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饱”可延寿?节食可以抗衰老


“七分饱”可延寿?节食可以抗衰老


热量限制,即饮食节制,在多个物种中被证明是延缓衰老的重要途径。增龄伴随的多器官渐进性功能衰退,是衰老相关重大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关键诱因。细胞种类的多样性决定组织器官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导致组织器官在衰老过程中呈现不同的细胞及分子特性,但传统的研究技术难以精确揭示细胞类型特异性的分子变化规律。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及美国索尔克生物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啮齿类动物大鼠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通量单细胞和单核转录组测序技术,绘制了首个哺乳动物衰老和节食的多器官单细胞转录组图谱,系统评估了衰老和节食对机体不同类型组织细胞的影响。

发现从中年期的大鼠开始对其进行“七分饱”(任意进食量70%的卡路里摄入量)干预可降低其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衰老指征,使其寿命延长。基于对年轻任意进食组、年老任意进食组和年老节食组动物的9个组织中获取的20多万个单细胞及细胞核的转录组分析,科学家绘制了衰老和节食状态下不同组织器官的分子网络图谱。在被检测的组织中均发生了衰老相关的细胞类型组成的改变,这些变化超过一半能被节食抑制。结果表明,多组织免疫炎症压力的升高是衰老的标志性特征,而节食可有效地逆转促炎细胞在衰老组织中的聚集。

“七分饱”可延寿?节食可以抗衰老


此研究首次在多器官、多组织层面上系统解析了机体衰老的细胞和分子变化规律,为衰老预警提供了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同时,也揭示了免疫调节系统在节食干预衰老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开发衰老及相关疾病的干预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科学应对老龄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七分饱”可延寿?节食可以抗衰老


可是究竟什么是七分饱,我们是怎么感到饱的,又如何区分自己是不是七分饱呢?


" 七分饱 " 是一种什么感觉

每天我们都要说不止一次 " 吃饱了 ",但吃饱了到底有没有标准呢?有人说,吃饭要 20 分钟后,神经才能传导到大脑的饱食中枢让人感到饱。" 其实并不是神经传导有这么慢,而是食物进入胃以后,消化排空到小肠,再以葡萄糖的形式吸收进入血液,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后,才会有饱腹感。这一过程需要 5-20 分钟。 而另外一种饱腹感来自于机械压迫传导,当胃底的迷走神经感受到胃部肌层的张力变大后,也会向中枢传递饱腹信号。也就是说,食物中要有营养的碳水化合物,食物要体积大重量大能‘撑胃’,就能传递饱腹感。

那么,多饱才是七分饱呢?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在饥饿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加快进食的速度,恨不得把所有食物都塞进肚子里。但是当吃到七分饱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进食速度明显变慢了。有些人日常的习惯是吃到撑为止,这样对于健康其实是很不利的。吃到七分饱就是你对于食物的热情度已经下降了,这个时候感觉原来很好吃的食物变得没有那么好吃的。稍微转移下注意力就可以很快地停止进食了。

如果说硬要给 " 七分饱 " 定个 " 标准 " 的话,那就是,吃饭时感觉肚子有点饱了,这时候如果把食物撤走,也不会觉得遗憾。最重要的是,餐后 3 小时起会渐渐开始感到饿,到 4-5 个小时后就会饿得受不了想吃下一餐。如果下一餐前不饿,那就说明上一餐吃多了。

“七分饱”可延寿?节食可以抗衰老


" 七分饱 " 的好处还是很多的。首先,它能控制体重。每顿饭只吃七分饱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控制体重,在七分饱的时候,身体已经可以得到充足的营养了。这个时候再继续进食的话,就会导致摄入的营养过多。长期这样下去的话,你不胖谁胖呢。其次,它能保护大脑。我们在吃完饭后,身体内的血液都会集中在胃肠道帮助消化。如果长期都吃得很饱的话,会导致大脑内缺氧的时间加长许多,长此下去大脑会出现早衰现象,严重的还会引起心血管病变。第三,它能避免萎靡。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体验,在吃撑了之后感觉整个人都昏昏欲睡。这是因为吃太饱之后,体内的血液都聚中在胃肠道帮助消化。大脑就处于缺氧的状态,整个人会感觉到非常的萎靡不振。对于那些吃完饭就需要上班学习的人而言,是非常不好的,学习和工作效率都会大大降低。最后,它能避免肠胃疾病。我们体内的胃粘膜上皮细胞比较短,每隔两三天就需要进行修复。如果你每天都吃得很饱,上顿的还没有消化完,下一顿的就又来了。胃部长期都处于饱胀的状态下,这样一来胃黏膜的自我修复就无法进行,破坏掉胃粘膜的健康屏障,是很容易引起胃肠疾病的发生。而吃饭只吃七分饱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

“七分饱”可延寿?节食可以抗衰老


如何做到 " 七分饱 "?一是,饭前先喝汤。汤的体积大能改变胃张力," 撑胃 " 饱腹通路开始运行了。只要不是胃酸分泌不足、消化不良的人,都可以饭前喝汤。这个汤最好是清淡无油的,比如面汤、鸡蛋汤、去油鸡汤,无糖豆浆和牛奶也可以。但是饭前喝水不可取,因为水排空太快了。二是,吃少量碳水食品。扒点饭、吃几筷子面条、咬半个馒头,别吃多,嚼碎一点,让这些碳水中的葡萄糖快速被身体吸收," 营养 " 饱腹通路开始运行了。三是,慢悠悠地吃菜。等待神经传导和吸收的这段时间,慢悠悠地吃一些低热量、体积又大的蔬菜比较好,这样可以让胃尽量早点 " 撑满 "。四是,吃点蛋白质。肉、水产中的蛋白质、脂肪比重大、排空慢,能长时间 " 撑胃 ",并且分解吸收也需要时间。这些饱腹感足够坚持到下一餐了。

“七分饱”可延寿?节食可以抗衰老


除了以上几点,一是远离食物。这一点最重要。这时其实饱腹感已经到来,营养热量的摄入也足够了。但馋猫的惯性是不求吃饱,但求吃撑。赶快把食物撤走,或者离开餐桌。把自己和食物进行 " 物理隔离 "。二是用饭盒吃饭。这个技能也属于 " 绝杀 "。每顿定量用一个稍小一点的饭盒装饭吃,想吃多也没有了。是最容易做到的控制食量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