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學數學競賽看書重在多還是精,看一本書花多少時間為好?

姚善之


你好我是軼事奇聞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首先數學是一個邏輯性和靈活性非常強的科目,學數學競賽的書一般都是跨年級和高邏輯推理的知識,看書重在精而不在於多,重在練而不在於多學,可以借鑑往年經典的競賽題目,舉一反三,熟悉解題的重點、難點、知識點,理清邏輯關係,舉一反三。


學習競賽一般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要學習牢記書中的知識點,牢記公式理清推理邏輯關係,先把自己最基礎的東西打好。

第二步,在牢記公式、定理、邏輯關係等的基礎上由易到難分解聯繫課本上的習題或者事例,試著用自己的方法或理解來解答出相同的答案,多做課後習題讓自己熟悉題目類型。


第三步,拿出往年真題或者模擬試題不斷聯繫解答,讓自己熟能生巧,爭取讓自己看完題目就能熟練的想到類似題型。

第四步,歸類整理,把相同解法的題目歸類整理到一起,吃透其中的公式定理,理清其中的邏輯關係,找準他的考點,摸清出題人的出題思路,以便遇到相同類型題目時能快速解答。


軼事與奇聞


看了下其他網友的回答,說的都非常好。我就自愧不如了,數學這門學科確實是有意思。想學好,我認為跟閱讀量不是很大!曾經我記得我還參加過這個競賽,很遺憾零分[摳鼻]。當時做題時揮灑自如覺得很簡單,哪知道得了零分。

現在回想起來競賽和普通考試是大不一樣,表面問題很簡單,但需要很巧妙的想到另一層意思。能考慮這個層面的,個人感覺不是靠閱讀書籍的多少!應該做些競賽類的題,慢慢的思維改變了,針對數學類的問題,可以發散型思維去考慮。不像上學那會,提倡的題海戰術,其實有的知識點沒掌握,再做題時還是想不到。題海戰術只能機械式的解題,不能很好的理解整個答題的思路和用到的定理、公理那些。所以淺淡來說,姑且認為看書在精不在多吧。

而且看一本書而言,讀第一遍的時候是關鍵。既然拿起一本書要看,就肯定是對其有所興趣或者有目的性的。所以頭一遍是很重要,古言說溫故而知新,讀書不在多長時間讀一本,能掌握書本表達的內容和知識點才是最好的。不能為了看書而看書,為了學習而學習!


魑魅魍魎一鍋燴


本文提供給有志於深入學習競賽的同學們。

競賽取消“獲得省一等獎就加分”的普惠後,經過專業體系化培養的競賽選手和隨便學學競賽拓展學習的同學,實力差距越來越大。

學校應該弄清楚,下大力氣搞競賽(比如停課、專門的競賽班)的話,培養省隊才是目標,而非省一等獎。省一等獎必須在綜合成績有保障的情況下,才能在自主招生中發揮作用。

學生和家長應該明白,省二、省三等獎,無需體系化學習競賽。而目標省隊,深入學習競賽,必須合理規劃,要在合適的時間點判斷自己是否能夠出成績,避免大量時間、精力投入後的陪跑。

可以說, 大多數同學和家長的問題有二:

1.缺乏理解。認為競賽風險很大,多數學生只是陪跑。

2.缺乏規劃。不清楚每一階段應該做什麼,該深入的沒深入,該放棄的沒放棄,導致陪跑或者遺憾。

本文給出了一個基本的數學競賽體系構建流程,包括重要的時間結點,分階段的推薦教材,適合競賽與否的判斷準則。參考這樣的規劃,才能夠減低風險,合理選擇。

◆ ◆ ◆

數學競賽規劃指南 | 你需要刷哪些書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已詳細談過『競賽培養的三段論』:

第一階段:競賽基本知識普及

第二階段,競賽體系構建

第三階段:追隨命題人的專題講座

《競賽生的差距到底在哪兒?| 競賽的三階段培養理論》

Ⅰ.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是競賽的入門階段,需要把後續競賽中涉及到的數學知識全面覆蓋,這一目標非常清晰明確。

如果學生的數學起步早(初三或再之前),我們自然建議第一階段直接解決高考數學的問題。將高考數學的內容學透徹,達到高考要求,這是最理想的狀態。數學競賽起步比較早的地區,比如北京,及早解決高考數學內容非常普遍,可參考以往成員分享:

《競賽之路,合理規劃,明確定位,思進思退 | 創知路低調成員分享》

然而,大多數學生的競賽學習,還是起始於初三升高一的升學階段,甚至高一開學之後。一般情況下,學校教練會迅速推進第一階段的學習。能儘快開始競賽體系的構建自然是最好的,但部分知識入門及競賽體系構建同步進行,也是正常的情況。

儘早分離第一、二階段是關鍵,底線要求:第一階段不得晚於高一上結束。

如果時間緊張,可以做內容上的取捨:

應當重點注意的知識是:集合與函數,三角函數與解三角形,不等式及證明方法,導函數的基本性質和應用,排列組合與常見計數模型,平面幾何,初等數論。至於高考課內的數列,立體幾何,平面向量,解析幾何,導數大題,極座標和統計知識則可以暫時跳過。

Ⅱ.第二階段的第一個半年

競賽體系構建的第一個半年,時間通常是高一上學期及高一寒假,你需要完成的事情是:部分一試內容的學習;低難度二試內容(代數及平面幾何)的學習。

(1)一試

《奧數教程》高一高二基礎篇

一試的學習總體分為兩個步驟:體系化地學習各個章節的典型結論及方法;高頻高仿真地磨練解題速度和應考能力。前者我們需要分章節分模塊的體系化教程,後者我們需要優質模擬的套題。

第二階段的第一個半年,請不要直接做一試模擬題。

對於體系化教程,我們推薦的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奧數教程》,注意是高一年級和高二年級的基礎篇。當然,整個系列的高中部分共分三本,分別在封面註明了高一到高三,三個年級。一試部分只在高一年級和高二年級,而且只有基礎篇。

高一年級分冊包括的知識點有:集合、函數、數列、三角函數、向量和立體幾何,除了集合包含一定的組合知識,其他的內容均為純粹的一試內容。高二年級分冊的基礎篇包括:一試難度的不等式,解析幾何和複數。

第一個半年,你至少需要完成高一年級分冊的多數內容(如函數、數列、三角函數、向量等)。第二個半年則是繼續推進這兩本書的學習。

(2)代數

《創知路競賽數學教程——不等式篇》

《奧數教程》高一高二年級的提高篇

代數由不等式、數列、多項式和函數方程等內容構成。聯賽層面上的考察重點是前兩個,圈內的競賽生一般會將聯賽代數題稱為“不等式”和“其他類”。

不等式部分的核心是幾大基本不等式,每個基本不等式的核心又是各自相應的經典用法(如柯西不等式處理分式的技巧等等)。但不等式部分的問題在於,這裡存在亂七八糟的各類複雜不等式和“奇技”。

幸運的是,國內(至少聯賽)對於不等式的要求維持在基本不等式及其經典用法層面,故不等式的初學,我並不推薦講解很深入、內容量很龐大的書籍。我推薦的是《創知路競賽數學教程——不等式篇》。

其他類則更麻煩,因為它太雜,而且和一試內容的分界線並不明顯(比如很多章節較難的一試題,再難一點兒也可以達到二試的程度)。一般的處理方法是在初期學習一試時,就相應地見識一些較難的問題,故我推薦你們把《奧數教程》高一年級和高二年級的提高篇也做一做。

(3)平面幾何

《創知路競賽數學教程——平面幾何篇》

平面幾何的特點是圖形種類豐富,各式各樣的定理結論層出不窮,這是多數人都知道的。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在這些複雜圖形的背後,幾何有兩條清晰的能力發展線:以導角相似為代表的順推逆推等純幾何的思路構建能力,以三角法為代表的代數化思路“度量”圖形的計算能力。

圖形和各式結論只是我們培養這兩種能力的通道,但不是根源。

平面幾何的學習,除了關注相似、四點共圓和根軸等基本工具外,在餘下的部分(如完全四邊形、五心等)中,你不全是為了學會什麼定理或結論去學,你必須追根溯源,發展兩條能力線。

故我們推薦的是《創知路競賽數學教程——平面幾何篇》。

關於這一部分的學習,最後囉嗦一句:一試、二試兩部分要同時進行,不能這個月學一試,下個月學平面幾何。一試內容的學習,在以後的過程中,每一週都要保證常規的最低學習量,額外的時間搭配較難的二試內容學習。

Ⅲ.第二階段的第二個半年

競賽體系構建的第二個半年,時間通常是高一下學期及暑假,你需要完成的事情是:繼續學習一試內容;高難度二試內容(數論及組合)的學習。

(1)數論

高中數學教材選修4-6

《奧數教程》高三年級

《數學奧林匹克小叢書高中卷10數論》

數論模塊的難度在於知識體系本身,即最初入門的部分。

數論和幾何類似,有自己龐大且更體系的知識網絡。但數論中的知識又不像幾何圖形如此直觀,它非常抽象,有點看不見摸不著,人們學習和研究數論的方法也較為獨特,再加上你小初可能沒有接觸相關內容,這些都導致你欠缺基本的sense,即“數論感覺”。

因為欠缺直觀感受,故很多初學者,在讀到著名數論定理時,完全不知所云。

如何培養數論感覺呢?答案是,去見識大量直觀而鮮明的例子。故我們推薦的第一本數論書是高中數學教材選修4-6,這本課內教材把一些基本概念講得淺顯易懂。

真正的競賽數論,我推薦的必讀書有兩本:《奧數教程》高三年級裡面的數論部分(第6-10講以及第19、20講),還有《數學奧林匹克小叢書高中卷10數論》,兩本書均由余紅兵老師編寫。

《奧數教程》這一本,題目簡單基礎,非常適合競賽數論的入門。它的閃亮之處,在於餘老師寫下的分析註釋。這些文字一步步引導你深掘問題,這在競賽書籍裡是絕無僅有的,值得你一個一個字地細看深思。

至於小叢書這一本,它已經具有一定的難度了,屬於進階的數論書。其中的很多題目非常典型和深刻,適合在入門後閱讀。

(2)組合

《數學奧林匹克小叢書高中卷11組合數學》

組合也是高難度的數學競賽內容,但它的難點與數論正相反:組合中除了圖論,基本知識及原理都異常簡單(很多原理連小學生都懂),可真正的難點在於,如何在具體題目中運用這些原理。

以算兩次原理為例,它說的是:對於一個對象,我們從兩種不同的角度數它的數目,結果是一樣的。這簡直是廢話。但在實際問題中,為什麼需要從兩個角度數數,以及如何選取數數的角度,裡面的學問比原理本身要複雜得多。

市面上優秀的組合習題集很多,但令人遺憾的是,沒有適合初學者的組合書籍。最簡單的組合書籍難度也不小,仍不易讀(或許你可以期待一下我們的組合書籍)。

這一部分我目前推薦的書是《數學奧林匹克小叢書高中卷11組合數學》,由張垚老師編著。即便是入門書籍,它也已經具有了相當的難度,能真正看好這本書,組合基礎題肯定是不在話下的。

Ⅳ.第二階段的衝刺期

第二階段的衝刺期,從第一次聯賽前暑假的中後期,到聯賽前。

此階段之前的學習,屬於競賽內容全面鋪開、構建知識網絡的部分,也是你儲備知識、提高水平的發酵期。而現在的衝刺期則是驗收成果的時期,直面的是數學聯賽。

學生在這一階段會經歷一個大爆發的過程,這一步究竟飛得有多高,直接取決於之前體系化初學內容的紮實程度。這一時期,我不再推薦學習有新知識的二試書,你可以把前兩個階段沒有刷完的書繼續跟進。

一試則是這一時期的重中之重,此階段我們推薦優質模擬題。

《中等數學》增刊一(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模擬題集)

《國內外數學奧林匹克試題精選》

我們在前文已經說過,一試學習的第二步是“高頻高仿真地磨練解題速度和應考能力”,這也是此階段一試練習的重點。我們推薦的優質模擬題是《中等數學》增刊一(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模擬題集)。

用好一試模擬題需要注意以下要點:

  • 第一,一定把它當成模擬考試,而不是刷題。每套題準備答卷,寫好過程,限時完成。
  • 第二,分批次連續測試。每天一次一試模擬,一批次持續十天(不要中斷)。每次模擬記錄分數,分批次觀察整體情況。
  • 第三,適當記錄錯題。每次測試結束後,針對失分的問題,記錄錯題。會做但做錯的問題要重做直到做對,不會的問題抄下解法整理記錄。

不過,這本模擬題的一個問題是試題質量參差不齊。大多數試題的質量還是好的,但少數確實很過分,距離聯賽偏差較大。請你自己判斷,整體把握,不好的模擬題不用上心。

如果二試你已經完成了體系化學習,且需要額外的習題集,我們推薦《國內外數學奧林匹克試題精選》(以下簡稱《試題精選》)。注意題量很大,選擇一部分刷就行。

Ⅴ.第三階段

第一年的聯賽是一次檢驗性質的考核,不適合深入學習的學生請及時退出。如果你的競賽目標是保省一,衝省隊、國賽甚至更遠,這一次聯賽必須考到省二前段,省一更好。

一旦決定深入學習,你必須投入大量時間精力,下面的推薦強度較大,也符合你現在的定位。請注意,我們前文推薦的那些書,真正看好,就已經能夠達到弱省省隊和強省省一等獎的層次。

這一年你需要做的事情是:補一些代數雜項的學習;強化組合數論的能力(核心);大量練習國內外賽題。

(1)代數雜項

《奧數教程》高三年級

《數學奧林匹克命題人講座:函數迭代與函數方程》

《數學奧林匹克小叢書高中卷5-不等式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我們在前文中就已說過,代數中有很多雜項,而且都不是聯賽的考點,所以這一部分的學習,目的在於國賽而非聯賽。

多項式部分推薦《奧數教程》高三年級與多項式相關的章節。

函數方程部分推薦《數學奧林匹克命題人講座:函數迭代與函數方程》(內容較多,選看)。

關於不等式,如果你想練得更多,建議選擇《數學奧林匹克小叢書高中卷5-不等式的解題方法和技巧》,由蘇勇和熊斌兩位老師合著。

(2)數論強化

《數學奧林匹克命題人講座——初等數論》

數論方面,只需做好一本書,不用再看其他的書,就可以達到冬令營的難度要求,甚至走得更遠。這本書就是《數學奧林匹克命題人講座——初等數論》,由馮志剛編寫,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這本書知識講解幾乎可以忽略,遠沒有餘老師的書出色,但是這本書涵蓋了大量的習題,簡直就是數論這一塊的黃金題庫,題目的質量實在是太高(大多數都是很難的,尤其是第一章難度最高),一道道刷過來,數論的能力會有質的飛越。

(3)組合強化

《奧賽經典——奧林匹克數學中的組合問題》

《數學奧林匹克小叢書高中卷13組合極值》

《高中數學競賽專題講座——組合構造》

組合方面,我推薦三本書。

《奧賽經典——奧林匹克數學中的組合問題》,這是組合這一塊綜合性的大百科全書,除了第一二章可以略看,後五章要認真刷完,題量大,題目質量很高,對於組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剩下的兩本書,你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其中一本刷。

兩本書是《數學奧林匹克小叢書高中卷13組合極值》以及《高中數學競賽專題講座——組合構造》,都是由馮越峰老師編著。上面收集的問題同樣很精彩,尤其是後者,難度很大,有能力可以兩本都刷,組合多練一些絕對錯不了。

(4)國內外賽題

《走向IMO》系列

《中等數學》增刊二(國內外數學競賽試題及精解)

第二年做大量國內外賽題是必須的,而且難度要拔高到冬令營及以上(包括美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測試、國家隊選拔、羅馬尼亞大師杯和IMO)。我們推薦的書有兩套:

  1. 《走向IMO》系列。這個系列的書按年份分冊,包括過去一年的聯賽、東南、西部、女奧、CMO、集訓隊測試、國家隊選拔、俄羅斯數學奧林匹克、美國數學奧林匹克、羅馬尼亞大師杯以及IMO。國內賽題貼近國內的命題風格,請你重視。
  2. 《中等數學》增刊二(國內外數學競賽試題及精解)。這本書的國外賽題收錄得更豐富。

如果說高二的聯賽是夠著去考的話,高三這一年需要以俯視的姿態迴歸。有意的拔高難度,才能在後續的聯賽考試中游刃有餘。

Ⅵ.第三階段特別注意

未來,在嚴格不允許初中生參加聯賽的情況下,預計此時,你是第二次參加聯賽。這一次的備考,大體和第一次相同。但這一部分,你需要額外做好一件事:

把之前刷過的所有書都要過一遍,作為複習。這一個習慣很重要,但很多人都沒有這個習慣。

第一遍看書時難免走得坑坑窪窪,有些題壓根沒看,有些題當時沒看懂,現在是時候回過頭來料理它們的時候了。你現在可以從一個更高的觀點,去審視原來的問題,想想這道題是怎麼來的?它的背後蘊藏了什麼東西?這類技巧還經常在哪些題中出現?當時我為什麼沒有做出來?

一切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你都可以去思考,然後把你的感悟記下來,這就是總結,它可以幫助你完善知識網絡,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幫助你積累解題經驗。另外一個好處就是,當你發現當年把你虐得死去活來的問題不過就那麼回事的時候,心情真是倍兒爽。

Ⅶ.第三階段:從聯賽到CMO

如果你入選省隊,有資格參加國賽,那麼數學競賽之路還能繼續往前走。聯賽結束到國賽開始,還有一段時間,在這個階段,你需要刷的是三本書。

《數學競賽研究教程》上下冊

《奧數教程學習手冊》高三年級

其中兩本是《數學競賽研究教程》的上下冊,還有一本就是《奧數教程學習手冊》高三年級,在解答部分結束之後有兩個專題:組合問題和數論問題,題目和註解非常棒。

如果你在國賽當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升學問題就不用擔心了,我分享的經驗也就到此結束。最後我想總結幾點,作為提醒送給你:

  1. 競賽書在精不在多。這是我一路走來的一大感悟,我用我親身經歷和我看見的實例告訴你,很多時候一本書就足夠練好一大塊內容,一本書刷好了就可以有驚豔的表現。水平上不來,不是因為你書刷得不夠,而是你刷得不好。
  2. 競賽書不能光看,一定要自己動筆練習。很多人習慣非常不好,只看不做,很多問題的解答非常精彩,你直接去閱讀和你先動筆試試再去看,收穫的東西是不在一個數量級上的。
  3. 看書的時候要養成動筆記錄想法、觀點的習慣。我見過身邊很多人看完的書乾淨得像沒看過一樣,做出來了的打個勾,沒做出來的畫個圈,僅此而已。這是很糟糕的習慣。刷題時一定要記錄一切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可以是不同於解答的新解法,可以是你的思考和感悟,也可以是你的困惑,總之一切你認為的閃光點,都值得記錄。
  4. 切忌走馬觀花,但也不能在一個角落過分糾結。這是兩種極端,有些人看書飄得很高,這樣的人其實什麼都學不到,最後註定死得很慘。但也有些人看書過分追求完美,總覺得我要無死角掃平這本書,但這是不可能的,有些難題和偏題,適當跳過也是必須的。
  5. 要有書看多遍的習慣。一本書看第二遍的時候,整個感覺都會不一樣,就像處在另外一個境界,很多問題一下就豁然開朗,這樣的體驗非常奇妙,而且能夠給你帶來實質性的幫助——經驗式解題的形成,對於穩定聯賽成績,避免極端情況的發生,它具有關鍵性的作用。

孫遠遠


不管什麼層級的數學競賽,如果想看書學習,當然貴在精。

當然,精讀精研的輔導類書籍需要精選,畢竟市面上輔導類書籍太多了。

根據每個人水平高低的不同,也決定了研究一本書需要的時間。

你基礎越穩,水平越高,思考問題就越有效率,讀書的效率也就越高。

一般而言,市面上常見的數學競賽輔導類書籍分三個層級

小學競賽類

初中競賽類

高中競賽類

往往其中,是小學競賽試題中會涉及初中的知識,初中競賽又會涉及高中的知識,層次遞進。而且每個競賽在之前都是分為聯賽和奧賽的。前幾年,尤其是高中競賽類,你要是獲個大獎,基本上名牌大學都有了基本的保障。(記得自己之前在高中參加競賽輔導,競賽的二卷就三個大題,時間4.5h,三個大題分別為函數、幾何類問題,大面積的空白卷面等著你去書寫步驟,平均一個大題兩面的書寫區域)。


壹簡數學


學數學,在於精看,也在於多看,但更多在於理解,數學不是死記硬背就能學會的,關鍵要理解題意,知道邏輯順序,舉一反三:

1,解題能力,想會做數學題,要有大量的練習積累,知道各類型題目的解題步驟與方法。

2,學會預習,在預習過程中不斷積累出來的。能夠讓大家提前對數學知識有所瞭解,能夠培養數學獨立學習能力。

3,多做題,理解了數學基本定義和知識點以後,動手去做題,用心去理解,要是不理解,就算做太多,也只是事倍功半。

4,學會總結。對於做過的題型及做錯的題目要進行分類總結,再遇到類似的題目要會分析,以免下次遇見同樣的題目再出錯。

5,會看書,數學基礎考點都來源於課本,但課本的知識點不一定就是唯一的方法,按部就班不是唯一辦法。精讀,舉一反三,真正的理解了,才能事半功倍。


松下思妤


學數學競賽看書重在多還是精,看一本書需多少時間?從上可以看出,你也許並非一個習慣性讀書人,看一本書需多長時間是因人而意,是建立在你真正掌握了基礎上的,用時間來無法衡量。在就是要看多或精?我認為你最博弱書多看看也就是精,對自己已經掌握的反覆多練習就好,數學一定要多看題,找例題,找習題多做多練,找方法,記公式,這樣才會做好題。以上我個人想法,有不妥之處,歡迎留言共同探討,謝謝



小八月萌萌噠


數學是邏輯性很強的學科,知識連貫性很重要,參加數學競賽的學生,都是基礎知識很紮實全面,頭腦靈活的學生,競賽前看書必須精看,記要點,記公式,記平時易錯的題型,提高分析解題能力,還要沉注氣,心裡素質要好,至於看一本書需要多長時間,因人而異吧,因學習方法不同,要根據自己的學習計劃和考試時間定。



福星樂


數學在於基礎公式和方法,做到舉一反三,打開大腦邏輯,不斷挑戰級別難題,擴大化地舉一反三,從失敗中找方法,方法提高境界,從而做精,有時不斷挑戰新的難度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把未知數學理論方法地學過來了。一天的數學挑戰練習,賽過看書三天的效果。


富元製作


數學首先是一個邏輯性很強的科目,學數學競賽的書一般都是跨年級的數學知識,重在精,羅列經典的競賽題目,熟悉解題的重點,邏輯關係要強,一般的話一般需要三個月時間為好。

第一個月主要了解書中的結構,能學習數學競賽的學生,學生基礎肯定好。你分析出競賽書的結構,無非就是你數學知識的延伸,學習和考試的知識超出你目前的認知範圍。都一個月你就是專門學習書中的知識。第二月就要將書中的重點知識進行專項學習,清楚關鍵點和解題的邏輯關係。第三個月就比較重要了,那就是重點題目的變向學習,比如拿掉一個參數,或者缺少和另外的參數的互換,進行題目的分解學習,再做大量的習題,就可以學習完一本學生的競賽書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提供給你幫助,祝你競賽成功。


涅槃重生分林


看書不光要精,還要多!

之前我也參加了一次數學競賽,當時做黃岡題庫做了好多,思路開闊了不少,如果你能參加競賽,數學肯定是比較好的,對於這種情況,一般的題肯定能答,但是看的多了,思維更加寬廣,而且熟練度更好,我建議多看!至於時間長短,看你領悟能力了,會的可以少看,中等的看看方法,難的研究下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