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陈列馆”,北方系剑,图片欣赏


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陈列馆位于沈阳市于洪区杨士街郑家三委青铜东巷23号,是以1965年发掘的青铜短剑大墓为依托建立的小型遗址类博物馆。50多年前,在这里的墓葬群里曾先后出土了三把春秋战国时期东北系青铜短剑,因此被称为青铜短剑大墓。

为保护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群,1986年由政府拨款就地建起一座砖混结构的棚厦,并修建了展厅,展厅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青铜短剑大墓的复原陈列,第二部分展出在沈阳地区出土的属于青铜短剑文化类型的文物。1987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1985年由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由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开馆时间为:9:00-16:30,全年免费参观,每周一闭馆。

东北系青铜短剑,特征及基本分布

东北系青铜短剑,特征及基本分布

中国古代的北方,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着以两种青铜短剑为特殊标识的少数民族文化。一种是剑柄与剑身连铸地一起的匕首式短剑,主要分布在蒙古大草原东南部边缘,包括山西、河北的广大地区;另一种是分布在东北地区,尤其是辽宁、吉林和朝鲜半岛等地的双曲刃式短剑。

东北系青铜短剑各部位名称图示

北方民族使用的琵琶形曲刃剑有地方特色。日本学者把这种短剑称为“辽宁式铜剑”,中国学者则称之为“双侧曲刃短剑”、“丁字形青铜短剑”或“短茎式曲刃短剑”。

更多精彩内容,请您关注“左右看沈阳”头条号,每日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