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逃跑时找乔家借十万两,慈禧:要什么赏赐?乔家:只要4个字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成为了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她也因此成为近代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慈禧太后原是咸丰帝的妃嫔,入宫时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后来生下皇长子载淳(同治皇帝)。咸丰皇帝驾崩后,她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经过辛酉政变后,慈禧正式夺取政权,并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慈安、慈禧、恭亲王奕䜣)。

慈禧逃跑时找乔家借十万两,慈禧:要什么赏赐?乔家:只要4个字

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慈禧乘机发动“甲申易枢”(农历甲申年),直接罢免恭亲王,从此开始独掌大权。慈禧一生发动了三次重要的政变,最后一次便是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值得一提的是,慈禧掌权期间,清朝几乎已经陷入绝境之中,内忧外患不断,连京城也任由洋人践踏。

慈禧曾两次出逃,第一次是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当时称叶赫那拉氏)随咸丰皇帝逃往热河。西方国家的军队如入无人之境,清王朝连国都舍弃了,皇帝也选择逃跑而不是坚守。第二次出逃是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次日凌晨进攻紫禁城东华门,慈禧早已经乱了阵脚,慌忙间带着光绪帝、皇后等人往西安方向逃跑,并令李鸿章等人与列强谈判。

慈禧逃跑时找乔家借十万两,慈禧:要什么赏赐?乔家:只要4个字

一次慌乱的出逃,最终被慈禧粉饰为“西狩”。与第一次出逃不同,由于事发突然,这一次慈禧并没有做好准备,但仍是以游玩的心态逃跑。此次“西狩”只带了少许粮食钱财,而慈禧、皇上、太后等人又一直铺张浪费,普通的随从人员连饭都吃不饱。没过几天,粮食已经吃得所剩无几,慈禧等人一路上饥一顿饱一顿,到达怀来县才稍有好转。

慈禧逃跑时找乔家借十万两,慈禧:要什么赏赐?乔家:只要4个字

怀来县的县令吴永是曾国藩的孙女婿,并且此人非常忠心,见到慈禧太后大驾光临,吴永先是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慈禧也是非常满意。可怀来县令并非大官,根本拿不出银子献给慈禧。慈禧也并没有因此怪罪于吴永,相反在回京后直接提拔吴永为广东道台。除了吴永招待慈禧,沿途的官员大多都是选择观望,毕竟都是明白人,慈禧日后还能不能回京都是一个未知数,并且也没有直接得罪,只好都选择沉默。

慈禧逃跑时找乔家借十万两,慈禧:要什么赏赐?乔家:只要4个字

此次“西狩”的随从人员非常多,仅仅是每天吃饭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耗,或许慈禧命不该绝,没多久便到了乔家大院。乔家大院是晋商的著名代表建筑之一,晋商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如著名的常家大院、曹家三多堂、王家大院等,但其中最为出名的还属乔家大院。晋商乔家的生意遍布全国,作为晋商中的佼佼者,慈禧也略有耳闻,于是决定向乔家借些银两。

慈禧逃跑时找乔家借十万两,慈禧:要什么赏赐?乔家:只要4个字

慈禧一开口便是借10万两,对于慈禧而言,金银珠宝早已经是所见不奇,10万两或许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当时已经面临困境,10万两能够救命。对于乔家而言,10万两也是一笔巨款,但毕竟是慈禧太后开口,若不借,日后定有祸端,何不破财消灾。最终乔家还是答应借钱,慈禧落魄至此,能有人借10万两让她非常高兴,于是问乔家:“要何赏赐?”

慈禧逃跑时找乔家借十万两,慈禧:要什么赏赐?乔家:只要4个字

终究还是好面子,慈禧已经落魄至此,还是会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虽已经无赏赐可赏,但还是不能因10万两折了面子。乔家的要求并不高,并且10万两银子说的是借,虽然不抱太大的期望,但日后有机会或许还能还。乔家自然不会错失得赏赐的良机,于是说:“只要4个字!”便是“福种琅嬛”4个字。

慈禧逃跑时找乔家借十万两,慈禧:要什么赏赐?乔家:只要4个字

慈禧听后,感觉此事并不难,便应允了此事,只是当时条件有限,并没有当面赏赐,后来回京后派人赠赐4字匾给乔家。事后,乔家将这块牌匾挂在大门上。或许有人觉得乔家要的赏赐不够,相反,乔家此举是最明智的。慈禧太后亲自赐匾,这就是一块大的招牌,有利于乔家的生意;其次,当时慈禧正处于困境,若要其它赏赐,实在是太不明智。如今,这“福种琅嬛”的匾仍然挂在乔家大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