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地“拒绝”孩子无理要求,用规则来代替说教效果会更好

《孟子》中有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庭作为教育孩子主阵地,让孩子从小树立规矩意识,一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而孩子的无理要求也一定会越来越少。


如何巧妙地“拒绝”孩子无理要求,用规则来代替说教效果会更好

从小树立规矩意识

“妈妈,给我买个新的游泳池。”史蒂夫要求道。

“为什么?”妈妈问。

“我不喜欢现在这个了,你现在就去给我买个新的!”

“史蒂夫,我现在太累了,咱们明天再去买。”

孩子使劲地跺脚:“现在就去!”

“拜托,宝贝,我们今天出去很多次了,先去游泳,又去上你的骑马课,然后又去游泳。你就不能等到明天再买吗?”

“我现在就要去!”

妈妈继续强调她很累,而小男孩则大哭大叫,尖叫大骂,甚至最后还有脚踢妈妈。结果,妈妈让步了,开车带儿子买了一个新的更大的塑料游泳池。

这个场景,是不是有些熟悉呢?现实中,很多父母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面对孩子的一此无理要求,父母生气、无奈,但总是无济于事。


如何巧妙地“拒绝”孩子无理要求,用规则来代替说教效果会更好

与孩子发生冲突

那么,这次妈妈让步了,下次呢,下次仍然会因为别的事情跟孩子发生冲突,而且最终结果很大可能仍然是妈妈做出让步。为什么呢,因为,妈妈的一次次让步,让孩子已经掌握了妈妈对自己没有底线。而妈妈呢可能因为真的很爱孩子,或者觉得对孩子有内疚,又或者担心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闹脾气让自己难堪,对孩子没有说“不”的勇气。

那么,怎么样能够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还能帮助孩子学会面对被拒绝和失望呢?

要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目的。孩子很多时候提出的一些要求,并不是自己真的想要那样,而是在尝试掌控大人,学习使用自己的权力。比如,有些玩具孩子是比较喜欢,但也没有到非买回家不可的地步,但是,他让父母给他买,就是想体会这种控制大人的感觉,就是喜欢大人为了他高兴而努力满足他。还有,有些孩子本身就是独生子女,被大人们早就宠过了头,在他的记忆里没有就没有被拒绝的经历。

无论是何种原因,当孩子的要求被拒绝后,都会用强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怒气。所以,父母要了解孩子要求背后的真实目的,同时要明确,拒绝孩子是在维护规则,其实是保护孩子,让孩子体验被拒绝的感受。当孩子发怒时,父母可以尊重孩子发脾气的权利,但也必须尊重规则,尊重自己在适当时候对孩子说“不”的权利,并且言出必行。

要事前订好规则,并与孩子达到一致。在育儿过程中,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非常必要且重要,而且规则重在坚持。为了减少因为拒绝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而发生冲突,父母可以尝试在事前就订好规则,与孩子就可能会发生的冲突达到一致意见,提前打好“预防针”。


如何巧妙地“拒绝”孩子无理要求,用规则来代替说教效果会更好

让孩子选择的玩具

比如,带孩子去商场买玩具时,提前跟孩子达成一致,一次只能选择买一个玩具,如果还有特别喜欢想要买的玩具,只能等到下一个周期再来购买。而且如果孩子执意要发脾气,则这次就连一个玩具也不能买了。如果事前这样约定,在去商场的路上就跟孩子达成一致,进商场时再跟孩子强调一遍进行强化,相信孩子也会自己做出正确选择,从而减少冲突。

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勇于说“不”。当父母面想要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时,一定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一定要和善而坚定,而不是强硬而冷漠。同时,要注意就事论事,别用全面否定的语言来说教孩子,尤其是别算旧账,别拿以前的事来说当下的事。

睡觉时间到了,四岁的琳达还不想上床,因为她正在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并且央求妈妈,等看完这一集。妈妈看她可怜楚楚非常想看的样子,答应了这一要求。但看完这一集之后,琳达又想再看下一集,又来求妈妈。由于时间已经晚了,妈妈肯定不同意。于是琳达就发起脾气来。


如何巧妙地“拒绝”孩子无理要求,用规则来代替说教效果会更好

和善而坚定地说“不”

这时其实妈妈要做的应该就是和善而坚定的拒绝,用实际行动关掉电视,将琳达送进卧室,而不是说教、训斥甚至自己也发脾气。因为孩子看到你的行动和决心是坚定的,自己也会明白再闹妈妈也不会妥协。这样重复几次,孩子就会明白妈妈的底线。

可以尝试延迟满足孩子,训练孩子的自制力。

当孩子提出一些要求时,如果父母想拒绝孩子的要求,也可以试试通过转移注意力和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来刻意训练孩子。

在超市,妈妈带着5岁的女儿蔓莉去购物。妈妈说,今天可以由蔓莉来选择爱吃的面包,蔓莉开心地将自己喜欢的蓝莓味面包放进购物车,妈妈欣然接受。蔓莉又跑到自己喜欢的糖果货架前,拿了她想要的糖果给妈妈。“蔓莉,不行,我们今天不买糖,家里还有很多糖没有吃。”“可是我想买这个。”妈妈平静地笑了笑说,“下次我们购物时,你可以买这个糖。来吧,帮忙挑一些草莓吧”。于是蔓莉放下糖果,去帮妈妈挑了水果。


如何巧妙地“拒绝”孩子无理要求,用规则来代替说教效果会更好

自制力强的孩子更有利于发展

妈妈让孩子挑选面包,满足了孩子的愿望,让孩子很开心。但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想要糖果时,妈妈和善而坚定的说了“不”,并且提议了一个未来时间可以满足孩子要求的愿景,让孩子体会一下延迟满足,学会慢慢去控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让自己的自制力更加坚定。

总之,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经常会搞的大人们很头疼,如果我们通过牺牲规则来换取孩子的高兴,或者出于对孩子的怜悯、害怕而对孩子妥协,这就需要我们特别注意,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到底会不会为孩子带来长远的好处。因此,当孩子的欲望、要求和规则相抵触时,我们必须有判断力,以及有对孩子说“不”的勇气。

欢迎加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