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安心!武汉传来南宫四位英雄的消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市先后选派4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一线,他们在那边的工作和生活如何,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又是如何克服解决的。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他们回传的战“疫”记录,一起了解他们这段日子的经历。这些文字也许不华美,但字字朴实真挚;这些话语也许很平常,但无不传递着坚韧和力量!

方舱内突发事件——职业暴露

「战“疫”一线」安心!武汉传来南宫四位英雄的消息

「战“疫”一线」安心!武汉传来南宫四位英雄的消息

「战“疫”一线」安心!武汉传来南宫四位英雄的消息

我叫崔瑞朋,来自南宫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目前在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支援。

上夜班了,我的心情紧张中带着兴奋,还有些许的恐惧。因为这次进舱需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动身,所以我早早地在楼下等待。在前往医院的专车前,司机给我们拍照,祝福顺利。

到达门口测量完体温,在门卫的敬礼中走入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更衣室中穿上我们的铠甲:防护服、隔离衣、N95口罩、护目镜,经过一整套繁琐程序,还没进入病房我就已大汗淋漓。在舱内进行交接班后,我开始一系列护理操作:清点人数、测量生命体征、发放口服药等。等一切忙完,看到患者都已安然入睡,一股成就感涌上了我的心头!

因活动过大致使前额皮肤暴露,在同伴的催促下我只能出舱,告知外围老师。外围老师一边用酒精一遍一遍地喷洒着我的额头,一边用话语开导。我才得知,职业暴露并不少见。百密一疏,老师们都在口服预防量的药物。

太多的感慨,不知从何说起。记得最忙碌的一个夜班,我们三个人收了20个病人,下夜班时腰都直不起来了。

前两天上了回外勤,那天赶巧就我自己负责,搬运、分发了一整天的物资,当天晚上自己又穿上隔离衣进去送晚饭,发放200多份饭、6箱苹果、6箱牛奶、10人的床单位。

我们在没有硝烟不见鲜血的战场上负重前行。愿彼此珍重平安!加油!!!

「战“疫”一线」安心!武汉传来南宫四位英雄的消息

后语: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启用的方舱医院,河北省独自管理护理着其中一个区。


第一次入舱小记

「战“疫”一线」安心!武汉传来南宫四位英雄的消息

「战“疫”一线」安心!武汉传来南宫四位英雄的消息

「战“疫”一线」安心!武汉传来南宫四位英雄的消息

我叫王燕,来自南宫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目前在武汉汉阳体校方舱医院支援。

2月29日,上午08:20准时集合,十分钟后整装出发。今天是我第一次进舱工作时间:9:30分—15:30分。之前一直在参与这里的物资搬运工作或外勤工作,没有进过方舱,所以之前虽然充实,却并不感觉累。

今天是第一次进舱,到了方舱医院心里莫名的紧张。之前参加过一周的培训练习,穿脱防护服对我们来说早已不是难事,但并没有感受过长时间的武装和憋气压力。开始工作后,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隔离服,戴口罩和护目镜的我,进去后很快开始大量出汗,并出现了些许憋气。我默默的告诉自己,调整呼吸,调节情绪,按之前进舱的战友传授的经验和技巧,才得以缓解。简单调整后,便进入工作状态。舱内的工作有些许繁琐:分诊、接诊、测量生命体征、问病情,解决病人的各种问题。但是忙起来后,所有的不适都忘记了。

等到下一队队友来交班时,才发现6个小时已经过去了,我居然坚持到了最后。每天从武装整齐进舱,到彻底出舱最少要九个小时,期间不能吃饭喝水,还必须带着尿不湿工作,高强度的工作,我完成了,我做到了!第一次进舱就做到了!

好多战友都以为我坚持不下来,我的坚强让他们为我竖起了大拇指,改变了之前对我弱小身材坚持不下来的看法。回宿舍的路上,领队说,原以为你是河北省第六批100位医护人员中最弱小的,没想到第一次进舱就坚持下来了,给你点赞。

我从内心高兴,前所未有的开心,满满的骄傲,接下来我将以第一次进舱作为我护理工作的新起点,持续改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科学防护,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宗旨,做好每天的工作,一直努力并坚持下去。

好了,今天先写到这里吧,我要去吃晚饭了。吃完饭还要开展另一项工作,作为领队和联络员的助手,帮助发放物资,整理资料等日常工作。


我被分派到了重症区

「战“疫”一线」安心!武汉传来南宫四位英雄的消息

「战“疫”一线」安心!武汉传来南宫四位英雄的消息

「战“疫”一线」安心!武汉传来南宫四位英雄的消息

我叫李春晔,来自南宫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目前,在武汉江夏区人民医院支援。

到了武汉后,根据组织安排,我们河北省医疗队对接江苏省医疗队,在江夏区人民第一医院开展支援工作,省里安排我们接三个病区和一个重症。

刚到这里时,医院条件特别差,物资非常紧张,所有的防护用品都要用每个人自己带来的,省领队一直在想办法为我们调度防护物资,我们一边等待,一边接受着全面的工作培训。

等待上“战场”期间,我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写好,并递交了党组织,我会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御攻坚战,竭尽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进入病区的头一天,江苏省救援队的领班给我们传授了工作经验,讲解了如何加强防护和病区情况。据了解,随着河北省医疗队人员增多,两省之间做好交接后,江苏省医疗队会慢慢撤走。

不久,我们河北省医疗队先接手一个大病区——呼吸二科29病区。我有幸负责该病区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治疗工作,当时心情很是激动与纠结。激动的是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重症监护室,对于里面的一些技术操作很熟悉,可以很快的去适应;纠结的是,担心自己对一些先进仪器不能快速掌握。

2月29日,医疗队投入了紧张的工作。我们接的科室里面有60余位患者,其中8个病危、13个重症、还有20多位一级护理都需要记录。除日常工作外,我们一共3位护士,主要负责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治疗工作。

因为医疗物资紧张,如果连续工作不出污染区,就可以节约一件防护服出来,大家主动延长工作时间。我第一天上班时在里面工作了十个小时,加上穿、脱、消毒时间,整整在医院12个小时。工作的时候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出了大量的汗,加上超长的工作时间,整个人有些虚脱,但是听到患者对我们说谢谢的时候,心里很是感慨。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宿舍后,我们都很累,但还是连夜开会,一起讨论,进行经验交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总结不足,改进工作,形成默契,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


我相信: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战“疫”一线」安心!武汉传来南宫四位英雄的消息

「战“疫”一线」安心!武汉传来南宫四位英雄的消息

我叫赵江丽,是南宫市中医院CT室的一名医师,目前在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支援。

2月21日,从接到通知到名单确定,短短半个多小时,我没有一丝的犹豫。我是一名党员,身先士卒是我的使命,能为国家做贡献是我的荣耀。

22号晚上9点多到达武汉,第一件事就是对居住的房间分区,分成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一直到晚上1点多才分好……毕竟保护好自己才能帮助别人。第二天去方舱医院,熟悉工作流程,培训防护知识,晚上就开始排班,第三天就要进舱。

我们河北第九医疗队共分成了3组,我在的是第一组,任务是独立完成汉阳国博方舱的CT 扫描工作。最多的一天扫了170多个病人,平时约60-80左右。我们虽然跟病人只有简短的关于摆位的交流,依然有好多病人在查完后隔着玻璃冲着我们说谢谢,挺感动的。穿上防护服后最大的问题是不要有大动作,由于我们的特殊性,既要预防病毒感染,还要注意射线问题,所以到操作间以后需要穿铅衣,经常是保持一个姿势,不敢活动。护目镜尽管做了除雾处理还是会起雾,会看不清屏幕,到最后每个病人的名字需要费力眨着眼睛才能看清。请大家放心,我们能挺住,没有一个春天是不会到来的,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打赢这场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