷洒,可提高坐果率。

疏花疏果:枇杷的春夏梢都易成花,每个花穗一般60-100朵花,有的达到150-200朵,而只有5%的花形成产量。所以为了避免养分的消耗,必须疏除多余的花,尤其是果实较大的品种,为了保证品质,要疏除部分花和幼果。疏花在10月下旬到11月进行,对于花穗过多的树,应将部分花穗从基部剪掉,其余花穗疏除上部小花序;中等花量的树可将部分花穗疏除1/2。适当疏花后,可使花穗得到更多的营养,增加抗性,提高坐果率。疏果应于2-3月天气转暖后进行,疏除部分小果病果,每穗按大果品种留3-4个果实,小果品种留5-6个即可。


笑该动人8899


枇杷树,原产亚热带,要求较高的温度,年平均气温12℃以上就可正常生长,但在苏北地区栽培基地里经过在培训化的枇杷树可忍耐-10-30℃的气温,无特殊严寒天气的地区都可栽种。

枇杷树的花期在冬末春初,过低的温度会影响其开花结果。-6℃即对开花不利,-3℃会冻坏幼果。10℃以以上花粉开始发芽,20℃以上花粉萌发最合适。但当地温或气温高于30℃以上时,枝叶和根生长滞缓而不良。果实在采摘前7-15天若遇35℃高温容易被日灼伤害,甚至失去食用价值。枇杷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广,一般土壤多能开花结果,但以含砂和石粒较多的疏松土壤栽培生长较好。

江苏以北地区冬季温度较低,除非栽植经过驯化的品种,否则不宜栽种枇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