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苦不喊累還特別有經驗,村裡來了個16歲的志願者

疫情中,十五六歲的孩子在做什麼?“宅”在家裡刷手機、玩遊戲、上網課?還是走上街頭用稚嫩的肩膀抵擋冬日裡防控卡點的寒風?

鄭州財經技師學院的學子裡,有這麼幾位普普通通的孩子,他們會“出門”,會拿出自己辛辛苦苦兼職賺的錢,會拿出自己的壓歲錢、零花錢,不是為了自己,也不是為了“求表揚”,他們說:“出一點微薄之力,覺得很開心。”

不怕苦不喊累還特別有經驗,村裡來了個16歲的志願者

李亞飛,鄭州財經技師學院工業機器人應用和維護專業19級09班學生,家住河南省登封市東華鎮。

平時,他就是一名團員志願者,學校組織的各類志願者服務活動中,都有他的身影。

這次他也當仁不讓。疫情爆發後,村裡徵集志願者,16歲的李亞飛第一時間報名,成為了家鄉郭村疫情防控第一線的一名志願者。

十數天的執勤中,李亞飛的主要任務是在村口防疫檢測點排查出入人員,測量體溫,全面消毒,對來往村民進行登記,勸導村民......

“也曾經遇到了一些村民不理解,甚至是外村人非要入村的情況。”

怎麼辦呢?李亞飛其實挺有“經驗”的,畢竟參加的志願者活動為數不少。

他說: “我是一名志願者,在國家有難需要人手的情況下,就要能衝上去,能擔當。”

不怕苦不喊累還特別有經驗,村裡來了個16歲的志願者

16歲的李亞飛選擇用當志願者去卡點執勤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少年中國夢”。而報名未獲批准的張信威和張路陽則通過另一種方式去付出自己的一份心意。

張信威是鄭州財經技師學院導遊與酒店服務專業19級06班的班長。

從新聞、網絡看到前線防疫物資緊缺時,他非常擔心,也在通過網絡查詢一些信息,看看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剛好,在國外的朋友提議購買一些口罩和消毒用品捐贈到一線,張信威二話不說拿出了自己以前打工掙的600餘元,和朋友一起購買了口罩、消毒用品捐給了武漢市肺科醫院。

不怕苦不喊累還特別有經驗,村裡來了個16歲的志願者

和張信威不同,張路陽的“小金庫”則是自己的壓歲錢。

他是鄭州財經技師學院會計專業19級12班的一名學生,家住鄭州市八卦廟社區。

張路陽的父親是一名社區工作人員,每天早出晚歸,甚至時常要24小時輪軸轉,這也讓他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社區防疫工作人員的辛苦與付出。

與家人商量之後,張路陽掏出自己積攢多時的壓歲錢和零花錢,為一線疫情防控工作人員捐贈了10箱麵包、3箱方便麵、4箱飲品和5箱餅乾。

“每天看著爸爸那麼辛苦,我也想盡一份微薄之力。現在特別希望病毒趕快消失。”

張路陽說,像父親一樣的人很多,他們都在努力戰“疫”,“相信我們大家同心協力,一定能扛過這次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