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是被協約國逼反的嗎?

用戶674466434566666


不是,是德國自作自受,德意志民族太矯情了。

看看協約國到底怎麼“逼”德國了。

把阿爾薩斯一洛林歸還給法國;

一小塊領土歸還給比利時;

石勒蘇益格邦一小塊領土在經過公民投票後歸還給丹麥,而這是俾斯麥在上一世紀同丹麥作戰勝利後從丹麥那裡割取的;

也把德國人在瓜分波蘭時奪去的領土歸還給波蘭,其中一部分還要經過公民投票。這是使德國人最為憤怒的規定,因為給了波蘭一條通向海路的走廊使得東普魯士同祖國隔絕。

使德國人惱怒的是,和約強迫他們接受發動戰爭的責任,要求他們把德皇威廉二世和800 名左右其他“戰爭罪犯”交給協約國。

賠款數目規定1919年到1921年之間先要付一筆50億美元的金馬克,如無現款,可以付某些實物——如煤、船隻、木材、牛羊等等。

最傷害德國人自尊心的是,凡爾賽和約實際上解除了德國的武裝 ,暫時排除了德國在歐洲稱霸的可能性。

儘管如此,凡爾賽和約比起德國強使俄國接受的佈列斯特和約,在地理方面和經濟方面基本上並沒有觸動德國,保持了它作為一個大國的政治統一和潛在力量。


顫動的丹田


關於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問題,很多國家的歷史學家對此給予高度關注。

圍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這個問題,主要集中在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納粹黨對德國政權的接管,以及納粹上臺後推行的激進外交政策,並且違反了1919年簽訂的《凡爾賽條約》。其中也包括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1939年8月德國與蘇聯達成協議劃分東歐。最直接的導火索是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入侵波蘭,1939年9月3日英國和法國向德國宣戰。

二戰德國是被協約國逼反的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逐一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18年的《凡爾賽條約》實際是對魏瑪共和國的一種懲罰,為此,引起了德國上下極大的憤慨並掀起了一股強烈的復仇主義浪潮。作為一個術語,所謂復仇主義 (法語:Revanchisme;源於法語名詞revanche,意思是“復仇”) 自19世紀70年代開始流行,指普法戰爭後法國民族主義者企圖收回劃歸德國的阿爾薩斯-洛林 (德語:Elsaß-Lothringen;法語:Alsace-Lorraine)地區。

復仇主義的動力來自於愛國主義和retributive justice(報復式正義),往往受到經濟或地緣政治等因素的推動。

德國的憤怒主要集中在萊茵蘭(Rhineland)地區的非軍事化,阻止將奧地利統一,以及喪失的一些德語地區領土。反而德國失去的海外殖民地問題倒是顯得不那麼重要。德國人表示,他們誠懇的接受了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提出的《Fourteen Points》(十四點和平原則),但這些卻被其他國家忽視了!

為阻止德國再次成為軍事強國,《凡爾賽條約》中的規定相當苛刻,同時加上鉅額的賠償金。德國政治體系的不穩定加劇了德國人民對其他國家的憤怒和仇恨,甚至許多德國激進主義者拒絕承認魏瑪共和國的合法性。最極端的就是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以至於希特勒納粹黨上臺後實行極權統治,並要求廢除《凡爾賽條約》。

納粹意識形態中野心十足的侵略性外交政策,最終導致納粹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還有一個原因,英國和法國軟弱無能的綏靖政策。其中一個決定性的事件是1938年的《慕尼黑協定》。《慕尼黑協定》犧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利益。使德國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通過這一事件,使希特勒更加肆無忌憚,無視英國和法國。

再者,英法兩國在與蘇聯結成軍事同盟的外交努力上畏手畏腳。而希特勒卻在1939年8月23日與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為納粹德國發動二戰創造了有力條件。

引發世界廣泛爭議的暢銷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

長期以來,人們對二戰起因的普遍看法即“紐倫堡論點”是:希特勒想要發動戰爭,併為戰爭制定了周密的計劃。他得到了其他納粹分子的支持,但沒有得到德國人民的支持,德國人民是無辜的,是納粹政權的受害者。

但是,在由20世紀最著名、最具爭議的英國曆史學家艾倫·約翰·珀西瓦爾·泰勒(Alan John Percivale Taylor) 撰寫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一書中,泰勒大膽地推翻了世界主流的觀點,他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並非是希特勒的計劃。

泰勒認為,公眾都深信所謂的“紐倫堡論點”這個理論實質是過分簡單了,因此就一筆掩蓋了對其他國家領導人的指責,也讓全體德國人民避免了承擔任何戰爭責任。

泰勒的論點是,希特勒不是公眾所想象的惡魔般的人物,而是一位在外交事務中表現正常的德國領導人。他引用德國曆史家弗里茲•菲舍爾(Fritz Fischer)的觀點指出,第三帝國的外交政策實際上與魏瑪共和國和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外交政策一樣。

他指出,希特勒作為一位普通的德國領袖,他和其他西方領導人一樣沒有什麼差別,並不比古斯塔夫·斯特萊斯曼,內維爾·張伯倫或愛德華·達拉第更好或更壞。

泰勒的結論是,希特勒希望德國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但他無意也沒有事先有計劃的去發動戰爭。1939年所爆發的世界大戰,實屬一場意外和不幸的事故,是每個人的失誤造成的,而不是希特勒計劃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泰勒將希特勒描繪成一個有把握的機會主義者,除了追求權力和反猶太主義外別無其他信念。泰勒又指出,二戰的爆發,應歸根於《凡爾賽和約》的失當。《凡爾賽和約》對德國過於苛刻,足以造成德國人產生復仇和怨恨情緒,但不足以徹底消滅德國潛在的軍事威脅,也沒法阻止德國再次成為世界強國。德國人認為《凡爾賽和約》所建立的國際體系根本就是不公義的。

泰勒認為將反猶太主義都歸罪於希特勒是不對的,當時數百萬德國人也像希特勒一樣懷有強烈的反猶太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一書中五個主要論點是:

1、首先,外交政策是由國家和對外國威脅作出反應的必要性決定的,而不是由經濟等內部政治或意識形態因素驅動的;

2、希特勒有戰略目標,但對於如何以及何時實現這些目標並沒有一個深思熟慮的宏偉計劃;

3、希特勒的目的與古斯塔夫·斯特萊斯曼等其他德國政治家的目的一樣;

4、希特勒是一個機會主義者,他利用了法國和英國政府創造的機會,而不是按照時間表行事;

5、希特勒撕毀《凡爾賽條約》和入侵波蘭得到了德國人民的支持。

綜合以上所述,對於二戰德國是否被協約國逼反這個問題,主流觀點肯定是否定的。但是,泰勒的獨到見解也不可不讓人深思!


血色黃昏的黃昏


一戰結束時

本著決不能使德國東山再起的念想

徹底削弱德軍

使其不具有與法軍分庭抗禮的能力

強逼德國簽訂苛刻的凡爾賽和約

德國上下深惡痛絕此和約

它只是在刺刀下無奈的選擇

所謂新成立的德國魏瑪共和國

大多數民眾認定

該共和國是戰勝國強加給德國人民

且為達到和約規定應該付給戰勝國的各種利益的工具

從骨子裡排斥魏瑪共和國

簽定和約時

法軍元帥福煦

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

都曾預言

這個和約

實質上是個臨時停戰協定

二十年後

世界將再次捲入大戰中

屋漏偏逢連夜雨

世界經濟大瀟條

德國跌入惡性通漲的陷井

大多數百姓一下子

一貧如洗

他們由此認定

皆是凡爾賽和約帶來的災難

希魔適時跳將出來

假借民意兜售其私貨

一下子點燃了德國人復仇的怒火

於是魔頭登上歷史的舞臺

世界再一次陷入醒風血雨中

福煦與丘吉爾一語成讖

故,帝國主義非正義戰爭

留下的毒瘤

尋得時機

爆放了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從一定程度上說是的

苛刻的合約:

凡爾賽和約經過協約國長時間的爭吵後,終於公佈了出來。按照合約,德國喪失了1/8的領土和1/10的人口。其實如果仔細算起來,在威廉皇帝是德國的領土是70萬平方公里,到希特勒上臺時只有58萬平方公里,損失的領土不止1/8 。更為苛刻的是對德國的軍事限制,根據合約規定,德國陸軍只能保留7個師,不能超過10萬人,坦克,重炮都不能有,也不能有重機槍。德國軍隊論裝備只能叫德國警察。德國海軍不能超過1.5萬人,潛艇,航母,戰列艦都不能有。德國公海艦隊船隻被拉到英國海軍錨地銷燬。同時德國還不能有空軍飛機也全部被毀。協約國簡直是希望德國除了風箏,什麼都不能飛。

被分割的國土:一戰後的德國從地圖上看形狀非常奇怪,一個波蘭走廊把東普魯士與德國本土隔開。東普魯士是霍亨索倫王氏發祥地,理應屬於德國,但因為波蘭復國改變了,波蘭是一個內陸國要給他一個出海口,所以就弄個波蘭走廊,一下子把德國國土分成了兩個不相連的部分。除此之外,德國還喪失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在非洲的殖民地被英法和比利時瓜分;太平洋上的馬里亞納群島,俾斯麥群島都歸日本。

持續的經濟打壓:協約國先讓德國交200億的金馬克,這個相當於200億馬克的黃金。德國人沒有交齊戰爭賠款,協約國尤其是法國,就讓德國用生產機器抵。沒有了生產生活用具,德國人很多人失業,工廠倒閉,於是德國就直接拒絕支付戰爭賠款。而由於德國拒絕支付,1923年法國比利時出兵佔領了魯爾,這個地方是德國的核心工業區,直接導致了德國經濟崩潰。經濟崩潰後,通貨膨脹,一個麵包1000億馬克,一升牛奶3000億馬克,有錢也沒有用,人人是負翁。唯一生活好一點的是善於經營的猶太人,這樣導致很多德國人有反猶心理。

德國人心裡不服

德國人在心理上對凡爾賽條約難以接受,1918年剛剛跟蘇俄簽訂了《佈列斯特—裡托夫斯克條約》,德國佔領了蘇聯大片領土,在西線當時德軍還佔領著比利時和法國北部的一部分領土。德軍在戰場上仍然保持著攻勢。德國還佔領著別國領土,突然就戰敗了。百姓看不到德國在戰略上的失敗,認為是“十一月”黨人捅他們一刀,只要加強團結就能捲土重來。

20年休戰

有位作家曾說過一句名言:“納粹主義的誕生地不是在慕尼黑,而是在凡爾賽”。據說當時協約國總司令,法國陸軍元帥福熙,看到凡爾賽和約的內容後,仰天長嘆說:“這不是停戰,而是20年休戰”。果不其然,1919年簽訂和約,1939年德軍閃擊波蘭二戰爆發。因此二戰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德國對凡爾賽體系的不滿。

戰爭爆發最終源於善於把控人心的希特勒上臺

希特勒等人上臺之後就開始不惜餘力討好德國人,他是從底層上來的,所以他最瞭解老百姓想要什麼。納粹上臺後把物價凍結到大蕭條時期水平,防止了又一次通貨膨脹,同時大規模組建武裝,一方面對軍隊和資本家做出承諾,一方面興建大型公共項目。說白了就是國家干預,而且效果明顯,建立重工業,發展軍事工業,興建公共交通,不光需要人,還需要機械設備,這無疑就促進了經濟發展,使大量德國老百姓有了工作。實在沒有工作,還可以加入德國國防軍。這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有體現。

圖片源於網絡)

總之協約國的對德國逼迫,促使了德國納粹上臺,德國納粹上臺後蠱惑人心發動戰爭,而對於德國百姓,不管是閃擊波蘭還是攻打法國(辱法),都是一雪前恥。一戰結束後,法國對德國的羞辱,二戰時德國也全部如數奉還。

歡迎大家發表意見,共同討論!



淺議輕談


可以這麼認為,但在這種想法並不怎麼對。因為這種“先被打壓,忍讓後反擊”的套路寫成小說估計很多人會喜歡看,也就有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這樣的爽文,所以用這種小說的套路去看國際社會與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這種套路直接從小說套用國家關係的話產生的想法其實並不算對的。

一戰之後德國在經濟、政治、軍事上遭受協議國的打壓,特別是經濟上德國幾近奔潰,德國人的失業率非常高,這時就是小說中主角被打壓的過程。而之後希特勒上臺之後大力改善民生,恢復德國經濟發展就是主角忍讓潛行修煉的過程,到後面侵略其他國家就是主角找“反派”報仇的時候。不過國戰不是小說,它牽扯的是一個國家和幾百萬民眾的命運。有人曾認為,如果德國在打下法國之後就停戰那麼希特勒將成為德意志民族的英雄,可惜....

由於國家之間的戰爭牽扯的是國際利益,友無常友,敵無恆敵,邦國之交,為利是常。所以德國並不是被謝協約國逼反的,而是為了擴大德國的利益而去發動戰爭的,這一點放之四海而皆準,只不過看胃口如何以及自己的拳頭硬不硬。國家之間永遠沒有贏家、也沒有永遠的輸家。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榮華之武器堂


這個問題要客觀的説,客觀的説又是罪!你是怎麼鉆空出來題這個問題的?請收回!


陽春白雪28285321


德國是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而當它走進資本主義餐廳的時候,座位已經被佔光了,因此它咽不下這口氣,急於通過一場戰爭為自己奪下一個座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