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臨終前發生的三件異事,兩千年來無人能解,是野史杜撰的嗎?

鄺小希


《史記·秦始皇本紀》和《資治通鑑·秦紀二》兩本正史對於秦始皇臨終前發生的三件異事都有記載,可不是野史杜撰,而每一件看起來都是那麼的令人匪夷所思,但可信度究竟有多高呢?

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就算這樣嚴謹的正史,仔細分析之下,依舊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

異事一:妖星現,天下大亂的徵兆

秦始皇三十六年,天降異象“熒惑守心”,是什麼意思呢?

熒惑,在中國古代指火星。守心的“心”,指二十八宿中的心宿簡稱為心。在現代天文學中,心宿是指天蠍座,主要由三顆星組成。熒惑守心,則指火星運行到天蠍座三顆星的附近,並會停留一段時間。

對於這種現象,古代人認為主喪不祥,故有“妖星”之稱,預示著大亂、亡國之兆。

這時,祥子不由想起了《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的劉邦登基時出現的吉兆五星連珠,即:金、木、水、火、土五顆星排成一條直線。但是,據現代天文學家利用計算機推演,該現象發現在劉邦登基後的第二年。顯然,太史公有為劉邦登基造勢的嫌疑。

以此來看,太史公說天亡秦朝,是否也就說明天興漢朝。

同時,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太公(劉邦的父親)看到一條蛟龍盤在老婆劉媼(劉邦的母親)的身上,隨後懷孕,生下高祖。難道說劉邦的親生父親不是劉太公而是蛟龍,是否太扯了吧。

此外,據天文學家推演,呂后稱制和武則天稱帝時,確實都曾出現過五星連珠天象,但是卻沒有一份正史記載,只因為她們是女人嗎?

因此,對於正史記載的人和事,並不一定都符合歷史真相。

異事二:滅國石,始皇帝死而地分

妖星現後不久,東郡之地傳出天降隕石,隕石上還刻著“始皇帝死而地分”七字。始皇帝聞報後,立即派人前去調查,卻沒有找到認罪之人。因此,始皇帝一怒之下,將石頭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抓起來處死,隨後又對這塊石頭進行焚燬。

想想大清滅亡大明初期,有多少人圖謀著“反清復明”,更別說滅亡六國的秦始皇了,至少面對的是六國想要復國的頑固勢力,能想到這點伎倆應該並不奇怪。

此事,太史公有可能是如實記錄,但並不能證明就是天象預警。

異事三:索命玉,今年祖龍死

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秋天,秦朝使臣從關東返回咸陽期間,夜晚途經華平舒道(今陝西渭南市華陰縣),有人拿著一塊玉璧攔住使臣說:“替我送給滈池君。”接著又說:“今年祖龍死!”當使臣準備詳細詢問時,那人卻失去了蹤影。而“滈池君”則指水神,但元代的魏國公張晏又說:“滈池君則武王也!”

回到咸陽後,使臣立即將遇到的情況報告給了始皇帝。散朝後,始皇帝對身邊人說:“龍祖是指人們的首領,難道是說我!”隨後,始皇帝讓人鑑別那塊玉,原來是八年前始皇帝祭祀長江風浪時,投入江中的那塊隨身玉璧。

雖然,此事件前後呼應,邏輯緊密,但是也存在兩大疑惑:其一,如果那塊玉是始皇帝曾經使用的物件,他應該可以認出來,為何還要下面的人去鑑定,顯然講不通;其二,當事人始皇帝都認不出來那塊玉,下面人又是如何鑑定出來的,顯然有點牽強附會。

事後,始皇帝找術士推算是禍是福?術士建議“巡遊遷徙就會吉利”。結果,始皇帝沒少巡遊,而且“遷北河榆中三萬家”還給這三萬人“拜爵一級”,不但沒有避開災禍,反而死在了巡遊途中。難道太史公想說,秦始皇的滅亡是上天的安排,不是人力可以避免的嗎,顯然有點愚弄世人的嫌疑。

因此,對於秦始皇臨終前發生的三件異事,雖然沒法給出一個準備的解釋,但應該是太史公出於政治需要的記載,並不一定符合歷史實情。


祥子談歷史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據傳說,秦始皇臨終之前發生了三件非常怪異的事,而且有些還被記載於正史之中,至今都無人能解。究竟是什麼事情呢?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所謂的“三大怪異事件”:

  • 怪異事件一:十星連珠,就是太陽系內的九大行星連成一條直線,加上太陽就是十星連珠;

  • 怪異事件二:隕石詛咒,公元前211年,有一顆流星從天而降,墜落後留下一塊大石頭,上面寫著“始皇帝死而地分”;
  • 怪異事件三:玉璧詛咒,還是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巡遊過程中出現一個怪人,他向巡遊使者說“今年祖龍死”,然後交了一塊玉璧給使者後消失了。

以上就是所謂的三件異事,到底這是真實發生的,還是後人撰寫,或者是有人搞鬼呢?我認為都有!

首先說十星連珠事件,這就是現代人編撰的一個故事。古代最早觀察到的行星是金木水火土五星,加上地球也就六大行星,天王星是1781年通過天文望遠鏡發現的,1846年發現了海王星,1930年發現冥王星。秦朝時期沒有天文望遠鏡,又如何發現“十星連珠”?

其次是隕石詛咒,這個是記載於《史記》卷六的《秦始皇本紀》中,原文如下:

“三十六年,熒惑守心。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御史驗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秦始皇36年的時候,有流星墜於東郡,落地為石,上面刻著“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聽後大怒,派御史前去查驗和詢問,結果大家都說不知道怎麼回事,最後秦始皇把隕石附近居住的人都殺了,還銷燬了隕石。

這個事件看似怪異,其實就是有人搞鬼!我們都知道隕石是“天外來物”,是流星進入大氣層後燃燒剩餘的物質。如果隕石上面有字,肯定是人為刻上去的,而且秦始皇發現的這塊隕石或許就是假的,是有人故意找一塊普通石頭刻上字擺在那裡。

最後是玉璧詛咒,秦始皇最後一次巡遊的時候,路上遇到一位怪人,他拿著一塊玉璧攔住使者說:“幫我贈給滈池君。”接著又說:“今年祖龍死。”使者正要問他怎麼回事,卻發現怪人已經消失了。

使者拿著玉璧去見秦始皇,把怪人的事彙報了一遍。秦始皇接過玉璧細看,不由驚出一身冷汗,這竟然是自己9年前渡江時候遺失的玉璧,記得當時已經深入江底,為何如今又重新出現了?

“玉璧詛咒事件”也是記載於《史記》之中,但這件事讓我聯想到另一個歷史事件,那就是《宋書》所記載的“外星人事件”:永安二年的時候,東吳邊境將士們攜帶家屬一起守疆土,有天突然來了一個怪小孩,說了一句:“三公鋤,司馬如”,然後又說:“我非人,熒惑星也。”說完就消失了。

這兩個事件非常相似,都是通過一個怪人前來傳遞某一種信息,而這個信息都關係到朝代的滅亡!我認為,這就是有人故意製造謠言。

怪異事件背後,誰是幕後黑手?

秦始皇時期的三大怪異事件,除了“十星連珠”,另外兩件都記載於史書中,而且都有可能是人為製造的事件。那麼誰是幕後黑手呢?從後來的歷史來看,我認為是趙高集團,或者說是胡亥集團。

他們製造了這些怪異事件,就是為篡位做好鋪墊,讓大家認為秦始皇的死是天意,這樣就可以掩蓋他們篡位的惡行了。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水煮汗青


這三件事情,如果細心研究,多方查看書籍,還是不難發現杜撰的端倪。

事件分別是“熒惑守心”、“隕石事件”和“沉璧事件”。

1. 熒惑守心——真實發生的熒惑守心可能被漏記,文獻記錄的熒惑守心也不一定真實發生。

“熒惑守心”與“五星連珠”都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星象。不同的是,“熒惑守心”被古人認為是大凶的天象,而“五星連珠”則被認為是大吉的天象。

熒惑,是中國古代對火星的叫法。由於火星熒熒似火,行蹤捉摸不定,因此古人稱之為“熒惑”。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它都是戰爭或者死亡的代表。而星宿內的星宿一、星宿二和星宿三被古人認為分別對應太子、帝和庶子。因此,如果熒惑(火星)在運行中的方向變異,則代表“大人易政,主去其宮”。

古人常常把星象與人物的命運相連,比如,西漢成帝綏和二年有天官報告“熒惑守心”的天象,漢成帝不久之後突然暴斃,後來王莽居攝。

如果你不信這種占星學說,儘可以對它嗤之以鼻。那麼如果在相信這種星象和人物命運相關的情況下,接下來就討論秦始皇臨終前是否發生過這件事。如果沒發生過“熒惑守心”,那自然就是後人杜撰或者記錄出現誤差。

請看下面的圖示,

摘引自劉次沅、吳立旻著《古代“熒惑守心”記錄再探》

由圖中可以看出,跟秦始皇有關的就是在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史記》中記載出現“熒惑守心”,然而驗證後,卻發現其實是誤判,其實是次年才出現。

記錄了但並不是真實發生的熒惑守心可能有以下原因:時間記錯、守犯不分、誤將木星當成火星、以它星代心宿、錯字衍文等。

但是無論什麼原因,《史記》中記載有誤,那可以推論,這件“異事”人為杜撰的可能性極大。

2. 隕石事件——有漏洞,爭議頗多。

先看《秦始皇本紀》中是如何記載:秦始皇三十六年,有顆隕星墜落在東郡,說有人在上面刻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這個“始皇帝死而地分”被認為是上天的旨意,預示著秦始皇死亡和大秦帝國將亡。這就是所謂的第二件“異事”。

先不說到底有沒有一塊刻字的隕石掉落,退一萬步講,就算真有。這7個字的話也有很大漏洞。那就是,秦始皇生前大家都稱呼他為“皇帝”,就像乾隆生前沒有人稱呼他為“清高宗”一樣,秦始皇生前是不會有人稱他為“始皇帝”。

日本學者慄原朋信在其《秦漢史研究》中寫到:“雖然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採用了始皇帝的稱號,但在他有生之年,只有他一人使用過它,在他統治期間,他人均稱他為皇帝。”

所以,稱謂可疑,後人杜撰可能性很大。

3. 沉璧事件——無稽之談

事件是:秦始皇在巡遊時,一個神秘人突然出現,呈上一塊玉璧,上面刻有“今年祖龍死”的字。祖龍就是指秦始皇,所以,這又被認為是上天給予秦王朝滅亡和秦始皇將死的預告。

說它是“異事”是因為這塊玉璧是秦始皇多年之前沉入水底的,現在卻返回秦始皇手中,並且還刻有字。

請注意,預言說“祖龍今年死”。然後可笑的是,這個預言並沒有成真。祖龍(秦始皇)並沒有在“今年”死。

神秘人是在秦始皇三十六年的秋天出現並預言秦始皇要在“今年”即始皇三十六年死。但是十月,秦始皇開始出遊。秦始皇去世是在三十七年七月。

秦朝曆法,以十月為歲首。也就是說,秦始皇出遊實際是在三十七年的十月,無論如何,使者見到這個神秘人是在三十六年年末,秦始皇並沒有在這一年死去,而是在“明年”始皇三十七年去世。

“預言”出錯,這個只能說是對秦始皇的暴政不滿,有人刻字以表達想要秦王朝滅亡的心願,也不排除是後世之人杜撰事件。

另外,《史記》中記載,玉璧是秦始皇28年東巡渡江時沉入江中的。然而,到底秦始皇有沒有渡江沉玉璧呢?

“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風,幾不得渡。”

最後一句可以看出,因為大風,秦始皇根本就沒有渡江,那何來的沉玉璧一說呢?

從這些漏洞中可以看出,“沉璧事件”人為杜撰的痕跡。

結論,秦始皇的豐功偉績自然不必多說。而這三種謠言的出現,只能說明當時秦朝統治的不穩,也可以說秦王朝不得民心。所以後人也好,當時的人也好,才搞出這種種神秘而玄幻的說辭,在推翻秦王朝的實際行動之前,製造造反的“輿論”,把秦王朝的覆滅都歸為“天意”。

還是那句古文說得客觀:“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其他的一切皆是人為杜撰製造亡秦“輿論”而已。


華彩之榮


秦王趙政成為秦始皇之後,發生了很多比較奇怪的事情,而且這些都是記載於史記的,並非是野史杜撰的,那都有哪些事情呢?

秦始皇到湘山拜祭的時候,遇到了大風,所以就不能上山去。秦始皇就問:湘君是什麼神?有人就說:湘君是堯的女兒,舜的妻子(也就是娥皇、女英),死後葬在此地。

秦始皇因為上山受阻很生氣,就讓人把湘山的樹都給砍光了,然後露出了紅色的土壤。

秦始皇派盧生去海上尋找仙人,以求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盧生從海上回來了,帶了一本書,書上寫著“亡秦者胡”,秦始皇認為這裡面的胡肯定是指胡人,所以就讓蒙恬率三十萬北擊胡人,殊不知,其實是指胡亥。

發生了熒惑守心,這個又是什麼呢?熒惑是指火星,而心是指中國古代二十八星之一心宿,熒惑守心就指火星進入了心宿的區域,這個預示著國家會有厄運或者大禍。

有一塊隕石掉到了東郡境內,有人在上面刻著幾個字,說秦始皇死,而地被分。秦始皇就派御史去查附近的人,可是沒有人承認,秦始皇直接將附近的人都殺了,然後將這個隕石銷燬。

有個使者到了華陰,有一個人拿著一塊壁跟使者說:請幫我送給滈池君,這個滈池君又是什麼呢?滈池君是一個水神,而西周武王是定都於鎬城,所以滈池君是指周武王,而武王伐商,也就是說,秦始皇無道,似商紂王,將伐之。

這個人還說了一句話:今年,祖龍將死。然後說完就不見了,使者將這個壁玉交給秦始皇,並將這個人說的話都告訴了秦始皇,秦始皇一看,這個壁玉,不就是之前投入水中的那個壁玉嗎?

秦始皇又想,這個祖龍,不就是說我嗎?難道我今年就要死了嗎?

秦始皇做了一個夢,夢見與海神交戰。沒多久,秦始皇就生病了。


歷史簡單說


據傳說,秦始皇臨終之前發生了三件非常怪異的事,而且有些還被記載在了《史記》當中,2000年來都無人能解。

這三件怪事半真半假,又到底是什麼一回事呢?一起看看吧。

十星連珠

所謂的十星連珠,就是太陽系內的九大行星連成一條直線,加上太陽就是十星連珠。

可以確定的是,這是現代人胡編亂造的一個故事。中國古代的天文學什麼時候這麼牛逼了,居然可以觀測到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了??

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加上地球也就六大行星,都是外國人最新發現的。如天王星是1781年通過天文望遠鏡發現的,1846年發現了海王星,1930年發現冥王星。

秦朝時期沒有天文望遠鏡?怎麼可能發現“十星連珠”呢?

所以這事當然是胡扯的,後人杜撰的。

隕石詛咒

公元前211年,有一顆流星從天而降,墜落後留下一塊大石頭,上面寫著“始皇帝死而地分”

關於這個隕石詛咒,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原文如下:

“三十六年,熒惑守心。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御史驗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

大意是說秦始皇36年的時候,有流星墜於東郡,落地為石,上面刻著“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聽後大怒,派御史前去查驗和詢問,結果大家都說不知道怎麼回事,最後秦始皇把隕石附近居住的人都殺了,還銷燬了隕石。

這個事件看似奇怪,實際上是有人故意搞鬼!眾所周知隕石是“天外來物”,是流星進入大氣層後燃燒剩餘的物質。如果隕石上面有字,肯定隕石落地以後,有人給刻上去的,甚至可以推測秦始皇發現的這塊隕石根本就不是隕石,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是有人故意找一塊普通石頭刻上字擺在那裡。

故而這事雖然存在,但卻是人為的。

玉璧詛咒

秦始皇最後一次巡遊的時候,路上遇到有人攔住巡遊隊伍的去路,他拿著一塊玉璧,跟官員說:“幫我贈給滈池君。”接著又說:“今年祖龍死。”官員正要問他怎麼回事,那個人轉眼就不見了。

官員拿著玉璧去見秦始皇,並把事情回報給了秦始皇。秦始皇接過玉璧細看,大吃一驚,這竟然是他9年前渡江時候遺失的玉璧,記得當時已經深入江底,為何如今又重新出現了?秦始皇百思不得其解。

這件事被記載於《史記》之中,不過真的有那麼神嗎?很大可能是有人故意這麼做的。歷史上這樣假借怪人怪事而製造事端的事情,時有發生。如西晉滅吳之前,東吳邊境將士們攜帶家屬一起守疆土,有天突然來了一個怪小孩,說了一句:“三公鋤,司馬如”,然後又說:“我非人,熒惑星也。”說完就消失了。

很顯然,這也是有人妖言惑眾,製造東吳即將滅亡的訊息。

再回到玉璧事件本身,當然是有人刻意製造秦始皇將死的訊息,進而接管秦始皇的權力,滿足自己的私慾。


袁衛宇


秦始皇臨終前的一年時間裡,竟連續發生了三件怪異事,並且都明明白白地記載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確不可思議。

咱們一件件來說。

第一件怪異事:熒惑守心。

作為“天子”的歷代帝王對天象都異乎尋常地重視,天象在他們的意識中象徵著天意,決定著皇權的興衰存亡。

為了明視天意,維護皇權,歷代帝王都要設立占星官,占卜各種天象,以求趨吉避凶。

在占星官認定的眾多天象中,有兩種是最受關注的,一是象徵大吉的“五星連珠”,一是象徵大災的“螢惑守心”。

“五星連珠”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顆大星排列成一條直線,象徵著雄主出世,順應天命,主宰天下。

漢高祖劉邦繼位的第二年,就曾出現過“五星連珠”的吉象。有意思的是,現代天文學家利用計算機推算,還曾推算出兩次未被歷史記載的“五星連珠”,一次是呂后稱制之時,一次是武則天稱帝之時。

史書不記,大概是因為女主順應天命顛覆了基本的皇權邏輯。

象徵大災的“熒惑守心”在天象上要稍微複雜一些。在中國古代,“火星”被稱作“熒惑”,二十八宿中“心宿”被簡稱為“心”。“心宿”就是現代天文學所說的“天蠍座”,主要有三顆星組成,在古代,天蠍座三顆星中最亮的一顆代表皇帝,旁邊的兩顆,一顆代表太子,一顆代表庶子。

顧名思義,“熒惑守心”就是火星運動到天蠍座三顆星附近後,停滯不動了。

《史記·天官書》記載:“火犯守角,則有戰。房、心,王者惡之也。”也就是說,出現“熒惑守心”的天象,輕者天子失位,重者帝王將死。

關於秦始皇遭遇“熒惑守心”,《史記·秦始皇本紀》有明確記載——“三十六年,熒惑守心。”

一般情況下,帝王得知有“熒惑守心”的大災天象時,會用誅殺重臣的方式來消災避禍,但秦始皇沒這麼做,因為他遭遇的災禍異事不止這一件。

第二件怪異事:隕石墜落。

秦始皇三十六年,一顆流星墜落到了大秦帝國的東郡。東郡這個地方十分特殊,象徵意義很強烈,它是秦始皇即位之初,呂不韋主政時期攻打下來的,此郡當時是齊、秦兩國的交界地。

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塊墜落的隕石上居然刻著七個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隕石上刻著惡語,這很像是有人在公然詛咒秦始皇以及他的大秦帝國。秦始皇得知這個消息後的第一反應也是這樣,他立即派御史到隕石墜落地,逐門逐戶排查刻字之人,結果一無所獲。

秦始皇一怒之下,處死了隕石墜落地附近的所有人家,並立即焚燬了這塊刻字隕石。

但不管怎麼說,這第二件怪異事,總感覺是人為的,可緊接而來的第三件怪異事就不同了,神秘宿命的色彩十分濃重。

第三件怪異事:沉壁顯世。

這一年秋天,大秦帝國一位走夜路的使者從東經過華陰,突然有一神秘人手持玉璧將其攔住。神秘人對使者說,請你將這塊玉璧送給滈(hao)池君,完了又說了一句極可怕的讖語——今年祖龍死。

從《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當秦始皇得知此事後,徹底慌了,尤其是聽到“今年祖龍死”這句讖語的時候,他先是沉默,進而蒼白地解釋說,山鬼至多知道一年之事,言下之意,你們千萬別信這句讖語。退朝後,秦始皇又進一步向左右解釋說,祖龍指的是人的祖先。言下之意,我不是這句讖語裡的祖龍。

使者奉壁具以聞,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退言曰:“祖龍者,人之先也。”

讀到這些,可能有人會說,此事人為的嫌疑還是很大,但如果說明這塊玉璧是何物,感覺就大不同了。

秦始皇派人將使者拿回來的這塊玉璧送到御府察驗,鑑定的結果竟然是秦始皇二十八年,他巡遊渡江之時,祭祀水神而投到江中的那塊玉璧。

十年前祭祀水神的玉璧怎麼會突然被一個神秘人送還回來,是為了證明那句讖語不容置疑嗎?

因連續發生三件怪異事,為了避凶就吉,秦始皇舉行了占卜,得出的結論是始皇出巡並遷徙百姓才能趨吉避禍。

於是秦始皇下令遷移三萬戶到北河、渝中兩地,並且給每個遷徙戶贈了一級爵位。

跟著便是舉行始皇第五次大巡遊。

第五次巡遊,從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出發,到第二年七月,前後長達九個月。在這九個月裡,秦始皇南到浙江錢塘,在會稽祭奠大禹,刻石頌德,然後又北上到達琅琊。

然而,當巡游到平原津時,秦始皇突發重病,但巡遊的車隊並沒有因為秦始皇的病危停滯不前,而是繼續西行。走到沙丘平臺時,渴望長生的秦始皇駕崩,這一年,秦始皇實際年齡只有四十九歲。

關於秦始皇究竟是怎麼死的?歷來有兩種說法,一是累死的,一個被胡亥、趙高、李斯謀殺的。

累死的說法可能更接近歷史的真相,但在民間,秦始皇之死卻始終充滿了神秘而宿命的氣息。

舉兩個例子。

《淵鑑類函》中說:秦始皇東巡,到孔林,發孔子墓,看到墓冢內寫著:“後世一男子,自稱秦始皇。上我堂,躍我床,顛倒我衣裳,行至沙丘亡。”

《異苑》中說:秦始皇,何強粱。開吾戶,據吾床。飲吾酒,唾吾漿。飧吾飯,以為糧。張吾弓,射東牆。前至沙丘,當滅亡。

總之,不得民心,災事多——


黑句本


我給大家主要介紹下期中之一,徐福帶走的大隊人馬至今未歸。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大隊人馬在泰山封禪刻石,又浩浩蕩蕩前往渤海。抵達海邊,秦始皇登上芝罘島,縱情濃覽。只見雲海之間,山川人物時隱時現,蔚為壯觀,尤令秦始皇心馳神往。這種景象,本來是海市蜃樓,但方士為迎合秦始皇企望長生的心理,將其說成傳說中的海上仙境。徐福乘機給秦始皇上書,說海中有蓬萊、方丈、贏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可以得到長生仙藥。秦始皇大為高興,隨後根據徐福的要求,派童男、童女數千人隨他出海求取仙藥。他本人也在此留連忘返,等候徐福佳音。然而,等來的只是徐福空手而歸。徐福自稱見到海神,海神以禮物太薄,拒絕給予仙藥。對此,秦始皇深信不疑,增派童男童女3000人及工匠、技師、穀物種子,令徐福再度出海。秦始皇則不肯離開,一直等候3個月,不見徐福消息,才悵然而回。

其後幾年中,秦始皇又派燕人盧生等入海尋求仙藥,也是一無所獲。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再次來琅琊。當年徐福入海尋找仙藥,已經九年過去,一直未來歸報。當即派人傳召徐福,徐福連年航海,耗費很大,擔心遭到重譴,奏告秦始皇:"蓬萊仙山確實有仙藥,出海時常遇大蛟魚阻攔,所以不能到達。請派弓箭手一同前往,見到大蛟魚用連弩射擊。"秦始皇下令入海時帶足漁具,自己也準備了連弩。海船由琅琊起程,航行數十里,經過榮成山,再前行到芝罘時,果然見到大蛟魚,當即連弩齊射,大蛟魚中箭而死,沉入海底。秦始皇認為此後當可無虞,又命徐福入海求仙藥。這次,秦始皇再也等不到徐福音訊了。當年秦始皇病死於沙丘(今河北世鹿東南),而徐福"得平原廣譯,止王不來,"一去再也不回了。

產生影響

《史記》中稱,徐福為"齊人"、"方士",燕、齊海上之方士。這些海上的方士精通航海知識並具有豐富航海經驗。像戰國時的燕國宋毋忌、羨門子等高等方士,都能親自駕船遠航。

《史記·封禪書》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這裡所說的"三在夷蠻"的名山,便是所謂的"三神山"。這是戰國方士們都極其嚮往的地方,曾爭言之於皇帝,這當然也是皇帝所求之不得的好事。

徐福東渡,在2000多年前是空前的壯舉。但由於徐福第二次揚帆東渡一去不歸,致使這個航海事件帶有神秘色彩。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這位一心想傳位萬世的皇帝在"南登琅邪"、"留三月"的海上巡遊時,接到了齊人徐福等方士的上書,說海中有"三神山",於是,秦始皇便"發童男女數千,入海求仙道"。秦始皇派出了一支多達三千人的龐大船隊,去探求"三神山"。

徐福首次渡海的出發地,是在山東半島南端的琅邪。琅邪是當時的一個古港,早在春秋時,這一帶的航海家們就從這裡出海,航達朝鮮半島,而後順半島沿岸航行,經過對馬島到達日本九洲。

徐福第二次出海的始發港,由於尚沒有找到史書詳細記載而說法不一。徐福村人(贛榆)傳說是農曆的十月十九日,從他的家鄉贛榆下海。另一個說法是在山東嶗山。還有一種說法是,徐福第二次出海走的仍是第一次的航線,也是在琅邪。這是根據《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而得知的。因為在《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中稱,徐福第二次航海時,詐稱仙人索取"百工之事",遂"資之五穀種種百工而行"。如據此推斷,徐福有可能走的仍是上次的舊航路。不僅如此,而且也由此我們得知徐福二渡日本,帶去了古代中國的"百工之事",如漢字、中草藥和水稻種植等許多文化和科學技術。

徐福東渡日本,促成了一代"彌生文化"的誕生。那時,日本還沒有文字,也沒有農耕。徐福給日本帶去了文字、農耕和醫藥技術。為此,徐福自然成了日本人民心目中的"農神"和"醫神"。這是隨著考古及兩國人民之間的交往逐步被發現和發掘的。近年來,在日本福岡縣板付的考古遺址中,又發現了碳化米粒遺存,經碳十四測定,與在朝鮮半島釜山金海地區發現的碳化米為同一類型。說明在同一個歷史時期,日本人民開始了農業生產,尤其是水稻種植。在同一時期,日本也開始使用青銅器和鐵製生產工具以及絲織品等,而且開始有了文字。所有這些,都與此前的日本繩紋文化沒有任何傳承關係。日本學界、考古界公認:彌生文化源於中國北方沿海文化。這也是日本文字為什麼和漢字相似的緣由。

彌生文化起源於日本繩紋文化之後,由於最先是在日本東京彌生町發現出土而定名。它起自公元前二百多年,至公元三百多年之間,相當於中國的戰國末年及秦漢時期。在彌生文化遺址中,還出土了大量的銅劍、銅鐸、銅鐸等。銅鐸以中央日本為多,銅劍、銅鐸則大多在九州。日本學界認為,加工這些器物的原料和技術來自中國。日本學者八木奘三郎說,中國山東省有類似銅劍、銅鐸的器物出現;梅原末治等學者說,"銅鐸之見於日本,無疑意味著中國秦漢人的東渡"。此外,在彌生町遺址中,還出土了中國古鉞、古鏡和秦式匕首和漢字等。日本人喜歡葫蘆都與中國入海的方士有關。

日本學者村新太郎著文,盛讚中國稻米傳入日本的重大意義。他說:"稻米拯救了日本列島飢餓的人們。無論如何稻米要比其他一切都值得感謝。米與牲畜、貝類不同,可以長久貯藏。不久,村落形成了國家。"稻米的傳入,結束了日本的漁獵生活,開始了農耕。那麼,日本始終把徐福奉為"農神"和"醫神"當在情理之中。

近年,據統計,在日本的徐福遺蹟有五十多處。清代駐日使館參贊黃遵憲寫有"避秦男女渡三千,海外蓬萊別有天。鏡璽永傳笠縫殿,倘疑世系出神仙"一詩,並注有"日本傳國重器三:曰劍、曰鏡、曰璽,皆秦制也。"

日本新宮有徐福墓,還有1071字的墓碑。新宮市內更有製作和銷售"徐福天台烏藥"、"徐福壽司"、"徐福酒"等商品的。在速玉神社內,陳列著徐福所用過的鞍、蹬等物。新宮蓬萊山內還有"徐福神龕",被稱為"徐福之宮"。每年都有"御船祭"、"燈祭"等,都是祭祀徐福的活動。傳說日本還有500年一度的"徐福大祭"。

故里考證

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齊地琅琊(今江蘇贛榆)人,秦著名方士。他博學多才,通曉醫學、天文、航海等知識,且同情百姓,樂於助人,故在沿海一帶民眾中名望頗高。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關門弟子。學辟穀、氣功、修仙,兼通武術。他出山的時候,秦始皇登基前後,李斯的時代。

徐福故里據考證在江蘇省贛榆縣金山鄉徐阜村,根據當地地方誌,徐阜村在明清兩代均稱徐福村,至今還流傳著徐福率童男童女浮海東渡之事。另一種說法認為徐福故里為今山東省龍口市。

歷史評價

最初提出徐福東渡日本的是五代後周和尚義楚。稱:"日本國亦名倭國,在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今人物一如長安。……又東北幹餘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萊'……徐福至此,謂蓬萊,至今子孫皆曰秦氏。"

義楚稱這一說法來自日本和尚弘順。宋代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也認為徐福東渡到日本,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嚮明太祖獻詩,提到"熊野蜂前徐福祠"。清末駐日公使黎庶昌、黃遒憲等人,都參觀了徐福墓,並詩文題記。而徐松石在《日本民族的淵源》中說,戰國先秦時期,中國東南沿海民眾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率領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隊,"徐福入海東行,必定真有其事。"香港衛挺生著《徐福入日本建國考》,認為徐福就是日本的開國者神武天皇仲田玄,並認為他是顓頊之後徐駒王29世孫。臺灣學者彭雙松著《徐福即是神武天皇》一書,進一步充實衛挺生的觀點。

至今日本保存著不少徐福活動的遺蹟,如和歌山縣徐福和他的傳員七人墓、徐福宮,九洲島佐賀縣"徐福上陸地"紀念碑、徐福的石家、徐福祠,另外又有奉祀徐福的金立神社等等。有些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日本只是傳說,找不到可靠的歷史文獻來證明。更有人認為,徐福東渡日本的傳說,是日本10世紀左右的產物,並非最先由中國人提出來的。徐福當時到的只是渤海灣裡的島嶼,他在日本的事蹟、遺蹟、墓地,均屬後人虛設。另外,又有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是歷史事實,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的美洲,回為徐福東渡的時間與美洲瑪雅文明的興起相吻合,而日本與中國大陸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耗費巨資,數年才能抵達。人海茫茫,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山裡有座廟


是不是野史杜撰不重要,那時候絕大部分人都是文盲,被忽悠很正常。但是,作為現代人,繼續傳謠,就有點丟人了。

一、生個兒子叫老大嘛?

一對夫妻生了一個兒子。叫啥?叫我兒子、叫兒子。絕不可能管他叫老大,或者大兒子。

只有生了第二個兒子後,先生的叫老大,後生的叫老二。或者叫大兒子、二兒子。

這是基本常識。

二、贏政叫皇帝

皇帝就是皇帝,沒有始皇帝、二世皇帝之說。皇帝是秦始皇的首創,在當時是唯一。

當贏政死亡,胡亥繼位當皇帝的時候,才有可能稱贏政為始皇帝,胡亥為二世皇帝。贏政沒死的時候,世界上只有一個皇帝,自然不存在始皇帝的說法。

三、始皇帝死而地分

承上。“始皇帝死而地分”,能也只能發生在贏政已死、胡亥已繼位為皇帝的情況下,才有始皇帝的稱謂。所以,這句“始皇帝死而地分”是胡亥繼位之後才出現的說法。

詛咒秦始皇死是有可能的,但這樣的表達,卻篤定不是當時人所為,而是胡亥繼位之後的人所為。而這時,秦始皇已經死了。胡亥的繼位了。秦朝人、漢朝人都不會說這樣的話,因為太假了----詛咒一個已經死了的人會死。

綜上:

1、這句話很可能是距離秦朝已經比較遠了,世人大多數已經不知道贏政、胡亥的事了。於是,別有用心的、而且比較弱智的,才發明了這句話,參雜在史書中。

2、中國“史書”上這樣的記載,根本不新鮮。比如孟姜女哭長城,一個同樣低智商編撰的故事,寫成了穿越故事。假的讓人噁心。


滄桑短笛


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在秦始皇去世之前,曾連續發生過這樣三件怪事:

第一件事,叫做熒惑守心。

大家知道,古代皇宮都有專門負責觀察天象的機構,比如秦漢的靈臺丞、明清的欽天監,而在他們所觀察的眾多天象中,有兩種最受關注,一種叫做“五星連珠”,另一種叫做“熒惑守心”。

所謂“五星連珠”,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顆大星排列成一條直線,象徵著大吉之兆。至於“熒惑守心”,熒惑指的就是火星,守心是指二十八宿之一的心宿,它的意思就是說火星侵入到心宿的位置,預示著有大災發生。

在古代,人們很早就發現了火星這顆與眾不同的星星,由於它發出熒熒紅光,所以給它起名 “熒惑”星,即“熒熒火光,離離亂惑”,意為熒熒的星星令人迷惑。

因為火星發出的紅光,就像血光一樣,所以人們常把它視作不詳之星,和戰爭、災難有關。

與此同時,心宿在我國古代則被稱為明堂,是為天王的佈政之宮。因此,火星侵入心宿是大凶之兆。在古人的意識中代表著帝王必定有大災,輕則失去帝王之位,重則性命不保。



但其實呢,所謂“熒惑守心”,就是我們現如今所謂的“火星衝日”這一天文現象。

大家知道,火星是太陽系裡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地球一樣,都是圍繞太陽在旋轉,所以平時火星和地球的位置都是不固定的,所有從地球上看火星,會覺得火星的光芒時暗時亮,時遠時近。

但是,當火星衝日現象發生時,人們就會感覺火星的光芒突然變大,並且位置似乎固定在一個位置,正好靠著 “心”的位置。

這個“心”也是古人給一顆星起的名字,指的是天蠍座中的紅色一等亮星:心宿 。在這一天,火星就停留在天蠍座附近,遲遲不離開,所以人們就起名“熒惑守心”。

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說,所謂的火星衝日,就是恰好地球、火星和太陽恰好運行到同一條直線上,並且地球在中間,火星和太陽分別在左右兩邊。這樣一來,太陽剛一落山,火星就從東方升起,而等到太陽從東方升起時,火星才在西方落下,因此整夜都可觀測到火星。

一般來說,火星衝日時,火星離地球最近,據說只有5792萬公里,而平時都是近2-3億公里,所有這時候人們從地球上觀看火星時,自然會覺得它是有史以來最亮。

從這層意義上說,所謂熒惑守心,其實只是正常的天文現象,因此談不上是野史杜撰。



第二件事,則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傳言。

據說,有一次天降隕石墜落於東郡,到了地上立刻變成石頭。百姓們好奇紛紛去圍觀,只見石頭上刻著幾個大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聽說後,就把隕石周圍的百姓盡數誅殺,並且把石頭給銷燬。

這個事件,其實不用我解釋,大家都知道這肯定不是真實事件。因為,天降隕石很正常,但要說石頭上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這七個字,那肯定是不可能。

所以,這些字要麼是被別有用心的人故意寫上去,就比如元朝末年的”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一樣,藉此煽動大家起來造反。

要麼,它就是後世人杜撰,一方面揭露秦始皇的殘暴,另一方面也是暗示上天要懲罰秦始皇,換句話說,秦始皇的皇位要被真正的天命之子所取代。

從某種意義上說,司馬遷在記載這段歷史,他自己也不相信這個事蹟,所以他才特意用了這樣四個字:或刻其石。意思就是或許是有人故意刻上去的。



第三件事,是發生在公元前211年的深秋,當時秦始皇正在巡遊全國各地,結果在途中,突然一個陌生人出現在秦始皇的隨從面前,低沉清晰地說出一句“今年祖龍死”,同時硬塞塊玉璧到隨從手上,然後轉眼間這個人就已不見。

大家知道,秦朝老百姓一般都習慣稱呼秦始皇帝為祖龍,所以這祖龍也就是暗指秦始皇。那麼,這所謂的“今年祖龍死”,也就是說秦始皇嬴政今年要死。

如此大逆不道的話,隨從自然不敢有所隱瞞,所以就把事明明白白稟告給秦始皇,同時把玉璧也呈上。

結果,秦始皇發現這塊玉璧竟然是他二十八年巡遊渡江時祭祀水神所用,這下可把秦始皇給嚇得夠嗆,於是他連忙找來卜者,解釋這到底怎麼回事。但卜者也沒有說出個所以然,嬴政只好作罷。隨後不久,秦始皇就在巡幸天下得途中不幸身亡。

關於最後這個故事,我可以明確說,雖然它出現在《史記》上,但它絕對是來自於民間故事,是後人杜撰出來的。因為,從邏輯上來說,它根本就禁不起推敲。

首先,秦始皇巡視的隊伍,其防守不說是特別嚴密,至少一般是無法輕易靠近的。在這種背景下,這個陌生人怎麼可能輕易出現在秦始皇隨從的面前。

其次,更神奇的是,這個人在說完話後,竟然莫名其妙的消失掉,這顯然不是一個人能所能做出來的行為。

事實上,翻看中國的歷史,大家會發現這樣的故事很多,比如隋朝末年的童謠“楊花落,李花開;桃李子,有天下”,完全是類似的情節。還有關於張獻忠的兒歌“橋是弓,塔是箭,彎弓正射承運殿”,也是突然冒出個人,然後轉眼間人就不見。

從這層意義上說,這些故事其實都是後世人杜撰,或者就是當時的史官們杜撰出來,目的就是證明這個人滅亡是天命所歸。當然,後來人取代他們,自然也是天命所歸,歸根結底就是為突出君權神授。


我是趙帥鍋


謝邀

秦始皇臨死前三大預兆:熒惑守心丶隕石墜落丶沉壁重現,樓上都多次介紹過了,本文不再贅述事件經過,只談談對三個事件的個人看法。

一,這三個事件並非野史杜撰,是白紙黑字記載於巜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那麼記載於正史之中的事件就一定是真有其事嗎?我認為司馬遷不會無中生有去胡編亂造,也不會道聽途說在史記上亂記一通,起碼這三件事是真真實的發生過。但是把這三件事與秦始皇的死聯繫起來,認為這是秦始皇死前預兆,這就是司馬遷的看法了,是否符合事實那就是後人要解開的迷團了。

二,三個事件,“熒惑守心”和“隕石墜落”屬於天上發生的事件,是天意;"玉壁重現”屬於地上發生的事件,是神靈。表達的意思就是天意和神靈告訴世間秦始皇死定了。其實這都是胡弄人的:

原因(一),古代帝王降生必有祥瑞,帝王將死必有凶兆,這是統治者騙人的慣用伎倆。比如,炎帝是母親天龍天降繞其身懷孕而生;朱元璋降生家裡紅光沖天;漢武帝降生,農田麥子一莖九穗等等,用意只有一個"君權神授”,帝王是天子,誰敢再垂涎三尺?這些騙術跟秦始皇死兆屬異曲同工而己。(二)再說秦始皇,他以暴君著稱,修長城修阿房宮修秦始皇陵等等,沉重的賦稅和徭役,百姓困苦不堪,恨不得秦始皇快死。朝廷內趙高恨不得秦始皇快死,扶持幼小的胡亥上臺,達到自己獨攬大權的野心,或借天上發生的奇怪現象,或製造人間的"玉壁重現"事件,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三,最後再說司馬遷,作為史官記錄宮廷發生的事是他的本職,但怎麼去記述,是帶有主觀意識的。他記錄這件事要告訴後人什麼?這取決於史官主觀認識。你想司馬遷處於那個時代,"君權神授"觀念在他思想裡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在《史記》中把秦始皇死前的三件事和秦始皇的死聯繫起來,也是有情可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