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后宫干政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是否有所提高?

赴这一面之约


后宫干政,在中国古代是最被皇帝忌讳的,但纵是如此,历朝历代后宫干政的例子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就是一个字:私欲。

这里我们从古代最有名的4位“后宫干政”的女人来谈谈女人的社会地位。

第1位是汉朝的吕雉。吕雉在刘邦驾崩后,被尊为皇太后,为了强化自己的权利和统治,吕雉便开始大肆的打压各路刘氏诸侯,对于一些不服从自己的官员,更是调离的调离,杀掉的杀掉,手段极其残忍,给当时的政治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第2位是晚清的慈禧。慈禧是晚清百年间的掌舵人,其先后立了几个小皇帝,将他们视为提线木偶,随便的操纵,且垂帘听政,掌控着国家大事,刚愎自用,还每每自诩为天朝大国,无视外来的先进洋玩意,斥之为蛮夷之物,殊不知自己已落后不堪。导致了我中华民族近一百余年的屈辱历史,实在可怜可恨。

第3位是清初的孝庄。满清在入关后,根基不稳,而皇帝年幼,许多的危难,均是在孝庄强有力的多重手腕操控下,逐渐平稳的度过了难关,她的权利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但她始终没有垂帘听政,唯有一心一意的辅助着年幼的儿子顺治,再是后来年幼的孙子康熙,即使当时有一个安徽桐城的秀才上书:“请垂帘,勷盛治之隆”,但却被她给拒绝了,以当时的形势,其实她是说一不二的,权利在握,但她却甘愿只当儿孙背后的亲人,而不过多的去操控,多年以后,康熙每每想起于此,总是深情动容的说道:“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足以见证康熙对于祖母的感恩之情!孝庄垂帘听政,垂的私心,听的是国政,她一心为国,一心为了天下臣民,可谓是后宫干政最有正能量的典范。


第4位是唐朝的武则天。作为中华两千年封建国家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一生充满了传奇,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方面她用了几十年的努力,一步步的走上了皇帝的宝座,却大肆屠戮李氏宗室,兴起酷吏政治,改唐为周,而一方面在治理国家方面,颇有政绩,鼓励农桑,改革吏治,选拔人才,使其在位期间,贤才辈出,国内一片平清,延续了贞观盛世,705年,武则天在临终前,或许幡然醒悟,去周还唐,将自己的尊号改为了“则天大圣皇后”,死后更是在陵墓前为自己树立了一块“无字碑”,似有“功过是非任后人评论”之意!这也是后宫干政最成功的典范,直接把自己干上了皇帝。

说了上面4个后宫干政的典范,我们再回头来看看4位后宫干政所在朝代的女性社会的地位如何。

1、汉朝:汉朝应是女性地位最高的一个朝代了。在汉代,如果丈夫出门在外,妻子就可以在家自立门户,主持送往迎来等事务,而且可以与男子一样,在外参加社会活动。汉代的妇女,在选择配偶时比较自由。每年三月,春风和煦,杨柳吐翠,三三两两的少男少女结伴而行,群集郊外。于是,有期而遇者,邂逅相遇者,往往在这良好时节播下爱情的种子。汉代画像砖中,有的就表现了男女青年的“野合”,婚后,如果女子对丈夫不满,还可以自求离去改嫁。汉代寡妇可以自由改嫁

由此可以看到,汉朝的女性社会地位还是不错的,但这好像和吕雉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当时的社会发展而顶的。

2、唐朝。唐代社会开放,封建礼教束缚较弱,相较于中国历史上其他朝代,唐代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包括服装,唐代女性服装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最性感、最妩媚的节奏。

在唐朝,武则天可以当女皇,上官婉儿可以当“宰相”,平阳公主可以当将军,安乐公主可以当着上官婉儿的面脱去情夫武延秀的下裳高谈阔论……

你会说,她们都是特殊的女生,不代表全体。那我们还是说说整体的情况吧:

a 唐代女性有结社的自由,宗教信仰的自由,对于出家的女道士、尼姑,政府也受予田地,保障其生活。

b 唐代女性可以从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开酒馆等。

c 唐代有些女性有主动去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

但是唐代的女性还是不能受教育,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纵使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朝代,有了那么多的女性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普通的妇女地位还是有了诸多限制。

3、清朝:普遍认为清代中国妇女地位极为低下,因为她们在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婚姻等方面乃至在家庭生活中,都处于一种无权或者依附的地位。首先,清朝的妇女被剥夺了做官的权利;其次,清代妇女不能自由择偶,这通常被认为是妇女受压迫的重要表现;由此可见,在300余年的清朝,有差不多一半时间被女性干政的年代,妇女的地位依旧没有任何变化,可见后宫干政,干的是自己的私心和私欲。

综上,后宫干政,干无论是干政正能量的典范孝庄,还是千古一女帝的武则天,她们不会也不可能去位普通的社会妇女去争取权力,她们的高位和普通妇女的社会地位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万年虫子


唐武则天时期,女性社会地位有短时间的提高,武则天是中国古代女权运动者,对当时女性社会地位提升推行了一系列的举措和政策,提高当时女性在唐朝时期的地位,也对后来的女性从政有了一定的鼓舞和影响.大概内容如下:

1.召开妇女盛会

《新唐书》卷三《高宗纪》载:"三月丙午,后宴亲邻于朝堂,命妇女于内殿,八十以上授郡君,赐毡帛。"这是武则天以皇后的身份巡访故乡并州时,特意召开的妇女盛会。在宴会上,既有各级官员的母亲、妻妾参加,又有地方上年长辈高的妇女代表。皇后驾临,亲自主持宴会,给妇女以丰厚的赏赐与优遇,其场面之热烈,可想而知,不仅使得妇女扬眉吐气,男子望而兴叹,但对武则天而言,更重要的意义,恐怕还是要藉此昭告天下,当年在家中备受族人白眼的武曌,今日可是一个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母仪天下的皇后。


2.丧礼期限的平等

在以男性为主的时代里,父亲与母亲的地位悬殊,不仅生前所享有的地位有轻重之分,就是死后的丧礼也有厚薄之别。古代的丧礼又说,父亲在母亲不在了,只要服丧1年,而母亲在父亲不在了,则要服丧3年。唐玄宗开元年间修订礼仪时,也仍然采用这项条文。武则天当时提出"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的建议。要求礼制平等,虽然并不能说明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从此真正平等,但至少意味着为人儿女者对父母应该同样的尊敬,不应在孝道里渗入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礼教思想。它对于后世推翻男性的独裁,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是一个很大的启示。若从这个观点来看,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的,当时在社会上对提高妇女的地位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撰写书籍歌颂历史上妇女楷模

武则天参政时,经常组织文人学者为她编撰著作。虽然这些作品不是武则天亲撰的,但题目与内容即使不是她所授意的,至少也是她所同意的。由于这些作品没有全部流传下来,有关的史料丢失不在了,详细内容不得而知。但从题目来推测,这些作品多是宣扬历史上有贡献、有影响的妇女。当时,她特地汇集了一些文学之士如元万顷、范履冰等人专门写的《列女传》、《孝女传》、《古今内范》、《内范要略》。把历朝历代许多妇女们值得称颂的事迹,编辑整合起来,作为当时妇女们的楷模。这样看来,武则天是要通过对这些妇女的肯定,使天下人知道妇女也有可被尊重的价值,她们也可以和男性一样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和男性享有等同的政治权利。

可以看出,唐代时期武则天的大力倡导下,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有了提升


有李行天下


不会,古代封建王朝不论谁掌实权,都是由男权主导的社会,女性多为附庸。

一位女性站在金字塔巅,不代表当时所有女性都可以改变社会阶层。(

女权勿扰,阐述事实。)

以女帝武则天当政时期为例,朝野上下唯一参与政事的女官也只有上官婉儿,就算上官婉儿可以参政,品级也是由后官品阶册封(武则天封其为才人)。

原因便是

一、女性当权时期官僚制度依旧服务于男性。

当然,女性是可以做官的,但女官职责多为皇室从事管理服务。政治朝堂之上,古代女性依旧上不得台面,不论是谁掌权,政事基本上由男性参与。

说到官僚制度,就不得不提服务于官僚制度的科举制,科举制的功能不仅为封建王朝选拔有真才实学的治国之才,还为很多男性提供了一条改变阶级的捷径。

但是,科举制度是不对女性开放的,就算短期有个例,但也很快会被禁止。(以南宋淳熙元年(1174),女童林幼玉考中,特封孺人为例。)

古代女性被科举制度所拒绝,本质上其实是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女性被灌输的思想是相夫教子、是三从四德,因为性别,从出生便被剥夺了与男性竞争的权力。夫为妻纲,子为母纲的思想贯穿了一整个封建社会。


二、女性地位与女性掌权者并无内在联系

事实上,女性地位在母系社会时期是较高的。由母系社会像父系社会转变的这个漫长过程早期也不低,到了殷商时期,基本上已经由男权所主导,但女性依旧可以上阵打仗,担任要职,当时甚至有专门的女子军队。

到了周王朝时期,对女性的束缚程度也不高,以女性恋爱婚姻较为自由为例,这点在诗经可见端倪。

《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倾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上述一诗便是一首女子对男子的求爱诗,诗中女子以梅子自比,表达自己的年华易老,小伙子们可不要错过我,切莫迟疑等待,表现出了一个渴望爱情的女子形象,甚至当时女子离异亦可从容再嫁。

而女子被真正的束缚,则到了战国后期,这一时期女子首先丧失的便是选择爱情的权利,婚姻多为父兄包半。

芈八子等一众后官干政的情况对当时女性地位并无改变。

之后,封建王朝女子地位整体向下,对女性束缚越来越大,汉朝女子多和亲,宋朝女子为迎合男性畸形审美开始缠足,延续至清晚期。

女性地位的转变事实上便是由母系主导的社会向父系主导社会的转变,究其根本还是社会是向效率更高的方向所发展的,男女生理构造的差异便决定了女性的生产效率不如男性高。

随着父系主导社会的巩固,女子总体是依附男性的。

以武则天当政时期为例,女子地位并未提高,武则天并未赋予女子多少权利多少自由,女性依旧是男性的附庸,反而在武则天下台之后,经武周一事,唐朝风气对女子束缚反而更大了。


而女子地位真正改变,则是近些年的事儿了,所以各位女同胞感谢新中国吧!


蝉鸣八月


古代后宫干政时期对女性社会地位有所影响,但是没有提高,就拿武则天称帝说吧!

武则天称帝确实对女性地位有所影响,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女性地位地下的状况。

唐朝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女性的地位较其他时期要高一些,因此唐朝女性参政人数之多,参政之广,可以说是旷古未有。上至唐朝皇室成员,如皇后、公主及宫中女官,下至地方官眷属和平民百姓的妻女都积极投身社会生活之中。

女性的地位伴随着唐朝的衰落而降低。在宋朝建立后,封建统治者总结了唐朝衰落得罪原因和教训,认为唐朝衰落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是兵权分散,二是女人乱政。结果宋朝将军人的地位放在文人之下,导致国家内部建设兴旺,但抵御外来入侵能力差。

同时修理学,对女性套上层层枷锁,从此中国女性的地位可以说降到最低,后来的烈女传中更是宣传守妇道、守节等行为,形成风气后一直延续下来。宋朝以下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反抗命运的内容就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评。

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后,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但不可否认的是,武后善治国,重视廷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但是朝野上下都是男的,唯一加入政事的女官就只有上官婉儿,再说西汉吕后,清末慈禧干政时期,朝野上下更是一个女性都没有,社会对女性的定位仍然是管理内宅的慢性附庸,所以说只有武则天当政时期对女性社会地位有所影响,但是绝对没有提高。


冬日暖阳15784


后宫干政时,女性的地位提高是肯定的,社会上的女性不见得能提高,干政者地位是无比崇高了。

我就给大家数一数,历史上后宫干政的那些人。

秦昭襄王他妈,芈八子宣太后,一手遮天,肆意妄为,和义渠王私混出孩子来。

秦始皇他妈,赵太后,干政时没多少政绩,但和嫪毐整的太不像话。

刘邦的老婆,吕雉吕太后,刘邦死后把持朝政,做的坏事罄竹难书。

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因为她男人弱智,她得以专权乱政。大晋建国才二十来年,她就给整出个"八王之乱"来,使司马懿的子孙们打成了一窝粥,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使中华民族进入了最黑暗最悲催的二百年。

宋仁宗赵祯他妈,刘娥刘太后,虽然迫害寇准手段残忍了点,但干了不少好事,使仁宗时代成为我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时代。史家有“女中尧舜"之赞。

契丹辽国的萧艳,萧太后,雄才大略,打的北宋王朝一点脾气都没有,只能拿银子、绢帛向契丹人买平安。

明英宗朱祁镇他妈,张太后,申明大义,倚重“三杨",压制阉宦王振,她死后,才有王振专权,胡作非为,弄了个“土木堡之变,差点葬送大明江山。

清同治载淳他妈,叶赫那拉氏,慈禧,她把持朝政48年,大清就亡在她手上,她的所做所为,想必大家都知道,就不用赘述了。

后宫干政最成功的,当然是李治的老婆武则天了。

李治把他爹的小老婆勾到手后,宠爱有加,让武则天批阅奏章。

其他后宫干政的都是皇帝驾崩后,以太后身份干政,武则天不然,在李治活着的时候便参与理政,和李治一起,并称二圣,尊为天后。李治死后,她当太后不过瘾,干掉了儿子,直接篡唐改周,面南背北当了皇帝。历史上仅此一人!

后宫干政没有提高妇女的整体地位,却把自己的地位提高到至高无上的程度。


沧州老夫子


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这个其实是不一定的,毕竟后宫干政期间,皇帝该是谁还是谁,(除了武则天)她们只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掌控朝堂,所以她只是影响了朝廷,对于底下的百姓,他们如果不进入朝堂,很难知道谁是在掌权,

这个我们可以分别看一下几个后宫掌权者,她们的所做所为。

吕后

吕雉是秦始皇用皇帝号之后,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他在刘邦危难之际与刘邦患难与共,后刘邦称帝,封她为皇后,

吕后在政治上采用黄老无为之术,为西汉初期的经济开了一个好头,也为文景之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因为本人为了立威杀害了韩信,彭越等人,自己的儿子当上皇帝后,又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杀死了不尊她号令的刘氏藩王,这也为后来的刘氏诸王灭吕埋下了种子,

由于她在执政的最后时期,任用自己吕氏的外戚,所以在历史上,包括西汉时期的名声都不是很好。在她的执政期间女子的地位并未太大调整。

贾南风

西晋名士贾充的女儿 ,后嫁给太子司马衷,同时也是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相貌丑陋,善于妒忌,

贾南风在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便一直想沾染朝政,可惜一直被司马炎留下的顾命大臣杨骏的阻拦,后来贾南风密诏楚王司马玮,汝南王司马亮进京,除掉了杨骏所代表的杨氏集团,

而后贾南风又矫诏利用楚王司马玮和汝南王司马亮的矛盾,相继杀害了二人,最终得以大权独揽,即使这样他仍不满足,

因为他自己没有儿子,便密谋杀害当朝太子司马遹,后太子被杀之事,引起朝堂所有人的不满,随即贾南风被赵王司马伦和齐王司马囧联合绞杀。

这是个会搞事的女人,在她的时期,女性的地位说不上有什么提高,而且她还教会我们一个道理,不只是漂亮的女人会骗人,不漂亮的也会。

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最后一位女皇帝,她的在位期间,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见她在位时期国家还是富足和谐的,

她在位期间也确实做出了一些提升女性地位的事,比如提拔有才能的上官婉儿为官等等,但她毕竟还需要别人的支持,也没有做太多越线的事,

所以她在位期间政治还是比较清明的,狄仁杰,郭子仪等名臣都是在她的时期崭露头角的,尽管他后来因为反对她的人,从而大兴酷吏,任用来俊臣等人,

但怎么样也不能磨灭她在当时,或者说是后来的女性(如韦后,太平公主等)心目中的榜样地位。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嘴痕


没有,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女性掌权者没有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蜕变,没有大幅提高生产力,因而没有改变生产关系,不能改变古代女子不掌握社会资源,又无法从事大多数的经济活动的现实,想要提高女性的地位只是空如镜花水月般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




郑七读史


后宫干政,只会提高和后宫当政者身边的女人能提高地位,当时的时代,普遍社会的广大妇女还是生活原来的样子。因为这个世界从人类演变进化开始,就逐步cog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了。所以,即使是现在女人只要追求平等就意味着这个世界还是男人的天下。


大芊世界


古代后宫干政时期只有少数优秀厉害的女政治家提高了自己的地位,其它女性依然被男尊女卑这一封建所压迫欺辱歧视,女性地位丝毫没有得到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