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愛打扮的女人,在孩子和老公面前,活得特別閃耀

你有多長時間,沒有好好的自拍一下了?

你有多長時間,沒穿過一件漂亮的衣服了?

你有多長時間,沒化過一次精緻的妝容了?

你有多長時間,沒被你老公拉出去參加飯局了?

……

你知道嗎?你的邋遢,你的不修邊幅,你的不愛打扮,終究會讓你的家庭為你買單。

那些愛打扮的女人,在孩子和老公面前,活得特別閃耀


【part1】


媽媽的美,是孩子成長的參照物


早在1793年,德國著名美學家席勒在其著作《美育書簡》一書中,首次提出了“美育”這一概念,系統闡述了他的美育思想。

所謂美育,是指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稱美感教育或審美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通常而言,女孩在3歲左右,開始出現性別意識,而一旦有了性別意識,也就有了愛美的意識。

一個孩子若是擁有了愛美的媽媽,無疑是贏在了人生的“起跑線”。

還記得之前參加春夏時裝週登臺走秀時的黃多多和李嫣二人嗎?

雖說兩個孩子年齡相仿,但表現出來的氣場卻完全不一樣,仔細看兩個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媽媽們的影子。

黃多多整個人溫婉甜美,像極了孫莉,安然自若,恬淡如菊的感覺。

李嫣遺傳了王菲的高冷,一出場氣質不輸超模,走路帶風,處處透露著自信。

童年的審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審美傾向和生活品質,而媽媽則是孩子在審美上的啟蒙老師。

心理學家曾對嬰兒的審美有過一個著名實驗。他們給3個月、6個月大的兩組嬰兒看不同的人臉照片。

這些照片中,大部分是相貌普通的容貌,有一張是成人公認的漂亮面龐。

測試結果很有趣,嬰兒對那張公認漂亮對臉注視時間更長。這表明,嬰兒也有與成人相近的審美觀。

懂得審美的孩子當然更加自信、也更願意展現自己。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你是否發現兩三歲的孩子開始懂得臭美,衣服要自己挑、鞋子要選自己喜歡的。

尤其是小女孩,甚至偷偷穿媽媽的高跟鞋、揹著媽媽畫一個大紅唇。而且他們已經懂得這樣很美,還想迫不及待展現自己。

精緻的媽媽,無論在妝容、穿著,還是家裡佈局以及為孩子的裝扮選擇上都有著自己對美的見解和追求。

當媽媽成為更好的自己,孩子也會在成長的路上,跟隨媽媽的步伐,長成更積極、樂觀、勇敢、自信的樣子。

孩子不是教育出來的,是影響出來的。

你今天給孩子的審美教養,日後會成為孩子站在舞臺上的不凡氣場

【part2】


媽媽的美,是孩子自信心的最好保障


其實,媽媽是孩子人生觀的一部分。

一個熱愛生活,寵愛自己的女人,會讓孩子學會認真對待生活,懂得為自己負責,在今後平凡的生活中保持著感受幸福的能力。

而媽媽的美,是可以賦予孩子成長中更多陽光和自信的。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帖子:8歲男孩命令媽:開家長會你必須打扮得像空姐!

那些愛打扮的女人,在孩子和老公面前,活得特別閃耀

徐女士前不久在得到開家長會通知的時候,8歲的兒子就“命令”媽媽說:“你必須要打扮得像個空姐。”

兒子還規定了“細節”:首先,要做頭髮、指甲和化妝;其次,要穿高跟鞋和裙子;另外,要提好看的手提包。

徐女士被兒子這些“高標準”的“奇葩”要求驚呆了。

詢問兒子原因,才得知不這樣打扮,“孩子覺得自己媽媽沒有別人媽媽漂亮,就會不高興,丟了面子。”

家長會上,徐女士特意留意了一下別的媽媽,發現每個媽媽都收拾得精緻、漂亮。

對此,兒童發展與教育專業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盧怡帆認為:

“如果只是孩子認為媽媽自己平時不太注意形象,需要一個美麗、自信的媽媽,以此為榮的話,這樣的親子關係是會很融洽的。”

在孩子的眼裡,他們雖然不懂得成年人的面子工程,但是他們卻有一顆發現美的心。

在孩子的心裡,自己的媽媽都是最漂亮的,就好比在媽媽們心裡,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可愛的。

即便如此,被家務纏身,被瑣事牽絆的媽媽們外出還是要好好梳妝打扮,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孩子。

心理學博士張怡筠曾說:媽媽越時髦,孩子越自信;媽媽身材越好,孩子越驕傲。父母不將就,孩子才會越講究。愛美人皆有之。既然是天性,那麼一出生的寶寶,就已經具備了審美能力。

【part3】

媽媽的美,藏著孩子未來的思想教養

知乎上一個話題:“注重穿衣品位究竟能帶給你什麼?”

那些愛打扮的女人,在孩子和老公面前,活得特別閃耀

知乎答友@孟祥宇零zXr0給出一個高贊答案:

那些愛打扮的女人,在孩子和老公面前,活得特別閃耀

“可以方便地把自己(無論男女)和這種人區分開。”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街頭做了這麼一個實驗:《你會幫助她們倆嗎?》


節目組讓六歲的小女孩Anano分別穿得衣衫襤褸和漂亮可愛,站在同一個地方。

結果路人們的反應大不相同:大家都樂於幫助穿著漂亮的Anano,卻對灰頭土臉的她充滿了嫌棄和漠視。

之後,節目組又將實驗的地點換了一個地方,這次他們讓Anano來到餐廳。

結果比上次還要糟糕,餐廳裡的顧客不僅刻意的遠離Anano,甚至有人要求服務員將她趕出去。

不難看出,人們對乾淨整潔的小孩給予幫助,而對破破爛爛的小孩卻置之不理。

這是一個 “以貌取人”的年代,人們還是更願意通過你光鮮亮麗去接近你,因為美是永久的競爭力。

楊瀾曾講過她在英國的經歷:一次楊瀾參加一場面試,面試主考官她的因形象和簡歷不符,便無情的拒絕了她。

之後,回到家裡的她心灰意冷,洗完頭髮,坐在床上一邊翻看報紙的招聘信息,一邊吃帶回來的麵包。

房東莎琳見狀一把奪過楊瀾的麵包和報紙,用英文大吼:“你這個毫無素質的女孩,立刻滾出我的家!”

楊瀾也氣極了,披散著頭髮,睡衣套大衣的她衝出屋子,來到一家咖啡館。

當時咖啡館的人很多,她的對面坐著一個尊貴又精緻的英國老太太。

老太太很端莊的坐在她對面,全程沒有看她一眼。

隨後,老太太用一張便箋寫了一行字遞給楊瀾:洗手間在你的左後方拐彎處。

來到洗手間,她看到邋遢的自己,忽然意識到,自己的邋遢不僅是對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對別人的不尊重。

當楊瀾再回到座位的時候,那個老太太已經離開了,只是桌子上多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

作為女人,你必須優雅。這是女人的尊嚴,更是做人的標誌。

正是這次經歷,讓楊瀾懂得穿衣打扮的重要性,之後,她開始注重自己的穿著打扮,在美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你穿的美麗得體,別人記住的是你的人;你穿的邋里邋遢,別人只會記住你身上邋遢的衣服,

一個人的外在形象是是一張最直觀的名片。

一個人愛美,能夠衣著得體、外表端莊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自我成熟的表現。

【part4】

印尼的社交媒體曾掀起了一個叫做“MahmudChallenge辣媽大挑戰”的風潮,鼓勵印尼的媽媽們拍下一張帶小孩的素顏照,和一張精心打扮後的美照。


那些愛打扮的女人,在孩子和老公面前,活得特別閃耀


那些愛打扮的女人,在孩子和老公面前,活得特別閃耀


那些愛打扮的女人,在孩子和老公面前,活得特別閃耀


那些愛打扮的女人,在孩子和老公面前,活得特別閃耀


那些愛打扮的女人,在孩子和老公面前,活得特別閃耀


很多印尼媽媽們參加了這個挑戰,在網上曬出了自己打扮前和打扮後的對比照

是不是發現,所有媽媽經過悉心打扮後,都很美?

美,應當是女人,一生的事業。也是一個女人成就一個家庭的

上天給了女人一雙靈巧的手,不光是讓你拿來洗衣做飯,還是讓你拿來打扮自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