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黄山改名为徽州的话,你会不会支持呢?你觉得哪个名字能代表皖南文化呢?

用户3765188326


我祖籍是安徽寿县,我总觉得那些地方父母官爱折腾,一任领导一个主意,一任领导一个创意,岂知道文化是靠历史沉淀,是靠时间凿刻,不是街头流行的时尚元素。仅以我为例,我小从祖父母、外祖父母叨叨中就知道,我是安徽寿县人,从小学始填表格就如此。后来老家来人了,说改成长丰县了,再后来,听说又变成淮南了。再后来,我对祖籍准确称呼都糊涂了,感觉不停在变。去年旅游路过安徽,专门去登了寿县古城,我去过少地方,但没见过如此雄伟、古朴的城楼。八公山就座落不远的地方,那些公共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以及八公山豆腐等,信手拈来,都可以做一篇大文章。但是,我的祖籍仍在默默梳妆中。寿县啊,拥淮河,傍淠河,历史上四次为都,十次设郡,,仅以清朝帝师寿县孙家鼐一首对联,就够寿县人自豪地多喝半斤。安徽要想有发展,唯有坚持徽文化,别折腾,别内耗,沉下心来做“徽骆驼,”若干年后,定会傲视华夏。


一杯浊酒慰平生


如果今天的黄山市改名徽州,汪郎是支持的,但心中还是有遗憾的。

为什么呢?因为今天的黄山市并不等同于古徽州,她只是继承了古徽州的主体,并把原来不属于古徽州范围的太平区(即除去汤口镇外的黄山区)给包括了进来。

事实上,古徽州的地理范围已经被一分为三了,即黄山市主体(不包括除去汤口镇外的黄山区)、绩溪县(今属宣城)、婺源县(今属江西),所以即使黄山市改名徽州,恐怕绩溪和婺源都无法回归了。

没有了绩溪、婺源的徽州还是历史上、史书中的那个地灵人杰的徽州吗?残破的徽州将更会是徽州后人心中的痛!

最美徽州是那个拥有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绩溪、祁门、婺源的徽州,而不是今天的黄山市、或绩溪、或婺源,少了任何一县,都是不完美的!

但改名总比不改的好!


徽州文化自成一派,是可以用来代表皖南文化的,为什么呢?

皖南地区包括今天的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市的部分地区以及池州、宣城、黄山全域,总面积达3.12万平方千米。

皖南文化除了徽州文化外,还有吴语文化(芜湖、宣城、马鞍山一带)和池州文化,但是历史上徽州文化影响巨大。

自宣和三年,宋徽宗改歙州为徽州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得益于徽商的崛起和反哺,徽州文化达到鼎盛。

尤其是明清两朝,徽州府无论是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宁国府(今宣城市)、太平府(今芜湖、铜陵、马鞍山)、池州府的声音。

即使到了今天,徽州文化依旧以现象级的存在而成为研究对象,她和敦煌文化、藏文化成为三大地方文化。

所以如果用徽州文化来代表皖南文化,那还是具有一定实力的。

【我是江东汪郎,徽州人!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作为一个曾经隶属于徽州地区的人,徽州改名为黄山,我们早已看淡了。改开以来,徽州人偏于保守,墨守成规,除了房地产业,多年来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并没有做大做强。徽州作为一个地区的地名,早已成为历史;徽文化仍在滋润着我们,包括绩溪,旌德,淳安,石台,婺源,等等。殷切期望黄山市人民,不恋过往,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继往开来,重铸辉煌。

我是徽州人,但不是黄山人。就这样。


鸡毛掸子扫天下


黄山只是一座山而已。当时为了响应邓小平“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徽州”展现的是一种文化内涵,像徽菜,徽派建筑等等的历史传承,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消除了。所以为了发扬光大传承“徽文化”,我以为必须恢复“徽州”的称号。再者“安徽”就是安庆和徽州的统称,没有了“徽州”,安徽也不叫安徽了。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自己把“徽州”的名称改了,然而现划给江西省的婺源县却在积极的打“徽州”牌,他们也在始终如一的要求返徽。所以说我们更要重拾徽州称号。


盘龙卧虎892


徽州,文化魅力,历史底蕴,十分浓厚的城市,古代有之,曾经的徽商在大清的江南省的版图上,称得上富甲一方的代名词,他们勤劳诚实守信,把一个无多少资源的一隅,弄得风起云涌,当时朝代国库中的银两,有一多半来自他们的纳贡,一幢幢青色灰瓦漂亮的徽色建筑,更显得他们富足的象征。不知何年马月,响当当的徽州一下从中国的地图上,易名为不伦不类的黄山。黄山,中国的名山,理应有它挺抜的英姿,尊贵的殊荣,徽州,应继续承启它历史的荣耀。这样才能对待起历史,对得起一方水土的人民。


水平688


去年10月份今年春节两次去黄山,感受到了徽文化。去了才知道黄山市中心在屯溪,不在黄山,黟县,歙县,婺源,绩溪等都是古徽州。黄山只是徽州的一座名山。黄山人还是以徽州自居,徽商,徽菜,徽派建筑,四大徽班进京,徽砚都是黄山人的自豪,他们总说没有了徽州安徽怎么解释,有安无徽。我也认为徽文化的影响远比黄山大,徽文化可以包括黄山,但是黄山包涵不了徽文化。应该理解黄山人改名字的诉求,也应该允许婺源返徽的要求,保持一个完整的古徽州。


列甲陈兵


我是湖北人,也许,一个安徽地域的命名与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说实话,我对安徽的印象并不深。安徽本是一个新地名,江南行省也许更有历史。在新兴的安徽地界里,到其实留下了许多的文化宝藏。如,徽州、庐州、寿州、安庆……,还有我书法国画用的纸,叫宣纸,原来是原产地宣城产的纸………,这些都是安徽地界里老祖宗们留下的灿烂文化。

其中,给我一个湖北人、一个对安徽不太熟悉的人,我印象最深、也有最美好印象的,其实就是徽州文化、宣城宣纸这些。

历史需要传承,文化需要传承,这些东西,不断丰富、完善是可以的,但不应该轻率的变。这一代人把它给变了,可能后人就无法找到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了,这是历史感、责任感。现在,炎黄子孙开枝散叶,分布到了世界各地。华人里,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都是繁体字,1954年我们大陆改成了简体字,七、八十年代,一度还想再次简化。辛亏被有识之士谏言阻止;地名也是一样,如果今天这样叫、明天要改成那样,今后谁能说得清。

再说了,徽州有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知名度很高。而你却把它改了、放弃了,这不但是没文化和历史责任感的表现,而且不也是傻帽吗?!黄山,本就是徽州地界里一名山,名山是名山,名城是名城,毫不相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还需要你做改个地名做宣传吗?!如果这里的人们希望恢复“徽州”,我认为是一种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自然乐见其成!


老萧在武汉


早就觉得黄山不伦不类了。都这么改的话,泰安改成泰山市,郑州改成嵩山市,石家庄改成太行山市,焦作改成云台山市,杭州改叫西湖市,苏州改成太湖市,哈尔滨改成松花江市。。。。。天哪!北京是不是也要改成燕山市?!恶心透了


濠濮钓翁


支持改成徽州!


用户1900176403385


黄山天下闻,徽州几人识?若将名字改,定被人笑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