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都有“黨爭”,為何北宋王朝尤為嚴重,以至於因此滅國?

歷朝歷代都有“黨爭”,為何北宋王朝尤為嚴重,以至於因此滅國?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紛爭,何況一個諾大的國家。朋黨之爭在各個朝代都有存在,只是影響效果有所不同,多數以文人為主。

為什麼說是以文人為主?

如果是武官,雙方不服,要爭個輸贏,那麼就出來幹一架,誰勝誰負一目瞭然。文官就不同了,要是意見不合,各抒己見,明爭暗鬥,一時半會也分不出個輸贏,就出現了持久的“朋黨之爭”。

當然,適當的鬥爭還是有益的,如果過度了,就成了國家的內耗,其中北宋的“朋黨之爭”尤為嚴重,可以成為反面教材,當以警示。

北宋,就是一個突出強調“文人治國”的朝代。

因為宋太祖趙匡胤是從“陳橋兵變”開始,“黃袍加身”開創北宋王朝,從而深知武官的厲害。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在他的身上重演,來了一場“杯酒釋兵權”,至此確立了“文人治國”的政治路線。

歷朝歷代都有“黨爭”,為何北宋王朝尤為嚴重,以至於因此滅國?

宋太祖趙匡胤推行的“文人治國”方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陳橋兵變”的事件再次上演,但是他可能沒有預估到文官集團愈演愈烈的“朋黨之爭”對國家有多麼大的損害。

北宋初期,文官們尚沒有形成牢固而明確的集團劃分,“朋黨之爭”對新成立的北宋王朝還構不成威脅。

隨著“文人治國”路線的持續推進,使北宋時期的文官權力不斷上升,為了鞏固取得的既得利益,便開始拉攏人脈:

同一年考取進士的官員會以“同年會”的形式維繫同窗之誼;

已經升官發財的,會在考取功名的新人當中尋找苗子,培養自己的崇拜者和追隨者,使自己在官場上處於不敗之地。

文官的利益集團就這麼慢慢形成。

歷朝歷代都有“黨爭”,為何北宋王朝尤為嚴重,以至於因此滅國?

到宋真宗時期,文官集團的權力已經讓皇帝越來越忌憚,為了牢牢的控制自己手中的權利,推行了“異論相攪”的政策。

其意圖是讓大臣們相互爭鬥,從而互相制約,強化自己手中的權力。這就等於鼓勵了文官集團進行“朋黨之爭”。

到了宋仁宗時期,以大官僚集團為基礎所形成的“朋黨”之爭日趨激烈。這些“朋黨”實際上就是圍繞個人私利而組成的利益團體。

他們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擇手段,“朋黨”之間相互詆譭、互相陷害,使北宋時期的官吏在處理問題方面毫無道義可言。

不但擾亂了官場秩序,甚至導致當時的政治和經濟處於停滯狀態,並使國家逐漸走向衰亡。

歷朝歷代都有“黨爭”,為何北宋王朝尤為嚴重,以至於因此滅國?

到了宋神宗時期,“朋黨”之爭已經完全形成了一種以黨派之間相互壓榨的利益鬥爭。有些人就會打著維護新法令政策的旗號,與舊黨形成鮮明的對立。舊黨也會在各種言論和行為方面針對新黨派。

每個人都在尋找政治靠山,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並通過各種手段打壓其他黨派,形成了人人自危和各黨派爭權的混亂局面,還使得優秀人才無法為國家所用。

這樣的鬥爭內耗,已經沒有人憂國憂民,為國家發展獻計獻策,各種改革政策朝令夕改,不僅耽誤了農業生產,同時也導致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對北宋的政治、經濟、生產、生活,都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深陷黨派之爭的官員們已經鬥紅了眼,無暇顧及經濟發展,使當時的國家局面極度混亂。

歷朝歷代都有“黨爭”,為何北宋王朝尤為嚴重,以至於因此滅國?

這種黨派爭鬥發展到後期,官員們就不再以國家大局為重,考慮誰為國家出力更多,而演變成為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恩怨爭鬥,嚴重影響到國家的政治和軍事的發展。

最終使北宋成為朝中無人可用、軍中無將領兵。當外敵入侵,北宋王朝除了滅亡,還是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