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機北上還是攻打閩楚:南唐對外政策的轉變,是內部黨爭的表現

937年,李昪迫使楊吳皇帝楊溥禪位,建立南唐政權。之後的39年時間裡,這個以大唐王朝的尾巴出現在歷史中的政權,就一直在淮南江南的35州之地經營,並最終投降北宋而亡國。

古往今來,南唐因為末代帝王李煜的命運、詞句而聞名,引得無數人愛屋及烏感嘆它的國運不濟,或者惋惜他的偏安一隅。

但實際上,南唐並不完全如人們想象的那樣,至始至終甘心偏安於它自己那一畝三分地裡。它也有開疆拓土、一統天下的宏偉志願,只不過沒有來得及真正實施,所以不太為人所知道。

當時的淮河以北,後晉、後漢、後周、北宋等政權輪番登場,而南方則是一堆小國環伺南唐,西蜀、南平、南漢、南楚、吳越、閩國林立。

面對這樣的現實環境,身為開國君主的李昪看得很清楚,也制訂了一套應對政策,概括起來就是“息兵安民”、壯大自己、保存實力,在發展中等待機會。但李昪沒有等到,在位7年就駕崩了。

繼位的李璟,先後出兵攻滅閩國、南楚,卻都得而復失,虛耗國力。同時錯過了後晉滅亡的機會,沒能北上恢復中原

南唐一邊陷入竹籃打水的尷尬境地,另一邊又完美地既錯過了北上中原的機會,國力不增反減。此後,面對北方更加強大的後周、北宋,就只剩下了等待滅亡的命運。

這樣的局面,表面上看責任都在李璟,但事實上南唐官僚集團的激烈黨爭,才是造成其對外政策忽左忽右、目標前後不一的背後因素,也是使得南唐無法一統天下、甚至不能保留割據江南的重要原因

伺機北上還是攻打閩楚:南唐對外政策的轉變,是內部黨爭的表現

南唐與周邊形勢


【一】先主李昪“息兵安民”集聚實力,等待機會北進中原,卻無奈含恨而終

從918年入主江都開始控制中樞,929年養父徐溫去世全面掌握大權,至937年建立南唐之時,李昪掌握大權已經將近20年,楊吳也獲得了20年的穩定發展,江淮大地已經呈現出曾經繁華的模樣。

這樣的發展成果,被新生的南唐政權全盤接收,並儼然成為中原之外最為強大的割據政權。史稱南唐“及受禪年, 兩江土宇, 比諸侯最廣, 兵力雄盛,氣可以吞噬”。

此時的南唐內部,開始出現要求對外開疆拓土的聲音“大臣議廣土宇”,並逐漸演變為一場朝堂之上的一統天下路線之爭。

①宋齊丘、馮延巳等人主張先南後北,吞併南方小國形成南北鼎立,再北上統一全國

在這場關於統一策略和對外用兵方向的爭論中,以時任宰相宋齊丘、新貴馮延巳為代表的一群大臣,主張先對南方的眾多小國用兵,統一南方的廣大區域,擴大疆土、人口和經濟實力,再尋機北進中原。

馮延巳對皇帝李昪說,南唐的統一之路,必須一步一步來,“從跬步始”。他認為閩國、吳越、南楚與南唐緊鄰,對南唐也也懷有不軌之心,要行王霸之業(一統天下或割據江南)必須先解決這三個小國。

馮延巳還分析了三個小國的問題所在:閩國不過是井底之蛙,主政的王氏也只是前朝餘孽、跳樑小醜,不足為慮;而吳越的錢氏君臣,孱弱不堪,沒有和中原的勾連根本就不能立足,何況還對老百姓大肆搜刮,是不義之國;至於西面的南楚,撮爾小國整天誇誇其談,也沒有什麼實力。

馮延巳等人的建議不能說一點道理都沒有,但李昪沒有接受,而是主張繼續“息兵安民”發展實力,並認為應當將南方各國視為南唐唇齒相依的夥伴,而不是兵戈相向的敵人。

伺機北上還是攻打閩楚:南唐對外政策的轉變,是內部黨爭的表現

宋齊丘、馮延巳攻打南方小國的策略


②韓熙載、史虛白和李昪本人主張先北後南,集聚實力一鼓作氣北進中原,然後傳檄而定南方各國

以一幅畫而被後世記住的韓熙載,其實並非畫中所顯示那樣頹廢和不堪。他也曾經說出豪言壯語,擁有凌雲壯志。“若用吾為相,當長驅以定中原”,意思就是如果我來當宰相主政南唐,必定長驅直入收復中原,一統江山。

而史虛白則以恢復故土為由向李昪進言,說陛下您家的關中之地如今都在別人手中,曾經的子民都在受苦受難並思念大唐的恩德,如果您發江淮之兵北上,就會輕而易舉地規復關中和中原,重現大唐雄風。

而李昪本人也堅定地主張先北後南,他曾對大臣們懇切地說,疆場勝負的根本在內而不在外,取決於國內自身的實力。只要“寬刑平政”,不出數年就會國家殷實、軍力強健。

並特別強調,集聚實力之後耐心等待北方有事,然後一鼓作氣恢復中原“為天下倡”。一旦中原得手、南唐成為正朔,南方這些小國就可以傳檄而定,根本就無需刀兵相向。

李昪說到此處,還很動感情地表示,有朝一日我一定要親自到渭北平原上去,好好憑弔一下大唐諸帝的陵寢,才能死得瞑目。

同時,李昪也清楚明白地闡述了自己為何不同意對南方小國用兵。他認為吳越錢氏動輒就說自己是尊奉中原正朔,如果輕易攻打在道義上很難立足,還會招來南北夾擊。而閩國境內地勢多山,易守難攻並且難以統治。南楚的馬氏政權攻取雖然不難,但無故妄動刀兵也會背上惡名。

從李昪的話中,我們不難看出,是否用兵主要是看對一統江山的大業是否有益。他反覆強調出師不義和背上惡名並不是妄圖虛名,而是避免因此失去民心而影響統一事業。

只可惜李昪看得清形勢、卻看不透生死,為了長生不老而吃下不少金石藥物,登基7年就中毒身亡,沒有等到他想要的機會。臨死之前,李昪咬破手指寫下血書叮囑兒子李璟“他日北方當有事, 勿忘吾言”,讓李璟繼續奉行先北後南的策略。

伺機北上還是攻打閩楚:南唐對外政策的轉變,是內部黨爭的表現

先北後南,傳檄而定


【二】中主李璟虛耗國力攻打閩、楚,當中原出現機會時,南唐卻已經無力北上

李昪去世之後,留給兒子李璟的是一個 “國家富給”的局面,僅在西都金陵德昌宮就“儲軍器金帛七百萬”。可以說是一派欣欣向上的景象。

這樣的實力給了李璟一種錯覺,以為建功立業就在眼前。而曾經主張先南後北的宋齊丘等人,再次回到朝廷中樞,也極力慫恿李璟對南方各小國用兵。

①小小的閩國,讓南唐吃盡苦頭

925年,主政閩南的王審知去世,閩國就陷入了父子、兄弟相殘的混亂之中。先是長子王延翰嗣位,但兩年之後被弟弟王延鈞殺死。兩年之後,王延鈞又被兒子王繼鵬殺死。939年,王繼鵬又被堂兄王繼業殺死,並擁戴叔父王延羲繼位。944年,王延羲被拱宸都指揮使朱文進、閣門使連重遇殺死,弟弟王延政繼位。

前後不到20年的時間裡,閩國先後經歷了5位君主,並且都忙於爭權奪利和荒淫享樂,政事荒廢、人民遭殃。

面對如此情形,944年年底南唐起兵討伐閩國王氏政權。一開始百姓們都十分歡迎南唐軍隊,為南唐軍當嚮導開道。但由於主帥查文徽臨陣怯敵,南唐軍沒能旗開得勝。

945年,南唐繼續增兵,攻下建州並迫使汀州、泉州、漳州歸順,只剩下福州的李仁達堅持不降。本來一鼓作氣的南唐軍,可以輕鬆拿下福州。但宣諭使陳覺妄圖勸降李仁達而立功,最終卻沒能勸降又貽誤戰機。

當南唐軍準備硬攻福州之時,吳越卻派兵相助李文達,南唐大敗。而已經歸順的泉州留從效也割據自保,南唐默認。如此一來,南唐轟轟烈烈地攻閩,最終卻5州只得其3,另外兩州為他人做了嫁衣。


伺機北上還是攻打閩楚:南唐對外政策的轉變,是內部黨爭的表現

南唐攻閩


②後晉被契丹所滅,南唐卻陷入閩國泥潭,完美錯過了機會

就在南唐發動攻閩的時候,北方形勢也已經開始發生重大變化。契丹對不聽話的後晉皇帝石重貴,祭出了刀兵相見。後晉在苦苦支撐一年多之後,於946年被滅掉。

契丹本來想對中原實施直接統治,無奈實力和民心都不支持,只得將後晉皇室擄回國內。中原一下子突然就出現了權力真空,對於雄踞江淮的南唐而言,是一個一統天下千載難逢的機會。

而南唐也儼然成為正統的希望和象徵,淮北一帶的老百姓紛紛請求南唐派兵北進中原,後晉大將皇甫暉、王建等人也歸順南唐。一直主張先北後南的韓熙載上書李璟,催促他抓住天賜良機,以完成經營天下的平生所願。

李璟卻突然清醒了,感嘆南唐陷入了閩國的泥潭之中不能抽身,無力再興師北上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劉知遠在偏遠的太原稱帝建國,把中原輕鬆收入囊中。

為此,李璟也曾深深自責,悔恨自己為了一個小小的閩國,而失去恢復唐高祖、唐太宗時期疆土的機會,稱自己是“先代之罪人”。

伺機北上還是攻打閩楚:南唐對外政策的轉變,是內部黨爭的表現

契丹滅後晉


③本想攻打南楚撈一票,但豬隊友邊鎬和馮延巳,再一次讓李璟賠了夫人又折兵

錯過了恢復中原,西邊的南楚又給南唐送上了機會。951年,南楚出現爭奪繼承權的內亂,南唐派出信州刺史兼湖南安撫史邊鎬,想趁機領兵平定南楚。

但無奈邊鎬是個老好人,最大的毛病就是馭下無方。這樣的人統兵,後果可想而知,根本沒法控制南楚的局勢。

李璟本想就此打住,撤軍回國。馮延巳又出場了,他對李璟說,堂堂南唐以偏師出征南楚,本來天下震動都很佩服,如若就此撤軍半途而廢,豈不是讓天下人看笑話嗎。李璟只好繼續強撐南楚局面。

誰知邊鎬的軍隊越來越不像話,成天就知道對當地百姓橫徵暴斂, 激起當地百姓的大肆反抗。南唐軍隊最終陷入地方勢力和南楚殘餘勢力的夾擊之中,不得不狼狽地退出。

南楚最終落入其舊將周行逢之手,南唐再一次為他人做了嫁衣。

伺機北上還是攻打閩楚:南唐對外政策的轉變,是內部黨爭的表現

南唐攻南楚


【三】南唐對外策略的調頭,實際上反映了南北兩派利益之爭

作為一個地域上南北跨度超過1000公里,同時深受五代十國局勢動盪和人口遷徙影響的政權,南唐在立國和發展過程中需要得到主要利害關係者的鼎力支持,也必然會受到各種利益的牽制和左右。

在南唐內部,最主要的利益分割來自於地域分別,通俗地說就是分為南方派和北方派。南方派就是江淮本地的地主勢力,北方派則是從中原等地僑居江淮的人士。

南方派主要包括宋齊丘、陳覺、李徵古、馮延巳、馮延魯、魏岑、查文徽等,而北方派則包括孫晟、常夢錫、蕭儼、韓熙載、鍾謨等。他們由於地域分別而產生利益分歧,並影響整個南唐的政策方向,尤其是關係到建功立業的對外政策,更是兩派爭奪的重點。

①李昪本人就是北方派,以開國君主的魄力和手腕,保證了先北後南策略的出臺

李昪本是徐州人,因為戰亂而流落到淮南。在他試圖取代本地的楊吳政權時,就曾遇到淮南地主勢力的反對。

為平衡江淮本地勢力,李昪採取了兩個措施。一是竭力蒐羅北方南下的士人,發展為自己的支持者。二是提拔江南本地的寒門人士,寄希望於他們能夠感恩戴德,支持自己。三是遷都金陵,並把原來的都城江都作為陪都。

通過長達20餘年之久的經營,李昪才最終完全壓制忠於楊吳的淮南本地勢力,代吳自立建南唐。

但他一手提拔的江南人士,在根本利益上始終不能和志在北方的李昪達成一致,才會出現關於先北後南還是先南後北的政策之爭。

只是裡邊作為開國君主,本身又堪稱雄才大略,具備強有力的政治魄力和手腕,能夠在南北之間形成利益平衡,也能壓制住江南人士的不同聲音,繼續奉行先北後南的對外主張。


伺機北上還是攻打閩楚:南唐對外政策的轉變,是內部黨爭的表現

南唐先主李昪


②南方派在李璟繼位之後得勢,導致南唐對外政策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李璟即位不久,就將曾被李昪疏遠的宋齊丘重新任命為丞相,而他的黨羽陳覺為樞密使,馮延巳、遊簡言為翰林學士,江淮人士一時間在內主政、在外領兵,基本上主宰了整個南唐朝廷。

先主李昪曾經努力創造和維持的南北平衡,被李璟的用人政策打破。江淮土著人士尤其是江南人士的勢力迅速膨脹,南北雙方的利益矛盾呈現尖銳化的趨勢,而圍繞對外政策的爭鬥也逐漸白熱化。

宋齊丘和馮延巳等人主張的先南後北政策開始大行其道,於是就發生了先攻閩國、深陷其中,以致於錯過後晉滅國的機會入主中原。之後平定南楚,又所託非人造成得而復失的尷尬結果。

兩次對外用兵,表面上看起來都不是一時興起,但結果卻都一樣的竹籃打水一場空。論首要責任當然是皇帝李璟的用人不當,而宋齊丘、馮延巳等南方人士的目光短淺也要擔負很大責任。他們只著眼本地利益的經營,而忽視入主中原能夠帶來更大的利益,丟了西瓜卻又連芝麻都沒撿到,令人惋惜。

伺機北上還是攻打閩楚:南唐對外政策的轉變,是內部黨爭的表現

南方人士代表宋齊丘


結語

中國古代大一統王朝的出現,往往是佔據了經濟發達、軍力強盛區域(關中或中原)的某一割據政權,發展到足以用自己的實力來控制其他區域。反之,如果具備優勢資源的政權都無法強大到控制其他勢力,就不會形成統一的趨勢,只能繼續維持割據的狀態。五代十國中前期就是這樣一個狀態。

精明強幹的李昪堅持休養生息,等待機會的到來,以改變實力均衡的割據狀態。他利用自己的魄力和手腕,在南唐這樣一個南北利益衝突明顯的政權內形成平衡,並保證自己制定的先北後南政策能夠繼續

無奈繼任者李璟在用人政策和馭下能力上,都與其父李昪相差太遠,一味重用南方人士而破壞南北平衡,導致南唐的對外政策調頭,走向更符合本地利益、卻沒有長遠眼光的先南後北

南唐在閩、楚等小國身上白白耗費精力,錯過李昪一生都未能等到的北進中原機會。不僅留下深深的遺憾,也讓南唐改變國運的努力付之東流,最後只能像歷史上眾多的割據政權一樣,匆匆滅亡消失無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