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六個月了,添加輔食了,可是一天幾頓輔食啊,我家孩子晚上總吃奶,是輔食少了嗎?

手機用戶54914044067


你好,很高興為你回答這個問題。我是一名90後寶媽,有一個男寶寶,16個月。

1歲之前以奶為主,以輔食為輔。

  1. 寶寶六個月開始接觸輔食,可以先安排一頓。從一開始早上10點開始一頓純米糊,米糊的逐量添加,從一開始的5g慢慢地添加到20g左右。

  2. 寶寶純米糊一週適應後可以開始在純米糊裡添加蔬菜泥,比如一開始的根莖蔬菜,土豆泥、胡蘿蔔泥、番薯泥、紫薯泥、南瓜泥到後面菠菜泥、西蘭花泥、接著慢慢開始肉泥、雞蛋等等,每一種食材連續吃三天,可以看看寶寶有沒有出現過敏情況。蔬菜泥與肉泥的量不能超過米糊的一半。

  3. 在寶寶6個半月的時候,可以在下午午睡後給一頓果泥,不需要加入米粉,純果泥就好,比如香蕉泥、蘋果泥、梨泥。

  4. 在寶寶7個月後就可以開始添加晚上的輔食。我之前在日本生孩子,日本這邊有詳細的寶寶輔食進階表,我們同為亞洲人,可以拿來參考一下。據我之前在日本生活所觀察到,日本人對營養學很有研究,小寶寶生出來小小的,但是通過後期的培養基本上長得都是標準身高。我想跟他們的飲食也有關係。

  • 6個月是輔食吃一頓(早上十點)
  • 7-8個月可以開始變成兩頓。(早上十點、晚上六點)
  • 9-11個月,可以安排三頓輔食。

從6個月到11個月,輔食裡的蔬菜泥,可以慢慢地從泥狀到顆粒狀,顆粒狀到塊狀。

1歲之前都是奶量1000毫升。

  • 12-18個月,就跟我們大人一樣,早飯、中飯、晚飯。奶量400毫升。

以上可以參考,具體寶媽也可以參考崔玉濤專家的育兒學,每個寶寶情況不一樣,食用量也不一樣哦。

寶寶晚上總吃奶,是不是吃少了,我來回答一下。

寶寶1歲之前奶為主,輔食為輔,如果是母乳餵養的話,不用過於糾結,不一定是吃少了,如果是夜奶頻繁可以考慮戒一樣夜奶。不過一切還是要以寶寶的身體健康為主,不一定非按標準來。


煩惱的猴子哥


寶媽你好,我是西瓜視頻和今日頭條做母乳餵養和育兒分享的黃老師,看到你的問題,我來分享一點建議。

6個月的寶寶一天一到兩次輔食都可以,看寶寶的接受度,一開始先從高鐵米粉開始,從一天一次少量嘗試,再逐漸增加量,這個時候寶寶是以奶為主,每天要有600--800ml左右的奶量,不能餵了一次輔食而減少一整頓奶量。

一開始吃輔食,不是為了讓寶寶當一頓飯,而是熟悉輔食的形式,讓寶寶知道還有奶以外的食物可以吃,讓寶寶學會吞嚥和咀嚼,也許一開始寶寶會頂出來,也有可能一開始幾天會很喜歡,過幾天又不喜歡了都很正常,一天吃一兩口也沒有關係,這時是培養興趣為主。

寶寶晚上總吃奶,寶媽可以去分析是以下什麼原因?

第一、寶寶晚上總吃奶,要看看,是不是因為白天奶量減少了,每次吃得很多很久,寶寶是真的餓嗎?

第二、媽媽是不是這個時候上班了?因為和媽媽白天分開,導致寶寶有分離焦慮,晚上回來就不停的找媽媽吃奶,確保媽媽在自己身邊,把白天對媽媽的思念通過吃奶彌補回來!

如果是,媽媽下班回來就要放下工作、放下手機,好好陪陪寶寶,讓寶寶覺得媽媽只是暫時離開,還是會一直在寶寶身邊,週末也多一些親子陪伴,高質量的陪伴後寶寶也會逐漸適應媽媽白天上班,晚上不會再頻繁吃奶求安撫。

第三、寶寶是否吃幾口就睡了,尋求安撫?有時白天受了驚嚇,磕到絆倒了,見了陌生人,到了陌生環境,也會導致寶寶晚上容易驚醒;

第四、還是因為吃了輔食,吃多了?或者不適應?造成了肚子不舒服,導致晚上頻繁醒來索求吃奶的安撫?

第五、是否在萌芽期間,這段時間有沒有大量流口水,寶寶在牙齒快冒出來之前牙齦不舒服,也會導致晚上頻繁醒來,這種情況要多給寶寶牙膠和磨牙棒。

寶媽要去發現其中的具體原因,媽媽比誰都更瞭解自己的孩子。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母乳指導黃老師


輔食是指給6~18個月寶寶添加的除母乳和配方奶以外的所有固態和液態的食物。輔食添加對寶寶來說確實很重要:可以提供寶寶的各種營養需求,滿足生長需要,同時還能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和吞嚥能力,促進寶寶頜骨發育,並刺激乳牙萌出。那麼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寶寶一天吃幾頓吃多少呢?輔食吃少了有沒有影響呢?


輔食添加的基本原則

《中國居民營養膳食指南》2016指出寶寶滿6個月(出生後180天)開始添加輔食。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都不相同,對食物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我們應該根據每個寶寶的具體情況來靈活餵養,但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 種類從單一到多樣:剛開始添加輔食時無法確定寶寶對某些食物是否過敏、不消化不適應,所以食材品種先一樣一樣添加,並觀察寶寶的反應,等到適應之後再逐漸增加。一般來說剛開始添加輔食時,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材,連續加三天,觀察寶寶是否有不良反應,再繼續添加下一種。
  2. 由稀到稠:輔食添加的初期,寶寶的吞嚥能力和消化能力尚未發育完全,所以衝調米粉要非常稀(用勺子將米粉舀起來後,再將勺子翻轉,米粉能夠從勺子上滴下來),等寶寶適應之後再逐漸變為濃稠。
  3. 添加量由少到多:寶寶需要時間來適應新食物,不管是米粉還是蔬菜。為了確保寶寶對此種食物沒有不良反應,開始時從一勺開始少量增加,如果寶寶沒有異常,根據寶寶的需求逐漸增多。
  4. 製作輔食由細到粗:由於剛添加輔食時寶寶的咀嚼能力還不強,有的寶寶還沒有出牙,所以剛開始的食物要做的非常精細,要以方便寶寶吞嚥的泥糊狀為主,在寶寶適應和接受一段時間後,才開始加粗顆粒、手指食物,直到固態食物。
以上4點就是給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的輔食添加基本原則。所以對於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建議一天一次輔食,在早上兩餐奶之間添加即可。等到寶寶對輔食接受時,就可以逐漸增加。

不同月齡對應的餵養標準

添加輔食之後,媽媽需要牢記:給寶寶添加輔食並不是為了讓寶寶有飽腹感,從而減少對奶的需求,而是讓寶寶從奶到固體食物可以慢慢的接受。輔食為輔,奶才是主,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6月齡:每日母乳或配方奶600-800ml,每天一次輔食,最好安排在上午,且在兩頓奶之間。

◆7月齡:每日母乳或配方奶600ml及以上,月末時輔食過渡到1-2次。此時輔食種類開始增多,大大增加了寶寶對吃的興趣。逐漸由1頓輔食增加到2頓。奶依然為主食。

◆8~9月齡:每日母乳4~6次或配方奶600ml及以上,9月齡後輔食由2次逐步增加到3次。

◆10~12月齡:每日母乳3~4次或配方奶600ml,輔食三頓。逐漸和父母吃飯時間一致。

6個月寶寶輔食計劃建議如下圖:


寶寶晚上總吃奶會是那些情況,如何對應?

通常寶寶夜裡起來頻繁吃奶,除了真的餓了以外,常見的原因有:

  1. 出牙不適:4~6月是寶寶的第1個出牙期,有的寶寶出牙時會比較痛苦,所以夜裡會經常醒來,需要吸吮來緩解痛苦。白天給孩子一個磨牙棒,讓他盡情的磨牙;夜裡給他一個安撫奶嘴。
  2. 溫度不適:嬰兒一般都比較怕熱,通常大人覺得舒服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覺得有點熱,所以要及時檢查寶寶是否有出汗的情況,給寶寶適當減少或增加被褥。
  3. 情緒變化:6個月的寶寶有的已經開始在學爬行、添加輔食,這對寶寶來說已經解鎖了非常多的技能,可能會讓寶寶覺得非常興奮,以至於他高興得睡不著,又或者白天因為沒有好好吃輔食而被批評,導致心情不不佳。情緒變化也能讓寶寶睡不踏實,需要媽媽通過安撫,或者給他安撫奶嘴。

一般來說大部分寶寶在6個月大時仍有1~2次夜奶,這就需要媽媽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判斷。如果寶寶是真的餓了,就只能餵飽他。



最後

無論哪種餵養方式,對餵養效果最好的判斷標準都是生長曲線。

始終要記得在輔食的過程中:輔食按需餵養,多吃不限制、少吃不強制,將每天的進食量又將由寶寶自己控制。
女寶0-24個月生長曲線圖



男寶0-24個月生長曲線圖

帶著孩子碼字,如有錯別字,請理解。

我是卿晨,小豬媽媽,一邊學習育兒,一邊分享經驗。關注@小豬媽媽卿晨,碰撞更多育兒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期待你的轉發、點贊與關注!

小豬媽媽卿晨


添加輔食,滿月,一天一個雞蛋黃!

四個月,一天兩頓雞蛋羹,一頓兩個雞蛋,一天四個雞蛋!

有人講,滿月加輔食???拜託多看看書吧 不能毀了孩子的健康。

我講人體生理學30年。生孩子時講了三年。

但滿月餵雞蛋黃是我媽媽講的。中國傳統餵養方式,沒有被現代醫生採用,沒有編入現代教科書裡。但從生理學角度,從營養學角度講,雞蛋和雞蛋黃對嬰兒,是最好的營養物質。從蛋白質腦磷脂卵磷脂角度講,遠遠超過牛奶,母乳和米粉的營養價值!

雞蛋黃裡有卵磷脂腦磷脂,有利於人體神經髓鞘的發育,有人體不吸收的脂肪,有利於通便,三個月我就改成餵雞蛋羹。雞蛋裡的蛋白質,比牛奶裡的蛋白質更豐富,營養價值更好,四個月一天四個雞蛋,雞蛋當飯了。孩子健康聰明,考大學在全省22萬人里名列前2000名。

而有人居然說雞蛋黃會毀了孩子!還拜託多看書?書是應該多看,看了之後的思考,書上的知識該怎麼靈活理解與應用,真的考驗所有媽媽的邏輯思維能力!

可能所有不敢餵雞蛋黃的媽媽,都大概是愛學習,愛看書的,兒科醫生寫的書大概不主張餵雞蛋黃。我上大學也確實沒看到主張給滿月孩子餵雞蛋黃的。可是,我媽媽是農村來的人。我特別相信中國農村人講的傳統文化,當然也要用現代理論去衡量。

看動物世界,角馬,生下來就會跑,必須會,不跑可能就被其他野獸吃掉了。

但人不一樣。人生下來,只會吸允,喝奶,手腳只會小幅度亂動,不能協調運動。為什麼,因為支配肌肉的神經纖維沒有髓鞘,神經纖維傳導速度慢。人類要到一週歲才會走。從出生到一週歲,大量神經纖維需要包上髓鞘。需要大量腦磷脂卵磷脂。而雞蛋含有大量腦磷脂卵磷脂。

再想想,一個雞蛋可以孵化成一個小雞,說明一個雞蛋裡有一個完整生命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而且各個營養物質的配比正適合一個孩子的需要。雞蛋加水攪勻蒸熟成為雞蛋羹,既不像奶那麼稀,又不像米飯那麼幹。正適合於一歲內孩子食用。

只有發高燒的孩子吃雞蛋過敏。一般健康孩子吃雞蛋是不會過敏的。


彭如心老師


6個月的寶寶確實是開始添加輔食了,但是寶寶這時候的食量是非常小的,有時候只吃2調羹,有時候還不肯吃,再加上寶寶這時候還是以奶為主的。

所以,6個月寶寶就算添加輔食了,晚上還是會多次找奶吃的,母乳寶寶可能會找2-4次,奶粉寶寶可能會找1-2次,這都很正常,媽媽不用擔心,這不是輔食吃少了,這是寶寶的需求。

6個月寶寶一天加幾次輔食?

1.如果是母乳寶寶,也就是才開始添加輔食,那他們對輔食的興趣還不是很大,媽媽們一天安排1-2次就可以了,每次2-4調羹,等寶寶肯接受了,再增加輔食的量,到時候大概能吃1/4碗的米糊。但寶寶每次吃多少都是因人而異的,媽媽們不用強迫寶寶一定要吃多少。

2.如果是奶粉餵養的寶寶,這時候輔食吃的就比較順利,除了米糊外,還可能吃麵條、土豆泥、香蕉泥等,寶寶每次也能吃掉不少,那媽媽們可以安排1-3餐的輔食給寶寶吃,晚餐那頓就不要吃太飽,以免影響消化,睡前再給寶寶喝150毫升牛奶就夠飽了。

但是,不管寶寶輔食吃的如何,都不能影響奶的攝入,寶寶在1歲之前還是以奶為主的。母乳餵養的寶寶這時候添加輔食是因為只餵母乳的話,可能會造成鐵攝入不足,寶寶在5個月之後,體內儲存的鐵分就會越來越少,所以就要及時增添輔食。



總結: 6個月寶寶晚上總是喝奶是正常的,不是因為輔食吃少了,沒必要增加輔食量,以免造成寶寶腸胃負擔。


慧說育兒


您好寶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一般寶寶大概在5個月後就可以開始訓練輔食了,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先一勺兩勺試試寶寶對輔食的接受能力,能接受再每日添加,不願意吃的話可以延到6個月再試。

5-6個月

這個階段寶寶的主食是奶,以整天的食用量來說,奶量70-90%,輔食佔比10-30%。在餵食的頻率上,母乳一天六至七次或是配方奶一天五次,合計約1000毫升。此時的輔食目的是在讓寶寶少量多樣化嘗試,一天喂一餐,如果寶寶對輔食接受度高,輔食食量能吃到100毫升,可進展到一天兩餐。

7-8個月

此時的整日食用量,輔食佔比30-40%,奶量60-70%。在餵食的頻率上,輔食一天最少兩餐;母乳一天五次,合計700至900毫升。

9-11個月

到了這個階段,輔食的食用量比重可高於奶量,佔比60-70%,可分成一天三餐來喂;奶量30-40%,母乳一天五次或是配方奶,奶量合計500至700毫升。

一歲

理論上,一歲左右可漸漸以輔食為主食,佔整日食用量的70-100%,奶量減少至30%以內。寶寶若輔食吃得很好,斷奶後以輔食為主,中間可加入一至兩餐點心,也能給予鮮奶,一天200至300毫升。

如果感覺餵了沒多少寶寶就不願意吃了,就不要強迫寶寶吃了,有時候是口味不太喜歡,或者寶寶已經不餓了。也不要看到別人同齡的寶寶吃那麼多,就一定要自己的寶寶也吃那麼多哦,這樣反而容易讓寶寶產生恐懼和排斥。

最後,祝寶寶健康成長哦~


好女人說


“最初的幾餐飯並不是真正的進餐,只是進食固體食物的序曲”,寶媽在餵養輔食時如果寶寶對食物失去興趣時就不要再繼續餵了,寶寶對食物的慾望是很明顯的,儘管每一位寶寶的表現都不一樣,如不喜或者將頭移動到另一邊,這都是寶寶表示拒絕的意思。

孩子六個月了,添加輔食了,可是一天幾頓輔食啊,我家孩子晚上總吃奶,是輔食少了嗎?

輔食添加早的寶媽在4-5個月時就已經開始為寶寶添加“輔食”如果寶寶一天攝入多噸輔食,應該注意寶寶是否真的有需要,還是因為寶媽喂的太勤而導致寶寶無法拒絕,寶媽們給寶寶餵食食物時應注意寶寶心情和或者食物的口味還有食物材料的新鮮度,通常這些變化會導致寶寶進食較少,寶媽切記不可強迫餵食寶寶,如果寶寶表現出不願意,那就結束餵食。

在未對寶寶“隔奶”前,寶寶在晚上吃奶是習慣,很多時候並不是寶寶餓,而是已經習慣了晚上吃奶這一習慣,不論白天寶寶攝入多少輔食,晚上一次或者幾次的“吃奶”行為都是正常的,何況後半夜寶寶確實會出現餓的情況,像這種情況寶寶“吃奶”也是真的為了吃“飽飽”只需要寶寶在正常進食的情況下,正常的排便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在寶寶隔奶後這種情況才會開始慢慢改善。

懶魚育兒,餵養“輔食”的建議

每一位寶媽都會認為對於寶寶來說,“母乳”是最好的液體食物,但是我們也應該知道的是寶寶的成長離不開“固體食物”,挑選寶寶喜愛的“輔食”進行餵養,是寶寶開始攝入“固體食物”的開始,也是寶媽進行育兒的另一個階段,在該階段我們可以進行以下“輔食”輔助寶寶進食。


米糊

因為米糊比較容易被稀釋,適應絕大部分寶寶且非常容易消化,這種自然生產的食物材料,對寶寶而言也不會引起過敏反應,而且還含有豐富的“鐵”元素,所以魚媽建議寶媽們一定要將米糊列入寶寶的輔食列表。

水果

從一開始餵養寶寶攝入水果的時候,寶媽們都是將其搗碎碾成泥餵給寶寶,像這種帶鮮甜的水果都是寶寶的最愛,而淡味的蔬菜則是寶寶比較拒絕的食物,所以每日給寶寶準備一杯鮮榨果汁或者搗碎的香蕉和蘋果也是輔食列表上的首選。


蔬菜

有營養而不甜膩的“輔食”唯有蔬菜,但是蔬菜因為味道而不吸引寶寶的喜歡,往往餵食時寶寶都是拒絕的,所以可以挑選胡蘿蔔或者帶淡甜味的豌豆等蔬菜讓寶寶慢慢接受。

魚媽建議

在寶寶可以隨心所欲的進食之前,寶寶的進食規律和量需要寶媽積極的進行引導,特別是“哺乳”和進食“輔食”同時進行的階段,很多時候寶寶的營養來自於輔食,但是寶寶因為對“吃奶”已經成為習慣,在上半夜有“吃奶”的習慣是屬於正常的現象,後半夜因為寶寶可能真的餓了,需要“吃奶”也是正常的,寶媽們只需要注意寶寶是否正常的排便即可。

種花家的小兔子們走過路過,施捨個贊和關注吧! 關注懶魚育兒,普及育兒孕產知識,魚媽和你一起成長,本文系懶魚育兒原創,抄襲必究,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懶魚育兒


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很多家長擔心寶寶奶吃太多,輔食吃太少,也有家長擔心寶寶輔食吃太多,奶吃太少,那麼,寶寶每天怎麼吃才科學呢?

我們可以參考一下不同月齡寶寶【奶與輔食的能量比

如何判斷寶寶吃的夠不夠

媽媽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我的寶寶有沒有吃夠?有沒有吃好?

✔生長曲線。

評價餵養效果的金標準,利用生長曲線連續觀察身高、體重等生長指標,可以瞭解孩子的生長變化過程,是否有肥胖或生長髮育遲緩。

✔輔食不可影響必須的奶量。6個月未添加輔食的寶寶奶量在900ml左右,添加輔食後,1歲以內的寶寶奶量不能低於600ml即使孩子非常愛吃輔食,也要保證奶量的正常攝取。

✔尿量。餵養正常的寶寶每天要換6次或以上紙尿褲。

✔味道和食物偏好。不在輔食內添加甜味食品,1歲之內不在輔食內加鹽。猛戳➥油鹽醬醋糖,寶寶多大可以吃?

✔過敏的預防。注意觀察孩子是否出現溼疹、蕁麻疹、食後嘔吐、腹瀉等過敏症狀。

我們養的是娃,不是數據。餵養的目的是“長”, 如果寶寶的生長髮育很好,家長們就不需要糾結寶寶今天少喝了100ml奶,還是多吃了半碗輔食。

獲取更多育兒資訊,關注微信公眾號【熊貓兒科】


熊貓兒科


六個月的寶寶剛添加輔食時,一天一到兩次就可以了,根據寶寶的情況逐漸增加次數。

每添加一種新輔食都從小量開始,以觀察寶寶是否有過敏反應,如果有的話要停用這種食物並且半年之類不要再接觸。每次添加輔食時,要觀察寶寶的大便,看看有無拉稀或未消化的食物。如寶寶加輔食後拉稀或有食物原樣排出,就要暫停加輔食,過一兩天後,待寶寶狀況較好再進行。

6個月寶寶一天吃幾頓輔食

對6個月的寶寶來說,奶依然是營養的主要來源,即便開始添加輔食,依然維持原來規律性的餵養次數,保證每天600~800毫升,每個寶寶情況不一,奶量也會有所差異。我家大寶6個月是早起到夜睡5次,夜奶1次,純母乳,每日800ml左右的奶量。

寶寶進食時間表(參考)

早晨 6點:母乳10-20分鐘或者配方奶220毫升上午9點半蛋黃泥(一個蛋黃新鮮果汁)。

11點:果泥(新鮮的香蕉或者蘋果20克左右)。

下午 1點:母乳10-20分鐘或者配方奶220毫升。

3點半:果汁或蔬菜汁100毫升5點營養米粉(奶粉和米粉一塊製成糊狀)。

晚上 8點:母乳10-20分鐘或配方奶粉220毫升。

12點:母乳10-15分鐘或配方奶粉150毫升。

這個只是一個參考,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做決定。這個階段的寶寶,輔食只是輔,還是要以奶為主的。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孩子四五歲就可以學漢字了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學漢字”。寶寶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所以用手機軟件教,他不會產生牴觸心理,而且軟件的課程豐富,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更多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

可愛的嚶嚶醬


六個月的孩子,晚上總吃奶是很正常的。嬰兒吃輔食可以採用循序漸進的原則。剛開始一天喂一次,慢慢地可以增加次數。同時要隨時關注寶寶的身體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