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孩子最需要什么,我们是给ta很多很多的钱,还是很多很多的爱!

01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

一位年轻的母亲开车送孩子到学校时,对她说:"妈妈没有时间陪你,但妈妈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将来送你到更好的学校学习,你懂吗?"

女儿说"我知道",但接着她又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赚很多的钱,送你去最好的养老院",母亲听后一脚刹车停在路边放声大哭。

或许有人会说,这个孩子真不孝,竟然想把父母送进养老院!可是,按照这位母亲灌输给孩子的价值观来看,妈妈认为赚钱送女儿去最好的学校就是爱,女儿认为送妈妈去最好的养老院,何尝不是对等的爱的表达方式呢?

我们总以为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了,却不想,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很多父母总是说,现在的社会竞争这么激烈,除了要应付工作和应酬之外,还要时刻准备充电,不让社会淘汰,哪有时间带孩子?

可试想一下,当你的孩子对你说将来要送你去养老院,你心里是什么滋味?肯定也不好受吧。

钱买不来所有东西,你认为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但在孩子眼中,他们只看到了钱,并没有爱。

春晚小品《真假老师》中,贾玲曾说过一句令人深思的话:孩子需要的不是钱,而是陪伴。

02

可说到"陪伴",许多父母会说,就是多陪孩子呗,我已经做得很好啦!即使再忙,每天也会抽出时间和他呆在一起……但与孩子"呆在一起"就等于陪伴吗?

那不过是低质量的陪伴,除了消耗时间,还磨损了彼此的感情。

比如和孩子坐在沙发上,他玩他的ipad,你玩你的手机,这不是陪伴,仅仅是陪同,你们虽然离得很近,心里却很远;

孩子最需要什么,我们是给ta很多很多的钱,还是很多很多的爱!

比如对于孩子的一切,你事事亲为,怕他摔,怕他疼……这不是陪伴,仅仅是照料,后果就是家里多了一位"小皇帝",衣来伸手,天下我最大;

孩子最需要什么,我们是给ta很多很多的钱,还是很多很多的爱!

比如孩子考试不及格或者哪方面做得不够好,你花了几个小时对孩子进行"指导纠正"……这不是陪伴,而是说教,不过是让孩子压抑自我,害怕与你面对;

孩子最需要什么,我们是给ta很多很多的钱,还是很多很多的爱!

……

这些陪伴,都是无效的,它就像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树立了一堵厚厚的高墙,即使彼此就在身边,也看不到对方的心底。

而所谓的陪伴,不是陪伴本身有多重要,而是陪伴过程中的爱、温暖、体贴等正面的情绪能被孩子感知到和学习到。

但很多父母的陪伴,仅是保证了孩子的安全,满足了孩子的吃喝,加强了孩子的黏扰及依赖……这些都不是孩子想要的。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

03

高质量的陪伴,不一定需要很长时间,却能最大限度让父母和子女建立美好的亲密关系,帮孩子建立起自尊、自信和强大的安全感。

比如放下手机,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培养他的兴趣,增进彼此的距离;

孩子最需要什么,我们是给ta很多很多的钱,还是很多很多的爱!

比如让孩子学会穿衣吃饭,不必事事照料,培养他独立自强的好习惯,不再事事依赖你;

孩子最需要什么,我们是给ta很多很多的钱,还是很多很多的爱!

比如孩子乱发脾气、蛮横无理时,不要说教"纠正",而是和颜悦色地告诉孩子要有礼有貌,做个知礼、懂礼的小绅士或小淑女;

孩子最需要什么,我们是给ta很多很多的钱,还是很多很多的爱!

……

高质量的陪伴,应该是全身心融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真诚的接纳和欣赏,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和正能量。

它不是单纯地陪同,不是过度地照料,更不是严厉地说教。

它需要父母全身心投入陪伴孩子,细致入微地观察,理解孩子的感受,懂得他言行背后的内心需求,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04

曾经看过一句话:

"孩子99%的成功源于父母1%的改变",说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给孩子高质量的互动与陪伴,用温暖、有爱等教养方式,帮助孩子成长,达成"人生最好的礼物"。

值此六一之际,希望各位父母给予自己的孩子一些高质量的陪伴,这是你们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不要说"工作太忙没时间",等你忙完了,清闲了,孩子已经长大了。

龙应台曾说:"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得有效了。"

不要等到孩子都长大了,才想到,"哦,我应该多花点时间好好陪陪孩子。"可那时,孩子已经不需要你的陪伴了,它已经过了"有效期"。

所以,当你不知道珍惜的时候,上帝自会将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

明天就是儿童节了,好好的陪陪孩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