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瑞士”:70%收入来自农业,中国杂交水稻却立大功

如果从地理位置上看,新加坡是亚洲的心脏,德国是欧洲的心脏,而布隆迪就是“非洲的心脏”。现实中,布隆迪国土面积仅2.78万平方公里,甚至还没有中国海南岛大。


“非洲瑞士”:70%收入来自农业,中国杂交水稻却立大功


位于非洲十字路口的布隆迪,被外界赞誉为“千山之国”,但不要就此认为该国山高林密,事实上,布隆迪是全球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仅有可怜巴巴的3%。此外,布隆迪还被称为“非洲瑞士”,但也不要想当然认为它富可敌国,事实上,该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不到上海人口一半的布隆迪,是个典型的农牧业国家,其国家收入的70%几乎都出自农业。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布隆迪基本处于“看天收”的状态。


“非洲瑞士”:70%收入来自农业,中国杂交水稻却立大功


在布隆迪农业无一战之力的背后,处处彰显了其工业薄弱的尴尬。但幸运的是,布隆迪却始终和中国保持着兄弟般的情谊。事实上,这些年,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来,布隆迪也从中国发展中受益匪浅。


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引导下,中国在布隆迪援建了水电站、医院、学校等一大批工程项目,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的帮助下,资源贫乏,无出海口的布隆迪,经济发展也展露出可喜的苗头。


“非洲瑞士”:70%收入来自农业,中国杂交水稻却立大功


从2008年开始,布隆迪经济态势喜人,甚至一度增加5.1%,对于传统农业国来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在经济稳步发展带动下,布隆迪人均收入也从100多美元增加到300多美元,足足翻了2倍。


布隆迪在中国帮助下,经济小有成就,然而最为外界所津津乐道的则是布隆迪引入了中国杂交水稻。大家都知道,杂交水稻出自中国大牛袁隆平之手,每年在中国种植2亿亩,极大改善了中国粮食自给自足问题。杂交水稻在中国红红火火,但在海外却推进缓慢。


“非洲瑞士”:70%收入来自农业,中国杂交水稻却立大功


自从1979年杂交水稻走出国门,40多年来,杂交水稻在国外种植面积才700万公顷,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印度也不过才200多万公顷,远远低于中国2亿亩的水平。而布隆迪在中国杂交水稻推广中无疑扮演了一个“好学生”的角色。


为解决吃饭问题,布隆迪从中国引进了杂交水稻,并积极开展杂交水稻的本土化试验。事实上,布隆迪这次押对了宝,杂交水稻实实在在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收,无疑成了中国杂交水稻海外最大受益国。“投桃报李”,2018年中国杂交水稻还获得了布隆迪国家颁证,而这也是非洲首个为杂交水稻颁证的国家。


“非洲瑞士”:70%收入来自农业,中国杂交水稻却立大功


除了农业合作之外,近些年打响“基建狂魔”名号的中国,也开始在布隆迪“牛刀小试”。自2017年开始,中国在布隆迪新签大型工程承包项目包括布隆迪总统府二期项目,布隆迪农业示范中心项目,布隆迪二期付费数字电视系统设计、供货和安装及服务项目等。


“非洲瑞士”:70%收入来自农业,中国杂交水稻却立大功


正所谓,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走越亲。布隆迪对中国友好,中国就给其带来了杂交水稻和援建项目。对于1120万的布隆迪来说,中国给其带来的机遇和甜头还在后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