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歷史#
大周武皇則天,開天闢地女人第一人,可謂武統天下,威施四方,在盛唐的夾縫間開創了大周江山。而武則天被後人所津津樂道的豔史,更是長盛不衰!史料記載,武皇在76歲時,長期和年輕貌美的張昌宗、張易之兄弟等男寵在後宮淫亂。
那麼,果真如史料所說武則天整日和張家兩兄弟那樣,花錢酒地,上演老鳳戲雙珠嗎?其實不然:
作為一個76歲的女人,假如如現在,也已燈油即將耗盡,對男女之事早已提不起興趣,或根本如孩童般毫無思想,更何況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大周時期,人的平均年齡四五十歲,75,76左右的武則天算是高高齡了,已盡暮年,所以不可能對男歡女愛提取興趣,
而唯一站得住腳的原因是,大周武則天,作為開天闢地者為了延緩生命的活力,永保青春,不過是把張氏兄弟的澎湃活力感染給自己而已。在後宮,在宴會,用張易之、張昌宗侍候著,變換各種形式取樂,從而返老還童,永保一顆童心,精神永駐,活力四射!
這是身體上的原因。再者最重要的是皇位繼承問題!
作為大周女皇,已盡垂老之年的武則天憂慮著皇位傳給誰?是自己的親兒子李顯,還是自己的侄子武三思。
這裡狄仁傑的一段話在《資治通鑑》中有記載:
“姑侄之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祔姑於廟者也。”
意思是:到底是姑姑和侄子,還是母親和兒子親?陛下立兒子為太子,在千秋萬歲之後,您仍能配享於太廟,享受萬世的香火;如果立侄子為太子,我從未聽說誰會將姑姑祭祀於家廟之中。
以武則天的胸懷大略當然知道“兒子比侄子更親”的道理!那她為什麼憂憂慮慮呢?
因為武周皇上想到一個前車之鑑:西漢時,呂后剛死,曾經顯赫一時的呂氏宗族就在劉氏和功臣集團的反撲中被屠殺一空。
如果傳位於李氏,李顯、李旦、太平公主等人肯定會對武氏一族趕盡殺絕,自己的孃家就會步呂氏的後塵。因此,武則天猶豫不決,就有了立武氏的版本。
在想盡各種辦法後,武則天聽從智庫的意見:收容男寵。
武則天大把的撒錢給張氏兄弟,同時還讓他們權力大權在握。《資治通鑑》記載,武則天將張氏兄弟的控鶴府改為奉宸府,專門負責修書。張易之和張昌宗也被晉封為國公。這樣,張氏兄弟在李,武之外又形成了新的政治集團。由於張氏兄弟的權勢日漸膨脹,李氏和武氏均感到十分不滿。
《舊唐書·武承嗣傳》
“中宗為皇太子,太子男邵王重潤、魏王及女弟永泰郡主竊言二張專政。易之訴於則天,付太子自鞫問處置,太子並自縊殺之。”
意思是:李顯的兒子李重潤,女兒永泰郡主和魏王武延基私下密謀,對二張專政深表不滿,此事洩露後,張易之向武則天告了三人一狀。武則天為著李氏,武氏後來著想,偏向於二張兄弟,並將李重潤、永泰郡主和武延基全部處死。
自此,促進了李氏和武氏的聯合。李武兩家為了一個共同的敵人,為了兩家的共同利益,李武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達到了暫時的平衡!而“二張”以男寵走進政治舞臺,肯定也遭到了朝臣們敵視,實現了與李武兩家的聯合,從而共同對抗張氏兄弟。
705年,在武則天寵幸張氏兄弟8年後,張柬之在李顯、武三思等人的默許和幫助下率眾發動神龍革命,誅殺張易之和張昌宗,將武則天趕下了臺,立李顯為帝。
武則天下臺後,“李武聯合”繼續融合,慢慢的安享遺年。而發動神龍政變的張柬之等人則遭到貶官,死於流放之中。避免了重蹈呂后死後呂家的命運!
閱讀更多 說史還是說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