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东汉三阙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县,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而少林寺周边范围内有很多的珍贵历史文物,今天要说的是“中岳东汉三阙”。

嵩山东汉三阙

阙是什么?它是指位于大型的坛庙大门左右石碑。现存实物有著明的嵩山三阙,即太室庙阙、少室庙阙、启母庙阙,公元二世纪初东汉时期所建。三阙均为石制,阙身上有汉代隶书题记和各种人物、车马、动植物、建筑物的雕刻,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嵩山东汉三阙

第一:少室庙阙。少室阙,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邢家铺村西,距城六公里少室山下。少室阙保存较为完整,东西两阙的结构基本相同,两阙一南一北,相互对峙,东阙高3.37米,西阙通高3.75米,两阙相距6.75米。阙身由正阙和副阙两部分组成。正阙以长方形石块垒砌而成,顶部用巨石雕成四阿式,高3.96米,宽1.82米;副阙象征着围墙,因此比正阙低1.31米,顶部为半个四阿顶。

启母阙为启母庙前的神道阙,西汉武帝游览嵩山时,为此石建立了启母庙。东汉延光二年(123年),颍川太守朱宠于启母庙前建神道阙,即是启母阙。西阙现存高3.17米,东阙现存高3.18米,阙门间距6.80米。西阙阙基为两层长方石板,下层石板较大而薄。阙身用长方石块垂直垒砌在阙基上,共7层,总高2.75米,每层用石2~3块。

嵩山东汉三阙

启母阙赞颂因为征服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可贵精神,以及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秦王朝的统一,禹和他的事迹逐渐埋没无闻的经过。后一部分着重叙述汉王朝的圣德广布天下,在这里兴祠庙祭祀神明,上天的灵应显示了种种瑞兆,风调雨顺护佑了百姓,为此立阙刻铭,使光辉业绩传之千秋万代。

嵩山东汉三阙

太室阙始建于东 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原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 神道阙,石阙为汉安帝元初五年时的 阳城长 吕常所建。太室山是 中岳嵩山的一部分,早在秦代的时候就已经设立寺庙祭祀山神,汉代的时候扩建寺庙,隋唐时期香火最为兴盛。到明末“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月 岳庙火,大殿两庑俱烬”,清顺治十年(1653年)重修,基本上恢复了宋金时期的布局和规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