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火箭炮首戰朝鮮,彭德懷親自批准,一次齊射打掉美軍2個營


1951年2月初,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打響後,為適應作戰需要,中央軍委在2月7日決定實行輪番作戰鍛鍊部隊的方針,並決定加速完成國內火箭炮部隊和其他各炮種部隊的擴充和訓練。2月中旬,軍委炮兵司令部命炮兵第21師迅速完成蘇制BM-13“喀秋莎”自行火箭炮的改裝訓練工作,做好入朝參戰準備,炮兵21師在蘇聯顧問的協助下,在很短的時間內克服了官兵文化程度低,以及語言不通等困難,僅用1個多月就基本掌握了這種火箭炮的作戰技能。


喀秋莎火箭炮首戰朝鮮,彭德懷親自批准,一次齊射打掉美軍2個營

▲願軍裝備的蘇制BM-13“喀秋莎”自行火箭炮
1951年4月初,炮兵第21師奉軍委令,分批入朝參戰。我火箭炮第201團、203團第一批入朝參戰。1951年7月,炮21師領導到檜倉金礦洞志願軍總部彙報、請示工作,彭德懷司令員親自指示部隊要很好地尋找戰機,發揮火箭炮的優勢,出奇不意地、排山倒海般地向敵人進行閃電式襲擊,大量地消滅敵人有生力量。並強調說火箭炮團配屬哪個兵團、哪個軍作戰,都要經過彭總本人的批准。

喀秋莎火箭炮首戰朝鮮,彭德懷親自批准,一次齊射打掉美軍2個營

▲志願軍火箭炮部隊在戰前宣誓
1951年8月,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對我軍發動了“夏秋攻勢”,東線美軍第7師向我27軍陣地發起攻擊,企圖進逼金城;中線美軍騎1師企圖奪取我47軍鐵原至臨津江東之陣地;西線英軍第28旅向漣城攻擊,企圖進佔我64軍前沿陣地。我軍為堅守陣地,殲敵有生力量,採取了“堅決反擊,徹底粉碎敵人攻勢”的作戰方針。

喀秋莎火箭炮首戰朝鮮,彭德懷親自批准,一次齊射打掉美軍2個營

▲志願軍的火箭炮部隊對敵軍實施火力齊射,由於敵軍有優勢的制空權,這種白天實施齊射是非常少見的
炮兵第21師奉彭總的命令,分別支援東、中、西線步兵作戰,粉碎敵人的進攻,其中火箭炮兵第203團,配屬東線第27軍作戰,反擊美第7師;火箭炮兵第202團,配屬中線第47軍作戰,反擊美騎1師;火箭炮兵第201團配屬西線第64軍作戰,反擊英第28旅。

喀秋莎火箭炮首戰朝鮮,彭德懷親自批准,一次齊射打掉美軍2個營

▲陳列在博物館中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實物
炮兵第21師這次作戰,是我軍歷史上“喀秋莎”火箭炮參加的第一仗,能否打好,對此次戰役的勝利、以及對火箭炮部隊在炮兵作戰中的地位以及對全師的榮譽,都有重大意義。當時,由於美軍有絕對的制空權和炮兵優勢,而火箭炮部隊目標龐大,如何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是完成任務的重中之重,師、團都對此問題進行了充分研究。根據當時的戰場情況和火箭炮兵部隊作戰特點,提出了“晝間縱深待機,黃昏後開進,夜間佔領陣地齊放發射”和“快去、猛打、快回”的戰術。

喀秋莎火箭炮首戰朝鮮,彭德懷親自批准,一次齊射打掉美軍2個營

▲我軍早期裝備的國產6管102毫米火箭炮,由於技術很不成熟,因此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戰後很快就淘汰了
火箭炮兵入朝第一炮是第203團打響的。該團是董存瑞生前所在團,戰鬥作風勇猛。1951年9月1日,該團奉命支援第27軍79師235團反擊進佔我後洞裡陣地的美7師的兩個營。203團在敵人佔空炮優勢的情況下,黃昏後率全團從集結地域向東山裡預設陣地開進,並且將全團分散部署在數個預設炮兵陣地上,但各陣地的瞄準同一目標遠距離奔襲後洞裡之敵。當晚全團24門自行火箭炮先後進入陣地後,迅速按觀察所晝間作業的射擊諸元和與步兵預先協同的時間, 24門BM-13型火箭炮突然同時齊射。瞬間,384枚火箭彈拖著長長的火舌,疾速飛向後洞里美軍陣地,把美第7師兩個營全部覆蓋在我彈群之下,給敵軍的工事,技術兵器和有生力量造成了巨大損失,斃傷敵700餘人,打響了炮兵第21師入朝作戰第一炮,首戰告捷。

喀秋莎火箭炮首戰朝鮮,彭德懷親自批准,一次齊射打掉美軍2個營

▲我軍的火箭炮在齊射,這種武器對敵軍的心理震撼極大
隨後,該團調到東線,配屬給第67軍作戰,分別組織了團、營兩次齊射,殲敵500餘人,打出了我火箭炮兵的威風,震懾了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