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曾有一段笑話故事,就是廢除漢字

中國歷史曾有一段笑話故事,就是廢除漢字

前面我們分析了,西方文化自帶原教旨主義,因此,學習西方文化的人如果沒有一定的“識”,就會墮入“所有的文化以我為標準答案,以我為權威”,不同意者口誅筆伐,甚至動用政治和軍事等暴力手段,導致嚴重惡行。因此從西方文化傳入中國的第一天就出現了很多偏激的笑話。這些偏激的人,從私來講是為了強調自己的權威,從公來說是犯了集體弱智。反漢字便是其中的笑話之一。反傳統文化早在18世紀中葉就被西方哲學證明必然導致軍事專制,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其實一個國家的人民,各自用什麼文化為精神食糧是一個生態平衡系統,外力強行破壞這個系統必然導致深重災難。倘若太執著於以某一種文化為標準,搞一言堂,必導致文化災難。好了,我們來看看反漢字的笑話史,都有哪些人參與。

中國歷史曾有一段笑話故事,就是廢除漢字


譚嗣同: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他認為應盡改漢字為拼音文字。

錢玄同: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學學家、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他認為應廢孔學,不可不先廢漢字;欲驅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蠻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廢漢字”,“漢字的罪惡,如難識、難寫、妨礙教育的普及、知識的傳播”,“欲使中國不亡,欲使中國民族為二十世紀文明之民族,必須以廢孔學,滅道教為根本之解決,而廢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之漢字,尤為根本解決之根本解決。

陳獨秀:中國近現代史上偉大的愛國者、偉大的革命家與改革家、偉大的民主主義者、偉大的啟蒙思想家。他強烈地主張廢除漢字,中國文字,既難載新事新理,且為腐毒思想之巢窟,廢之誠不足惜。

吳玉章:新中國建設而成為跨世紀的革命老人,與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稱為“延安五老”。他認為,漢字是古代與封建社會的產物,已經變成統治階級壓迫勞苦群眾的工具之一,實為廣大人民識字的障礙,已不適應現在的時代。

魯迅: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認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漢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漢字終將廢去,蓋人存則文必廢,文存則人當亡。在此時代,已無幸運之道。”,“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在裡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能自己死。

劉半農: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他認為漢字不滅則中國新文化無望。

瞿秋白: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中國革命文學事業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曾認為現代普通話的新中國文,必須羅馬化,就是改用羅馬字母,要根本廢除漢字。漢字是十分困難的符號,聰明的人都至少要十年八年的死功夫……要寫真正的白話文,就一定要廢除漢字,採用羅馬字母……,漢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齷齪最惡劣最混蛋的中世紀的茅坑!

蔡元培: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黨中央執委、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他認為,漢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儘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