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船覆登上神仙島,留幾日,人間已過十六年

陽曰旦是瓊州府一讀書人。一次他從外地坐船回來,突然遇上颶風,就在船隻將覆沒時,不知從哪裡漂過來一隻空船,陽曰旦急忙跳上去。等回過頭看時,原來那隻船已覆沒了。這時,風越來越狂,他只好閉上眼睛,一任狂風將船吹向遠處。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風漸漸息了。他睜開眼,忽然見前方有一座島嶼,島上有成片的屋宇。急忙划船,泊近村口。村中闃無人聲,雞不鳴,狗不吠,走著走著,見有一個向北開的院門,裡邊松竹蓊鬱,蒼翠欲滴。

當時天已是初冬,院牆內不知是什麼花的蓓蕾綻放,春意盎然。陽曰旦越看越愛,在門口猶豫了一會兒,便走了進去。遠遠地,傳來一陣琴聲,陽曰旦停下腳步側耳聽。這時,有個婢女從裡邊走出,看上去約有十四五歲,生得飄逸俏麗,嫋娜嫵媚。她瞥見有生人來,急忙轉身進房。裡邊的琴聲即刻止歇了,門裡閃出一位少年,面帶驚訝之色,問陽曰旦從什麼地方來。

《聊齋志異》船覆登上神仙島,留幾日,人間已過十六年

陽日旦便將前後經過向少年說了。少年又問陽曰旦的族望,他也如實說了。不想那少年高興地說:“真巧!真巧!你是我的姻親!”說罷便將陽曰旦請進院子。陽曰旦打量了一眼,見院中房舍建造得精美華麗,又聽到琴聲,進房後見裡面端坐著一位少婦,正用纖指撥弄琴絃,有十八九歲,光彩照人。她望見來了客人,急忙推開琴想要回避。少年阻止住她說:“不要走,他是你家的親戚。”便代陽曰旦說了族望和身世。

少婦又驚又喜地說:“是我的侄子。”於是問陽曰旦道:“祖母還健在麼?父母今年有多大年齡了?”陽曰旦說:“父母今已四十來歲,身體都還健朗;只是祖母六十,而且患有重病,連走路都需要人扶著。侄兒實在不知道姑母是哪房的,請明告侄兒,以便回去向父母說明。”

少婦說:“山高水遠,路途迢迢,我和家中的聯繫已中斷很久了。你回去後只對你父親說‘十姑問家中消息’,他自然便清楚了。”陽曰旦又問道:“請問姑父姓什麼?”少年回答道:“我姓晏,叫海嶼。這島叫神仙島,離瓊州府三千里,我寄居這裡的時間也不長。”十娘轉身進內,叫婢女取酒食待客,海鮮蔬果,也叫不上來名稱。

《聊齋志異》船覆登上神仙島,留幾日,人間已過十六年

吃完飯,引他在園中游玩,桃李含苞,陽曰旦深感奇異。晏海嶼說:“這裡夏季沒有大熱天,冬季沒有大冷天,花四季都開放。”陽曰旦高興地說:“這裡真是仙鄉!我回去後告知父母,將家搬到這裡,與你們做鄰居。”晏海嶼只是微笑從園子回書齋後,就點起燈燭,見一張琴橫放在几案上,便請姑父彈奏一曲。晏海嶼便坐下來調絃正音。

十娘從房內出來,晏海嶼道:“來,來!你快來為你侄兒彈琴!”十娘就坐下,問陽曰且道:“侄兒想聽什麼曲子?”陽曰旦說:“侄兒從不讀《琴操》,實在說不上來想聽什麼。”十娘說:“你只隨意說個題,都可以彈成曲調。”陽曰旦笑道:“海風引舟也可以彈成支曲調嗎?”十娘說:“可以。”隨即撥絃挑勾,奏出一曲,如同有舊譜,聲調激越奔騰,起伏跌宕,靜心領會,就像自身仍在船中,被颶風所顛簸震盪,劇烈搖晃。陽曰旦驚歎不止,問道:“我可以學嗎?”

十娘把琴給他,試讓陽曰旦用手指勾撥琴絃,然後說:“可以教。你想學什麼曲子?”陽曰旦說:“剛才彈奏的‘海風引舟曲’,不知道用幾天時間可以學會?請先將曲子抄寫下來,以便我吟誦。”十娘說:“這曲子沒有文字,我是依據意境譜就的曲。”十娘又起身取來一張琴,比畫做出勾剔手勢技法,讓陽曰旦仿效。陽曰旦一直練到一更多,等音節基本合拍後,夫妻倆才離去。

《聊齋志異》船覆登上神仙島,留幾日,人間已過十六年

陽曰旦聚精會神、屏聲靜氣地在燭光下繼續撫琴,彈著彈著,突然悟到曲中真諦,不覺緩緩起舞。他猛抬頭,忽見那個飄逸俏麗的婢女站在燈下,便驚異地問:“你原來還沒有走嗎?”婢女嫣然一笑,說:“十娘命我服侍先生睡下。”關上門移開燭,陽曰旦細細看去,見婢女美豔絕倫,兩眼如秋水盈盈,有無限嬌媚,不由心蕩神搖。他先是用話去挑逗,婢女只是低頭含笑。陽曰旦更加難以控制,猛然站起來摟住婢女的脖頸。

婢女對他道:“別這樣!天將亮,主人就要起身,假如彼此有意的話,明天晚上也不遲。”正親熱間,突然聽見晏海嶼呼叫“粉蝶”。婢女臉色突變,跑去。陽曰旦偷偷潛到晏海嶼住房窗下窺聽。只聽晏海嶼說:“我本來就說這婢女塵緣沒有絕滅,你一定要收下她。現今怎麼樣呢?應當狠狠地打三百鞭!”十娘說:“男女之情一旦萌發,就不好再使喚了,不如為我侄子發落了她吧。”

陽曰旦又慚愧又害怕,回到書齋中吹滅燈燭上床睡了。天亮後,有個童子進房來伺候陽曰旦盥洗,不再見粉蝶。陽日旦心中惴惴不安,生怕為昨夜的事受譴責,將自己趕走。一會兒,晏海嶼同十娘一道出來,似乎壓根兒就沒有將昨夜的事放在心上,只是盤問他習琴的體會。陽曰旦為他們彈奏了一曲。十娘說道:“雖然還未入神,但十已得九,反覆練可以達到美的境界。”

《聊齋志異》船覆登上神仙島,留幾日,人間已過十六年

陽曰旦向二人請求再教他曲。晏海嶼便教他一曲“天女謫降”,指法較“海風引舟”曲難,練了三天,才彈奏成調。晏海嶼說:“大概就是這樣的,自此以後,你只要反覆彈奏,直至熟練。彈了這兩支曲子,就再沒有能難住你的曲子了。”

陽曰旦離家日久,很是想念,便對十娘說:“侄兒住在這裡,承蒙姑母收留,過得很是快活,只是掛念家中。此地離家有三千里路,哪一天才能到家啊?”十娘說“這並不難。你來時的那條船還在,我可助你一帆風力。你現在還沒家室,我已將粉蝶打發去了。”送給陽曰旦一張琴,又取出一包藥,說:“回去後,用它醫治祖母的病,此藥不僅能治病,也可益壽延年。”

便將陽曰旦送到海岸邊。讓他上了船。陽曰旦在船上找不到槳楫。十娘道:“不需要那東西了。”她解下衣裙,纏繞成風帆。陽日旦擔心茫茫大海之上容易迷失方向。十娘說:“不要擔憂,你只聽憑帆盪漾就是”十娘繫好帆,走下船去。陽曰旦神色悽然,正要與姑母拜別,這時吹起了南風,船離岸已很遠了。

陽曰旦看船中準備著乾糧,可是隻夠一天吃的,心中暗暗埋怨姑母吝嗇。肚子飢餓時,他不敢多吃,唯恐乾糧一下子吃完後再沒辦法。吃下一個胡餅,頓時感覺裡外甘甜芳香。餘下六七個胡餅,珍存起來。吃下胡餅後,肚子也不再感到飢餓。

《聊齋志異》船覆登上神仙島,留幾日,人間已過十六年

不久,夕陽西下。陽曰旦後悔回來的時候沒有向姑母索要燭火。眨眼的工夫,遠遠地望見了人煙;再細看,卻是瓊州。陽曰旦不由大喜過望。船很快靠了岸,陽曰旦解下衣裙,將胡餅包了,向自家走去。

進了門,全家老小驚喜異常,他離家已十六年了,才知道他遇見了仙人。陽曰旦見祖母老病更加嚴重,便取出藥讓祖母服下,沉病立即除去。家人都感奇怪,紛紛問陽曰旦是怎麼回事,他便向家人述說了自己的所見所聞。祖母哭著說:“正是你姑母。”

早先,老夫人有個女兒,名喚十娘,天生仙姿。十娘長成後,許給了晏家。晏家女婿十六歲那年進山後,一去不返,十娘等到二十餘歲,忽然無病而亡,安葬已有三十多年。聽了陽曰旦所說,家人都懷疑十娘沒有死。陽曰旦取出十娘脫下當風帆的衣裙讓家人看,認出是十娘在家時的穿著。陽日旦又將胡餅拿來與大家一同分著吃,吃一個,一整天腹中不餓,精神倍增。老夫人命人挖十孃的墓驗看,見那棺木尚在,內中卻是空的。

陽曰旦離家前,曾聘了姓吳人家的女兒,還沒有婚娶。陽曰旦十幾年不歸,吳家女兒便另嫁了人。大家都相信十孃的話,翹首等待粉蝶的到來,然而一年多了,沒有一點音訊,才準備另作打算。臨縣的錢秀才,有個女兒名叫荷生,是遠近有名的美人。芳齡十六,未岀嫁就死掉三位未婚夫。於是與錢家定下婚約,行了婚禮。荷生入門後光豔無比。陽曰旦看她,正是粉蝶。吃驚地問她從前的事,粉蝶卻茫然不知。大概粉蝶被驅逐的時刻,就是她降生的日子。陽日旦每次為她彈“天女嫡降”的琴曲,她總是支著腮幫凝神靜想,像是有所領會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