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厂”东莞,工厂人换成了机器,工人该怎么办?

逆鳞


回老家发展了!

东莞是我刚毕业出去打工的第一站,对这个城市印象还是比较深的,东莞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除了南城,其他区域基本上全是工厂,而且几乎每个工厂都在招人,只要你想去就能做。东莞“世界工厂”的称号可不是随便起的,很多知名企业的生产工厂都在东莞,比方说伟易达、三星、诺基亚等等都是这样。

但是随着东莞的经济转型以及这些年用人成本的增加,一些在东莞的工厂开始逐渐转移到内地或者东南亚地区,工厂一走人就少了,记得那时候一些大的工厂,可以容纳几千上万人,这些工厂的离开也让一些在工厂工作的人选择了离开,毕竟对于他们来说除了工厂的工作,他们基本上找不到合适的岗位。

随着现在一些内陆城市的崛起,以前在外打工的人选择了回乡发展,特别是以前在东莞打工的人,很多都是60后70后,随着他们年纪的偏大,在外打工的门槛也越来越高,还不如回老家找份工作,加上现在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去工厂工作,那么新流入的人口就没有以前那么多,即便是流入的人口也有一部分不会选择去工厂。

东莞的工厂对比以前确实是少了,一个工厂的工人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上万人,工厂的搬离对于工人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有些人可能就选择离开了东莞去了其他城市发展,有些则回了老家!

现在的东莞正在向科技方面转型,看看现在的松山湖科技园发展就很快,一些深圳的名企也开始进驻松山湖,工厂虽然少了,但东莞其他方面的产业也在成长,对于东莞来说未来发展依然可观,就如同东莞的城市口号一样——每天绽放新精彩!


楼盘网


这是典型的杞人忧天。

机器确实会造成工人失业。但你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面。假如只看这一面的话,那么人类永远不需要发明机器,最好回到原始社会从事手工劳动。


机器替代人工,可以极大效率的提高社会生产,使社会变得更加富裕,工人可以从事需要思想思维的工作。

让我们倒过来想想。我们的社会本来需要推土机,现在不使用推土机,还用铁锹挖土。这样的话,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富裕,还是更加贫穷了呢?

法国经济学家巴师夏曾经用反讽的方式写过一篇文章《蜡烛制造商关于禁止太阳光线的陈情书(The Candlemaker' s Petition,1845)》。这文章说,阳光照射在地球上以后,蜡烛工人的工作减少了,所以蜡烛商希望国会议员阻止大家使用阳光。


确实如此,如果大家都尽量采用阳光,蜡烛工人的工作是会减少。但实际上,有了阳光以后,蜡烛工人不会永远失业,不会永远找不到工作,蜡烛工人可以做别的工作。

今天的东莞的工厂用机器代替人工是一个道理。它会造成工人失业,也会极大效率地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增加社会财富。工人可以转移到的别的产业。也不用担心产业饱和,这个社会的新产业在不断出现。只要担心你有没有技术。


财经知识局


自动化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先前得利于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政策支持,工厂可谓是遍地开花。但是,随着日益高昂的人力成本,不少企业都选择迁往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比如越南、印度、老挝等。剩下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也不得不采用自动化,来降低成本。

并不是,所有工位都能自动化的,所以部分岗位还需要人来操作。也不是所有企业能玩得起自动化的,不小中小企业现在还是人力为主。以上是前提。

释放出来的劳动力可能的好去处就是服务业了,不需要什么技能,不需要学历。

另外,自动化设备也是需要基本操作的,这部分也需要人。

但是,无论如何,伴随着各类工厂为了节省成本而采用自动化设备,其中出现大量的空闲劳动力是个大问题。一大堆文化程度不高、无专业技能的底层劳动力在市场游荡,时刻挑战着城市的稳定。

现在来说,最大头的劳动力补充点可能就是新兴的电商平台和快递平台所需要的配送服务了。

当初英国纺织机被发明时,也有一大堆人焦虑那一群工人该怎么办,事实呢,英国开启了工业革命,他们都变成了工人……

如今呢?AI似乎已经走进人们的视野,自动化成了必然。

淘宝、京东、顺丰提供给人们的便利程度似乎也是十年前无法想象的。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点,顺着时代的发展去想问题,会好很多。(PS手机上打的可能会有点乱,请各位见谅)


吃瓜先生扯人生


目前东莞之所以出现越来越多的无人工厂、智能生产线,主要是人力成本的上升和人力资源的减少倒逼所致,为了转型升级,解决人工巟问题,东莞政府推出了力度空前的“机器换人战略”,政策支持力度和扶持资金规模在全国城市中无人出其右!

正是在这种内外合力推动下,东莞的机器换人成效之快也是全国罕见,涌现了一批如劲胜精密等无人制造明星工厂。

如何和从前比,确实工人面临分流转型的,但是现在工人本来就少,愿进工厂打工的是越来越少了――原因有如内地家门口工厂的越来越多、第三产业的兴盛、全民创业潮的吸引等等……

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就是第三产业的发达,目前如东莞之类的城市,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力。

未来工人要不转型升级,成为智能生产线的操控者,要不就是投身服务业,再不就是回乡村投身农业,出路很多,不用担心工人怎么办,这个问题市场会解决,市场会实现其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城市经察


这个问题非常严肃,也非常有价值。

这涉及到技术进步带来的一次非常大的产业工人技能失效甚至下岗失业的风险,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也带来巨大影响。

比如最早的蒸汽机替代动物动力;然后电力改变能源供应模式等等。都曾经对之前的产业带来巨大打击,并给原先的产业工人带来巨大的影响。

“世界工厂”东莞,工厂人换成了机器,类似于以前的产业革命。工人的出路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国外的产业革命之际,经过社会的自我修正,以及经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的岗位也在不断涌现,最终绝大多数旧产业从业人员,被新兴达产业所吸收,也有部分不思进取、以及年纪大了的旧产业工人,要么退休,要么成为无业游民,这是国外的经验。

对国内来说,上世纪90年代的下岗潮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大部分有技术的工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新岗位,或者转型、转行,或者技术升级,也有一小部分工人被淘汰。

而东莞的机器换人,与以前的任何一次产业变化都有很大不同。这次是因为直接以及其替代了人工。可以无限减少工厂对工人的需求,也就是无限减少对产业工人的需求。但在生产环节减少对工人的需求之后,新的产业工人需求又出来了。

因为在替代人工的机器中,又带来了新的巨大产业工人需求。比如机器的创意、设计、制造、维修、维护等等。这样又会产生新的就业机会,不过这些都是复杂劳动,对工人的素质要求比较高而已。

所以要问工人以后怎么办,这不仅是对机器换人这一个简单问题的回答,更是每一个人在社会上寻找自己定位、发现自己价值的重大命题。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跟随时代与时俱进,持续学习坚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否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社会淘汰。

学到老,活到老,不仅是对工人说的,也是每一个人应该记住的。


波士财经


真正做到机器换人的有几家?很多小厂做机器换人只是套取政府补贴。毕竟招不到工的厂是多数,工厂招工限制年龄,大于三十五岁的不要,这也导致很多人找不工作。劳动力的主力毕竟还是七零后多,他们也是找不到工作的多数人。


飞转的流水线


东莞老板的确把工人当机器人,


老百姓的话


不是绝对化的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产业化结构调整是正常现象,机器人完全代替人是不可能的。

目前机器人密集的企业主要是各种精密制造行业,有些还需要人工操作的人工密集型企业还是占绝大多数的。没必要制造恐慌。

据我所知,目前的机器人企业还是处于推广和试运营时期,还是靠政府的补贴为主,真正断奶化完全靠机器人操作的时代还没到来。

工人,在任何时代都是离不开的。精密行业也是需要人来控制机器人的,那么只是相应的减少了工人数量,留下来的是需要再培训重新上岗的技术工人。

最后,工人可以实现劳动力的转移,有些第三产业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输入的。比如各种服务行业,建筑行业,经商各种小商品加工等等。

任何的时代都是以人为本的,机器人作为人类手臂的延伸,只会解放劳动力,而不会完全被取代。


农村老俗话


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在工厂做流水线工人的大多都是学历不高,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初中没毕业就出来打工了,但是由于没有学历,也没有什么技能,只能到工厂去做一些重复的工作。而且这份工作很安稳,每月都可以拿到一份可以解决衣食住行的工资,还不存在风险,对于年纪尚浅、初入社会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凡有点学历或技能的人,想必都不会优先考虑去做流水线工人。

未来的几年可能越来越多的流水线工人被机器人取代,但笔者认为这或许不是一件坏事,甚至可以说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好机会,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因此,年轻的打工妹们大可以趁这个机会多去学习一些知识或者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机器人无法取代的工种。甚至还有可能摆脱工厂打工妹的命运,成为白领。

除此之外,还可以自己创业,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处都是机会,赚钱的渠道更是数不胜数。打工妹逆袭的故事我们想必也听得不少,所以在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有可能成功,它甚至与你的学历、与你的能力、与你的出身都没有关系,做微商、做电商成功的打工妹也俯拾皆是,论学历、能力,她们可能不如那些在公司上班的白领,但是她们抓住了创业的趋势,她们赚得不比白领少啊!

我始终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但是前提是自己要有足够的自信去面对接下来会发生的一切,并愿意去努力,去改变!


众创思维


1.因核心技术不达标,机器换人并不能随心所欲

就目前而言,机器换人还只是一种趋势,并没有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态势。因为,对于我国的制造业来说,要想实现成熟的机器换人还存在着技术方面的难题。因为我国的机器人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并不多,他们大多是引进国外先进零件后进行重新系统集成的。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刘志彪曾经说过,整个机器人产业链包括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设备制造厂和下游行业应用这三大块。而我国企业目前主要集中为实现下游应用,即通过对国外采购的机器人,为下游客户进行相应的方案设计,实现利润。而产业链上游无核心零部件制造商支撑,关键零部件方面仍远远落后于外国企业,因此,机器换人并没有进入成熟期。还有,十二五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田苗透露,国产机器人的可靠性较外资品牌仍有很大差距,其寿命只有8000小时,而外资品牌可以达到5万-10万小时。就连东莞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也认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比国外晚了二三十年,要在短时间内超越甚至完全替代国外品牌的产品优势不大可能。从这些专家所说的话中,大家就可以了解到机器换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制造业工人也无需太过担心机器换人这样的问题。

2.制造业工人主动转型升级

虽然说到目前为止机器换人这样的趋势还没有完全形成,但是大家还是不要过于乐观了。其实,制造业工人就应该抓住机器换人的很多技术难题还没攻克的时候,未雨绸缪,自己主动寻求升级,用新的技术和能力来武装自己。毕竟只要有技术和能力傍身,这样的工人就永远不会被淘汰。即使它可以在一定的领域取代人类,但是机器终归是机器,它是没有思想,没有思维,没有主观能动性,没有创造力的。说到底,机器还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因此,制造业工人只要追求上进,主动并且努力的寻求自身的升级,那么这样的工人即使是在机器大生产这样的时代下,也不会被机器所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