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忍不住吼孩子怎麼辦?靠吼讓孩子聽話,是家長不該犯的錯

週末,佑佑媽媽約著幾個朋友一起帶著孩子到戶外遊玩,孩子們在一起玩的熱火朝天,幾個老母親聚在一起也是談天說地。孩子們在一起爬著滑梯,突然佑佑從滑梯下面逆向往上爬,其他小朋友都是蹭著他往下滑。佑佑媽媽看到後,趕緊跑過去大聲呼喊制止:“佑佑,你給我下來,這樣多危險啊,趕緊下來。”但是孩子還是像沒有聽到一樣繼續往上爬。等到他爬到頂滑下來的時候,正好被媽媽逮個正著。佑佑的行為徹底把媽媽惹急了,當眾發了火:“你怎麼怎麼不聽話,剛才多危險,你……”訓斥聲很大,引來了其他小朋友的圍觀,佑佑面子掛不住,就和媽媽頂了嘴。眼見著母子倆僵持不下,其他媽媽們趕緊過來說了話才平息了這場爭吵。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怎麼辦?靠吼讓孩子聽話,是家長不該犯的錯

生活中,我們不難看見像佑佑媽媽一樣,一著急就喜歡吼孩子的家長。可能家長的本意只是想通過提高聲音分貝提醒孩子,結果卻總是不盡如人意。家長越吼,孩子越不聽話!

一、吼叫孩子,教育效果適得其反

很多時候,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就容易著急;一著急說話聲音難免提高。事實證明,吼叫孩子不僅不能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容易引起親子關係的疏遠,教育效果適得其反。

1、為什麼家長越吼,孩子越不聽話?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超限效應”,講的是如果一個人接受的刺激過多或者過強,或者刺激時間過長,那麼他的心理就會變得極其不耐煩,並且會出現逆反心理的現象。

當家長因為孩子犯錯出現第一次吼叫的時候,孩子由於害怕會適當收斂自己的行為,表現出聽話的樣子。但是隨著家長吼叫次數的增多,孩子會發現其實父母吼叫也不會拿他們怎麼樣,於是膽子就大了。家長如果一次又一次的吼叫孩子,孩子接受的刺激過多過強,不愉快的情緒逐漸在孩子心裡堆積,直到孩子忍不了的時候就會出現逆反行為。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怎麼辦?靠吼讓孩子聽話,是家長不該犯的錯

2、吼叫孩子後,他真的聽話了嗎?

很多家長會說,每次吼叫孩子的時候,他都低著頭不說話,也會點頭答應。但是,沒過去幾天孩子還是照做不誤。其實,小編要說,大腦除了有“超限效應”以外,還有一個“逃生機制”,就是人們在接受了不愉快的信息後,會選擇自動屏蔽。

當家長每次訓斥孩子,吼叫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選擇不作聲的進行逃避,一是希望家長趕緊說完,二是不作聲就不會引起更多的斥責。如果家長仔細觀察這個時候的孩子,他們的神情往往是遊離狀的。因此,這種狀態下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的聽話。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怎麼辦?靠吼讓孩子聽話,是家長不該犯的錯

二、吼叫孩子,殺傷力超乎想象

上面我們說,家長越吼,孩子越不聽話。很多家長只是想靠吼叫來改變孩子,但是卻沒想到吼叫對孩子的殺傷力很大。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準備兩盆一模一樣的綠植,給他們相同的日照和溫度,不同的是對待一盆綠植是溫柔以待,細聲細語,對待另一盆則是惡語相向。30天后,溫柔以待的綠植長勢很好,而另一盆則是枯萎了。語言暴力對綠植的影響尚且如此嚴重,更何況是孩子呢!吼叫孩子不僅不能改變孩子,甚至會傷害孩子的身心。

1、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曾經有醫學院做過研究,語言暴力會造成孩子大腦的損傷。這是因為語言暴力會導致大腦的胼胝體區(負責大腦半球間傳遞感覺和認知的區域)、海馬迴(負責管理情緒的大腦區域)和前額葉(負責思考和決策的區域)縮小。

孩子正好處在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長期處在父母吼叫的教育環境下,情緒就會比較壓抑,而大腦就會啟動“逃生機制”,從而影響正常的發育。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孩子的智力水平、記憶水平和專注力都將下降。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怎麼辦?靠吼讓孩子聽話,是家長不該犯的錯

2、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

小編曾經見過一個小女孩,膽子特別小,媽媽走到哪裡她跟到哪裡,出門在外眼神裡都是未知的恐懼。小編就曾問小女孩的媽媽原因,原來是女孩的媽媽是個火爆脾氣,孩子一犯錯就大聲吼叫,急眼了有時還會出手打孩子。在這種教育下,孩子越來越膽小,性格越來越內向。女孩的媽媽追悔莫及。

平時經常對孩子大喊大叫的父母,情緒是不可控的,在這種教育環境下,孩子終日生活在惶恐中,就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變得內向和膽小,有時甚至會自卑、懦弱。所以,吼叫孩子就會影響孩子性格的養成。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怎麼辦?靠吼讓孩子聽話,是家長不該犯的錯

3、影響孩子的言行舉止

心理學上有一個“踢貓效應”,講的是一個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就把在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罵了一頓。孩子心裡窩火,就狠狠地踹了腳邊的小貓。受驚的小貓逃跑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出來找貓的孩子撞傷了。這就是“踢貓效應”,描述的是人們對比自己弱的人發脾氣而導致的一系列的不良反應。

家庭教育中也是這樣的,如果父母把自己的不良情緒發洩給孩子,那麼孩子的內心就會長期別負面情緒所佔據,總有一天,當他爆發的時候,就會學著父母的樣子對其他人或事造成傷害。因此,經常吼叫孩子就會影響孩子的言行舉止。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怎麼辦?靠吼讓孩子聽話,是家長不該犯的錯

三、不吼不叫,教育孩子

父母擁有一個穩定的情緒,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那麼,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父母怎樣才能不吼不叫就能教育孩子呢?

1、批評教育要就事論事

很多父母在批評教育的孩子,總是喜歡東扯西扯,有時還會上升到人格侮辱。比如,在最新一期的《爸爸去哪兒》中,楊爍就因為“霸道總裁式育兒”而引起網友的爭議。節目中,楊爍從剛到目的地開始,就對自己的兒子楊雨辰各種不滿意。從揹包姿勢到走路速度,再到後面選房子環節,楊爍的不滿從來沒有停止過。兒子楊雨辰全程沒有一句反抗,只有絕對的服從。

其實,父母心情不好的時候很容易就對孩子惡語相向,大聲吼叫。但是,有時無心的一句話卻可能給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因此,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批評就應該就事論事。最主要的就是分析問題所在,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怎樣做才是正確的行為。同時,家長還應該讓孩子明白,批評只是想讓他變得更好,希望他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不是要孩子一味地迎合父母。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怎麼辦?靠吼讓孩子聽話,是家長不該犯的錯

2、父母要學會道歉

老話常說“體無完膚,人無完人”,父母也不是聖人,難免也會犯錯。犯錯不可怕,最重要是學會道歉。小編記得小時候,因為一件小事,媽媽很生氣失手打了我一巴掌。當時的我很是不理解媽媽的行為,只是覺得自己很委屈。後來,媽媽給我留個一張紙條,上面全是道歉的話,瞬間心裡的委屈全都沒有了。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父母不小心傷害了孩子,請一定要放下父母的身段,向孩子道歉。只有能屈能伸,和孩子平等相處的父母才能贏得孩子的尊重。同時,這樣的父母也能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在一點一滴中教會孩子學會客觀評價自己。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怎麼辦?靠吼讓孩子聽話,是家長不該犯的錯

我們都說,教育孩子其實是家長自我修養的過程。當我們總是忍不住吼叫孩子的時候,我們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孩子的成長路,也是家長的修行路,希望各種家長能創造一個寬鬆、愉快的家庭氛圍,不吼不叫地教育好孩子。

我是樂天媽咪,也是一個3歲男寶的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希望小編的一點建議能解決您當下的煩惱。也希望每個家長都能成為孩子最和善的依靠。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有什麼建議,請在下方給小編留言,不勝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