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說話前,父母先了解“目光原理”,正確引導才能“早開口”

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工具,而且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就是兒童時期;

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培養孩子各種能力的基礎!發展孩子語言能力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呢?

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的研究結論:我們可以知道,在和家庭教師談話的時候,孩子“目光轉移”的反應的大小直接影響著他們學習語言時的大腦反應能力。也就是說,孩子“目光轉移”反應對他們語言能力的發展至關重要。

教孩子說話前,父母先了解“目光原理”,正確引導才能“早開口”

什麼是目光轉移?

目光轉移就是兒童和另一個人的目光發生接觸之後,他們會不自覺地和另一個人注視相同的對象,而這也是嬰兒最早表現出來的社交技巧。

在研究實驗中,研究者一共選出了十七位大約十月大的孩子(均來自於英語家庭),之後對他們進行了長達四個周的研究,在這期間內,嬰兒們都參加了相同條件的西班牙語言的輔導班。在輔導班裡,教師時不時地給嬰兒們讀書、陪他們玩耍等等。

教孩子說話前,父母先了解“目光原理”,正確引導才能“早開口”

實驗結果表示,嬰兒的社交技巧在學習新語言的過程中發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目光隨著物體而移動能夠幫助孩子進行復雜的語言學習

比如:當嬰兒的視線追蹤老師的身影,或者追蹤老師手裡的玩具時,他們的大腦就已經做好了學習的準備。因此,要想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家長有必要先訓練孩子的目光轉移能力,具體方法如下:

教孩子說話前,父母先了解“目光原理”,正確引導才能“早開口”

培養孩子“目光轉移”的能力

第一:家長可以用玩具進行訓練

玩具可以說是嬰兒最喜歡的物品之一,這個方法既簡單又高效,爸爸媽媽可以先把一個玩具放在孩子的眼前,讓他們注意到,然後再將玩具移開,這個過程可以緩慢一點,避免年齡太小的孩子看不清楚,這樣在轉移玩具的時候,孩子的視線始終在移動

教孩子說話前,父母先了解“目光原理”,正確引導才能“早開口”

第二: 爸爸媽媽可以加入到訓練中來

比如,父母兩個人同時出現在孩子的視線中,先由爸爸發出聲音或者做出某種動作來吸引孩子的視線,之後爸爸暫停活動,由媽媽來叫寶寶的名字,吸引寶寶的視線,讓他們把視線轉移到媽媽的身上

教孩子說話前,父母先了解“目光原理”,正確引導才能“早開口”

第三: 在家裡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的視線上方位置懸掛起一些彩色小氣球,適宜的位置應該是孩子視線上面距離眼睛大約二十釐米到三十釐米的地方。擺好小氣球之後,等待寶寶集中注意力觀察,然後家長可以慢慢地移動小氣球,使寶寶的視線始終停留在小氣球上。

教孩子說話前,父母先了解“目光原理”,正確引導才能“早開口”

第四: 除了以上的家庭互動之外,家長還可以帶孩子經常到室外走走,

寶寶年紀尚小,很喜歡看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奔跑的汽車、飛行的小鳥和路邊的小貓小狗等,這些都有利於孩子的視線轉移,還可以豐富孩子的眼界放鬆孩子的心情

教孩子說話前,父母先了解“目光原理”,正確引導才能“早開口”

要想孩子早說話,父母一定要早點給孩子進行語言啟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超超媽在這裡為粉絲們分享兩套兒童語言啟蒙書籍,一套是

《寶寶語言啟蒙讀本》6冊,適用於0-3歲的寶寶,從最簡單的發音開始,結合繪本的形式,讓孩子最後能夠說出完整的句子,拓展更多的詞彙。

另一套書是《寶寶啟蒙口袋書》,專門為0-6歲寶寶設計,12冊內包含果蔬認知、認識物品、兒歌、唐詩、動物、數學、識字、三字經、認識車、拼音、弟子規,個人覺得這套書籍對於孩子的語言啟蒙非常全面,分享給大家!

教孩子說話前,父母先了解“目光原理”,正確引導才能“早開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