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用獎懲讓孩子「聽話」?來聽聽心理學博士怎麼說

愛貝睿 基於腦科學與人工智能的新一代兒童教育機構

總是忍不住獎勵或懲罰

想一想,一天當中,你有多少次獎懲孩子的行為或傾向?

  • 孩子玩水,洗手間弄得一片狼藉,跟他說了 N 遍也不聽,這時你可能會說:「再這樣,就打屁股啦!」

  • 孩子不願意收拾玩具,每次都要你辛辛苦苦整理半天,為了不背這個鍋你開始一番利誘:「以後每收拾一次玩具,獎勵一顆棒棒糖!」

  • 孩子不是把杯子打翻了,就是把花盆撞倒了,你一看就來氣:「你這孩子是故意搗蛋嗎?你怎麼總是毛毛躁躁的!」(別忘了,消極負面的語言也是懲罰的一部分)

你可能總是忍不住,對孩子抱有一個很大的期望,那就是「要聽話」!但孩子並不是可編程的機器人,他們似乎總在不厭其煩的挑戰我們的忍耐極限。

小文是 5 歲的小男生,他上洗手間經常忘了把馬桶上的墊圈抬起來,就直接小便,墊圈經常被他尿溼,媽媽提醒了好多次也沒用。

如果你是小文的媽媽,你接下來會怎麼做呢?

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人可能會採取兩類行動:

1. 批評指責:如果以後再尿到墊圈上,就要捱揍;

2. 獎勵誘惑:如果以後記得抬墊圈,就獎勵他最愛的小汽車模型。

為什麼獎懲這麼普遍?因為見效快,易操作。

你肯定發現過,罵一頓孩子,當時他說「知道錯了」,但後來他還會重複同樣的錯誤。

你也發現過,給孩子獎勵,孩子當時開心,但他以後總跟你講條件、要獎勵,如果得不到,可能表現得比原來更糟糕。

總是依靠獎勵懲罰的外部強化常常只能培養出「奴隸」或「暴君」,孩子不是變得百依百順就是變得叛逆霸道。一旦獎勵消失,做事情變得沒有意義;一旦懲罰消失,做事情變得沒有底線。

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是什麼?

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是什麼,我們往往缺少關注和探究。

更多時候,我們只是關注當時的表象。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獎勵和懲罰就像是「止疼藥」,用時短,起效快,可是副作用大,治標不治本的缺點卻被忽略了。

你需要換個角度看一看。

也許小文並不是故意搗亂,他只是忘記了;或者他覺得這樣很好玩,並不理解這樣做會帶給別人的不便;也許他總是玩得太忘我,所以每次想小便的時候都很急,來不及抬起墊圈。

如果一看到孩子的不好行為就火冒三丈,或者為了快速解決問題而依賴物質獎勵,那麼問題也許永遠無法徹底解決。

而如果能體察到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你可能會找到更好的辦法引導和幫助孩子。

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別急,下週四,心理學博士劉建鴻老師就要來跟各位家長來支招啦~

還在用獎懲讓孩子「聽話」?來聽聽心理學博士怎麼說

屆時您將聽到以下內容:

  • 不是孩子太調皮,而是環境和活動預設有問題

  • 如何使用榜樣力量,事半功倍地引導孩子

  • 如何走進孩子的內心,瞭解孩子行為的動機

  • 超越獎勵和懲罰,教你使用「後果法」和「遊戲法」

建鴻老師將通過豐富的場景,鮮活的生活案例來解答孩子行為問題上的常見困惑。

敬請關注3 月 29 日,下午 15:00,愛貝睿為你帶來的專題講座,我們不見不散~ ❖

本期講座需支付 9.9 元 / 場 收聽,收聽請搜索微信服務號「愛貝睿時間」;你也可以搜索微信公眾號「愛貝睿」,加入「未來腦計劃」VIP 會員,會員期內免費暢聽 & 無限次回聽一年

50+ 期講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