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紇的滅亡,竟然跟中原的一種絲織品有關

漢文史料中“回紇”一詞來自古回紇文,回紇之名來源於部落韋紇、烏護。回紇是鐵勒諸部的一支,韋紇居住在土剌河北,烏護居住在天山一帶。其後統一鐵勒諸部,回紇逐漸成為鐵勒諸部的統稱。

廣德元年,英義可汗正式皈依摩尼教,摩尼教成為回鶻汗國國教。到了貞元四年,武義天親可汗上表請改稱回鶻,取“迴旋輕捷如鶻”之義。元和三年,保義可汗連續擊破吐蕃、大食,征服葛邏祿,收復北庭、龜茲,疆域達到費爾干納,最終,使得唐代的絲路交通重新打開。

唐中期以後,回紇與唐朝之間的絹馬貿易歷經了九代帝王,時長八十多年。在這期間,有人反對,也有人贊同。為了購買馬匹,唐朝需要以大量的絹帛作為交換籌碼,但是,因各種客觀的現實條件,雙方需要長期維持這種貿易關係,所以,就使得唐朝政府的做法充滿了矛盾。

歷代史學家對絹馬貿易的評判褒貶不一,以至於,其一度成為了唐朝經濟與民族史中的不解之謎。

回紇的滅亡,竟然跟中原的一種絲織品有關

回紇本是北方的遊牧民族,但在貞觀初年,東突厥的頡利可汗敗亡,所以,回紇和薛延陀成為了草原上勢力最強的兩大部落。貞觀二十年,回紇酋長不僅擊敗薛延陀可汗,還進一步吞併了薛延陀的土地。至此,回紇開始興盛,其領土疆域也一度擴張到賀蘭山一帶,國主號可汗。

之後,回紇與唐朝在經濟、文化與政治等方面多有往來,所以,絹馬貿易便成了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在古代,馬匹與人的關係十分緊密。因為,它不僅是農耕中的重要畜力,更是交通、騎射、戰爭中無法取代的工具。並且,中原歷代王朝也將擁有雄厚的馬匹數量作為國勢的重要表現。

早在《周禮》中,馬政就已是“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古代整軍備戰不像現在,有飛機導彈,坦克大炮,當時備戰主要集中在能夠使部隊快進快退的軍馬上。騎兵是古代戰場所向披靡的堅銳,而唐朝騎兵在當時就是最厲害的騎兵團。唐朝統一中原後,馬背上打天下的唐太宗李世民深知戰馬的重要性。

但是,因為地理條件的限制,中原地區一般很難擁有數量龐大的馬匹。而邊疆的遊牧民族,卻因為地域遼闊,主要以畜牧業為生,所以,通常可以飼養數量可觀的馬匹。從古至今,遊牧民族地區的騎兵,都非常的驍勇善戰。但與此同時,遊牧地區也往往缺乏中原地區所種植的糧食、金屬及布帛。

尤其是“絹”,其作為一種製作工藝繁雜的奢侈品,為遊牧地區的貴族所青睞。

回紇的滅亡,竟然跟中原的一種絲織品有關

絹作為一種最簡單的織物,早在新石器時期晚期的良渚文化,就有出土文物證明:當時的中國人就已經掌握了絹的製造技術。它的紋理平實耐用,算是一種實用衣料。在古代,絹絲可以泛指蠶絲。同理,古代的絹綢也可以泛指絲綢。

但就是這種東西,因為加工條件以及自然環境的限制,遊牧地區一般生產不出來。這樣一來,遊牧地區的消費慾望,便只能通過與中原民族交換馬匹及其它畜產品來滿足。而中原地區馬匹的獲得,也需要依靠雙方的互市貿易來達成。所以,回紇與大唐可謂是各取所需,互利共生。

但是,到了唐朝中期,回紇與唐朝的絹馬貿易中開始出現“馬價絹”。由此,便引出了一樁從古至今都無定論的公案。

眾人皆知,唐玄宗李隆基時期的安史之亂,給正值鼎盛的唐帝國造成了重創,但是,在這長達七年的平亂中,地處邊疆的回紇民族,卻為唐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正因如此,在唐肅宗之後的互市貿易中,回紇一族居功自傲,數次派出使者用馬匹來換取絹帛。

但是,他們每次來到互市,都堅持用一匹馬換取40匹絹,幾乎每次都有數萬匹馬需要出售。唐朝念在其當初平亂有功,所以,給了回紇十分優厚的貿易政策。

之後,用一匹馬交換40匹絹,便成了當時絹馬貿易中的標準價。

回紇的滅亡,竟然跟中原的一種絲織品有關

針對這種貿易,傳統的史學家認為:“番得帛無厭,我得馬無用,朝廷甚苦之。”可以說,回紇高昂的馬價,對拮据的李唐王朝,形成了極大的經濟負擔,而彼時,唐朝並不需要數量如此龐大的馬匹。

陳寅恪在其《元白詩箋證稿》中,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他認為:絹馬貿易中如此高昂的馬價,雙方都存在欺詐行為。因為,唐朝與回紇交換的布匹中,常常會出現“疏織短截”之類的殘次品,因而,回紇也常“訴稱無用處”。並且,史料中更記載著“只言回鶻之貪,不及唐家之詐”。

之後,一些學者又從其它角度研究了這個問題。

王世平等人認為:絹馬貿易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回紇與唐朝的友好關係。安史之亂被平定後,回紇幫助唐朝收回了長安、兩復東都,可謂是功勳卓著。而後來,唐肅宗為了感謝回紇,答應每年贈與其七萬匹絹,同時,還約定絹馬互市。

所以,從乾元開始,雙方便進行了頻繁的絹馬貿易,這也滿足當時唐朝多方面的需要。

回紇的滅亡,竟然跟中原的一種絲織品有關

首先,是軍事層面的需求。要知道,從唐中期開始,中原的養馬業便邁入了衰退期。因為,無法供應軍需馬匹,所以,唐朝便採取了一些應急措施。而購買回紇等遊牧地區的馬匹來充作軍用,就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唐朝中晚期,即使不購買回紇的馬匹,也需要從其它遊牧民族的手中購買。

其次,絹馬互市不僅是回紇與唐朝友好關係的發展,更是一種互惠互利的貿易。通過絹馬貿易,地處邊疆的回紇民族滿足了其日常生活需求,還從側面推動了其畜牧業的發展。有時,回紇還會做些倒賣絹布的生意,從而,在東西方商品流通中獲得利潤。

對於唐朝來說,絹馬貿易為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軍需馬匹,唐朝不僅可以通過與回紇結盟包圍吐蕃,還可以防止回紇與河朔方鎮聯合。並且,回紇在絹馬貿易中提供的馬匹,雖有些“病脊”之馬,但只佔了極小的一部分。根據《新唐書·兵志》所述,回紇交換的馬匹“皆病弱不可用”,這未免太過誇大其詞。

回紇的滅亡,竟然跟中原的一種絲織品有關

在多年的絹馬貿易中,雖然,看似只有回紇得到了不少好處,但其實,唐朝也實現了其維持邊疆和內部穩定的要求。而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唐朝在經濟拮据的情況下,依舊要堅持絹馬互市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持有這種觀點的學者,還進一步對互市中的回紇馬價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不能將其一概認為是“不等價交易”或是“經濟掠奪”。中唐以後,互市中用一匹馬來換取40匹絹的價格,其實與同時期的突厥馬價格相當。一直到元和初年,回紇馬漲到50匹絹時,才比開元時期稍微高些。

而且,在研究馬價問題時,應當將販馬者的運輸問題考慮進去。

要知道,回紇馬匹往往需要經過長途運輸,才能抵達唐朝北部邊境的出售點,其中的損耗自然是巨大的,這一因素也會影響到馬價。若是唐朝自行到回紇購馬,價格也往往不高,所以,唐朝購買回紇馬匹的價格,從始至終都是正常的,並非回紇趁火打劫,造成馬價攀升。

回紇的滅亡,竟然跟中原的一種絲織品有關

此外,唐中後期的回紇馬價高於河隴一帶,其實,也是有據可依的。

因為,當時回紇是將馬匹長途運輸到唐朝販賣,而河隴馬則往往是唐朝就地親自收購,且河隴馬在運輸中的死亡率極高。但是,遊牧地區的馬匹質量卻為上乘,所以,兩者之間存在差價也是可以理解的。唐朝詩人白居易在其《陰山道》中,也曾提到唐朝與回紇的絹馬貿易,這些內容彌補了史書記錄的不足。

首先,他提到了回紇馬匹死亡率高的問題,在《陰山道》中寫到:“每歲死傷十六七”。可見,其馬匹確實多死亡,但是,出現這一狀況卻是有原因的。因為,不僅在長途跋涉中會出現馬匹損耗,而且,一些回紇馬來到中原後,還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這些都是其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

其次,則是唐朝在互市貿易中以次絹充好的問題。有些觀點認為:當時的唐朝,無論是在邊防還是軍事方面,都有求於回紇,因此,即使存在一些欺詐現象,想必也只是局部。如白居易詩中所寫:在回紇提出絹帛質量太差時,唐朝不僅“拿出金帛酬馬直”,還直接下詔,命江淮地區的絹帛一定要保證質量。

在經過一番整改後,馬價絹終於“縑漸好”。所以說,若唐朝是故意在絹馬貿易中使用次絹,想必雙方的互市貿易也不會存續八十年之多。

回紇的滅亡,竟然跟中原的一種絲織品有關

另外,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單從雙方的絹馬協議來看,唐朝與回紇在絹馬貿易中輸送的絹帛和馬匹,顯然都遠遠高於其實際需要。因此,也可推斷:絹馬貿易可能純粹是唐朝褒獎回紇的行為。這種貿易的另一層意義在於,雙方都藉此擁有了穩定的貿易項目和渠道。

即使唐朝支付的馬價過高,回紇獲得了鉅額的利潤,但是,雙方的商業熱情卻得到了極大的釋放。不過,這種觀點也僅是一家之言。根據唐朝中後期的經濟情況和政治環境,用“褒獎”一詞未免太過牽強。客觀來說,在絹馬貿易中,雙方都曾為爭奪利潤使用過一些小伎倆,但是,這些都是在所難免。

等到了唐晚期,絹帛等絲織品因為被革製品所代替,所以,市場十分有限。並且,對於一遊牧為主的回紇,其經濟則包含了太大的不穩定性,所以,從回鶻視角去考量絹馬貿易對其的影響,筆者發現:此舉促進了其從遊牧到農牧、商業興盛與城市發展,這種變化與回鶻滅亡也有一定關聯。

之後,因為茶葉漸漸代替了其互市的功能,所以,絹馬貿易實際上成為了茶馬互市。即便如此,茶馬互市這種情況直到宋朝才成為定製。由於自然環境方面的原因,少數民族對茶葉十分依賴,茶能解毒去病,可以解油膩、助消化,因此,控制了茶葉的供給,就等於控制了少數民族的生活。

所以,茶葉自宋以來,不但成為了中原王朝與西北和西南地區少數民族之間的大宗經貿產品,而且,也成為與這些少數民族之間保持友好關係的物質手段。最終,到了清乾隆以後,“茶馬互市”作為一種重要制度逐漸從歷史的地平線上淡出,取而代之則出現了“邊茶貿易”制度。

回紇的滅亡,竟然跟中原的一種絲織品有關

再說回前文的話題,那麼,為何在唐與回紇的絹馬貿易中,總是出現有人反對、有人贊成的情況呢?

一些人認為:唐中後期的財政收入微薄,但是,回紇需要出售的馬匹數量卻比較多,這使得大唐承受了巨大的經濟壓力。可是,為了在政治、財政負擔及軍需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唐朝曾多次同回紇協商,表示絹馬貿易應有定約,避免出現“付絹少,則彼意不充,納馬多,則此力致歉”的問題。

顯然,最終的結果是,不僅矛盾沒有得到解決,連唐朝的財政狀況都愈加拮据。絹馬貿易反映出回紇對絹帛的迫切需求,但其售馬數量過多,極大的超過了唐朝的支付範圍。並且,唐朝官員曾因經濟問題減少買馬數量,但是,將士們出於軍事的考慮,卻需要多買馬匹來擴充軍需。

所以,在這種矛盾的環境中,唐朝的最高統治者不得不從全局考慮,平衡和滿足各方面的需求。而這,也導致在絹馬貿易過程中,總會出現不同的意見。

現在看來,若想要揭開絹馬貿易的神秘面紗,還需要學者的不斷努力。

【《新唐書·兵志》、《資治通鑑·唐紀》、《新唐書·回鶻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