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1994年,香港武俠片開始沒落。
徐克在歷經《黃飛鴻5》票房大敗後,決定帶著主創趙文卓孤注一擲,做最後一搏——
翻拍張徹作品《獨臂刀》。
經典故事,全新演繹,片名僅用醒目的一個字——《刀》。
一:弱肉強食的江湖與徐克的童年
與以往徐克武俠片中蕩氣迴腸的江湖不同,《刀》,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充滿雄性荷爾蒙的蠻荒世界。
思春的少女、滿腔熱血的青年、懦弱的父輩、麻木的平民、兇殘的盜賊,交織成一個弱肉強食的江湖。
為了一塊肉誤中獸夾的狗,強出頭而被盜賊砍殺的和尚,一切都印證在這個江湖中,沒有公理的存在,弱肉強食是唯一的生存法則。
徐克故意隱去了電影故事的歷史背景,正如金庸在《笑傲江湖》的後記中所說:“這表示,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
而隱去歷史背景,是為了刻畫人性,因為只有刻畫人性的作品,才有較長期的價值。
電影中那個險惡的江湖,正影射了徐克眼中的現實世界。
人稱“老怪”的徐克,對世界的本質有不一樣的看法,在他的作品中,往往流露一種無端的憤怒而張狂的氣息,這些都與他的童年經歷有關。
徐克原是越南籍中國人,1950年2月15日出生在越南的西貢,整個童年及少年時期都在越南渡過,經歷過自1954年北越與法國的奠邊府戰役,到1961年北越與美國的越南戰爭。
當槍聲和空襲警報響起時,徐克會和家人躲到家裡最堅固的樓梯底下躲避。
長年戰亂、擔驚受怕的生活,令徐克自小對這個世界有著比別人更加深刻的看法。
他的作品中那些暴虐的氣息、對社會的洞察力和犀利的表達方式正是源於這些不堪回首的童年經歷。
二、簡單粗暴的故事
李小龍說:“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
《刀》的江湖裡沒有內力氣功,沒有飛天遁地,誰能在江湖立足,要看誰的刀快。
煉鋒號是一家規模很大的打鐵作坊,200兩銀子一把的好刀,為那個江湖提供武器來源。
掌門人向且正曾與師兄黎不悔大戰馬賊飛龍,黎不悔戰敗被殺,向且正也被磨滅了意志,從此不問江湖事,躲起來專心煉劍。
他信奉的是“安分”的道理:“正義的事其實只不過是一種同情,對和錯不是這樣分的。
今天你看到一件事,覺得不對,你去出頭,明天你就會知道,錯的那個可能是你。到時候後悔已經太遲,不會有人可憐你的。”
黎不悔的兒子黎定安(趙文卓飾),從小被向且正養大,對師父的這套處世之道深信不疑,最後卻落得斷臂殘廢,走投無路的下場。
他終於不再退縮,在得到半部刀譜之後,自創獨臂刀法,用父親遺留下來的那把斷刀,來重新定義江湖的生存法則。
“沒得分了,打到來就關我事,躲來躲去,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哪裡來的。”這是黎定安找到的處世之道。與其東躲西藏,不如奮力反抗,用武力為自己爭得生存的空間,保護自己珍惜的人。
黎定安的刀,不一定能比飛龍快,但是一旦出手就要孤注一擲,義無反顧。勝負往往在瞬息之間,誰比誰強,就要看誰的刀更加決絕。
飛龍最終死在自己的刀下,他死不瞑目,因為他不會明白,江湖的買賣,誰都不能嬴一輩子。
三、票房慘敗背後,是生不逢時的悲
《刀》於1995年在香港上映,票房僅有330萬,可謂慘敗,也許多數香港人,都難以接受這個“髒亂差”的武俠故事。
殘垣斷壁、沙石橫飛,人物衣衫襤褸、面目可憎,鏡頭晃動得頭暈,動作戲令人眼花繚亂,又血腥殘暴,洋溢著徐克濃濃的Cult風。
但這也是徐克最後的任性,如此暴戾的江湖,我們生平也只見過這一次。
隨著香港電影的沒落,武俠片也慢慢變成稀缺的奢侈品,而《刀》也成了香港本土最後一部武俠片。
此後心灰意冷的徐克跑到好萊塢去玩一遭,不適應,回來轉向北上發展。而趙文卓大好青春,卻墜落到內地爛劇裡無法自拔。
那個下獸夾硬生生扯斷黎定安右手的江湖終於離我們遠去了,也許它太過險惡,讓人不適應,但人心何嘗不是如此。
時至今日,我們再回首這部電影,不免唏噓,這部堪稱完美的上乘武俠之作被埋沒在時光中,可惜!生不逢時……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閱讀更多 皮皮電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