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王健林5亿投资的董明珠汽车,发展的如何了?

Seven_樂樂


感谢您的阅读!

王健林:我跟着董明珠投资汽车,调研什么?她调研就行了。

据说2020年,格力年终奖还是格力手机,这款使用骁龙820处理器的手机,看来最终还是被内销了。然而,董明珠的手机梦可能破碎了,但是她的汽车梦似乎从来没有破碎过。

用她的话来说——我不是看好某个企业,而是看好新能源的发展。这是董明珠能够一如既往的想入发展汽车的原因!

在王健林跟着董明珠投资5个亿,给银隆跨界造车的时候,我们都对于董明珠在这个时候进入新车行业非常的不解。

因为,在新能源领域,并不是说你看好就能做好,这是要长期的积累和投入。而董明珠的跨界,我们并不认为能够成功。

但是,最近有人看到了银隆的电池特色商用公交车,除了小型汽车之外,公交车似乎成了银隆的主要方向!


现在我们并不知道,银隆能不能带来新能源的奇迹?能否证明董明珠的眼光独到,很是期待。


LeoGo科技


三年多前,董明珠一纸公告宣布作价130亿元,收购购珠海银隆100%股权,一下让这个从未听闻的银隆瞬间名声大振。根据公开信息显示,银隆成立于2008年,主营电动公交大巴和钛酸锂电池业务,核心优势是纳米钛酸锂电池。

银隆纳米钛酸锂电池官方宣传可以达到6分钟充满电、拥有2.5万次至3万次的循环寿命、可使用寿命长达30年的优质特性,要知道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如果真如官方宣传的这么优秀,无论是效率还是寿命都有着极大优势。

也许是看中了纳米钛酸锂电池的发展潜力,所以董明珠在2016年的时候提出130亿收购银隆的议案,然而这个提案在当时遭到了大部分股东的反对,因此没有通过。

但董明珠并不甘心,于是以个人名义联合刘强东和王健林投入30亿入股银隆,成为了第二大股东,占股约22.39%。值得一提的是,董明珠当时只是给王健林打了一通电话就拿出了5亿,甚至不知道自己占了多少股份。

王健林如此信任董明珠,对于外界的追问他做了一番简单的解释,他说“我认同她的思路和方向”。按照董明珠的思路,自己投资银隆并不是想要专门造车,而是想让格力切入汽车空调领域。如果一年能够卖出3万台车,也就意味着卖出了3万台汽车空调。

顶着巨大的压力入股银隆后,董明珠开始了造车之路,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就是银隆艾菲MPV,外观基于九龙艾菲打造,售价43.00万元。

这款产品推出后,很多网友都觉得不仅名字和埃尔法非常相似,就连汽车的外观也长得差不多。

动力参数上,官方给出的数据是搭载了银隆纳米钛酸锂电池,6分钟就能够充满电,电池使用寿命为30年,还配备了一个48千瓦的永磁同步电机,可以保障这款车正常运行,最高时速为120 km/h,动力处于正常水平,并不算出色。

后来银隆艾菲MPV也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吐槽,无论是车身细节、电机拖后腿,采用10座布局的设计也让只有C1驾证的人无法驾驶,最重要的就是43万的定价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如果是有购买能力的老板,估计也会选择买埃尔法吧,谁又会买一台国产艾菲呢!

所以董明珠的这个造车梦,可以说是梦碎了一地,更为关键的是当时董明珠还拉王健林和刘强东入股,不经意间老朋友也坑了一把,记得当年投资的时候王健林还是中国首富,刘强东也没有与性侵案挂钩,短短三年老友都已经物是人非了。谁也没想到,三年前的那笔巨额投资彻底打水漂了!

近日董明珠接受央视采访,再次回应为何投资银隆,董明珠说出了一番道理,她说:“我们多年来在汽车行业没有话语权,我觉得得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才是真的有价值的。”几个月前,格力还与威马汽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涉及整车制造、车家智能互联等领域。从这个情况来看,虽然董明珠做出的第一台银隆艾菲MPV并不成功,整个企业的业绩也都不亮眼,但董明珠仍未放弃造车的梦想。

造车并不简单,虽然掌握了空调核心科技,但汽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你觉得董明珠能够在汽车行业再造一个格力出来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王石头科技


由于董明珠认为国产汽车“粗制滥造”所以【银隆格力汽车】几乎面临破产

由于【银隆格力汽车】几乎面临破产所以董明珠认为国产汽车“粗制滥造”

双标题怎么理解都可以,不过银隆格力汽车基本确定是凉了,与王健林投不投资关系不大,这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从诞生之处就决定了现在的结果。

银隆汽车的核心业务是钛酸锂电池的研发生产以及电动客车(大巴车、公交车)的生产,银隆钛酸锂并没有绝对的核心技术,技术是源自仅4亿元即可收购的一家美国电池小公司【奥钛】。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在于动力电池,所以银隆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

钛酸锂电池有循环重放次数多、容量衰减速度慢的明显优点,不过金属钛的成本非常之高所以全球十佳的动力电池基本没有一个主攻钛酸锂,而在全球十佳中排名第二和第九的又是国产动力电池品牌。

银隆的量产大巴车初期在各地充当公交车使用,虽然有快充的优势但受限于动力电池的高昂成本导致了装机量太小,长线汽车勉强能够行驶70~80公里、短线汽车行驶30多公里就需要充电,对于规模较大的城市而言这些车不够单趟一次的通行。而其他品牌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大巴车可以正常行驶接近300公里,且铁电池的制造成本很低所以整车价也更加合理。

其次银隆客车的质量问题频发,电控系统以及电子配置的故障率比较高,很讽刺的是与格力合作之后汽车空调还频频出现问题,或者驾驶区域太冷乘员区域太热、或者反之。

有这些问题的银隆客车在被短期使用之后,大部分地区的大巴车或换回燃油动力汽车或使用其他品牌的新能源大巴。

面对这些危机的银隆几乎走到了发展的边缘,银隆的创始人与格力的董明珠也从深度合作到骂战不断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最终以格力和银隆的决裂决定了这个品牌的发展方向。而且银隆创始人股权也一度被司法冻结,董明珠抛出过银隆创始人非常侵占资金超10亿的话题,所以这家车企基本是看到结局了。

外行跨界汽车制造领域成功的案例不多,即使有也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格力已经错误了这个机遇了。所以董明珠造车只是特殊阶段资本趋之若鹜,但结果一定会是笑话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而已,不用过度解读。



天和Auto


用一句话形容【在争议中发展壮大】

时间回到2016.12,由董明珠牵头,王健林等共同出资30亿元,获得珠海银隆22.38%的股份。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2018银隆钛酸锂电池取得突破性成果,行业排名前七,董明珠入驻后,效果显现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经过几年发展,2018年银隆已发展成为为新能源客车细分领域的前三名。


实际这几年,银隆有太多负面消息太多。

2018年爆出银隆拖欠供应商货款。各方理由各有分说。

接着如董明珠与创始人决裂,董明珠对银隆大换血;创始人状告董明珠,举债投资银隆。董明珠银隆新能源资产保全;然后创始人被银隆新能源举报私吞公司利益10亿元等等

2018年对于银隆是可叹可喜的年份,收获还是不错的


北极没冰


5亿又不是什么大数,与其说是投资汽车,不如说是王健林投资董明珠的,真想投汽车领域,区区5亿够干什么的!


隔壁老王之王大爷


[大笑][大笑][大笑]收了别人多少银子呀![大笑][大笑][大笑]劳资银隆客车越造越好!认知不要停留在十年前!


天字第一号卍


出水才看两脚泥。


张胆小


手机没有做好,就应该自己有多大的能量了


马建立18603383569


董明珠也没多大本事,让多多少少有头脑的人,用同样的钱也可能比董老板做的更好,白手起家,给国家交税大户,那才是人才。


涛声依旧284789151


人就是有能力也不是说在任何领域

有的人成功是选对了时机

有的人失败是自视的过高

有的人什么都没有那是因为他就不追求

其实在一个地方能呼风唤雨就应该知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