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都要亲”VS拱手碰脚 疫情“杀死”了浪漫?

“死都要亲”VS拱手碰脚 疫情“杀死”了浪漫?

3月9日,在意大利罗马,人们在火车站拥抱告别。(图/新华网)

【澳洲网王番3月11日综合报道】目前,中国的整体疫情形势趋于稳定,这得益于广大民众和中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但另一边,国际形势却愈发严峻。随着疫情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快速传播,一些根植人们生活中许久的社交礼仪和生活习惯正在受到不小的影响。一场疫情,在全世界碰撞出的不止有戴不戴口罩的不同选择,还有要不要亲吻、要不要贴面、要不要握手的左右为难。有的国家为避免握手,开始使用拍背、扣脚等新方式打招呼,中国传统礼仪拱手礼也日渐流行。

这有啥可怕的?意大利人“死了都要亲”

“病毒不可怕,死了都要亲”在意大利,当地官方5日紧急颁布了一项新的法令,其中的禁令除了关闭电影院和剧院外,还包括禁止接吻等意大利传统问候方式。但有些市民却不以为意。

欧联通讯社报导,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出访意大利,正值新冠肺炎病毒在意大利北部暴发并迅速蔓延之际,马克龙主动向职务孔特行意大利的贴面礼,其意义不仅是打招呼。马克龙更想让法国人知道,尽管意大利疫情严重,但绝不能对邻居心生畏惧。

社会学家说,意大利贴面礼已深植于地中海文化,是家庭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礼仪。但意大利紧急民防部部长安吉洛·博霍利(Angelo Borrelli)表示,意大利人的豪放与热情,很可能是导致新冠肺炎病毒迅速扩散的原因之一。

博雷利还表示,疫情在告诫人们,彼此握手、亲吻和拥抱这种礼仪不合时宜。或许现阶段意大利人该试着不要再那么豪放,见面时不要有太多接触,甚至不要握手,只是相互示意,这将对预防病毒传播具有很大益处。

但在民间,尽管意政府已经多次下达通知,告诫市民最好不要接吻和握手。但是在大街上,能够明显看出很多市民对此毫不在意。有一名男子表示,自己仍旧会坚持接吻,“又不是老年人,这有什么可怕的”。其女友也表示,即便真的感染了,不过就是一场感冒而己。

“死都要亲”VS拱手碰脚 疫情“杀死”了浪漫?

德国内部政长泽霍费尔3月2日在一次会议上与该国总理默克尔碰面时拒绝与后者握手。(图/视频截图)

握手吗?不,谢谢。他拒绝了默克尔

意大利人还在忙着要亲亲,可在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人们甚至在考虑是不是连握手都该省去。

“握手吗?不,谢谢。新冠肺炎疫情改变全球习惯。”法新社3月3日刊出一则以此为标题的文章称,为降低感染风险,世界各地的人们正在改变礼仪习惯。

法新社报导称,德国内部政长泽霍费尔3月2日在一次会议上与该国总理默克尔碰面时拒绝与后者握手,然而这样的举动,却让两人当场都笑了起来。

另据北京环球网、中新网报导,在民间,德国人也慢慢接受了疫呢之下的“新生活”。德国政府危机部门上周建议每人应储藏10天的粮食,还公布了一份购物清单,上面包括杂粮、蔬果、饮料等物品。与超市的销售额暴增相反,德国的餐饮、咖啡馆、酒吧生意惨淡。电影院、剧院、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也是门可罗雀。

德新社4日说,欧洲人不妨学习亚洲人,在见面、告别、致谢时不做身体接触,而是点头、鞠躬,或是双手合十。

澳卫生官员宣导用轻拍后背代替握手

法国因新冠恶肺炎的蔓延,甚至改变了一些宗都礼仪。

美联社报导称,近日,一名巴黎牧师从意大利回国后,新冠肺炎检测呈阳性。随后,巴黎教区在一份声明中列出了主教的指示。巴黎大主教要求牧师改变他们施行圣餐的方式,以防止病毒的传播。牧师不应再将圣餐面包直接放入信徒的口中,而应将其放在他们的手中。他还要求礼拜者不要直接喝共同圣杯中的酒。

另据新华社报导,西班牙人习惯在复活节前参加宗教仪式,排队亲吻圣母及圣徒塑像的手脚。西班牙卫生官员费尔南多·西蒙说,今年政府可能会禁止这一宗教仪式。

澳洲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100例。澳卫生官员倡导民众用轻拍后背代替握手。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卫生和预防部建议人们不要行贴鼻礼。

“死都要亲”VS拱手碰脚 疫情“杀死”了浪漫?

资料图:NBA球员互相击掌。(图/中新社)

NBA禁止球员与球迷击掌

美国新冠肺炎病例持续增加,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也有“应对”措施。

北京环球网援引美媒消息称,美联社3月2日获得一份NBA于前一天发给各支球队的备忘录,为希望降低感染新完病毒风险的球员提供了10条建议,其中包括:不要从球迷手中接其递过来的记号笔、篮球和球衣等物品。美媒表示,NBA要求各球队球员避免与球迷和陌生人击掌,避免拿别人递来的任何东西签名。

美联社称,NBA还告诉各球队他们正在咨询一些传染病专家,并在备忘录中表示,NBA和球员协会将继续与权威专家及球队队医保持沟通,及时提供最新信息和预防措施建议。

美联社表示,一些球员已听取建议。纽约尼克斯队的鲍比·波蒂斯当地时间2日晚在对阵休斯顿火箭队赛前,也用拳头而非握手的形式和球员表达问候。此外,波特兰开拓者后卫迈克勒姆也表示,自己正认真对待疫情。

击肘、碰脚什么的都可以

为了避免传染,新型打招呼方式也应运而生。

综合《广州日报》、中新网报道,在本月初青年欧冠利物浦对阵本菲卡的比赛中,原本需要握手致意的球员和裁判用肘击替代。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多位官员近日在维也纳参加会议,在打招呼时并未拥抱,而是用碰脚代替。社交媒体上也出现类似视频,视频中,欧佩克秘书长穆罕默德巴尔金多和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在见面时通过轻碰对方的脚打招呼。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建议国民可用无需肢体接触的“合十礼”相互问候。

截至本报发稿,伊朗新冠肺炎累计病例升至逾8000例。伊朗和黎巴嫩都出现热门网络视频,男子见面以碰脚方式打招呼。

有礼了!中国拱手礼再流行

传染病猛于虎,疫情古今皆有,抗疫以预防为先。中国是礼仪之邦,衣食住行,宴饮坐卧,礼仪无处不在。

综合北京中国日报网、《厦门文艺》杂志报导,在北京,红色的告示牌告诉人们不要握手,而是拱手以示问候。

拱手礼,又称作揖,是古代汉民族的相见礼,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周礼》中的“揖”字,就是指拱手礼。

2月9日,成都媒体“封面新闻”便联合古桃APP、抖音,共同发起“拱手行礼、守护健康”的倡议。

《厦门文艺》杂志称,拱手礼是中国人的传统礼节,这种打招呼方式不仅可以使双方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的病毒交叉感染,而且能够将人们的礼节情义传达给对方,也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一种弘扬与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