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是如何灭掉灭南宋的?南宋皇帝死的惨不惨?

国学智慧哲理


小编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元是如何灭掉南宋?其实我们都知道蒙古大军的威力。

面对较为强大的经常元朝都不费吹飞之力,就将其灭掉。可见元军的实力之大。元朝主要擅长的是骑兵作战。骑兵重甲是蒙古的特色。而且成吉思汗对他的部队还进行了改装。是其实力大大增强。

成吉思汗甚至打到了欧洲。其实说到元朝跟宋朝的战争。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钓鱼城钓鱼城战役拖住了蒙古军,甚至蒙古国当时的首领也是在这战争死掉的。这场战役虽然没有扭转整个战争形势,但是极大地鼓舞了对抗元朝的军民士气。

大家一起同仇敌忾对抗元军。虽然最后寡不敌众。最终被蒙古国破了城但是当时英勇斗争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比如著名将领文天祥。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同样激励着我们。最后我们都知道崖山战役之后,

丞相背着年仅八岁的皇帝。跳飞大海。最后十几万居民跟着一起跳落大海。那场面是极其壮观的。也是极其悲壮的。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啦,希望大家多点赞关注评论转发,谢谢大家。


最强大的我们


窝阔台时期,蒙宋合力灭金,金被灭后宋欲收复北方失地,结果被蒙古军打败,未能如愿。之后窝阔台以宋军背盟为由发动侵宋战争。此战历时七年,宋军败多胜少,只是蒙古军战线过长,很少驻守,退军后,宋军很快就把失地收复。第一次蒙宋战争以窝阔台汗病忘宣告结束。

蒙哥汗夺取汗位后继续发动侵宋战争,结果在四川钓鱼城被流弹击中暴毙。二次侵宋战争宣告结束。

忽必烈夺取汗位后与南宋修好,得以平息蒙古内乱。稳定后方,忽必烈总结窝阔台、蒙哥攻宋的得失,制定了完整的灭宋方略。

这一次南宋的好运没了,六年的襄樊之战,尽管宋军创造了很多奇迹,但最终还是由于各种指挥失误以及内部自毁长城而失败。襄樊被元占领。

之后元用六年的时间彻底击溃了南宋的所有抵抗力量,直到崖山海战,南宋最后一任宰相陆秀夫抱着年仅八岁的末代皇帝赵昺(bing)跳海身亡,南宋灭亡。


聊聊过去的人和事


历史的可能性——南宋曾有机会,与蒙元议和,继续做“儿皇帝”,延续国祚

贾似道在鄂州之战时,与还是皇弟的忽必烈曾有过议和的协议。但当蒙军退兵之后,贾似道截杀了一百多个殿后的蒙古军,并谎报鄂州大捷。因此造成了一种假象,迷惑了南宋上下,毕竟川蜀的战役中,让蒙古大汗折翼,还在其他路上成功阻击了蒙古军。

随后贾似道还扣押了忽必烈的使臣郝经,不谈、不和的模式之下,扣了郝经16年之久。【郝经是大儒,他有个学生叫做张弘范,是后来崖山海战的蒙军统帅】

虽然网络上一直有观点认为,南宋毁约只不过是忽必烈发动战争的借口而已;以及所谓的和谈也不过是忽必烈需要的权宜之计,用来避免两线作战。

但从金、宋的绍兴合议来看,真有延续南宋国祚的可能性。

即:南宋延续传统,将对金“臣服”转为蒙元,选择称臣、接受册封、岁贡、割让长江以北的土地。(可以参考绍兴合议,条件一样)

忽必烈灭亡南宋

一、在内斗中陷入灭亡的南宋

在史料中,南宋一直宣称击毙了蒙古帝国的大汗蒙哥。这种宣传可以提振士气,但对于当时南宋来说,反而是另外一种——骄兵!

毕竟击毙帝国皇帝,还在其他地区成功阻击了其他蒙古大军,没有之前蒙古军劫掠地方的事情出现。可以说蒙哥攻宋,是南宋与蒙古之间的战争中最好的一次了。

所以当蒙古人退却之后,南宋就陷入了争权夺利之中,当宋理宗死后,这种局面愈演愈烈。中枢与各地将帅之间的关系日渐僵硬,就在这段蒙宋间歇期,南宋贾似道的派系不断排挤其他派系,吕文德与刘整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

最终吕文德与俞兴勾结,打算诬告迫害刘整。得到消息后的刘整,在公元1261年时,率领潼川府路和八万精锐向蒙古忽必烈投降。虽然吕文德快速做出了反应,击溃了刘整的叛军,但只是夺得了泸州城,潼川府路大部分已经陷入蒙古军之手。

刘整

灭亡南宋的蒙古功臣,昔日阻击蒙古入侵的南宋功臣!根据新元史的记载,刘整投降蒙古后,在面见忽必烈时,提出了灭亡南宋之策——“先攻襄阳,撤其捍蔽。”但根据后来的考究,发现其实早在开庆元年攻宋时,忽必烈与幕僚们,已经慢慢形成“先取襄樊”的方略。

但刘整的到来,不仅仅是削弱了南宋的军事实力,刘整为蒙古军训练水师!

二、襄阳之战

忽必烈早期攻打宋朝襄阳时,主将是阿术、刘整【都元帅阿术督诸军,都元帅刘整,围襄阳(《新元史》】。

(刘整)为攻取计,率兵五万,钞略沿江诸郡。六年六月,擒都统唐永坚。七年三月,筑实心台于汉水中流,上置弩炮,下为石囤五,以扼敌船。且与阿术计曰:“我精兵突骑所当者破,惟水战不如宋耳。夺彼所长,造战舰,习水军,则事济矣。”乘驿以闻,报可。既还,造船五十艘,日练水军,虽雨不能出,亦画地为船习之,得战士七万。——《新元史 刘整传》

正因为刘整的计策,以及训练的水军,成功阻击了宋军多次支援襄阳的行动。另外训练及水陆协同、回回炮、弩炮的优势,扭转了原本宋军占据了防御战优势,

时围襄阳已五年,整计襄、樊唇齿,宜先攻樊城。樊城人树栅于城外,斩木列置江中,贯以铁索。整言于丞相伯颜,令善泅者断木沉索,督战舰趋城下,以回回炮击之,焚其栅。十年五月,樊城破,遣唐永坚入襄阳,谕吕文焕,乃以城降。

此时的忽必烈,还是比较相信汉儒臣的,在汉儒臣的建议之下,已经少有其祖父、父、兄嗜杀。比如在攻取大理时,就取消了屠杀令,颁布了止杀令。

所以当攻宋时,忽必烈也提出了“勿妄杀,以争取人心"的旨意。当襄、樊城破了之后,忽必烈知道若还是刘整率领军队攻打南宋,刘整肯定会报复南宋朝廷杀妻儿之仇,尤其是吕文德和俞兴等家族,会受到灭顶之灾。

因此忽必烈在此时调走了刘整,【改行淮西枢密院事,驻正阳,夹淮而城,南逼江,断其东西冲】,随后让伯颜继续延续刘整的策略,水路并进,沿着长江而上攻取临安。

三、伯颜灭宋

至元十一年(1274年),伯颜与阿术统领中路军取鄂州、汉阳等地,沿长江东下,至正十二年取黄州、蕲州、江州、安庆、池州等地,大败宋宰相贾似道军于丁家洲,收降太平州、滁州,下建康(今南京)。

伯颜秉承了忽必烈的“勿妄杀,以争取人心"旨意,除了战斗的杀戮之外,沿江均少有杀戮。

攻取建康之后,伯颜再次分兵,兵分三路进攻临安。就在此时,原本已经投降蒙古的常州,突然爆发了起义,加上之前伯颜并没有扫荡淮西夏贵、淮东李庭芝的部队。

因此复叛的常州很快就成为各路“义军”、淮西夏贵、淮东李庭芝的部队的集结地,也成为切断伯颜后路的一枚钉子。

正准备攻取临安的伯颜大怒,命都元帅唆都率二十万大军回军攻打常州,并根据蒙古习俗,投降复叛皆死的原则,下了屠杀令。

根据《常州县志》和南开大学李治安教授的考究,当时应该是屠杀了三万守城军队(明编《续通鉴纲目》的记载,则是按常州的常驻人口算,说是屠了十多万,之余七人,但县志的记载,当时城里少有居民,只有宋军)

常州是忽必烈灭宋战争以来,唯一的一次屠城。随后临安在皇太后的首肯之下,选择了投降。后来宋人写了首诗——“伯颜丞相吕将军,收了江南不杀人。”

南宋朝廷于公元1276年,谢太后携宋恭帝投降。

四、流亡的小朝廷

虽然谢太后、宋恭帝在1276年3月2日时,投降了伯颜。但谢太后还是让忠臣带着其他两个皇子,潜出临安。

1276年6月14日,7岁的赵昰在福建福州被立为宋帝,改元景炎,史称宋端宗。

此时的还在宋朝手中的城池只有福建的福州;浙江的温州、台州、处州;广东的广州、南雄州;长江以北的扬州、真州、通州,这几处还在坚守、抵抗蒙元军队。

同时虽然川蜀大部分地区已经被蒙元所占据,但钓鱼城、凌霄城等山城还在,且能调动的军队还有20万左右。

这个时候的宋朝君臣将希望寄托在元军,能像当年追赶宋高宗的金兵一样,因不堪忍受南方湿热的天气退兵。能给宋朝一个喘息甚至中兴的机会。但是此时的蒙古军已经不同了,不再是金兵那样是东北人,也不同窝阔台、蒙哥时期的有大量的草原军队在。

此时的三十五万蒙古军,只有五万是蒙古骑兵,其他的三十万皆是汉家北地之人,即汉军。

随着元军的不断压迫下,流亡宋廷一步步往南逃亡,随着一个个城池被攻破,小朝廷只敢浮于舟上。结果在公元1277年12月时,退到广东秀山的宋廷,听说广州沦陷之后,惊慌失措之下,选择出海继续逃避,结果碰到台风(飓风),8岁的宋端宗跌落海水之中,虽然救了回来,可担惊受怕之下,很快这个8岁的孩子就患病了。

公元1278年4月,9岁的宋端宗在碙洲荒岛(今广东湛江硇洲岛)上病死,葬于永福陵(今香港大屿山)!

在陆秀文、张世杰的拥护之下,6岁半的赵昺在碙洲荒岛称帝,史称宋怀宗。在位313天后,崖山之战,陆秀文背着这个才虚年8岁的孩子跳海殉国。流亡的南宋朝廷灭亡。

而这两个小皇帝的哥哥,宋恭帝赵㬎在忽必烈抚养到18岁那年,即1288年,忽必烈派遣他到吐蕃学习佛法……


总述:

其实,南宋在端平入洛之后,蒙古的全面进攻之时,已经濒临灭亡了。随后的时间只不过是在苟延残喘。

另外当初宋高宗赵构将首都设在临安,除了便利于赋税的转运之外,更多的就是为了能逃跑于海外。南宋的防线就如同一条长蛇阵,头部就是首都,中间是襄阳,尾部是川蜀,若是南宋有野战的能力,三面进攻的方式确实可以保证收复中原。

只可惜南宋没有野战之力,一个头尾难于相顾的长蛇阵,拦腰截断是必然的。

流亡的南宋小朝廷,是壮烈的,也是可悲的



史之为用


看看南宋灭亡前的局势。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先将西夏打到臣服,在灭西辽,1211年伐金,把金打到迁都,金实力大损。而后西征,占领大片中亚土地,击溃花剌子模,一路到里海, 而后彻底灭亡西夏,成吉思汗病逝,窝阔台继位, 继续征服,占领伊朗高原,高加索地区小亚细亚攻到地中海沿岸。 蒙宋联军灭亡金,二次西征饮马多瑙河,占领整个东欧,同时也在攻打南宋,结果窝阔台死了。攻宋也就结束了,窝阔台之子贵由夺得汗位,但是只当了两年大汗就拜拜了。之后蒙古因为汗位,已经看到分裂的苗头,之后的汗位被拖雷的长子蒙哥继承,再次开启战争模式,绕道攻灭大理和吐蕃,也就是云南西藏等地,西征也征服了两河流域准备进入埃及,结果蒙哥在攻钓鱼城的时候被打死了。结果汗位又开始血腥的争夺,之后忽必烈继承汗位,但蒙古的内斗也就开启了。忽必烈先是忽视了西部的叛乱,集中全力攻击南宋,进攻襄阳。1276年临安城破,宋恭帝被抓。1279年崖山海战,宋彻底灭亡。



其实灭宋过程,宋有很多忠烈,战死不计其数。恭帝投降后,还带着少帝反抗。但是整个过程真的就是摧枯拉朽,襄阳被攻克后,南宋就再也没有组织起像样的抵抗。临安城破后宋恭帝就已经投降了。

元的军力过于强盛,宋的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而且面对的是一个横跨亚欧的巨大帝国



宋恭帝之后做了蒙古驸马,老年为萨迦派祖师之一“合尊法宝”,死后被传说为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的生父。

宋少帝赵昺,南宋最后一个皇帝,死的时候年仅8岁。

赵昺登基的时候是6岁,不过不在临安了在广东沿海。

到最后,万般无奈之下,被大臣抱着跳海了。


盛祺好奇


1263年五月,忽必烈升开平为上都,作为驻夏的纳钵。

1264年八月,又下诏燕京(金中都,金亡后称燕京)仍改名为中都,作建都的准备。忽必烈建立“大元”国号后,

1272年二月,采刘秉忠议,改中都为大都,宣布在此建都。

1273年,大都宫殿建成。次年正月元旦,忽必烈在正殿接受朝贺。元朝从此即定都在大都(北京市)。大都代替和林,成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至此以后,明、清两代,北京一直是国家的首都。

1274年,忽必烈命令屯戍高丽的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率兵15,000人,大小战船900艘出征日本。在日军坚决抵抗下,首战只获小胜,未能深入。不久,因台风将大部分战船毁坏,加上已兵疲箭尽,元军只得仓促撤回。

1275年二月,忽必烈派礼部侍郎杜世忠等出使日本。杜世忠等一到日本,就被镰仓幕府处死。

这一消息直到1280年才传到元朝。于是,忽必烈决心再次征讨日本。是年下半年,元朝征调军队(包括结集南宋新附军),成立征东行省(亦称日本行省)主持征伐大计。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南宋灭亡,元朝掌握全国性政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流亡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

1281年正月,忽必烈命令元军兵分两路远征日本,但仍然失败。


福子说历史


公元1267年,忽必烈下令攻打南宋的重镇襄阳,是为襄樊之战。宋军利用汉水把资源源不绝送入城内,才能坚守城池。守将吕文德及吕文焕坚守城池六年,贾似道派了范文虎及李庭芝援助,但两者之间不和。贾似道封锁了所有蒙古南侵消息,皇帝并不知此事。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国号为元。在1272年,张顺,张贵两兄弟的义兵曾血战元军。在1273年,樊城失守,襄阳城破,在宋军继续巷战,吕文焕最终投降,六年的襄阳保卫战结束。

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南宋主体政权宣告灭亡。

南宋皇帝死的比较惨烈。后来,南宋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军对小皇帝穷追不舍,不断逃亡至南方,经过香港,端宗因病逝世,而另立幼主,逃至新会至南海一带。文天祥在海丰兵败被俘,张世杰战船沉没,走投无路的南宋残余势力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崖山海战失败及陆秀夫负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彻底灭亡,四十多年与蒙古-元朝的抗衡完结。


乐幽心屡止


元世祖忽必烈消灭南宋采用战略大迂回,按逆时针走向从西北向东南纵深包抄南宋,东起江淮西至川陕宽大正面对南宋实施大纵深作战。一举灭掉南宋


老余侃大山


襄樊之战虽然只是忽必烈南下攻宋的首战,却在事实上成为了一场决战。双方都主力尽出,蒙古军队的战术能力也远远超出了宋军的想象力,最终成就了一场令人咋舌的胜利。


懵狮


陸秀夫背小皇帝跳海而亡,惨烈。


zhao六爷


南宋是被蒙古人(元)灭掉的,最后一个皇帝是个幼儿,被大臣背着跳海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